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施氏砭术综合疗法治疗腹部手术后慢性盆腔疼痛38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研究施氏砭术综合疗法治疗女性腹部手术后继发慢性盆腔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施氏砭术综合疗法以传统砭术为基础,以砭毯、砭板等砭石工具与针灸、火罐等相结合,分虚实辨证,着重任督二脉的治疗,结合三阴交、足三里等穴位,补虚泻实,以达到治疗目的。结果:施氏砭术综合疗法治疗腹部手术后慢性盆腔疼痛,总痊愈率39.47%,总有效率97.37%。结论:施氏砭术综合疗法对于腹部手术后继发的慢性盆腔疼痛有可靠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施氏砭术综合疗法治疗慢性盆腔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2例诊断为慢性盆腔炎的患者采用施氏砭术综合疗法治疗,隔天1次,9次为1疗程,治疗1~3疗程。结果:32例患者痊愈12例,显效10例,有效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3.75%。结论:施氏砭术综合疗法治疗慢性盆腔炎患者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施氏砭术疗法对住院冠心病伴忧郁/焦虑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并探讨其可能作用机理.方法 将住院冠心病伴忧郁/焦虑患者分为常规内科组和在常规内科治疗基础上加施氏砭术疗法,治疗前后进行心绞痛疗效、中医症状积分、焦虑和/或抑郁比较.结果 砭石组在心绞痛临床疗效、硝酸甘油停减率以及HAMD、HAMA、中医证候积分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施氏砭术疗法治疗冠心病患者有效并能明显改善患者抑郁、焦虑情绪,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为冠心病伴忧郁/焦虑患者的提供一种高效而又安全的中医外治法.  相似文献   

4.
丁悦森  毛湄  柯金土  王慧  施安丽 《新中医》2014,46(10):179-182
目的:观察施氏砭术综合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60例。治疗组采用施氏砭术综合疗法,对照组采用西药加理疗综合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日本矫形外科学会(JOA)评分和中医症状等改善情况。结果:2组治疗前后VAS评分、JOA评分、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施氏砭术综合疗法改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疼痛程度、功能障碍、综合症状的疗效优于西医综合疗法。且治疗组未见毒、副反应发生,依从性良好,半年内复发率更低,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施氏砭术综合疗法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施氏砭术综合疗法治疗颈源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1例颈源性眩晕患者随机分成砭术治疗组(40例)、电针对照组(37例)和西药对照组(34例),治疗组采用"施氏砭术综合疗法"治疗,电针对照组采用颈夹脊穴电针治疗,西药对照组采用口服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三组治疗均每日1次,7次为1疗程。采用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分法在1个疗程治疗前后进行评分,观察患者症状及体征的缓解情况。结果:三组患者治疗后眩晕症状与功能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提高(P0.01),临床疗效总有效率砭术组为95.00%,电针组为78.38%,西药组为70.59%,砭术治疗组与电针组比较,χ2=4.699(P0.05),与西药组比较,χ2=8.061(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提示施氏砭术综合疗法治疗颈源性眩晕的临床疗效优于电针组和药物组。结论:"施氏砭术综合疗法"治疗颈源性眩晕临床疗效显著,对临床治疗颈源性眩晕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6.
丁悦森  毛湄 《中国针灸》2011,31(1):68-70
介绍施安丽研究员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经验。施安丽研究员对“砭、针、灸、药、导引及按蹻”中医六大疗法进行了深入研究,开创了“施氏砭术综合疗法”,在临床上发挥了显著功效。本文主要总结施安丽研究员应用“施氏砭术综合疗法”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经验,分析要点主要有三:1、重视选择穴位和手法;2、灵活运用砭术综合疗法;3、对病情顽固者进行芒针透刺治疗。挖掘继承发展了砭石技术,对临床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朱氏砭术疗法"治疗寻常型银屑病进行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9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45例予"朱氏砭术疗法"治疗,对照组45例予口服阿维A胶囊治疗,4周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结束时两组患者均无脱落病例,治疗期间亦未见不良反应,治疗组总有效率为68.9%,高于对照组的42.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朱氏砭术疗法"治疗寻常型银屑病进行期安全而有效,值得临床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8.
施氏砭术综合疗法对人工流产术后调复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探讨施氏砭术综合疗法对人工流产手术患者的调复作用.方法:对30例人工流产患者在围手术期实施施氏砭术综合疗法,术前给予膀胱经、督脉背部循行部位刮痧,术后30 min平卧温热砭石毯休息、同时砭石板热敷下腹.术后按常规给予抗生素连服3天预防感染,术后1、2、3周各复诊1次,实施施氏砭术综合疗法,包括温推督脉、经络刮痧,拍打八醪穴,透刺三阴交,斜刺气海、关元、中极、子宫穴,将砭石板置于针柄上进行温熨.观察术后阴道出血情况、月经复潮情况、腰酸等自觉不适症状等.结果:人工流产患者经围手术期实施砭术综合疗法后,术后3天内阴道出血量少,止血较早;30例患者中腰酸、腹痛、怕冷等临床不适症状明显者仅2例;30例患者中仅1例第1次月经周期较平素月经周期明显推迟,其余均接近平素月经周期.结论:施氏砭术综合疗法应用于人工流产围手术期,具有良好的促进术后恢复的作用,临床上可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砭石疗法治疗原发性痛经21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魏莫愁 《中国针灸》2004,24(6):439-440
目的:观察砭石疗法治疗原发性痛经的效果.方法:运用泗滨浮石制成的砭锥,按砭术16法手法,将21例原发性痛经患者分为气滞血瘀、寒湿凝滞、气血虚弱3型进行治疗.结果:显效3例,有效15例,无效3例.结论:砭石疗法治疗原发性痛经安全简便,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价新砭术综合疗法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 :将符合条件的患者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5例,对照组予以降糖、降压以及饮食控制等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新砭术综合治疗,每日1次,连用4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1.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3%,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新砭术综合治疗可显著提高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1.
刺血疗法古称"刺血络",现代亦称"刺络放血疗法"、"放血疗法"或"刺络疗法".是用三棱针或其他粗而尖的针具刺破人体某些腧穴、病理反应点或浅表血络,使之出血少许,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目的的一种独特的针刺疗法.刺血疗法最早可追溯到石器时代的"砭术".其理论奠基于战国时期,成书于这一时期的《黄帝内经》对其有不少相关的描述,如《灵枢·九针十二原》:"凡用针者……菀陈则除之."《索问·针解》:"菀陈则除之者,出恶血也."《索问·调经论》:"视其血络,刺出其血,无令恶血得人于经,以成其疾","血有余,则泻其盛经出其血."此外,《灵枢·官针》中还提出了"络剌"、"赞刺"、"豹文剌"等刺血之法.历代医家如孙思邈、刘完素、张从正、朱丹溪、薛己等都十分重视刺血疗法.尤以善攻下而闻名的张从正,对刺血之术最为推崇,认为针刺放血攻邪最捷.作者在自身临床实践中亦发现,刺血疗法对多种疾病疗效确切,且绝非局限于痛证与痹证范畴之中.  相似文献   

