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4 毫秒
1.
随着医院信息化建设的发展,病理档案资料数字化储存已成必然趋势。新形势下病理档案资料的管理内容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主要是朝向数字化和信息化发展。病理档案资料数字化储存内容主要包括文字资料及病理切片。病理档案资料数字化及信息化方便了病理档案的借阅和存储,提升了病理档案的管理和利用效率,同时为建立肿瘤标本资源库提供了保障,实现了资源共享,促进了远程医疗的发展,提高了医疗服务质量。我们从病理档案资料的保存、管理人员的培训、知识产权的保护、借阅制度的实施、到期资料的处理五个方面对新形势下病理档案资料管理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案和建议,为病理档案资料管理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2.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医院计算机应用水平的不断提高,建设数字化医院已成为大型综合性医院信息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目标.然而,在医学信息的集成中,以影像集成为中心的医学图像存档与传输系统(PACS-Picti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在医学影像中的运用,打破了传统医疗模式的限制,以全数字化、无胶片化方式采集、阅读、存储、管理和传输医学影像资料,并实现医疗信息资源的高度共享,极大的方便医学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最大限度地提高了影像诊断水平与效率,降低诊断成本,从整体上提高了医疗质量,开创了医学影像诊断与管理的新纪元.  相似文献   

3.
数字化医学影像的获取是医学影像计算机存档与传输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探讨数字化影像资料的获取技术和图像采集方法,是医学影像系统正常运行的基本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 构建基于PACS的数字化影像诊断综合实验室,促进我校影像诊断实验室的建设和发展,实现影像实验教学与管理数字化.方法 利用我校影像诊断综合实验室与附属医院影像科原有设备及网络条件,合理引进并构建以PACS为平台的数字化影像实验教学系统.结果 成功地实现了数字化图像在PACS内的采集、传送、中心存储、管理、异机图像处理、终端服务器图像浏览.结论 以PACS为平台构建数字化医学影像诊断综合实验室,不仅全面提高了实验室的工作、使用效率和管理水平,而且促进了优质教学资源的整合与共享,推动了影像实验教学模式和方法 的改革,对于提高影像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医学图像信息系统或医学影像存档与通信系统 (PACS)已成为医院信息系统 (HIS)和远程医疗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医学图像是疾病诊断的重要依据,并直接影响诊断的正确性. PACS首次出现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是数字成像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对医学影像进行数字化处理的系统.主要用于解决医学影像的采集和数字化、图像的存储和管理、医学图像的高速传输、图像的数字化处理和重现、图像信息与其他信息的集成等五个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图像存档与传输系统(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s,PACS)以全数字化、无胶片化方式采集、传输、存储及管理医学影像资料,实现了医学影像学资源的高度共享,在保证医院的医疗质量情况下,降低医疗成本、提高影像诊断水平及效率等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极大方便了放射科医生日常工作和教学[1,2]。2007年8月,我院放射科与北  相似文献   

7.
医学影像存档与通信系统(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PACS)指用高速网络、大容量数据库和大量终端设备对医院各种用于医疗诊断和治疗的数字化影像设备产生的医学影像图像以及病人的病历、临床医生的诊断报告等各种文档资料进行传输、存储、管理、检索、应用的综合系统.医院各科室、国内各城市以至全世界各医疗机构都可通过网络实时查询、传输医学图像信息,使医学图像信息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  相似文献   

8.
江传海  余梁  胡正宇 《安徽医学》2011,(10):1778-1779
在医学影像学日常教学过程中,常常需要大量经过处理的教学图片和大量原始的影像学图片。医学图像存档与传输系统(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ng system,PACS)是数字化影像与现代通讯及计算机技术相结合的产物,是对医学图像进行数字化采集、存储、管理、传输和重现的重要平台,它在提高医疗工作效率和医疗质量的同时,也为医学影像教学改革、创新、完善提供了更为先进的载体。  相似文献   

9.
<正>随着电子、通信技术的发展,图像存档与传输系统(picture archive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PACS)在医疗领域的应用日渐兴起[1]。该系统将医院内现有的影像诊断设备通过计算机网络互联,将影像信息以数据形式保存,综合利用各类影像检查手段,实现资源共享,提高医院工作效率,将医学影像带入全数字化、无胶片化管理时代[2]。当我们感受到PACS系统带来的方便、快捷、高效时,如何加强PACS系统的  相似文献   

10.
医学图像存储与通信系统的技术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医学图像存储与通信系统(PACS,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s)是临床医学、医学影像学、数字化影像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网络通讯技术结合的产物。此技术将医学影像资料转化为供计算机识别处理的数字形式,通过计算机及网络通讯设备,完成对医学影像信息采集、存储、处理及传输等功能,使医学影像信息资源共享。PACS技术是医院迈向数字化信息时代的重要标志之一,是医疗信息资源达到充分共享的关键,是从  相似文献   

11.
林岩 《中国病案》2009,10(11):21-22
目的研究科学的管理好应用好病案的有效方法。方法利用先进的病案数字化制作系统存储利用病案。结果服务器和存储设备中的数字化病案信息可以全院在线检索。结论病案数字化,使病案从手工管理提升到计算机管理,极大提高了病案管理的科学性和工作效率,是数字化医院建设不可缺少的一环。  相似文献   

