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脂肪肝是由于多种疾病引起的肝脏脂肪性变。摄入脂肪过量、脂肪组织释放游离脂肪酸过多、肝细胞内游离脂肪酸清除减少,均可导致脂肪肝,最主要的是肝细胞氧化功能减低,笔者临床应用自拟调脂方治疗脂肪肝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2.
中医治疗脂肪肝30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医治疗脂肪肝30例中国中医研究院西苑医院(100091)马素云脂肪肝是多种原因造成脂肪在肝脏中发生过量的浸润,浸润的脂肪没有被消耗而形成脂肪滴散布在肝组织中,使肝细胞内形成大小不等的脂肪颗粒,导致肝细胞肿大,肝脏增大,甚会发生硬变,从现存的医学书籍...  相似文献   

3.
国医大师周仲英教授辨治脂肪肝验案赏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淑红  高尚社 《光明中医》2011,26(7):1319-1321
脂肪肝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肝细胞内脂肪堆积过多的病变。正常肝内脂肪占肝脏湿重的3%~5%,由于各种原因使肝脏脂肪代谢功能发生障碍,导致脂类物质的动态失衡,过量的脂肪在肝细胞内蓄积,  相似文献   

4.
王肃 《河北中医》2010,32(12):1896-1898
<正>肝脏是脂肪代谢的重要场所,当肝内输出的脂肪减少,肝细胞氧化功能减低,肝细胞合成脂肪酸增多,周身运往肝脏的脂肪过多时,脂类物质(主要是甘油三酯)便可在肝内贮积,形成脂肪肝。脂肪肝可出现肝功能异常,  相似文献   

5.
脂肪肝 (fatty liver)是由多种疾病和原因引起的肝内脂质 (主要为甘油三酯 )蓄积过多的病理状态 ,并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当肝细胞内脂质蓄积超过肝湿重的 5 % ,或组织学上每单位面积见 1/3以上肝细胞脂变时 ,称为脂肪肝。目前从分子生物学角度研究发现 ,肝窦内皮细胞呈筛孔状结构 ,组成肝筛。在正常情况下 ,肝筛对脂质代谢具有严格的选择性 ,从而维持肝脏的结构正常。如果肝筛结构遭到破坏 ,其功能发生变化后 ,对脂质代谢则无选择性 ,引起脂质代谢异常 ,肝脏可因脂质代谢异常导致脂肪肝 ,最终导致肝纤维化、肝硬化 [1 ]。因此 ,积极防治脂…  相似文献   

6.
脂肪肝是指因某种或多种病因导致肝脏动态平衡失衡和脂质代谢紊乱,以弥漫性肝细胞大泡性脂肪变为主要特征的临床病理综合征[1];主要包括了酒精性脂肪肝和非酒精性脂肪肝。中医学将脂肪肝称为"肝癖",现将脂肪肝的中西医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7.
脂肪肝是由于多种疾病引起的肝脏脂肪性变.摄入脂肪过量、脂肪组织释放游离脂肪酸过多、肝细胞内游离脂肪酸清除减少,均可导致脂肪肝,最主要的是肝细胞氧化功能减低.笔者临床应用自拟调脂保肝汤治疗脂肪肝58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常智 《天津中医药》2001,18(5):19-19
正常肝脏含脂肪约5%,因各种原因导致肝内脂肪含量增多,称为脂肪肝.脂肪充盈于肝细胞内可减弱其功能,易受亲肝性毒物所损害,甚至发展为肝硬化.近年来,临床上脂肪肝病例比较多见,笔者自拟舒肝降脂散治疗脂肪肝48例,疗效良好,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脂肪肝的中医药研究进展与评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脂肪肝是指由于各种原因使肝脏肪代谢功能发生障碍 ,导致脂类物质的动态平衡失调 ,过量脂肪在肝细胞内堆积 ,若其贮存量超过肝重量的 5%以上或在组织学上有 50 %以上的肝细胞脂肪化 ,即为脂肪肝。临床流行病学研究表明 ,随着人们生活习惯和饮食结构改变以及B超技术的进步和广  相似文献   

10.
脂肪肝是多种疾病和病因引起的肝脏脂肪变性.正常人肝内总脂量约占肝重的5%,当肝细胞内脂质蓄积超过肝湿重的5%或组织学上每单位面积见三分之一以上肝细胞脂变时为脂肪肝.尽管诊断脂肪肝的金标准是肝活检,但目前国内外均以经济方便无创的超声检查来作为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1.
《养生大世界》2007,(7):5-5
脂肪肝可发生于各年龄段,40岁-50岁最多见。正常时肝脏含有少量脂肪,不过仅占肝湿重的3%~5%,而且和细胞成分结合在一起,细胞内不出现脂滴。正常情况下,脂肪的消化、吸收、氧化、转化以及分泌等过程保持动态平衡。如果肝脏的脂肪代谢功能发生障碍,平衡失调,导致脂肪在肝细胞内堆积,使肝内脂肪含量超过肝湿重的5%,肝细胞内出现脂滴时,就出现了脂肪肝。[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水飞蓟宾能够稳定肝细胞膜,保护肝细胞的酶系统,清除肝细胞内的活性自由基,从而提高肝脏的解毒能力,避免肝细胞在长期接触毒物,如服用肝毒性药物、吸烟饮酒等情况下受到损害。水飞蓟宾胶囊能促进急慢性肝炎、脂肪肝的肝功能异常的恢复。主要用于治疗脂肪肝,改善药物所致肝损害的临床症状,减少  相似文献   

