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 探讨脑出血与血脂之间关系.方法 选择脑出血患者92例,并选择82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于清晨空腹抽血查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并予以比较分析.结果 脑出血组与对照组相比,TC、LDL-C均升高(P〈0.01),TG、HDL-C无明显差异.结论 血脂代谢异常与脑出血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脑出血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与血脂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在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80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做为观察组,同期收取的健康体检患者70例为对照组。检测患者空腹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以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浓度。最后进行统计观察。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同型半胱氨酸(HCY)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对比较显著;观察组的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以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浓度与对照组的比较无差异性(P>0.05)。结论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以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浓度与脑出血的发生关系不明显;而脑出血患者的发生情况与同型半胱氨酸(HCY)具有相关性,若同型半胱氨酸(HCY)含量增加,患者出现脑出血的概率就会增大,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的高低不是出现脑出血的最直接原因,则是发生脑出血的危险因素,因此控制患者血清中的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对脑出血的预防和诊治具有较高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变化与冠心病心梗患者的关联性.方法:选取我院2020-03~2021-03接收的冠心病心梗患者67例作为研究组,选同期健康体检者60例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血脂指标[LDL-C、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变化,并对比不同病情程度间血清LDL-C、TC、HDL-C、TG水平变化,分析血清LDL-C、TC、HDL-C、TG水平与冠心病心梗关联性.结果:研究组血清LDL-C、TC、TG水平高于对照组,血清HDL-C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LDL-C、TC、TG水平随病情程度加重而升高,血清HDL-C水平随病情程度加重而降低(P<0.05);经Pearson分析,血清LDL-C(r=0.781)、TC(r=0.763)、TG(r=0.779)水平与病情程度呈正相关,血清HDL-C(r=-0.758)水平与病情程度呈负相关(P<0.05).结论:冠心病心梗患者体内血脂水平异常,其中血清LDL-C、TC、TG水平呈高表达状况,血清HDL-C水平呈低表达状态,且随病情程度加重,血清LDL-C、TC、TG水平随之增加,而血清HDL-C水平随之下降,可为临床病情评估提供可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糖尿病患者绝经前后血清脂蛋白〔LP(a)〕及血脂含量变化。方法糖尿病患者69例均为女性,分为绝经前组、绝经后组。测定晨起空腹静脉血中脂蛋白〔LP(a)〕、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将各指标与健康对照组、糖尿病绝经前、绝经后组比较。结果糖尿病组LP(a)、TC、TG、LDL-C均高于对照组,HDL-C、HDL-C/TC低于对照组,绝经后组LP(a)、TC、HDL-C高于绝经前组,HDL/TC低于绝经前组。结论女性糖尿病患者绝经后血清LP(a)、TC、LDL-C增高,HDL-C/TC较绝经前降低。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丙戊酸钠(VPA)对成人癫痫患者脂质代谢的影响。方法本试验为前瞻性研究,选择33例成人癫痫患者为试验组、36例健康人为对照组,分别检测试验组在VPA治疗前、治疗6mo后和对照组的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致动脉粥样硬化率(TC/HDL-C和LDL-C/HDL-C)、体重指数(BMI),并进行比较。结果(1)试验组治疗前与对照组相比所有检测参数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治疗6mo后TG、TC/HDL-C、LDL-C/HDL-C和BMI较对照组增高,HDL-C有减低趋势,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或P<0.01)。(2)试验组治疗前、后进行自身对照分析,治疗后TC、LDL-C、TC/HDL-C、LDL-C/HDL-C、BMI均较治疗前明显增高,HDL-C水平较治疗前下降,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或P<0.01),而TG水平在治疗前后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3)VPA治疗前后血脂谱和BMI的变化与各种危险因素(如年龄、性别、平均VPA剂量等)的相关性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VPA可导致成人癫痫患者脂质代谢异常和BMI增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 通过分析脑卒中患者的血脂水平,并比较其调脂治疗的临床疗效,探讨血脂对脑卒中发生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纳入缺血性脑卒中患者90例、脑出血患者90例,并选择同期在我院住院的非脑卒中患者120例为对照组,应用日立7060全自动生化仪检测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 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LDL-C)水平.将脑出血及脑梗死患者随机随机分为调脂治疗组及非调脂治疗组,治疗前、后按照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FMA)、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和日常生活能力(ADL)分级评定疗效.结果 脑卒中(出血和梗死)患者的TG、TC、LDL-C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而HDL-C低于对照组,脑出血组TC、LDL-C低于脑梗死组.2个月后,调脂治疗组FAM评分、NIHSS评分和ADL分级评定优于非调脂治疗组.结论 高TG、TC、LDL-C及低HDL-C水平是脑卒中的危险因素,适当调脂治疗能改善脑卒中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7.
