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贲门失弛缓症是一种原发性食管神经、平滑肌病变所致食管运动障碍性疾病,临床常见症状为吞咽困难、食物反流及胸骨后不适或疼痛,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贲门失弛缓症传统以药物和外科手术治疗为主,近年来,随着内镜技术的发展,该病治疗取得了新的进展。2004年5月-2008年3月,本院采用内镜气囊扩张术治疗32例贲门失弛缓症患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将护理配合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贲门失弛缓症(achalasia,AC)是指因食管下段括约肌(LES)失弛缓导致的原发性食管动力障碍性疾病[1].临床表现为吞咽困难、食物反流、胸骨后疼痛、体质量下降等,可通过食管钡餐、电子胃镜、食管测压等确诊[2].经口内镜下食管肌层切开术(PO-EM)是治疗 AC 的一种新兴技术,短期疗效显著,但长期疗效有待考证[3-5].周正华主任医师从事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系统疾病工作二十余年,博采众长,治验丰富.笔者(第一作者)近随周师侍诊期间,遇到贲门失弛缓症POEM术后复发患者1例,经3个月中药治疗,疗效颇佳,现介绍如下,以飨同道.  相似文献   

3.
[方术来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临证效验[翟兴红,赵金勇.中医杂志,2009,(05):416-418][适应病症]原发性贲门失弛缓症。[方术内容]①复方丹参饮化裁:丹参15~30g,檀香6~10g,砂  相似文献   

4.
黄穗平  余绍源 《新中医》1997,29(12):32-32
内镜下气囊扩张术结合中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黄穗平余绍源罗云坚陈锦锋贲门失弛缓症是食管神经肌肉运动功能障碍,下段食管括约肌(LES)松弛障碍,导致食管功能性梗阻的一种疾病。临床上以吞咽困难,食物反流,胸骨后疼痛为主要表现,可伴有体重减轻。近来我们...  相似文献   

5.
内镜下气囊扩张结合中医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1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贲门失弛缓症是一种食管动力障碍性疾病 ,其主要特点是贲门括约肌缺乏松弛而其上的食管缺乏蠕动所造成的食物不能顺利入胃。临床上以咽下困难、食物反流 (反食 )、下端胸骨后不适或疼痛为主要表现 ,是一种少见的疑难病。单纯的药物治疗 ,疗效欠佳。我院自 1997年~ 2 0 0 0年 ,对中、西医药物治疗疗效不好的10例贲门失弛缓症患者使用气囊扩张器行胃镜下气囊扩张结合中医药治疗 ,取得了较好疗效 ,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10例患者均具有咽下困难、食物反流、下端胸骨后疼痛、消瘦 ,X线钡餐检查提示贲门痉挛狭窄所呈现的典型鼠尾征样改变 ,内镜…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枳术汤口服辅助内镜下扩张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0例贲门失弛缓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与观察组50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内镜下扩张术治疗;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加用枳术汤辅助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评分、食管最大宽度及贲门开放直径,观察临床疗效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食管最大宽度及吞咽困难、反流、胸痛评分均显著降低(P均<0.05),而贲门开放直径显著提高(P均<0.05),且观察组治疗后以上指标水平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枳术汤口服辅助内镜下扩张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可有效控制消化道症状体征,减轻梗阻程度,并有助于降低相关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疗效。方法将34例贲门失弛缓症患者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17例采用西医(单纯内镜下扩张术)治疗;治疗组17例在给予内镜下扩张术治疗的同时加枳术汤口服。结果治疗组症状改善明显,恢复期明显提前,治愈率提高,并发症及复发率减少。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贲门失弛缓症比单纯西医治疗效果好。  相似文献   

8.
食管贲门失弛缓案食管贲门失弛缓症在临床上虽不象胃炎、胃溃疡之类疾病多见,但由于吞咽困难,服用药物治疗常因返流疗效甚微。笔者用针刺方法治疗,取得明显疗效。董××,女,45岁,干部。初诊日期:1991年10月.现病史:从1985年以来进食时胸骨后疼痛、梗...  相似文献   

9.
贲门失弛缓症是一种原因不明的以下食管括约肌(LES)松弛障碍和食管体部无蠕动为主要特征的原发性食管动力紊乱性疾病。临床常见症状为:吞咽困难、食物反流以及下段胸骨后不适或疼痛,可伴有体重减轻甚至营养不良,而且还会导致情绪改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临床上的治疗主要分为内科治疗、手术治疗以及内镜下球囊扩张治疗。笔者在临床上运用胆舒胶囊联合针灸治疗本病效果满意,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正贲门失弛缓症是一种以下食管括约肌松弛障碍、食管体部缺乏蠕动性收缩为主要特征的食管动力障碍性疾病~([1-2]),病因未明,一般认为是神经肌肉功能障碍所致,尚缺乏理想的治疗方法。本病常见症状和早期症状主要是吞咽困难、胸骨后疼痛、食物反流以及因食物反流误吸入气管所致咳嗽、肺部  相似文献   

11.
蛇床子素抗凝血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蛇床子素的抗凝血作用。方法:通过测定小鼠凝血时间(CT)、大鼠的凝血酶原时间(PT)和优球蛋白溶解时间(ELT),观测蛇床子素的抗凝作用。结果:蛇床子素能显著处长CT、PT,缩短ELT。结论:蛇床子素具有明确的抗凝血作用。  相似文献   