13.
脂肝灵对实验性大鼠脂肪肝的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脂肝灵对大鼠实验性脂肪肝的作用.方法:采用乙醇、CCl4合并高脂饮食造成大鼠脂肪肝模型,以肝脏指数、肝脏及血清脂质含量、肝组织形态学变化等为指标观察脂肝灵的作用.结果:乙醇、CCl4合并高脂饮食可引起大鼠肝脏明显的脂肪变性,表现为肝脏指数明显增加;血清ALT、AST、TG、TC、LDL水平明显升高,HDL下降;肝组织FFA、MDA含量显著增加,SOD降低;病理检查示肝细胞肿胀, 内部充满大小不等的脂滴.而脂肝灵可使大鼠肝脏及血清脂质含量显著降低, 肝细胞脂变程度明显减轻.结论:脂肝灵能降低肝脏及血清脂肪含量,对复合致病因素所致大鼠脂肪肝有显著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4.
脂肪肝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一种肝细胞内脂肪异常积累的弥漫性肝病,病变主体在肝小叶,临床病理以肝细胞脂肪变性为主。肝脏可随脂肪程度不同而相应的发生改变,如肝内脂肪在组织细胞内贮积超过肝重量的5%,或在组织学上有30%的肝细胞出现脂肪变性,即为脂肪肝,继续发展可能出现肝纤维化,甚至肝硬化①。轻度脂肪肝经治疗后,可逆转恢复正常,长期脂肪肝可发展为肝硬化。以下是我院3056名体检者超声检查中发现1023例脂肪肝的结果分析。  相似文献   

15.
脂肪肝是临床常见的肝脏良性病变,是指各种原因导致肝脏脂质代谢失衡,脂肪在肝内储积的状态.由于近年来认识到脂肪肝是多种肝脏疾病发展中的常见病理过程,可发展为肝硬化,甚至引起肝细胞癌变,正逐渐成为医学关注的焦点.根据脂肪肝的发病因素,可分为酒精性脂肪性肝病(AFLD)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和饮食结构的改变,NAFLD的发病率逐年上升.  相似文献   

16.
脂肪肝是由于肝脏本身及肝外原因引起的过量脂肪(主要为甘油三酯)在肝内持久积累,当肝细胞内脂质蓄积超过10%或组织学上每单位面积1/3以上肝细胞脂变时称为脂肪肝。近年来由于生活习惯、饮食结构等因素改变,脂肪肝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本科为广州市“1357”重点工程脂肪肝专病单位,自拟降脂调肝汤治疗脂肪肝28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脂肪肝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肝脏在全身脂质代谢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肝细胞通过转运和代谢,调节体内和肝细胞内脂质的代谢。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肝脏脂肪代谢紊乱,脂类物质动态平衡失调,肝细胞摄取脂肪增加而脂肪氧化减少,均可导致肝细胞内脂肪蓄积形成脂肪肝。脂肪肝的病因比较复杂如单纯性肥胖、乙醇中  相似文献   

18.
中医药防治脂肪肝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脂肪肝是一种由多种诱因引起的疾病,同时也是多种肝脏疾病发展中的一个病理过程,是最常见的弥漫性肝病之一。由于各种原因使肝脏脂肪代谢发生障碍,导致脂类物质的动态平衡失调,脂肪在肝组织细胞内堆积,尤其以甘油三酯(TG)蓄积过多为主要病理改变。当肝细胞内脂质蓄积超过肝湿重的5%,或组织学上每单位面积见1/3以上肝细胞脂肪变时,称为脂肪肝,若由高脂血症所引起的则称为高脂血症性脂肪肝。目前,现代医学对本病缺乏特效治疗,而中医药对此病的防治展示了良好的前景,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考查二苯乙烯苷对脂肪肝家鸭模型肝脂的干预效果,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复制脂肪肝家鸭模型,以二苯乙烯苷进行干预,考查家鸭体重、肝指数、肝脂、脂蛋白脂肪酶(LPL)、肝脂酶(HL)、肝脏病理变化,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二苯乙烯苷具有降低脂肪肝家鸭模型体重、肝指数、肝脏TG、TC,升高肝脏LPL、HL活性,改善肝脏病理形态的作用。不同剂量二苯乙烯苷干预脂肪肝效果有所差异,在剂量为13~52mg范围内随剂量递增,效果渐佳。结论:二苯乙烯苷具有抗脂肪肝作用,且呈剂量依赖性,其机制可能与提高肝脏LPL、HL活性,调节脂代谢,保护肝细胞有关。  相似文献   

20.
脂肪肝是由于各种原因使肝脏脂肪代谢发生障碍,致脂类物质的动态平衡失调,从而造成脂肪在肝组织细胞内蓄积的一种病理状态.此病以右胁疼痛、不适、倦怠乏力等为主要临床特征[1].脂肪肝是一种常见病,我国人群中的发病率为5%[2].血脂升高是导致本病的主要原因.[3]据曹海根报道[4],脂肪占正常肝脏湿重的5%,而脂肪肝占40%~45%.临床上脂肪肝可分为酒精性脂肪肝、非酒精脂肪肝、肝炎后脂肪肝.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是一种除外酒精和其他明确的损肝因素所致的、与遗传-环境-代谢相关联的、以弥漫性肝细胞大泡性脂肪变为主要特征的肝脏病变[5],包括单纯性脂肪肝、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及其相关性肝硬化和肝细胞癌.其中NASH 患者10~15 年内肝硬化发生率高达15%~25%[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