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乳腺癌患者化疗后极易出现骨髓抑制,尤其是贫血。除输血外,现代医学纠正贫血较慢,影响化疗疗程进行,从而影响疗效。中医药在纠正化疗相关贫血方面有确切疗效。此文例举乳岩宁方联合阿胶颗粒治疗乳腺癌化疗相关贫血验案1则,通过分析化疗相关贫血的病因病机、从肝肾亏虚角度来论治以及联合治疗的方式为治疗肿瘤患者化疗后贫血提供临床新思路。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人参养营汤防治乳腺癌化疗所致骨髓抑制的效果。方法:52例中晚期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26例,两组均用PE方案化疗,观察组同时用人参养营汤煎服,连用3周。结果:观察组骨髓抑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参养营汤能减轻乳腺癌化疗导致的骨髓抑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化疗是治疗乳腺癌的主要方法之一,骨髓抑制是化疗的最主要副作用,患者常因骨髓抑制而导致化疗推迟。临床常用粒细胞刺激因子来对抗骨髓抑制,但是其本身具有较多副作用,过多的使用会给患者增加痛苦。我们在围化疗期采用自拟方益气生血汤口服作为防治措施,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70例为我院2008年1月~2009年1月住院接受化疗患者,病理学诊断符合乳腺癌的诊断标准[1]。所有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5例,年龄36~67岁,平均49.3岁;对照组35例,年龄38~58岁,平均50.9岁。2组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1.2纳入标准乳腺癌进行化疗的患者。1.  相似文献   

4.
乔丽莉 《新中医》2018,50(1):101-104
目的:观察扶正解毒饮防治乳腺癌术后围化疗期骨髓抑制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本院收治的116例乳腺癌术后围化疗期女性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58例,对照组术后采用CEF化疗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加用扶正解毒饮治疗,治疗3周为1个周期,连续治疗3个周期。记录骨髓抑制发生率及发生程度,分析骨髓抑制发生时间、恢复时间,监测化疗后血清白细胞数量(WBC)、血小板计数(BPC)、血红蛋白(Hb)含量水平。结果:骨髓抑制发生率观察组13.8%,对照组51.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骨髓抑制出现时间较对照组晚,而骨髓抑制恢复时间较对照组早,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后观察组WBC、BPC、Hb含量较对照组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经化疗后的感染、出血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9.0%,低于对照组的31.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扶正解毒饮防治乳腺癌术后围化疗期骨髓抑制效果突出,能明显降低骨髓抑制的程度,延缓骨髓抑制发生的时间、促进骨髓抑制的恢复,降低感染、出血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值得临床运用。  相似文献   

5.
生血宝防治化疗所致骨髓抑制13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化疗导致的骨髓抑制是困扰医护人员及癌症病人的一大难题,如何有效防治化疗所致的骨髓抑制,对保证病人能按期按量完成化疗,获得预期的治疗效果,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自1996年11月份以来,我科应用中德湖南骛马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生血宝,探索防治化疗所致的骨髓抑制。现将资料完整的13例结果报道如下:1资料和方法1.l临床资料13例患者中,男8例,女5例;年龄19~64岁,平均年龄39岁;病种:恶性淋巴瘤4例,乳腺癌及肺癌各3例,胃肠道腺癌2例,鼻咽癌1例。各病例均进行自身对照,第1周期化疗为对照期,经对照或化疗后白细胞下降至4.0X…  相似文献   

6.
目前恶性肿瘤化疗后骨髓抑制仍然是现代医学肿瘤治疗的一大瓶颈,若不采取相应的支持治疗,反而会加重患者病情,致使化疗失败。祖国医学在恶性肿瘤化疗后骨髓抑制的防治方面优势显著,本文就恶性肿瘤化疗后骨髓抑制的中医病因病机、症候、以及治疗方面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扶正益髓方在防治乳腺癌术后化疗骨髓抑制过程中的效果。方法:将在我院术后化疗的乳腺癌患者96例随机分为研究组49例,对照组47例。研究组采用专家组总结之扶正益髓方联合CEF(环磷酰胺+表阿霉素+氟尿嘧啶)化疗方案,对照组单纯采用CEF方案,全部病例符合Ⅲ度骨髓抑制诊断标准时加用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rh G-CSF)。比较2组患者的证候评分,记录血常规分析骨髓抑制发生时间、恢复时间、抑制的程度,比较发生的不良反应(出血、感染情况),比较2组rh G-CSF的使用量。结果 :研究组治疗过程中证候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或0.01);骨髓抑制发生率研究组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研究组骨髓抑制发生时间明显晚于对照组(P0.05)、恢复时间显著早于对照组(P0.01)、抑制的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rh G-CSF平均用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扶正益髓方防治乳腺癌术后化疗骨髓抑制的过程中,明显延缓骨髓抑制发生的时间、降低骨髓抑制的程度,加快骨髓抑制缓解的进程,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8.
化疗后骨髓抑制容易导致患者发生感染或出血,严重影响患者治疗、预后和生命质量,甚至危及生命,给患者及家属带来很大痛苦。中医药防治化疗导致骨髓抑制越来越受到重视。随着骨髓抑制动物模型的建立、应用和成熟,中药防治化疗导致骨髓抑制机制的研究也取得许多进展,显出中药治疗的优势和前景。  相似文献   

