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是由乙脑病毒引起、以脑实质炎症为主要病变的急性传染病。该病多发于儿童,病死率高。为有效控制乙脑的发病,本文对河北省2005年至2007年乙脑监测进行分析,以期为今后有效防控乙脑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沈小春 《中国当代医药》2010,17(10):124-125
目的:探讨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儿童的预后因素,为乙脑儿童的治疗及预后判断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06年1月~2008年12月梅州市人民医院及梅县人民医院儿科乙脑住院患儿50例,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以确诊乙脑的日期为随访起点,以死亡或出院的日期为随访终点。结果:有高热、呼吸衰竭、脑水肿的乙脑患儿预后较差,死亡率高。结论:乙脑儿童的预后取决于是否伴有严重的并发症及早期诊断、及时正确的治疗。  相似文献   

3.
河北省2005年流行性乙型脑炎疫情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是由乙脑病毒引起的,以脑实质炎症为主要病变的急性传染病.河北省自1951年以来出现过6次乙脑发病高峰,最高年发病率达21.56/10万(1969年).为进一步加强对该病的控制,现对河北省2005年乙脑疫情加以分析,为今后有效防控乙脑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掌握化州市乙脑流行病学特征,了解我市乙脑疫情趋势,为有效控制乙脑的流行,制定乙脑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对化州市2001年~2005年乙脑的流行病学进行分析.结果 化州市2001年~2005年乙脑发病率呈下降趋势;发病者以<10岁的散居儿童、学生为主占100%,男多于女;发病季节主要分布在5、6、7月,发病季节前移.结论 我市2001年~2005年乙脑发病率总体呈下降趋势,但每年均有病例,且2001年又出现过一次小高峰.说明了我市乙脑预防工作还不容忽视,特别是要加强小年龄组预防控制工作.  相似文献   

5.
高莉 《中国实用医药》2010,5(25):264-265
目的了解昭通市乙脑流行情况,为有效预防控制乙脑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00~2009年昭通市乙脑疫情数据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现况分析方法进行整理分析。结果 2000~2009年乙脑发病基本呈周期性波动趋势,10年共报告乙脑病例1151例,发病率最高5.1049/10万,最低0.8779/10万,年均发病率2.3509/10万,死亡40例,年均死亡率为0.0861/10万。10岁以下儿童占发病总数68.30%;男性比女性多,疫情在6月开始上升,8月为高峰期,9月开始下降。结论发病呈现明显的夏季(8月)高峰;发病年龄以10岁以下儿童为主。结论预防控制乙脑疫情的有效措施主要是以乙脑疫苗预防接种及切断传播途径(防蚊灭蚊),辅以加强环境卫生管理,卫生宣教和疫情监测、预测和预警。  相似文献   

6.
江西省1995~2006年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掌握我省1995-2006年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流行情况,为我省的乙脑防制提供依据.方法 对江西省1995~2006年全国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报告的乙脑病例进行分析.结果 1995~2006年江西省共报告乙脑病例3857例,死亡189例,年平均发病率和死亡分别为0.86/10万和0.04/10万.病例主要集中在7~8个月,占全部报告病例的72.02%;赣州市和上饶市乙脑发病一直居全省前列;病例主要以10岁以下儿童为主,占全部报告病例的90.67%.结论 加强乙脑疫情的监测,在薄弱地区努力提高乙脑疫苗的接种率,积极开展以防蚊、灭蚊为主的综合性防制措施是今后我省控制乙脑流行的重点.  相似文献   

7.
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是由蚊虫传播的以脑实质炎症为主要病变的中枢神经系统急性传染病,病死率较高,可有后遗症。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计划免疫工作的逐步深入,济南市乙脑的发病率控制在较低水平。现将济南市1991~2002年乙脑疫情进行分析,以便发现影响乙脑发病的因素,为采取相应控制措施,进一步降低我市的乙脑发病率提供依据。1资料和方法1.1资料来源1991~2002年济南市各县(市)区各级医院/防疫站(疾控中心)上报的乙脑个案调查表;人口资料为市统计局提供的各年度全市人口数。1.2方法应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方法,以发病率和病死率为指标…  相似文献   

