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对26例Klinefelter综合征患者(16例47,xxy;10例46,xy/47,xxy)作了银染核仁形成区(Ag-NOR)及银染近端着丝粒染色体联合(Ag-AA)频率的研究,探讨X染色体数目增加与基因转录活性及不育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无论是Ag-NOR或Ag-AA的频率均随X染色体增加而递增,47,xxy;46,xy/47,xxy组均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01),而47,xxy组与46,xy/47,xxy组差异显著(P<0.05)  相似文献   

2.
染色体平衡易位携带者的SCE、Ag—NOR和Ag—AA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将3例染色体平衡易位携带者的SCE、Ag—NOR和Ag—AA与正常对照进行对比分析,提示平衡易位携带者的染色体稳定性较差,罗伯逊易位携带者丢失的rRNA基因可由其他近端着丝粒染色体上的rRNA基因活性来补偿,近端着丝粒染色体联合频率的增高可能与染色体不分离和易位的形成有关。  相似文献   

3.
人类核仁组织者区(Nucleolar orga-nize regions)即(NORs),位于人类染色体D组第13—15及G组第21—22对短臂次缢痕或随体柄区,该区可被硝酸银所染色简称Ag-NORs。该位点是18s和28s核糖体基因(rDAN)所在部位。在间期细胞核仁中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HBV—M)与PreS1Ag及HBV—DNA之间的关系。方法:对339份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血清同时检测HBV-M、PreS1Ag及HBV—DNA,并分析三者之间的关系。结果:PreS1Ag与HBV—DNA的阳性率在HBeAg(+)模式中最高,与HBeAg(-)模式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reS1g与HBV—DNA检测交叉结果表明,二者之间有密切关系。结论:HBeAg、PreS1Ag、HBV—DNA都是乙型肝炎病毒复制的重要指标,三者之间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5.
Ag—NOR染色方法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6.
应用银胶染色技术对46例皮肤肿瘤石蜡切片进行Ag-NOR定量观察。结果表明,皮肤乳头状瘤Ag-NOR计数平均为1.3个/核;基底细胞癌Ag-NOR计数平均为5.6个/核;高分化鳞癌Ag-NOR计数平均为2.4个/核;低分化鳞癌Ag-NOR计数平均为5.3个/核。  相似文献   

7.
近代LHRH,LHRH—Ag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LHRH及LHRH-Ag对下丘脑-脑垂体-卵巢性腺轴具有双向调节作用。利用LHRH生理性脉冲刺激可使正常或低性闭经患者恢复排卵。大量连续应用LH-RH及LHRH-Ag产生“药物性卵巢切除”效果,用于治疗内膜异位症,真性性早熟,女性多毛症及性激素依赖性肿瘤。  相似文献   

8.
9.
目的:探讨乙肝病毒pre—S1Ag对乙肝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440例乙型肝炎患者进行pre—S1Ag等标志物检测。结果:pre—S1Ag阳性检出率为63.02%,HBeAg阳性检出率为37.3%;pre-S1Ag与HBeAg阳性的符合率为81.17%;pre—S1Ag与HBeAg、HBsAg具有显著相关性(P〈0.01)。结论:乙肝病毒pre-S1Ag蛋白可作为判断乙肝病毒感染、传染性、复制、肝细胞损伤的指标,亦可作为早期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 探讨临床监测HBV-PreS1-Ag对乙肝患诊断和预后的意义。方法 对100例乙型病毒性肝炎患HBV血清标志物、HBV-DNA及PreS1-Ag进行量、性跟踪监测并加以临床分析。结果 100例患HBsAg阳性91例,PreS1-Ag阳性57例,HBeAg阳性43例,HBV-DNA阳性56例,PreS1-Ag阳性率与HBV-DNA相似且略高于HBsAg。结论 PreS1-Ag比HBsAg更为精确的反映了HBV在人体内感染和复制的情况,因而动态监测PreS1-Ag的变化有助于临床评估急慢性肝炎的治疗效果及预后。  相似文献   