9.
归脾汤和龟鹿二仙汤加减治疗乳腺癌化疗后骨髓抑制50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任黎萍  张晓清 《陕西中医》2009,30(7):794-795
目的:观察归脾汤和龟鹿二仙汤治疗乳腺癌化疗后骨髓抑制临床疗效。方法:共纳入乳腺癌术后患者50例,化疗后第3d开始按时辰服用归脾汤和龟鹿二仙汤加减方。结果:治愈41例,总有效率98%。结论:归脾汤和龟鹿二仙汤对乳腺癌患者化疗后骨髓抑制有健脾补血阴阳双补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新辅助化疗联合复方苦参注射液对中晚期女性乳腺癌患者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64例中晚期女性乳腺癌患者作为新辅助化疗研究对象,将这64病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新辅助化疗方法,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联合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比较和分析两组患者的自体免疫功能和骨髓抑制。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自体免疫功能指标、白细胞指标相较于单纯新辅助化疗对照组,有明显好转(P 0. 05)。结论新辅助化疗联合应用复方苦参注射液可显著改善中晚期乳腺癌患者免疫功能,改善骨髓抑制。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培元固本法治疗乳腺癌化疗后骨髓抑制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乳腺癌根治术后并行化疗患者10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口服利血生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培元固本法治疗。比较两者治疗前后白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变化情况及治疗后两组骨髓抑制程度情况。比较两组治疗后严重白细胞减少症、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及粒细胞减少症(FN)的发生率情况。观察两组化疗延迟率、化疗延长时间情况。结果:化疗4个周期时,观察组白细胞、血小板含量提升优于对照组,血红蛋白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骨髓抑制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严重白细胞减少症、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及FN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化疗延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化疗延长时间比对照组短(P<0.05)。结论:培元固本法可有效防治乳腺癌患者化疗后骨髓抑制,从而确保化疗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中药奄包穴位热敷减轻晚期乳腺癌TP或GP方案化疗胃肠和骨髓抑制不良反应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100例晚期乳腺癌经TP或GP方案化疗患者,分为对照组(化疗+中药奄包穴位热敷)、观察组(化疗)各50例。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在化疗不良反应(胃肠道、骨髓抑制)方面有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中药奄包穴位热敷能改善晚期乳腺癌TP或GP方案化疗所致胃肠道和骨髓抑制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分析中医汤剂对乳腺癌化疗患者的骨髓抑制及免疫功能指标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96例乳腺癌化疗患者,以数字法随机分成观察组(48例)和对照组(48例)。对照组采用单纯化疗,观察组则在化疗期间加用中医汤剂治疗。观察并对比两组化疗前后血小板、血红蛋白和白细胞变化情况,分析对患者骨髓抑制及免疫功能水平的影响。结果:观察组血小板、血红蛋白和白细胞降低程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治疗后CD3、CD4、CD8、CD4/CD8和NK细胞活性指标均显著高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的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中医汤剂配合化疗对乳腺癌患者治疗具有较好效果,对患者骨髓抑制有较大的减轻改善作用,且对患者免疫功能各项指标水平具有增强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归脾汤加减干预乳腺癌手术化疗后骨髓抑制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归脾汤加减内服,对照组给予利可君片口服,两组均对化疗后出现Ⅲ度、Ⅳ度骨髓抑制患者给予联合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治疗。结果:治疗组骨髓抑制发生率为83.3%,其中Ⅲ度、Ⅳ度占13.3%;对照组骨髓抑制发生率为93.3%,其中Ⅲ度、Ⅳ度占30%;对照组骨髓抑制程度较治疗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Ⅰ度、Ⅱ度、Ⅲ度、Ⅳ度骨髓抑制患者的白细胞恢复时间均较对照组短(均P0.05)。治疗组Ⅲ度、Ⅳ度骨髓抑制患者rhG-CSF用量较对照组少(均P0.05)。此外,对照组有4例患者延迟化疗,无减弱化疗药物剂量强度病例。两组治疗期间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归脾汤加减干预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可降低骨髓抑制发生率,缩短白细胞恢复时间,减少rhG-CSF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养血扶正膏对乳腺癌CAF化疗方案所致骨髓抑制患者外周血象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核工业总医院)2018年4月~2021年5月收治的90例乳腺癌CAF化疗方案后骨髓抑制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电脑随机数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45例予以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支持治疗及血液...  相似文献   