8.
河北省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病学及病原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河北省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的流行特征,探讨病原型别,为有效控制乙脑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乙脑监测管理系统信息、个案调查资料及实验室检测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对阳性脑脊液标本采用RT-PCR方法进行分型。结果2006年发病率、病死率较2005年有较大幅度上升;发病季节性特征明显,发病多为15岁以下的儿童,RT-PCR分型结果显示病例脑脊液标本感染乙脑病毒为Ⅲ型病毒,与我国常见型别一致。结论2006年河北省乙脑疫情加重,但流行特征仍符合乙脑的一般流行规律。感染的乙型脑炎病毒为Ⅲ型病毒。加强对15岁以下高危人群的疫苗接种,是防控乙脑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罗甸县流行性乙型脑炎(以下简称乙脑)的流行情况,为有效预防控制乙脑提供依据。方法对罗甸县2006~2011年的乙脑疫情资料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整理分析。结果 2006~2011年全县共报告乙脑病例40例,年均发病率1.99/10万,发病总体呈下降趋势;散居儿童发病22例,占55%;男性、女性分别占70%、30%;2~10岁儿童发病30例,占发病总数75%;6~8月份发病37例,占病例总数的92.5%,呈明显的夏秋季发病高峰。结论发患者数以散居儿童为主,重点是2~10岁儿童,预防控制乙脑要重点抓好农村边远山区散居儿童的乙脑疫苗常规接种工作,加宣传教育力度,落实防蚊措施,切断传播途径,减少乙脑发病。  相似文献   

10.
乙型脑炎(简称乙脑)是以脑实质炎症为主要病变的中枢神经系统急性传染病.乙脑发病率为2~10/10万之间.病死率为10%[1],其中极重型乙脑患儿病死率为20%~50%[2].我院ICU2006~2007年共收治由感染科转入的极重型乙脑患儿14例,除1例死亡外,其余13例均病情稳定后转回感染科进行康复治疗,通过有效的治疗和早期的护理干预,降低了极重型乙脑患儿的死亡率.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对本市15年来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分析,进一步探索其流行规律和流行特征及影响因素,为做好防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查对疫情资料和乙脑流行病个案调查表。结果:近15年(除1998-1999两年)全市各乡镇不同年份均有发生乙脑病例,年均发病丰为0.78/10万。病例相对集中农村及市郊,农村发病占全部病例的86.54%,发病以0-岁,5-岁组儿童为多,占全部病例的89.42%,免疫史未种乙脑苗的占82.69%。结论:乙脑发病以农村为主,由于一些偏辟贫困农村周围环境和居住条件差,群众卫生意识差,不相信预防接种。广泛开展卫生知识宣传,改善环境居住卫生条件,抓好乙脑疫情监测和儿童乙脑疫苗接种是关键。  相似文献   

12.
我区自1972年开始全面使用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灭活疫苗预防接种,对儿童6个月开始进行基础免疫,以后每年加强。1980年将乙脑列入计划免疫,免疫程序为1、2、6、10周岁。1981年乙脑发病率比1974年以来任何一年都高,为此我们抽样调查和重点分析了免疫程序对1981年乙脑发病的影响。方法与结果对吴县、无锡县的21个公社(每个公社发生乙脑5例以上)进行整群调查,并对乙脑病人作个案调查,还根据公社、大队的儿童计划免疫帐册核对1979~1981年三年的乙脑疫苗免疫情况。1981年7月11日至~8月4日共发生乙脑  相似文献   