12.
赵文岩 《基层医学论坛》2014,(13):1646-1648
目的探讨封存病案的方式及流程,以达到依法、按流程封存病案的目的。方法对我院发生的关于医疗纠纷所封存的病案进行资料采集,讨论我院封存病案的方案是否合理。在查阅相关法律、法规,文献资料,结合实际工作中对病案封存的认识,讨论封存病案的最佳方式及流程。结果医疗纠纷率随着时间的推移呈逐年增长趋势,而其造成的封存病案数量也随之增加。对纠纷病案封存要高度重视,改进方式优化流程,从而更好地为患者服务并保护医疗主体。结论《医疗机构病历管理规定》和《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没有对封存病案有一个明确的规定,所以病案封存工作中依然存在许多问题,需要医疗机构加强封存病案管理的规范化、合理化、合法化。  相似文献   

13.
数字化病案的管理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面对医院传统病案管理模式的困境和当今社会利用病案资料的不断深入,探讨医院病案管理数字化实用技术和方法。方法利用影像拍摄技术将病案原件的纸张进行数字化处理,使用光盘存储技术进行病案资料存档,将几十万份病案信息数字化后变为“手提病案库”。同时配合大型数据库技术和大容量硬盘资料缓存技术。结果建立数字化病案管理系统,实现病案资料的网络检索、查询和打印输出。结论解决病案的安全存储的同时挖掘了大量的历史病案信息,使病案成为一种现代化方式的保存和管理,节约了空间、提高了工作效率使其更方便、快捷地为医院、社会各界及患者服务。  相似文献   

14.
电子病历存储无纸化是病案管理的发展方向,介绍了利用虚拟打印实现病历文档的归档。利用电子签名保证归档文书的合法性,实现病历文档的电子化存储;且利用第三方电子认证的方式,有效地对系统权限进行控制,包括控制系统人员的登录、查阅调档病历资料,及打印归档后的电子病历;不仅实现了“以病人为中心”的病历信息集成。更在病案存储管理上大大节省了人力物力,显著提高了病历信息的存储和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5.
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优化整合医院信息系统,改变传统病案管理模式,将信息化技术应用于病案管理工作中。取消了病案科对病案首页信息的手工录入,大部分信息通过系统获取;取消“叠瓦”式张贴检验报告单;数字化病案运用,优化查询与借阅方式,取消纸质病案借阅;缩微病案有效缩减大面积库房;实现出院诊断与手术操作在线编码;建立全程质控体系,加强了在线病历环节监控力度。现代化信息技术在病案管理中的应用,有效地节省人力资源;减少病案库房空间从而增加医疗用房;更有效地提高病案管理工作效率和管理质量,信息利用更加便捷。  相似文献   

16.
病案是在医疗行为过程中形成的客观真实的诊疗记录,其证据属性应从“证据能力”和“证明力”角度来构建。对病案的管理要求,医疗机构应合法、客观、具备关联性进行管理。但实践中病案的证据价值却因书写、保管、质量监控等环节的不规范而严重受损。同时,在电子病历的推广使用中也出现了新的技术问题,导致其证明力受损。因此,只有提高医务人员的病案证据意识、依法规范病案的书写与保管、建立严格的电子病历信息系统、完善病案的质控体系,才能最大程度的发挥病案的证据作用。  相似文献   

17.
孙艳 《中国病案》2012,13(2):65-66
缩微数字一体化技术是目前在病案存储中较为先进的技术。其主要原理是在缩微拍摄装置的机头上增加一个数码机头和快门同步拍摄器等设备,一次拍摄加工可以生成病案的缩微与数字影像化两种产品,两种影像完全相同,互相印证。缩微影像永久存储且具有法律效力,数码影像记录在存储介质上,用于查阅和网上传输。缩微数字一体化技术将传统缩微拍摄技术和现代数码影像技术和二为一,可以满足病案多套异地异质安全备份存储的要求,在病案管理中具有高效、节约、安全的特点,是实现历史病案科学管理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利用信息系统对住院电子病历进行环节质量控制,提高质控管理工作的效率和精细化程度;通过质控系统进行医疗质量指标数据的统计与分析。方法将电子病历与医嘱、麻醉、检验、影像、超声等系统建立接口、实现数据共享,采集诊疗事件和时间节点,设计出针对环节和时限的质控模块、进行相关医疗质量指标数据的统计与分析。结果设计开发的质控系统具备六个质控工具;一个科内医生病历审核系统;危重症报告与评分等上报管理系统;能够对关注的医疗质量指标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论住院电子病历环节质量控制系统的设计功能全面,符合卫生部《病历书写基本规范》与《电子病历基本规范》的要求,能够满足《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2011年版)》对病历质控管理的相关要求;利用质控工具能够实现病历的全面质控和重点质控。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病案影像数字化扫描系统,更好的在病案管理中发挥作用。方法在病案室安装病案影像数字化扫描系统,扫描原始病案资料进行微机存储。结果确保了病案保存安全、查阅方便、复印快捷。结论病案影像数字化扫描系统作用显著,病案管理工作效率得到了很大提高。  相似文献   

20.
病历归档及时性管理心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翟飞 《中国病案》2013,(10):13-15
目的 探讨出院病历及时归档的管理方法.方法 通过对病案及时归档重要性的分析,发现病历迟归的原因.在实际工作中,建章立制,设计一套科学的病历归档管理软件,公平、透明的产出"病历归档及时率月报表"对临床科室进行公平的归档质量评价,将"病历七日归档率"指标纳入医院"医疗质量与安全考核指标"系统中进行常态化监督管理.结果 通过两年的实践管理和不断改进,出院病历的归档及时率大大提高,并能最终保持在目标范围内.结论 病案管理人员要加强认识,勇于担当,要有管理意识.病历归档及时性管理要有完整的、可实际操作执行的制度、措施和评价分析系统.在工作中要注重和临床医师及相关部门的沟通,做到公正公平,持续改进,在保证病历质量的前提下,努力提高病案归档及时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