16.
在肿瘤放化疗过程中,大多数患者会出现骨髓抑制。骨髓抑制会导致一系列病理改变,临床上常表现为严重的出血和感染,是阻碍肿瘤治疗的原因之一。已有研究表明针灸对化疗后骨髓抑制有较好的治疗作用。现通过综述针灸治疗肿瘤化疗后骨髓抑制相关的研究结果,从骨髓细胞、造血微环境及信号通路3个方面分析针灸治疗骨髓抑制的作用机制,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化疗是恶性肿瘤重要的综合治疗手段之一,防治化疗性骨髓抑制对于疗效和生活质量有保障。目前应用骨髓生长因子(MGF)来防治化疗引起的骨髓抑制已成为指南,但不良反应明显。化疗所致的骨髓抑制属中医"虚劳""血虚"范畴,在治法上采用"虚则补之""劳则温之"。艾灸防治恶性肿瘤化疗性骨髓抑制取得了一定的临床疗效,取穴大多从足太阳膀胱经穴和督脉穴,灸法包括温和灸、隔物灸、艾灸联合穴位敷贴和艾灸联合穴位注射等。临床研究发现艾灸能平稳持久地提升白细胞(WBC),改善恶性肿瘤患者的全身状况。基础研究发现艾灸能够从促进骨髓细胞DNA修复,影响骨髓细胞增殖周期,干预骨髓细胞信号通路,改善骨髓造血微环境等方面发挥作用。但艾灸防治化疗性骨髓抑制仍存在研究设计缺陷的问题,从而迫切需要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试验(RCTs),为形成艾灸升白在恶性肿瘤化疗中的临床应用规范和专家共识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分析临床面对乳腺癌患者术后化疗所产生的严重副作用骨髓抑制时给予中药治疗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08年2月~2011年8月间收治的50例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给予患者中药益血汤及健脾治疗,并观察患者的白细胞、血红蛋白、及血小板变化情况,以评价疗效。结果:50例患者在服药治疗后总体有效率为94%,随访3年,49例患者均顺利完成化疗计划,仅1例患者复发。结论:临床应用中药对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实施治疗可以降低患者骨髓抑制的几率,也是可以保证患者顺利完成化疗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自拟中药汤剂改善乳腺癌化疗后抑郁状态及骨髓抑制的临床效果。方法:乳腺癌患者187例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82例)和处理组(105例)。对照组仅给予化疗处理,处理组给予化疗处理的同时给予自拟中药汤剂;每个化疗周期结束后对患者进行SDS量表评分,记录出现抑郁症状的患者例数;检测血小板、血红蛋白和白细胞变化,记录每个化疗周期结束后患者骨髓抑制的发生率。结果:处理组患者化疗后抑郁症状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处理组在4个化疗周期后骨髓抑制的发生率显著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个化疗周期后,处理组血三系(白细胞、血红蛋白和血小板)抑制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汤剂能改善化疗对乳腺癌患者心境状态,对患者骨髓抑制有较大的减轻改善作用,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有进一步深入研究的必要。  相似文献   

20.
艾炷灸足三里治疗化疗后骨髓抑制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对肿瘤生物学特性的认识 ,化疗疗效不断提高 ,化疗越来越受到重视。但有相当部分的病人因为化疗后骨髓抑制而影响化疗的正常进行。我院从2 0 0 1年起 ,对艾炷灸足三里治疗化疗后骨髓抑制的疗效进行了观察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将肿瘤、胃癌、乳腺癌、直 (结 )肠癌4种恶性肿瘤首次化疗后出现Ⅱ~Ⅲ度骨髓抑制的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与治疗组。治疗组入选病例采取医生推荐、患者自愿的原则。对照组 4 3例 ,男性 2 1例 ,女性 2 2例 ,年龄最大 72岁 ,最小 31岁。其中肺癌 12例 ,胃癌 16例 ,乳腺癌 10例 ,直 (结 )肠癌 5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