13.
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是乙脑病毒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的急性传染病.由蚊虫为媒介而传染.因此,有严格的季节性,多发生于夏秋季.本病多见于10岁以下儿童,尤以3~6岁小儿发病率最高.临床以高热、惊厥、意识障碍及脑膜刺激症为特征、病死率最高.我院传染科自1990—1997年共收治乙脑病人384人,在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下,病死率由1990年的10.3%降至1997年的1.07%,后遗症发病率也明显下  相似文献   

14.
流行性乙型脑炎(以下简称乙脑)是由乙型脑炎病毒引起的蚊媒急性中枢神经性传染病。其病情重,病死率高,严重危害人民(尤其是儿童)的身体健康。为掌握乙脑的流行规律、探讨流行因素、制定防治对策、进一步控制乙脑的发生和流行,现将我县1990~1999年10年间确诊为乙脑病例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流行性乙型脑炎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是乙脑病毒所致的中枢神经系统急性传染病。其通过蚊虫叮咬传播,流行于夏秋季节,多发生于儿童。临床上以高热、意识障碍、抽搐、呼吸衰竭及脑膜刺激症为特征。部分患者留有后遗症,重症患者的病死率较高。2002年7月以来,我院共收治8例乙脑患者,现将护理体会整理如下,敬请参考。  相似文献   

16.
辛煜芳 《医药世界》2010,(9):1147-1147
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是乙脑病毒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蚊虫传播。常见于夏秋季,以儿童发病为多。据统计,乙脑年均发病率为0.45/10万。而重型流行性乙型脑炎在临床上以起病急骤、高热、意识障碍、抽搐及脑膜刺激征为主要特征。少数重症患者可遗留不同程度的肢体残疾等,  相似文献   

17.
脑活素治疗流行性乙型脑炎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流行性乙型脑炎 (乙脑 )是由乙脑病毒引起的以脑实质炎症为主要病变的中枢神经系统急性传染病。好发于夏秋季 ,多由蚊子传播 ,以其高热、惊厥、呼吸衰竭、意识障碍出现早及症状重为特点。 1 998年 6月至 1 999年 9月 ,我院用脑活素(cerebrolysin)治疗乙脑 3 6例 ,取得了满意疗效。1 材料与方法1 .1病例选择及分组 乙脑患者共入选 70例 ,均为我院的住院患者 ,根据李梦东主编的《实用传染病学》的诊断标准进行诊断 [1] ,轻型乙脑患者不入选。70例患者随机分成 2组 :治疗组 3 6例 (男 2 2例 ,女 1 4例 ) ,年龄 2~ 5 8y,平均 9.8y,其中中型2 …  相似文献   

18.
乙脑疫苗应急接种影响乙脑流行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乙脑疫苗应急接种对乙脑流行特征影响,探讨乙脑防制策略.方法 对应急接种资料及乙脑疫情进行分析.结果 全市共发放乙脑疫苗211280人份,接种适龄儿童195230人,接种率达99.71%.无严重接种反应发生.由于应急接种,2003年乙脑发病流行期比1990~2002年乙脑流行期缩短.讨论 乙脑应急接种控制乙脑流行效果显著,在乙脑流行期接种乙脑疫苗安全,可行.建议将乙脑纳入计划免疫,必要时可扩大接种对象年龄范围.  相似文献   

19.
关梅 《淮海医药》1999,17(9):49-50
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是乙脑病毒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的急性传染病。由蚊虫为媒介而传染。因此,有严格的季节性,多发生于夏秋季。本病多见于10岁以下儿童,尤以3~6岁小儿发病率最高。临床以高热,惊厥,意识障碍段脑膜刺激症为特征,病死率最高,我院传染科自1990-1997年共收治乙脑病人384人,在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下,病死率由1990  相似文献   

20.
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最早是在1934年由日本学者发现,因此国际上称日本脑炎。它由乙型脑炎病毒引起的以脑实质炎症为主要病变的急性虫媒传染病。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解放以来,国家大力推广预防接种,使该病得到了很好的控制,发病率明显降低,乙脑的流行病学及临床规律发生了变化。1999年-2003年我院共收治乙脑患者16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