《临床医药实践》2013,(11):823-825
目的:探讨影响2型糖尿病(T2DM)并发高血压的危险因素。方法:随机选择T2DM患者150例,其中单纯T2DM 60例(T2DM组),T2DM合并原发性高血压90例(T2DM+HP组);选择体检中心健康体检者70例为对照组。记录三组患者的病程、血压、身体质量指数(BMI)、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并进行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T2DM组和T2DM+HP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及BMI,HbA1C,FINS,HOMA-IR,TC,LDL-C,TG均升高,HDL-C下降(P<0.05);与T2DM组比较,T2DM+HP组糖尿病病程、BMI,TC和LDL-C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2DM时SBP,DBP,BMI,HbA1C,FINS,HOMA-IR,TC,LDL-C,TG均升高,HDL-C下降;合并原发性高血压时,BMI,TC和LDL-C进一步升高。  相似文献   

8.
邹柳义  易容  袁向欣 《黑龙江医药》2021,34(5):1028-1030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T2DM)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与血脂、体脂成分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0年1月到2020年12月182例2型糖尿病就诊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为单纯2型糖尿病患者90例;实验组为2型糖尿病合并NAFLD患者92例.统计患者年龄、性别、BMI、空腹静脉血,检测空腹血糖(FPG)、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胆固醇(LDL-C)及高密度胆固醇(HDL-C),通过Pearson相关性分析FPG、TG、TC、LDL-C、HDL-C与T2DM合并NAFLD的相关性.结果:对照组与实验组中患者年龄、性别等无显著差异(P>0.05);实验组中患者FPG、LDL-C、HDL-C、TC及TG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T2DM合并NAFLD患者FPG、LDL-C、HDL-C、TC及TG增高,提示血脂可能与T2DM合并NAFLD发病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9.
熊学辉  翟丹霞 《河北医药》2016,(11):1632-1635
目的 调查不同类型脑卒中与血脂的关系,以及血脂对不同类型卒中的影响差异.方法 收集2011年1月至2015年1月神经内科与神经外科脑卒中住院患者的一般信息和血脂资料,患者均处于发病7d内的急性期,总卒中组共1 882例,其中脑梗死组1 022例、脑出血组609例,蛛网膜下腔出血组251例,同时收集了1 495例同期无卒中史的门诊体检人员一般信息和血脂资料作为对照组.进一步将脑梗死组患者血脂资料与脑出血组进行比较,研究血脂对这两种卒中影响的异同.结果 总卒中、脑梗死、脑出血患者平均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浓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梗死组患者与脑出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多因素logistic分析,TC≥6.19 mmol/L时总卒中、脑梗死者的相关危险分别为1.788(P<0.01)、1.801(P<0.01),脑梗死对比脑出血的危险比为1.702(P<0.05);TG与总卒中、脑梗死及脑出血均无相关性,但TG≥2.27 mmol/L时,脑梗死对比脑出血的危险比为1.427(P<0.05);HDL-C<1.04 mmol/L者总卒中、脑梗死的相关危险分别为1.523(P<0.01)、1.801(P<0.01),脑梗死对比脑出血的危险比为1.566(P<0.01);LDL-C≥4.14 mmol/L者总卒中、脑出血的相关危险分别为0.644(P<0.01)、0.404(P=0.01).结论 血清TC、TG、HDL-C、LDL-C浓度与脑出血及蛛网膜下腔出血均无相关,血清TC与总卒中、脑梗死呈明显正相关,当TC≥6.19 mmol/L时发生脑梗死的风险高于脑出血;当TG≥2.27 mmol/L时发生脑梗死的风险高于脑出血;当HDL-C< 1.04 mmol/L时发生脑梗死的风险高于脑出血;LDL-C与总卒中、脑出血呈明显负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脂肪肝患者高密度脂蛋白与三酰甘油的相关性。方法选择脂肪肝患者60例为观察组,正常对照组60例为对照组,分别进行血清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检查与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TG、TC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是两组间LDL-C、HDL-C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高密度脂蛋白与三酰甘油在脂肪肝患者中呈负向相关性。高密度脂蛋白与三酰甘油不仅有利于脂肪肝的诊断,而且提示控制血脂水平、减少和预防脂肪肝的发生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青年脑梗死与血脂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脂与青年脑梗死的关系。方法检测了156例青年脑梗死患者及60例对照者的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脂蛋白a[Lp(a)]、磷脂(Lip)含量。结果脑梗死组TG、TC,LDL-C、Lp(a)、Li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异常的血脂成分随年龄变化而发生改变。结论血脂代谢异常是青年脑梗死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辛伐他汀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和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52例有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TIA患者随机分为辛伐他汀组(简称他汀组)和对照组:他汀组口服辛伐他汀和阿司匹林6个月,对照组仅口服阿司匹林,治疗前后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观察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面积、检测血脂水平,比较治疗6个月内两组患者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他汀组血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甘油三脂水平比治疗前明显下降,高密度脂蛋白水平明显升高(均P〈0.01);颈动脉IMT变薄及斑块面积减少,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他汀组脑脑血管时间的发生率为9.7%,对照组为20.6%,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辛伐他汀不仅有调整血脂的作用,还具有抗脂质氧化、保护血管内皮等多种作用,并能消除或稳定TIA患者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急性脑梗死与脑出血患者血脂、脂蛋白及载脂蛋白水平,探讨血脂、脂蛋白及载脂蛋白在脑卒中的影响。