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8 毫秒
1.
微生物与生化药学是生物制药的重要学科方向,它以现代分子生物学理论为基础,以基因工程技术为核心,以现代生物技术药物为平台,研究对象涵盖重组蛋白类药物(包括基因工程疫苗)、重组DNA类药物(包括基因治疗药物与基因疫苗)、基因工程抗体与微生物次生代谢类药物。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乙肝基因重组疫苗预防接种策略,以全程免疫后检测抗-HBs水平的方法观察3种不同疫苗的免疫效果。结果表明:长春生产的细胞产基因重组乙肝疫苗(10微克/支),免疫效果较好,而北京和深圳生产的两种重组酵母乙肝基因工程疫苗(5微克/支),免疫效果不理想,前后两者差异显著(P<0.001),后经过对其中抗-HBsS/N值<10人群采取不同方法复种后,合并第一轮全程接种总评,阳转率和保护性抗体阳性率均有较大提高,两种酵母苗保护性抗体阳性率均提高30%以上。从而提示:目前应用乙肝基因工程疫苗预防接种,必须采取在全程免疫后查抗-HBs峰值并及时复种的免疫策略,才能取得可靠的免疫效果。  相似文献   

3.
为寻找恶性疟原虫基因工程多表位疫苗保护性评价的模型动物,利用鼠约氏疟原虫(Plasmodium yoelii)及伯氏疟原虫小鼠(Phasmodium bergher)模型对本实验室构建的恶性疟原虫(Plasmodium falciparum)多表位基因工程候选疫苗进行了体内保护性及免疫模式试验。结果在约氏疟原虫,先用该疫苗基因的大肠杆菌表达蛋白免疫、后用含同一基因的重组痘苗病毒加强免疫组与野生型痘苗病毒免疫组及空白对照相比,小鼠的死亡时间延长(P<0.01)。结果初步显示,约氏疟原虫鼠模可用作该基因工程多表位恶性疟原虫候选疫苗的保护性评价。  相似文献   

4.
抗体是机体免疫系统的重要效应分子。抗体制备经历了多克隆抗体(PcAb)、单克隆抗体(McAb)、和基因工程抗体的过程。抗体库技术的问世,加速了人源化抗体的开发,生产了大量用于研究、更适于体内诊断和治疗的基因工程抗体。抗体药物已成为生物制品类药物的重要部分,截止2004年底,经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批准的抗体药物已有近20种,其中80%是基因重组抗体,目前正在进行临床验证的抗体药物也有数百种。重组人源性抗体作为药物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陈素华 《四川医学》2000,21(12):1119-1121
当今 ,生物学领域飞跃发展 ,尤其在生物医学方面已从分子学水平、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微生物工程开发出大量生物药品。目前 ,国际上已批准上市的基因工程产品 4 0多个 ,包括细胞因子类 ,激素类、酶类和重组疫苗等。我国生物技术的研究开发起步较晚 ,但跟踪、仿制、发展迅速 ,已从原来的单纯动物脏器制药发展为生物工程技术制药 ,国内已批准 15个生物工程药物或疫苗投放市场。1 国内外生物药品开发现状1.1 近 2年开发的部分重要成果见表 1。1.2 国内的主要产品。目前 ,国内市场上已有基因工程乙肝疫苗、干扰素、重组人的介素 - …  相似文献   

6.
DNA(去氧核糖核酸)疫苗也可称之为“基因疫苗”,是与传统的疫苗(如麻疹疫苗)和基因工程疫苗(重组疫苗,如酵母菌表达的乙肝疫苗)完全不同的疫苗。其主要区别是:①前两种疫苗主要是蛋白质,将这种蛋白质注射至人体就可以诱生免疫反应,从而达到预防的目的。而DNA疫苗不是蛋白质而是核酸(基因),将这种基因注射到人体内,使其在人体内表达各种抗原,从而诱生人体的免疫反应,达到预防和治疗的目的川;②前两种疫苗主要是诱生体液免疫反应(产生抗体),而在病人体内诱生细胞免疫反应的能力比较差,因而主要用于预防,而DNA疫苗…  相似文献   

7.
生命科学正成为21世纪的领头科学。生物药物毒性低、副作用小、容易为人体吸收,因此在药品中比例趋增。自1982年全世界第一个基因重组新药“人胰岛素”在美国上市以来,美国现已有近百种基因工程重组生物技术药物获FDA批准上市;自1989年我国批准了第一个在我国生产的基因工程药物重组人干扰素alb,现已正式批准上市的达20种。《中国药典》(2000年版)首次载入了基因工程产品。  相似文献   