12.
草酸铵对僵蚕抗凝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草酸铵对僵蚕抗凝作用的影响。方法:以凝血酶时间(TT)为指标,用添加法比较不同浓度草酸铵对僵蚕提取液和凝胶分离液抗凝作用的影响。结果:添加草酸铵浓度在1.8~21.3mg/ml范围内,对固形物含量15.8~31.6mg/ml的提取液和14.6~29.1mg/ml的凝胶分离液的TT值增加成正相关。结论:草酸铵对僵蚕提取液、凝胶分离样品的抗凝作用均有增强作用,随提取液浓度降低影响增大,而随凝胶分离液浓度增大影响增大。  相似文献   

13.
从中医角度探讨“软系”疗法的科学性,探求“软系”疗法疗效显著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中医药治疗黄褐斑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1995-2001年中药内治、外治疗法及针灸治疗黄褐斑的特色和优势。  相似文献   

15.
大黄素对急性胰腺炎胰腺组织TGFβ1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通过分析中药大黄素对大鼠急性胰腺炎治疗前后胰腺组织细胞转化因子β1(TGFβ1)的表达、DNA合成及总蛋白含量的影响,从胰腺再生角度探讨大黄素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作用机制。方法以雨蛙肽(caerulein)腹腔注射诱导大鼠急性胰腺炎模型,并于大黄素治疗前后6、24、48、72及96h处死大鼠。同时应用RT-PCR技术检测治疗前后胰腺组织TGFβ1mRNA表达,同位素体外掺入法测定胰腺组织DNA合成以及Lowry′s法测定胰腺组织总蛋白含量。结果大黄素治疗后血清淀粉酶显著下降。正常胰腺组织、胰腺炎诱导后6h未见TGFβ1mRNA表达。TGFβ124h后出现表达,72h时达高峰。大黄素治疗后6h即可检测到TGFβ1mRNA表达,且24、48h时表达均较非治疗组显著增强,并于48h时达最大值。同时胰腺炎诱导后72h,胰腺组织DNA合成显著下降,大黄素治疗后96hDNA合成明显增加,胰腺炎诱导后48h胰腺组织总蛋白含量下降,大黄素治疗后96h显著增加。结论大黄素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诱导细胞因子TGFβ1基因表达增强,调控细胞增殖和分化,刺激多种细胞外基质成分合成,增加胰组织DNA合成和蛋白含量,参与胰腺细胞修复、再塑过程。  相似文献   

16.
蛇床子素抗凝血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蛇床子素的抗凝血作用。方法:通过测定小鼠凝血时间(CT)、大鼠的凝血酶原时间(PT)和优球蛋白溶解时间(ELT),观测蛇床子素的抗凝作用。结果:蛇床子素能显著处长CT、PT,缩短ELT。结论:蛇床子素具有明确的抗凝血作用。  相似文献   

17.
 采用微量微生物法对丁胺卡那霉素(AMK)单用及AMK与苯唑青霉素(OXA)合用后,兔体内AMK血药浓度进行测定;药时数据用MCPKP软件经IBM计算机处理,并对两组药动学参数进行了统计学处理,结果表明OXA对AMK的药动学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诸病源候论》对皮肤病学的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诸病源候论》在皮肤病方面的成就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整理总结 ,该书着重讨论了皮肤病的命名、分类、病因病机 ,并阐发了《内经》“邪之所凑 ,其气必虚”理论和预防为主的思想。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左归丸对先天肾虚仔鼠发育过程中皮肤内细胞自噬的影响及其机制,探索补肾填精法在生长发育异常中的应用价值。方法:36只雌雄比例为2∶1的大鼠进行配对,复合应激法刺激孕鼠构建先天肾虚仔鼠模型,根据将孕鼠处理方式不同,分为正常组,肾虚组,左归丸低、高剂量组(2,8 g·kg-1)。正常组不造模给予生理盐水灌胃,肾虚组造模给予生理盐水灌胃,左归丸低、高剂量组造模给予左归丸悬浊液灌胃。切取出生后21 d仔鼠的背部皮肤,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仔鼠皮肤显微结构形态,测量真皮层和表皮层厚度,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和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分别检测仔鼠皮肤分泌型糖蛋白3a(Wnt3a)和β-连环蛋白(β-catenin)mRNA和蛋白表达量,免疫双荧光检测皮肤内自噬指标微管相关蛋白轻链3(LC3)和人死骨片1-泛素结合蛋白p62(SQSTM1-p62)的表达。结果:正常组仔鼠皮肤层次清楚,结构正常,肾虚组真皮层胶原排列疏松,左归丸低、高剂量组皮肤组成基本正常;与正常组比较,肾虚组仔鼠在皮肤的表皮层增厚,真皮层变薄(P<0.05);与肾虚组比较,左归丸低、高剂量组皮肤的表皮层和真皮层厚度的改变明显恢复(P<0.05)。与正常组比较,肾虚组仔鼠Wnt3a和β-catenin蛋白和mRNA表达明显下降(P<0.05);与肾虚组比较,左归丸低、高剂量组Wnt3a和β-catenin蛋白和mRNA表达升高(P<0.05)。同时免疫荧光法检测发现与正常组比较,肾虚组的LC3的表达上调,SQSTM1-p62表达下调;与肾虚组比较,左归丸可以逆转SQSTM1-p62和LC3的异常表达(P<0.05)。结论:左归丸可以通过增加仔鼠皮肤内Wnt3a和β-catenin蛋白和mRNA的表达,下调皮肤细胞自噬水平,改善先天肾虚仔鼠皮肤异常发育。  相似文献   

20.
中风病以其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病死率及高复发率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中风先兆证是与中风病有密切联系的临床综合症,它多见于中年以上人群,以反复发作的眩晕、一过性偏身麻木、瘫软、语涩、晕厥为主要临床表现,其中一部分患者可发展为中风病。大多患者如能及时治疗和调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