方法选择脑梗死组102例、脑出血组76例和对照组80例,测定三组的三酰甘油、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载脂蛋白A1、载脂蛋白B和载脂蛋白A1/载脂蛋白B比值。结果脑梗死组三酰甘油和LDL高于脑出血组和对照组(P<0.05),总胆固醇、ApoB在三组中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脑出血组HDL高于脑梗死组和对照组(P<0.05),VLDL在三组患者中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poA1在三组患者中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ApoA1/ApoB比较中,对照组高于脑梗死组和脑出血组(P<0.05),而脑梗死和脑出血两组中ApoA1/ApoB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梗死与脑出血脂代谢异常有所不同,ApoA1/ApoB可以作为预防脑卒中的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血脂代谢紊乱与脑梗死的关系。方法比较本院2012年1月-12月收治的128例脑梗死患者与同期来本院体检的128例健康中老年人的血脂情况。结果脑梗死患者组甘油三脂、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和载脂蛋白B水平显著高于健康中老年人组,高密度脂蛋白水平显著低于健康中老年人组。结论血脂代谢紊乱显著增加脑梗死的患病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代谢综合征及相关因子在急性脑血管病人中的发生情况。方法收集急性住院脑梗塞、脑出血患者各200例及健康体检者80例并采集腰围、血压、血糖、血脂等资料。结果脑梗塞组分别和脑出血组、对照组比较代谢综合征发生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脑出血和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脑梗塞相关的独立危险因素依次为:代谢综合征、高血压病、高血糖、甘油三酯增高、高密度脂蛋白降低;而脑出血仅为高血压病。结论代谢综合征是脑梗塞的独立危险因素,代谢紊乱程度越重,患脑梗塞的风险越大。代谢综合征与脑出血无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糖尿病人血脂控制及用药情况。方法对314例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用药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血脂指标中三酰甘油与T2DM相关性最强;T2DM病人血脂控制情况不理想。结论高三酰甘油与胰岛素抵抗互为相关,临床对高三酰甘油血症引起的危害重视度远远不够,必须依照相关指南对高三酰甘油血症进行规范化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血脂、血糖与肝功能的血生化水平的关联,以期指导临床。方法选取同期入院检查的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研究组)及健康者(对照组)各78例,对其进行血生化检验,检验指标为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空腹血糖(Glu)、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谷酰转肽酶(GG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检测完成后对比两组指标的水平。结果研究组的TG、TC、G1u及LDL—C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HDL—C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的GGT、ALT及AST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其肝功能显著受损.进而使其血糖及血脂代谢发生紊乱,应结合临床予以进一步处置。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瑞舒伐他汀强化降脂对缺血性脑卒中血脂及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方法 72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强化降脂组和普通降脂组.2组患者均予以控制颅压、血压和血糖、抗血小板聚集、改善脑循环等基础治疗.普通降脂组加用瑞舒伐他汀片10 mg,/次,1次/d;强化降脂组加用瑞舒伐他汀片20mg/次,1次/d,连用6个月.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水平及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变化.结果 治疗6个月后,2组患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高密度脂蛋白(HDL-C)均较治疗前明显上升(P<0.05或P<0.01),且强化降脂组下降或上升较普通降脂组幅度更大(P<0.05);同时2组患者的斑块大小、厚度和内-中膜厚度(IMT)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或P<0.01),且强化降脂组下降较普通降脂组幅度更大(P<0.05).结论 瑞舒伐他汀强化降脂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具有较好的疗效和良好的调脂作用,可降低颈动脉斑块的大小、厚度和IMT,延缓和逆转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进展.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2型糖尿病家系一级亲属血脂的变化规律.方法 以37个2型糖尿病家系中的一级亲属(n=98)为受试者,按照OGTT结果分为3组:糖耐量正常(NGT)组(n=61)、糖调节受损(IGR)组(n=22)和糖尿病(DM)组(n=15),并以正常体检者为对照组(n=39).分别检测及比较各组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结果 3个受试组TG水平均高于对照组(NGT组、IGR组与对照组比较,均P〈0.05;DM组与对照组比较,P〈0.01),而TC、LDL-C及HDL-C水平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2型糖尿病家系一级亲属血脂代谢紊乱,主要表现为TG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