8.
火鸡疱疹病毒繁殖非必须基因重组病毒用转移载体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构建用于基因工程疫苗制作的火鸡疱疹病毒(HVT)外源基因转移用载体。方法:利用PCR技术,从感染火鸡疱疹病毒的鸡胚成纤维细胞(CEF)基因组中成功地扩增出火鸡疱疹病毒的繁殖非必须基因-US基因,将该PCR产物克隆进PGEM-T载体中,利用末端平滑化技术和连接反应,把报告基因LacZ基因插入到US基因中。结果:构建出了用于制作重组HVT病毒的转移载体。结论:本研究以LacZ作为报告基因,成功的将其插入到US基因中,为将来应用HVT基因工程疫苗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为了有效地预防和根除山羊痘,研制能够区分自然感染和疫苗免疫的标记疫苗。本研究在山羊痘病毒(goat pox virus,GPV)疫苗株AV41胸苷激酶(thymidine kinase,TK)基因克隆、鉴定的基础上,构建转移载体。将痘苗病毒(Vaccinia Virus,VV)晚期启动子P11和大肠杆菌β-半乳糖苷酶基因(LacZ)报告基因片段插入含有TK片段同源臂的载体pTK的KpnI酶切位点,经酶切、PCR鉴定出,命名为pTK-LacZ。用脂质体法转染感染了GPVAV41株的犊牛睾丸(bovine testes,BT)细胞,待出现80%以上的细胞病变时收获病毒,经过连续9代蓝色蚀斑筛选、纯化和PCR鉴定,获得纯化的表达LacZ基因、TK功能缺失的重组病毒,命名为rGPV-LacZ。生物学特性研究显示,LacZ基因的插入不影响重组病毒的增殖特性,其毒力、生长特性与亲本株相似,保持原有疫苗株的生长特性,而且在BT细胞和羔羊睾丸(lamb testes,LT)细胞连续传20代遗传性状很稳定。本研究筛选、纯化的重组病毒rGPV-LacZ可以区分自然感染和疫苗免疫动物,为进一步研制山羊痘病毒基因工程标记疫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为莱姆病血清学诊断和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研制提供靶抗原。方法 采用377型DNA自动测序仪对莱姆病螺旋体重组质粒pBX1的插入片段进行DNA序列测定,并通过计算机软件对其进行限制性内切酶酶谱分析。然后将重组质粒pBX1在大肠杆菌中进行诱导表达,并对其表达产物进行免疫印迹分析。结果 (1)重组质粒pBX1插入片段大小为477bp,其核酸序列与文献报道的p83基因全序列相应区段相比较仅有一个碱基的变异,(2)成功绘制了该插入片段的限制性内切酶酶谱;(3)重组质粒在大肠杆菌中诱导表达后获得了29kd的融合蛋白;(4)Western-blotting分析表明该融合蛋白能与莱姆病多价抗血清呈强阳性印迹反应。结论 该研究成功地对莱姆病螺旋体83kd抗原蛋白特异性区段进行了基因重组和表达,为进一步研究其在莱姆病血清学诊断和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研制中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张斌  欧子民  王代友 《广西医学》2009,31(2):267-270
肿瘤的治疗目前仍是世界性的难题,随着免疫学和分子生物学的发展,肿瘤疫苗的发展经历了肿瘤细胞疫苗、重组蛋白疫苗和基因疫苗三个阶段。肿瘤基因疫苗也称DNA疫苗,是目前研究的热点,主要包括与肿瘤相关抗原(TAAs)有关的全长、表位、独特型(Id)和融合DNA疫苗,能够自主复制的RNA疫苗,与树突细胞(DCs)相关的肿瘤基因疫苗等。近年来,肿瘤基因疫苗在动物基础研究和临床前研究,  相似文献   

