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提炼并分析火针治疗缺血性卒中后肌张力增高选穴用经的特点和规律。方法:通过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和重庆维普全文期刊数据库(VIP),纳入有明确选穴的火针治疗缺血性卒中后肌张力增高的临床研究文献,分析其选穴用经的特点和规律。结果:发现火针治疗缺血性卒中后肌张力增高的针灸处方的选穴以手阳明大肠经穴为主,选穴频次居于前6位的依次为肩髃、手三里、曲池、合谷、阳陵泉、足三里;火针治疗缺血性卒中后肌张力增高的针灸处方的用经包括14条经脉,选用经脉频次较高的为大肠经、三焦经、胆经、胃经、膀胱经、小肠经;火针治疗缺血性卒中后肌张力增高的针灸处方的特定穴以五输穴、原穴、下合穴为主。结论:说明火针治疗缺血性卒中后肌张力增高处方重视取有阳明经穴、阳经穴,特定穴是组方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五输穴当中的合穴为主。  相似文献   

2.
王琳  王子欣  苏莉  史俍元 《世界中医药》2022,(3):413-417,423
目的:探究针刺治疗脑卒中后认知障碍的选穴原理及其规律.方法:通过检索2005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1日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发表的以针刺治疗为主的脑卒中后认知障碍相关临床试验研究,运用SPSS 22.0、SPSS Modeler 18.0进行描述性分析、关联分析和集聚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基于现代文献数据挖掘探析针刺治疗围绝经期失眠的腧穴应用特点及规律。方法: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anfang)、维普中文期刊服务平台(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SinoMed)、PubMed数据库与Web of Science数据库建库至2021年10月18日所收录的针刺治疗围绝经期失眠的现代临床研究文献,依照纳入、排除标准进行文献筛选后,提取针刺处方等相关信息建立针刺治疗围绝经失眠的选穴数据库,采用数据统计、聚类分析、Apriori关联规则分析等方法分析选穴频次、归经、分布、配伍规律及核心选穴处方。结果:(1)纳入的139篇文献中有效针刺处方199条,涉及腧穴78个,共计使用频次1567次;(2)归经以膀胱经、督脉及经外奇穴为主,常用腧穴主要分布在下肢、头面颈项部;(3)选用腧穴中有58个特定穴,主要包括交会穴、原穴与五输穴;(4)共得出6个有效聚类群及16个关联群,其中神门→百会+三阴交的支持度最高;(5)针刺治疗围绝经期失眠的核心选穴为神门、百会、三阴交、四神聪、太冲、内关、安眠与关元。结论:针刺治疗围绝经期失眠的选穴体现了局部取...  相似文献   

4.
目的 应用数据挖掘技术探究针刺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选穴规律.方法 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anfang Data)、维普中文期刊服务平台(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2011年1月1日—2021年1月1日针刺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研究文献,利用Exce12010、...  相似文献   

5.
目的:综述针刺治疗失眠症伴抑郁状态近15年的国内外研究概况,为临床治疗该病提供相应的参考资料。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和万方数据库,检索时限为2002—2017年。中文检索词为"针刺""失眠""抑郁",英文检索词为"Acupuncture""Depression""Insomnia""Depression-Related Insomnia",检索采用主题词结合自由词的方式收集关于针刺治疗失眠症伴抑郁状态的临床研究文献。结果:获得273篇相关文献,筛选具有代表性临床研究文献45篇,分析国内外针刺治疗失眠伴抑郁状态的临床研究特点。结论:国外临床研究以RCT研究为主,选穴为常规用穴;国内临床研究围绕针法、穴位、联合疗法开展疗效观察。  相似文献   