12.
Mo—S—Ag修饰电极测定水果中抗坏血酸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用电化学方法测定样品中抗坏血酸含量。方法利用Mo-S-Ag簇合物修饰电极对抗坏血酸的电催化作用,建立了一个测定抗坏血酸的新方法。结果在1.0×10-2~2.0×10-5mol/L的浓度范围内,抗坏血酸的氧化峰电流与其浓度呈线性关系,最低检测限为1.0×10-5mol/L。结论用这种方法测定水果中的抗坏血酸,方法准确、快速、干扰小,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3.
我们前期的研究结果发现缺氧诱导因子(hypoxia—inducible factor-1,HIF-1)能够促进胃癌的多药耐药表型。MGr1—Ag/37LRP是本实验室前期发现的一个新的耐药相关新分子。基于前期的研究,我们提出假设:MGr1—Ag/37LRP参与了缺氧条件下HIF-1依赖的胃癌多药耐药表型。首先,MTT和流式细胞仪检测凋亡结果显示利用siRNA抑制MGr1—Ag/37LRP的表达能够显著逆转缺氧诱导的胃癌多药耐药。  相似文献   

14.
15.
余宁  戴文森 《四川医学》1992,13(4):222-222
我们选用对胃癌特异性较高的一组鼠抗人胃癌革克隆抗体系例纯化后连接在微球上,用免疫酶标技术对一组胃癌、食管癌血清进行MG—Ag检测,旨在探讨其检测对胃癌、食管癌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材料与方法一、标本来源 71例上消化道癌均由病理组织学确诊,抽取病人肘静脉血离心(1500转/分)后取血清,置入—20℃冰箱保存备用,其中胃癌63例,食管癌8例。取正常人血清50份(来自血库献血员)以便对照观察和确定临界(正常)值。  相似文献   

16.
笔者临床采用磺胺嘧啶银(SD-Ag)乳膏外敷治疗手外伤指端损121例,均达到残端快速愈合,感觉及功能恢复良好。SD-Ag乳膏对以手外伤残端缺损可起到抗菌、消毒、防腐、收敛作用,促进创面干燥、结痂、愈合,且未毒副作用,对不同的伤指、年龄、工作性质而选择用SD-Ag乳外敷,可弥补手术之不足,不失为治疗指端缺损的好方法,易于基层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17.
18.
视网膜母细胞瘤Ag—NORs的定量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探讨血清肿瘤相关物质(TAM)、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g)、细胞角蛋白19片断(Cyfra21-1)联合检测用于肺癌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检测77例肺癌(肺癌组)、30例肺良性疾病(肺良性疾病组)、42名正常体检者(正常对照组)的血清肿瘤标志物TAM、NSE、SCC-Ag、Cyfra21-1水平,比较3组患者4种血清肿瘤标志物表达的差异及不同病理类型肺癌患者4种血清肿瘤标志物表达的差异。结果①肺癌组血清TAM、NSE、SCC-Ag、Cyfra21-1水平明显高于肺良性疾病组和正常对照组(P〈0.01);小细胞肺癌组血清NSE水平显著高于鳞癌组和腺癌组(P〈0.05),鳞癌组血清SCC-Ag、Cyfra21-1水平均高于腺癌组和小细胞肺癌组(P〈0.05),TAM水平在3种病理类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肺癌组单检TAM、NSE、SCC-Ag、Cyfra21-1及联检(TAM+NSE+SCC-Ag+Cyfra21-1)阳性率分别高于肺良性疾病组和正常对照组(P〈0.01);小细胞肺癌组NSE阳性率显著高于鳞癌组和腺癌组(P〈0.05);鳞癌组SCC-Ag、Cyfra21-1阳性率均高于腺癌组和小细胞肺癌组(P〈0.05)。③单检TAM、NSE、SCC-Ag、Cyfra21-1与联检(TAM+NSE+SCC-Ag+Cyfra21-1)对肺癌诊断的灵敏度分别为81.87%、42.86%、29.87%、53.25%、93.51%,特异度分别为90.3%、97.2%、98.6%、95.8%、88.9%,准确性分别为85.9%、69.1%、63.1%、73.8%、90.6%,联合检测能获得较高的灵敏度和准确性。结论血清TAM、NSE、SCC-Ag、Cyfra21-1检测对肺部良恶性肿瘤的鉴别及判断肺癌病理类型有重要临床价值,4种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能进一步提高肺癌诊断的敏感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