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2 毫秒
1.
陈海襄 《实用医学杂志》2009,25(24):4260-4260
颈性眩晕是由颈背部软组织病变或颈椎骨关节性病变而引起的眩晕.由于发病机制比较复杂.目前没有特异的治疗手段.本试验为研究颈性眩晕短期的内科治疗方法,而进行临床观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颈椎稳定性训练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67例确诊颈性眩晕的患者分为治疗组34例和对照组33例,治疗组使用神经肌肉激活技术进行颈椎稳定性训练,对照组予以手法治疗。治疗前及治疗后14 d采用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及Tetra平衡测定仪跌倒风险指数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后,治疗组功能评价得分及跌倒风险指数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基于颈椎失稳及本体感觉失调的颈性眩晕施以颈椎稳定性训练可以收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估龙氏手法治疗儿童颈性眩晕的效果,探讨其机理。方法:将80例颈性眩晕儿童随机分为龙氏组和推拿组各40例,分别给予龙氏手法治疗及推拿治疗。观察两种手法对患儿异常经颅超声多普勒(T CD )和颈椎X线片结果的改善情况及疗效差异。结果:龙氏组在异常T CD及异常颈椎X线片的改善率及愈显率方面均优于治疗前及推拿组治疗后( P<0.05,0.01)。结论:龙氏手法有利于消除儿童颈性眩晕的各种致病因素,是一套治疗儿童颈性眩晕的安全的优选方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分析手法结合心得赛庚啶联合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效果及机制。方法采用分组的方法进行对比观察,手法治疗(对照组1)、药物治疗(对照组2)、联合治疗(治疗组),观察其治疗效果,分析治疗机制。结果治疗组的临床疗效与两个对照组有明显差别。结论药物联合治疗颈性眩晕,临床效果明显,副作用小。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推拿手法治疗青年人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8例青年人颈性眩晕患者采用几种手法推拿合并颈椎牵引施治,并观察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结果:68例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均有不同程度改善,临床治疗24例,显效30例,有效11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5.6%,显效率为79.4%。结论:推拿手法治疗颈性眩晕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6.
颈椎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明确,一般认为是颈椎间盘退变或颈椎力学过载的结果.有研究表明颈椎的正常生物力学平衡的破坏可引起颈椎病,如长期低头工作引起颈肌痉挛,肌力减弱,使得动力平衡破坏而影响静力平衡,故颈部软组织病变在颈椎病的形成及发展中起重要作用.交感型颈椎病是颈椎病中重要的一型,临床症状多样、不典型,故误诊率较高,治疗大多为对症治疗,治标不治本.挑选2006年~2008年本科采用手法结合针刀治疗并符合标准的交感型颈椎病病例79例,通过临床观察与分析,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颈性眩晕的发病因素较多,主要有颈椎的高度和椎动脉的长度平衡关系被破坏,也即是颈椎间盘退变使整个颈椎高度缩短,而椎动脉相对延长,以致血管迂曲、狭窄,颈椎骨赘直接压迫或刺激椎动脉;颈部交感神经纤维分布极为广泛,颈椎交感神经受挤压,导致椎动脉痉挛,或交感神经功能失调,造成对侧代偿不能;颈部软组织劳损以及先天畸形等.运用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康复运动医学科吴毅文教授的经验推拿手法进行治疗(吴毅文教授的推拿手法以下简称"吴氏手法").此手法能疏通经络,缓解椎动脉的痉挛和解除交感神经的刺激,从而达到明显改善临床症状体征以至临床治愈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针刺、手法加中药治疗颈性眩晕(附88例报告)孙利军1周永田2颈性眩晕是指由颈部软组织病变,颈椎序列不正常或颈椎骨质病变引起的以眩晕为主要临床症状的疾病。我们自1994年以来,自制软组织松解针,对颈、肩部粘连结疤的软组织进行彻底松解,然后用手法复位,矫...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采用以旋转复位为主配合手法按摩治疗因颈椎环枢关节紊乱所致的颈性眩晕的临床效果。方法将门诊和住院的颈性眩晕患者64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2例采用以旋转复位为主配合手法按摩。对照组32例采用颈部牵引配合物理治疗。结果两组疗效有显著差异。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愈显率90.62%。结论因颈椎侧弯、后突、错位造成环枢关节紊乱致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颈性眩晕以旋转复位为主加手法按摩治疗,具有操作便利、轻巧、可靠、疗效迅速的特点。对颈性眩晕的治疗起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
王军  王平 《中国临床康复》2002,6(18):2770-2771
目的:观察分析手法结合心得赛庚啶联合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效果及机制,方法:采用分组的方法进行对比观察,手法治疗(对照组1)、药物治疗(对照组2)、联合治疗(治疗组),观察其治疗效果,分析治疗机制。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与两个对照组有明显差别。结论:药物联合颈性眩晕,临床效果明显,副作用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