6.
翟延  苏同生  宋瑞  惠友谊 《世界中医药》2023,(14):2040-2044+2051
目的:分析针灸治疗卒中后认知障碍的临床选穴特点及规律。方法:检索2011年1月1日至2021年5月31日的国家知识基础设施数据库(CNKI)、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CSPD)和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CCD)针刺治疗卒中后认知障碍的相关文献,建立Excel针灸处方数据库,运用SPSS 26.0、SPSS Modeler 18.0软件统计分析腧穴的选用规律。结果:共纳入77篇临床研究文献,涉及77个穴位处方,85个腧穴,使用总频次587次。使用频数最高的前3位经络为督脉、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头面项部选穴最多,占比47.53%,其次为下肢部,占比27.26%。交会穴、五输穴、络穴等特定穴使用最为广泛。百会穴选用频数最高,达66次。百会-四神聪为穴位间相关性最高组合。结论:针刺治疗卒中后认知障碍的腧穴以局部取穴为主,循经远取为辅,注重运用交会穴加强督脉与十二正经之间的联系。  相似文献   

7.
本文梳理近5年针刺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临床研究,从干预措施方面总结临床研究现况。分析相关文献,发现针刺干预措施主要有传统针刺、电针及针刺联合疗法等,呈现向现代化、科学化、联合化发展的趋势;针刺选穴与手法操作基本遵循传统中医规律及名家经验,连接电针的腧穴多以咽喉及头颈部等病灶局部腧穴为主。与常规治疗及气道正压通气治疗相比,针刺治疗具有操作简单、疗效确切、远期疗效肯定等特点。多种针刺疗法的疗效交叉对比研究是未来临床研究的方向,标准化、规范化电针各项数据是获得稳定疗效的有效途径之一,针刺治疗的远期疗效研究是今后的工作重点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和分析针刺治疗术后肠麻痹的选穴规律,以期为针刺治疗术后肠麻痹提供选穴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维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 Med英文数据库中自建库以来针刺治疗术后肠麻痹临床研究的文献,筛选符合要求的文献,分析针刺治疗术后肠麻痹的选穴规律。结果在纳入的62篇文献中,共使用腧穴34个,其中最常用的腧穴包括足三里、天枢、上巨虚等;选穴分布于11条经脉,腧穴使用频次最多的经脉是足阳明胃经(147次),占总频次的52.13%;涉及特定穴10种,最常用的2类特定穴是下合穴和募穴。结论针刺治疗术后肠麻痹临床选穴以循经取穴为主,腧穴类型以下合穴、募穴等特定穴为主。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近5年针灸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研究进行概述。方法以"针灸、慢性胃炎"为检索词,检索CNKI中文数据库中运用针灸疗法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研究,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针灸治疗慢性胃炎的方法众多,主要通过针刺、电针、火针、灸法、穴位埋线、穴位敷贴及综合疗法治疗,选穴大多分布在与胃相同或相近的神经节段支配区内。结论针灸治疗慢性胃炎确有疗效,尤其在改善症状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且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回顾既往相关随机对照试验文献,分析针刺有效治疗冠心病病例的临床选穴特点。方法:检索2010年1月1日至2020年10月1日公开发表的针刺有效治疗冠心病的随机对照试验文献,并进行回顾性分析,对腧穴选择、腧穴分布、经脉归属、选穴配伍、针刺方法等进行总结。结果:纳入文献45篇,涉及病例3 866例,治疗冠心病多选择心包经、膀胱经和任脉,选穴以内关、膻中、心俞、足三里、神门等最常用,部位以四肢部为主,特定穴以五腧穴和络穴为主,针刺方法以平补平泻法居多。结论:对基于文献对针刺有效治疗冠心病的选穴特点进行了总结分析,为临床选穴辨治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1.
通过搜集近10年单纯性针刺治疗女性不孕症的相关文献,分析单纯性针刺治疗不孕症的特点、优势及其存在的问题。发现就选穴而言,单纯性针刺治疗不孕症的临床研究以常规腧穴(中极、关元、子宫、足三里、三阴交)为主,常规腧穴配合辨证选穴或分期选穴等选穴方法的针刺研究次之,不同选穴均可提高不孕症治疗有效率,但其疗效可能存在一定差异。就整体而言,单纯性针刺治疗不孕症的临床观察仍相对较少,且存在研究水平较低、无统一选穴标准及临床观察指标、缺乏不孕症的情志调节等问题,应引起重视并加以改进。  相似文献   