12.
中医外治法的鼻祖——砭石疗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张维波 《中国针灸》2003,23(5):299-300
目的:挖掘与弘扬砭石疗法。方法:通过文献考证、新器械研制以及临床实践介绍砭石疗法的操作手法和临床适应症。结论:砭术是古代中医五大医术之一,有砭刺和石熨两大手法,新砭石疗法具有痛苦小、安全、作用面积大、作用方式多及简便易学等特点,适应于多种疾病的治疗与保健。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施氏砭术综合疗法治疗面神经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0例面神经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治疗组采用施氏砭术综合疗法治疗,对照组采用电针配合TDP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疗效及House-Brackmann(H-B)分级情况。结果 治疗组痊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60.0%和100.0%,对照组分别为40.0%和100.0%。治疗组治疗后痊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H-B面神经功能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风寒袭络、风热袭络、风痰阻络、气虚血瘀证患者痊愈率分别为69.2%、61.1%、33.3%和50.0%,对照组分别为64.0%、33.3%、0%和10.0%,治疗组风热袭络、风痰阻络、气虚血瘀证患者痊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施氏砭术综合疗法是一种治疗面神经炎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梁钧梅  韦燕  施安丽  冉青珍 《新中医》2018,50(5):173-176
目的:观察施氏砭术综合疗法治疗气滞血瘀型慢性盆腔疼痛(CPP)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42例气滞血瘀型CPP患者为研究对象,采取自身对照的研究方法,采用施氏砭术综合疗法治疗,疗程为3个月经周期。治疗后采用简化Mc Gill疼痛量表、焦虑自评量表(SAS)及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评估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患者简化Mc Gill疼痛量表各项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患者治疗前的SAS评分为(43.75±7.92)分,低于治疗后的(32.75±6.1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患者的焦虑程度明显减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5.821,P0.01)。治疗后患者WHOQOL-BREF各项条目评分均较治疗前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出现晕针、滞针等不适症状。结论:施氏砭术综合疗法能有效缓解气滞血瘀型CPP患者的疼痛,减轻焦虑,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砭石按摩锥足疗结合砭砧印堂感法治疗失眠症的疗效。方法:将70例患者随机分为砭术组和针刺组,砭术组35例,采用砭石按摩锥足疗结合砭砧印堂感法,足疗取穴为涌泉、太冲、公孙等;针刺组35例,采用传统针刺疗法,穴取三阴交、神门、四神聪等穴。两组均每日治疗1次,治疗5次休息2天,治疗10次后及治疗后2周随访时观察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失眠患者PSQI总分均下降,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两组失眠患者在治疗后PSQI总分比较及治疗后随访时愈显率和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砭石按摩锥足疗结合砭砧印堂感法治疗失眠症安全有效,与传统针刺疗效相当,且患者痛苦少。  相似文献   