12.
据国家卫生部门消息,今后几年我国将重点发展6项生物医药项目。据了解,这些重点发展项目包括改进抗生素工艺;开发各种疫苗与酶诊断试剂,重点是乙肝基因疫苗与单克隆抗体诊断试剂;对中草药有效生物活性成分的提取、发酵生产;开发活性蛋白与多肽类药物,重点为干扰素、生长激素等;开发靶向药物,以治疗肿瘤药物为重点;应用微生物转化法与酶固定化技术发展氨基酸工业,开发甾体激素,改进现有传统生产工艺。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获得细粒棘球蚴线粒体苹果酸脱氢酶(mMDH)基因片段,进行序列分析,为研究包虫病疫苗候选基因奠定基础。方法 从包虫病患者体内获取细粒棘球蚴原头蚴提取总RNA,根据国外细粒棘球蚴mMDH(线粒体苹果酸脱氢酶)基因的已知序列设计一对引物,采用RT—PCR技术扩增出细粒棘球蚴中国大陆侏mMDH基因。将PCR产物纯化后,亚克隆到pGEM—T载体并构建成基因工程菌株后进行序列测定和分析。结果 用RT—PCR成功扩增出细粒棘球蚴中囤大陆株mMDH基因,测序表明该基因开放阅读框为1017bp,与已发表基因核苷酸序列相比,同源性为99%,理论蛋白编码的氩基酸序列同源性为99%。结论 在国内首次获得细粒棘球蚴线粒体苹果酸脱氢酶(mMDH)基囚序列,为进一步构建重组表达基因工程菌株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采用PCR技术直接从致病性钩端螺旋体(简称钩体)赖型017菌株基因组中扩增钩体外膜蛋白基因OmpL1,并克隆到大肠杆菌—卡介苗穿梭质粒载体pY6002中,重组质粒经电转化导入卡介苗。斑点杂交筛选重组卡介苗,再通过免疫印迹对其表达进行初步研究。在所得6个重组卡介苗中,有3个表达了OmpL1基因产物,其中一个表达较强。该研究为发展新一代高效广谱的钩体基因工程疫苗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肝博士》2005,(5):63-63
利用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基因重组技术研制生产的新一代基因重组乙肝疫苗——“汉逊瑞安”取得了国家新药证书及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颁发的药品批准文号,通过了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GMP(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认证,现已正式上市。这标志着我国基因工程疫苗研制技术和疫苗产业化规模生产技术向国际水平又迈进了一大步。据中国疾病预防和控制中心有关专家介绍,医学界至今尚无根治乙肝的良药,疫苗接种是预防乙肝最有效、最经济的方法,也是降低继发性肝硬化和肝癌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6.
各类乙型肝炎疫苗的现场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评价新近研制出的哺乳动物细胞重组基因乙型肝炎疫苗(MCDVv)和重组牛痘毒病毒乙型肝炎疫苗(RVDV)能否推广使用,以及为国产重组酵母乙型肝炎疫苗(YDV)的发展提供方向,作者以国产注册使用的血源乙型肝炎疫苗(PDV)为参照组,在健康青年学生中,采用随机、双盲、对照实验,评价了美国Am-gen苗(YDV),比利时Smith苗(YDV),日本X苗(YDV),国产MCDV1和MCDV2(MCDV)苗及国产RVDV(RVDV)苗的免疫原性。结果表明,这7个疫苗均无严重副反应,安全可用;均能诱导机体产生保护水平的抗体(阳转率93%~100%)。但抗-HBs几何平均滴度(GMT)不同,以Amgen,Smith为最好,国产PDV,RVDV次之,可推广使用;在发展重组酵母乙型肝炎疫苗的生产时,应考虑Amgen和Smith公司的先进生产技术与工艺。  相似文献   

17.
维康基因工程乙肝疫苗(以下简称基因疫苗)是最新预防乙型肝炎的主要药物,因其不含任何血液成份,故比血源性疫苗更安全,更易为人们所接受。最近,我们抢救了1例因注射基因疫苗而引起过敏性休克的患者,现报告如下:患者,女性,34岁,经查乙肝三系统5项均为阴性,肝功能检查正常,为预防乙型肝炎而接种基因疫苗。注射方法为上臂三角肌皮下注射,剂量sug/0.sml。30分钟后,患者突然出现呼吸困难、面色期红、心慌、气短、四肢发冷、脉搏细速等休克症状。立即给予盐酸肾上腺素ling肌注,症状来见缓解,即送我院急诊室抢救,给予平卧、吸…  相似文献   

18.
肖志刚 《中原医刊》2007,34(5):78-79
目的 评估本院的门诊药房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应用情况。方法 随机抽取门诊处方20121张,收集合头孢菌素类药物处方2013张。进行科室、年龄分布、药物利用指数、用药天数、抗微生物药物联合用药等统计分析。结果 一代,二代,三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使用频率分别为48.1%、13.2%、38.7%;病人年龄分布广泛(1d~82岁),人均使用头孢菌素类药物天数为(4.73±3.79)d;头孢菌素类药物与其他抗微生物药物人均联合使用数为(1.38±0.57)种;部分头孢菌素类药物药物利用指数偏低。结论 我院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用于婴幼儿较普遍;有相当大的比例与抗病毒药联合使用,欠合理,部分头孢菌素类药物的用量不足,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9.
冯庚 《中国全科医学》2007,10(13):1128-1129
3.4 源于生物和微生物的溶栓剂 3.4.1 葡萄球菌激酶(staphylokinase,Sak,葡激酶)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分泌的一种胞外蛋白质。日前临床应用的多为利用基因重组技术制造的纯度较高的重组葡激酶(r-Sak),该药是日前分子量最小的溶栓药物,可制成口服制剂用于预防血栓病。  相似文献   

20.
乙型肝炎基因工程疫苗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朱建国 《广西医学》1998,20(2):243-246
乙型病毒性肝炎是一种世界范围内的传染病,在我国发病率较高。对乙型肝炎最有效的预防途径是对易感者接种乙型肝炎疫苗。1985年以前,世界各国使用的乙肝疫苗均为血源性疫苗。1986年酵母重组的乙肝疫苗获批准正式使用“‘,这种通过DNA重组技术制备的乙肝疫苗,不仅为控制和消除乙型肝炎在世界范围内的感染流行提供了新武器,而且避免了血源性疫苗可能传播疾病(如艾滋病)危险,解决了人类血浆供应的限制,可以大规模地生产,,降低了乙肝疫苗生产的成本。现将基因工程乙肝疫苗研究近况综述如下。1基因工程乙肝疫苗的种类1.1国外使用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