12.
目的基于文献分析并总结脑卒中后抑郁针刺临床选穴规律和特点。方法全面检索并梳理1996年-2016年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符合针刺或以针刺为主要疗法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相关文献,分析其选穴规律。结果共检索到文献334篇,最终纳入分析文献58篇,高频腧穴为百会穴、内关穴、神门穴、四神聪、印堂穴、神庭穴、水沟穴等;所选经脉以督脉和膀胱经为主,选穴部位集中在头颈部。结论针刺治疗脑卒中后抑郁选穴具有局部选穴、辨证选穴、循经选穴规律,运用治神、调神法指导脑卒中后抑郁的针刺治疗具有重要临床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分析目前针刺治疗胆绞痛的选穴方法,总结针刺治疗本病的选穴规律。方法:搜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中文期刊服务平台"中40年来有关针刺治疗胆绞痛的文献,建立Excel数据库,分析现代研究治疗本病的选穴规律。结果:根据分析发现,目前临床研究选取腧穴最常用的穴位为阳陵泉、胆囊穴、胆俞、日月、足三里;选取穴位所属经脉主要为足少阳胆经、足厥阴肝经、足太阳膀胱经;选取的特定穴主要为五腧穴、下合穴、八会穴。结论:针刺治疗胆绞痛的核心穴位为阳陵泉、胆囊穴、胆俞、日月、足三里,可作为临床基础穴位治疗本病。  相似文献   

14.
目的:整理近20年来针灸治疗压力性尿失禁(SUI)的临床研究,为临床上针灸治疗SUI提供数据依据。方法:检索1999年1月1日—2019年5月22日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及PubMed英文数据库关于针灸治疗SUI的临床研究类文献。从选穴归经、部位,针灸治疗方法方面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最终共得针灸治疗SUI的临床文献99篇。临床治疗中选穴频次最多的经脉依次为任脉、足太阳膀胱经、足太阴脾经、足阳明胃经;选用最多的穴位依次为关元、三阴交、中极、足三里、气海、肾俞、会阳、中髎、次髎、百会。临床治疗方法包括:单纯针刺、单纯电针、单纯穴位埋线及注射,针刺加灸法,针灸加中药,针灸联合盆底肌训练或生物反馈疗法。结论:针灸治疗SUI已取得广泛的临床疗效,但针灸治疗SUI的临床研究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今后应规范临床研究,更好地服务于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15.
王漫  从琳  李瑞华  邵淑娟 《光明中医》2023,(7):1410-1412
以疼痛部位为纲对针刺治疗痛证的临床研究进行简要回顾,从选穴部位、刺激手法、刺激量、联合疗法、辨证取穴等角度进行归纳分析。认为针刺治疗痛证临床疗效确切,但取穴多样、手法不一,今后应加强对取穴少而精、方法简而效、多中心、大样本且更加规范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归纳总结出一套完善的理论体系和经验效穴,以便于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6.
《辽宁中医杂志》2017,(6):1128-1132
目的:探讨针灸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选穴规律,为临床治疗RA选穴提供参考。方法:检索1960—2015年5月1日CNKI、VIP、万方、Pub Med、Medline、Cochrane数据库,收集针灸治疗RA临床研究的文献120篇,总结选穴规律。结果:针刺治疗RA(1)选穴以手足三阳经、督脉及经外奇穴、足太阴脾经为主,其中,足太阳膀胱经选穴频次、穴位总数在所有经脉中最多;(2)选穴根据RA病变部位不同选择的穴位不同,一般情况下以近部(局部)阳经取穴为主,同时配以远部取穴;(3)选穴以特定穴为主,尤以交会穴、合穴、井穴、输穴的数目较多。  相似文献   