16.
砭石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距今约1万年左右的细石器时代,砭石疗法最初见诸文字记载即是在马王堆汉墓古佚医书与《黄帝内经》。后来出现了专门论述砭术的《砭经》,全面概述了砭术要点。以此书为标志,砭石成为一种独立的治疗方式。传统砭石主要有刃形砭石、锥形砭石、针形砭石、圆柱形砭石、类圆形砭石等。研究者们为了满足人们对疾病多样化治疗方式的需要,和施术者操作便利的需求,在秉承古砭石疗法的基础上,结合现代科学技术与泗滨浮石的物理特性,根据按摩、温熨、罐疗等不同功用需求,开发了砭板、砭锥、砭镰、电热砭石仪和砭罐等多种新砭具。传统砭石疗法主要包括刮刺、热熨、按摩三种操作,现代研究者在传统砭石疗法操作基础上,归纳总结了感法、压法、滚法、擦法、刺法、划法、扣法、刮法、扭法、旋法、振法、拔法、温法、凉法、闻法、挝法等多种砭石疗法操作。砭石疗法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作用机制有:抑制炎症反应;调节自主神经功能;改善微循环。砭石疗法可用于治疗中风后偏瘫、中风后失眠、中风后肩关节半脱位、后循环缺血等脑血管疾病,还可以用于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高血压、心肌梗死、心包积液、心律失常等心血管疾病。砭石疗法目前在临床已经逐步运用...  相似文献   

17.
【本刊讯】“首届全国砭石疗法学术研讨会”于 10月 2 0~ 2 2日在北京举行。会议由中国针灸学会砭石分会筹备组主办 ,中国中医研究院针灸研究所、北京中医药大学和北京中医药开发协会砭石疗法委员会协办。砭石疗法也称砭术 ,产生于新石器时代。秦汉时期 ,它与针、灸、药、导引和按跷并列为中医的五大医术。中医理论奠基之作《黄帝内经》中有大量砭石疗法的记载 ,古代名医扁鹊就是应用砭术的能手。东汉以后 ,由于种种原因 ,砭术逐渐失传。 2 0世纪 90年代 ,在国内一些地质学家和中医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 ,开发和研制了以泗滨浮石为主的新砭石…  相似文献   

18.
砭木疗法为先祖母郭贞卿医师所创。以木制工具砭木,仿古人砭石疗法,并汇入按摩、指针、外贴药物等诸法的一种疗法。用此法治疗阿球肘收效甚佳,特予介绍。所用砭木为方十字架或砭木,如图所示,其大小可根据施术者手能很好把握住而制定。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全息经络铜砭刮痧疗法对寒湿痹阻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疗效。方法:将60例寒湿痹阻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随机分为铜砭刮痧组和对照组,各30例,铜砭刮痧组采用传统医学治疗结合全息经络铜砭刮痧疗法,对照组采用传统医学治疗,分别治疗5周,观察治疗前后VAS评分和日本骨伤学会(JOA)下腰痛评分表的改变。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VAS评分和JOA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 0.05),铜砭刮痧组治疗后VAS评分、JOA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传统中医外治法全息经络铜砭刮痧法更好的融入临床,满足患者的治疗需求,缓解寒湿痹阻腰痛的疼痛,缩短了患者住院日期,改善患者各项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并且较好的体现了中医外治法疗效。  相似文献   

20.
《世界科学技术》2001,3(2):61-61
砭石疗法是中医六大传统疗法(砭、针、灸、药、导引和按跷)之一,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东汉以后逐渐失传。近年来,砭石疗法在国内外有了一定的恢复。在国内,用泗滨浮石制作的砭术佳具的开发成功,为砭术的推广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在此基础上,已开展了一定规模的临床治疗,还进行了一些帮术的古典文献研究和实验研究。在国外,砭石疗法普及较快,日本、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已成立了砭石疗法学会,设立了培训中心。在探索中获得的砭石疗法具有诸多优点,如无创、痛苦小、可以循经刺激、方向性强、操作简便等,对一些疼痛症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