17.
目的使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整理针刺治疗顽固性呃逆的临床选穴及配伍规律。方法检索2009-2018年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F)和维普数据库(VIP)中针刺治疗顽固性呃逆的全部文献,筛选出符合条件的文献95篇,分析整理其选穴及配伍规律。结果通过文献研究发现,针刺治疗顽固性呃逆的"同功穴"主要是内关、足三里、中脘、攒竹;"同功穴"所属经脉多为任脉、足太阳膀胱经和足阳明胃经;"同功穴"所属部位集中在下肢部、胸腹部和头颈部;"同功穴"中特定穴多选取五输穴、募穴和络穴。结论归纳针刺治疗顽固性呃逆选穴配伍规律,有助于临床选穴配伍应用,加强腧穴间的协同作用和增效作用,增强针灸治疗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8.
罗颖  李双飞  貌雯靖  李淑蕾  詹杰  陈红霞 《新中医》2023,55(21):117-125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技术探讨针刺治疗脑卒中后肩痛(PSSP)的选穴规律,为临床针刺治疗PSSP提供用穴参考。方法: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中文期刊服务平台(VIP)、PubMed、Cochrane Library建库至2022年3月31日发表的针刺治疗PSSP的临床研究,采用Excel软件管理数据,应用数据挖掘技术进行频次分析、关联规则分析、系统聚类分析。结果:共纳入符合条件的文献53篇,包括75个腧穴,使用频次排前3位的腧穴分别为肩髃、肩贞、肩髎;使用频次排前3位的经络分别为手阳明大肠经、手太阳小肠经、手少阳三焦经;针刺方式以毫针为主,留针时间以30 min多见,疗程以28 d完成20次针刺治疗为主;关联规则分析共发现8个高频腧穴组合及经络组合;腧穴系统聚类分析得到基础处方3个。结论:针刺治疗PSSP以标本兼治为治则,以益气扶正、疏经通络、活血止痛为治法,选穴以肩部及上肢部腧穴为主,配伍合穴、交会穴等组合以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运用复杂网络技术分析针刺治疗腹型肥胖的腧穴配伍规律,为临床针刺治疗腹型肥胖提供选穴依据和治疗思路。方法: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PubMed及Web of Science从建库至2022年11月1日收录的针刺治疗腹型肥胖的临床研究文献,依据纳入和排除标准进行文献筛选,将符合标准的文献资料录入Microsoft Excel 2013,建立针刺处方数据库,并进行频次分析,采用SPSS Modeler 18.0软件建模并运用Apriori算法进行关联规则分析,利用Gephi 0.9.7软件进行复杂网络分析。结果:共纳入文献79篇,涉及腧穴94个,总腧穴使用频次为1 083次,使用频次前5位的腧穴分别为中脘、天枢、足三里、丰隆和大横,经脉主要选用足阳明胃经、任脉和足太阴脾经,特定穴主要选用五输穴、募穴。关联规则显示相关性最高的腧穴组合为中脘-天枢,支持度最高的腧穴组合为中脘-大横。针刺处方数据库复杂网络k-core层次分析和社团分析结果显示,针刺治疗腹型肥胖主穴处方共包含11个核心...  相似文献   

20.
总结近10年针刺治疗干眼症的选穴规律,为临床治疗该病提供参考。收集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维普数据库2007年5月5日至2017年12月1日针刺治疗干眼症的临床文献并进行筛选、整理,再对腧穴归经、应用频次进行统计分析,总结选穴规律。共有相关临床文献52篇,共涉及60个穴位,14条经脉,5个经外奇穴。穴位使用总频次共计541次,分别与膀胱经、胃经、胆经等经脉密切相关。针刺治疗干眼症选穴注重经络循行、强调配穴方法、凸显辨证论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