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食管癌肉瘤的临床及X线诊断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分析食管癌肉瘤的临床X线特征,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9例分管癌肉瘤行钡餐检查。结果:本病好发于食管中段,以腔内息肉样充盈缺损并伴有分叶,局部食管扩张为特征,它可以带蒂,一般不引起梗阻。结论:本病临床症状出现晚,病史较长,结合钡餐检查的腔内息肉样充盈缺损,应考虑食管癌肉瘤,本病均需组织学检查才能确诊。  相似文献   

2.
食管癌肉瘤五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食管癌肉瘤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 通过5例食管癌肉瘤术前X线钡餐造影术、纤维内窥镜观察,并术后病理检查、免疫组化学染色、随访。结果 5例食管癌肉瘤术前仅1例确诊,4例诊断为鳞癌。肿瘤为带蒂的息肉型,癌的浸润限于粘膜层。癌与肉瘤成分相间混杂但无移行过渡,免疫组化染色各自表达相应抗体。术后随访:5年以上3例,2 ̄5年2例,患者健在。结论 食管癌内瘤术前X线钡餐造影和胃镜难以确诊。其组织学上有别  相似文献   

3.
食管癌肉瘤是肉瘤与癌两种成份共存的一种特殊类型并且十分少见的恶性肿瘤。瘤体呈息肉状,向腔内生长,极少呈浸润生长,中心以肉瘤成分为主,表面及蒂部都被覆癌组织。具有特殊生长方式、低侵袭性和低淋巴转移率;表现特殊,容易发现;手术易切除彻底,预后良好。但其临床表现,病理形态学、病因与发病、诊断和治疗方面还存在较多问题,需要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4.
20例食管癌肉瘤的诊断与治疗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振东  许林  曲渊 《肿瘤》2004,24(6):601-602
目的食管癌肉瘤是一种罕见病,通过回顾分析本组较大样本食管癌肉瘤的病理及临床特点,探讨其诊断治疗.方法对20例食管癌肉瘤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食管癌肉瘤多为覃伞样、息肉样腔内生长,个别呈浸润生长.光镜下肉瘤与癌两种成份共存,瘤体以肉瘤成分为主,表面及蒂多分布癌组织,活检常显示为鳞癌,故术前多不能明确诊断.20例患者中9例侵犯粘膜层,1例浅肌层,4例深肌层,6例侵犯外膜.4例出现淋巴结转移,淋巴转移率20%,转移成分3例鳞癌,1例肉瘤.手术切除率100%.1、3、5年生存期分别为85%、68%、68%.结论食管癌肉瘤是一种低侵袭性,低淋巴转移率,预后尚佳的肿瘤.X线表现为食管腔内息肉样的充盈缺损,轮廓较为光滑整齐,粘膜显示"涂抹征".食管镜活检多显示鳞癌或低分化癌,术前难以确诊.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必要时辅以放化疗.  相似文献   

5.
探讨食管癌肉瘤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 通过 5例食管癌肉瘤术前X线钡餐造影术、纤维内窥镜观察 ,并术后病理检查、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随访。结果  5例食管癌肉瘤术前仅 1例确诊 ,4例诊断为鳞癌。肿瘤为带蒂的息肉型 ,癌的浸润限于粘膜层。癌与肉瘤成分相间混杂但无移行过渡 ,免疫组化染色各自表达相应抗体。术后随访 :5年以上 3例 ,2~ 5年 2例 ,患者健在。结论 食管癌肉瘤术前X线钡餐造影和胃镜难以确诊。其组织学上有别于肉瘤样癌。本病术后 5年生存率高于 5 0 %。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食管癌肉瘤的l临床病理特点、诊断、鉴别诊断及生物学行为.方法 回顾7例食管癌肉瘤的临床病理资料,采用HE、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合文献进行分析,并对其随访.结果 食管癌肉瘤多见于中老年男性,肿瘤多位于食管中下段,呈息肉样,有短蒂与食管壁相连,突向腔内.镜下癌与肉瘤两种成份共存.免疫组化示:癌成份Keratin(++),其中2例癌细胞Vimetin(+);肉瘤成份Vimetin(++),其中2例Keratin(+).结论 食管癌肉瘤是具有癌和肉瘤两种成份的恶性肿瘤,其恶性程度较低,其组织来源可能是同一干细胞.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食管癌肉瘤的临床X线特征,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9例食管癌肉瘤行钡餐检查。结果:本病好发于食管中段,以腔内息肉样充盈缺损并伴有分叶、局部食管扩张为特征,它可以带蒂,一般不引起梗阻。结论:本病临床症状出现晚,病史较长,结合钡餐检查的腔内息肉样充盈缺损,应考虑食管癌肉瘤,本病均需组织学检查才能确诊。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食管肉瘤样癌病理诊断及临床的特点。方法:对14例食管肉瘤样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食管肉瘤样癌多为息肉样腔内生长,有细短蒂和食管壁相连,个别呈浸润生长,光镜下肉瘤样成分与癌成分共存,瘤体多以肉瘤样成分为主,肉瘤样组织中未见明确的骨、软骨、横纹肌肉瘤等异源性成分。14例患者5年生存率为50%。结论:食管肉瘤样癌本质上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癌,以息肉状生长为主,是一种侵袭性差、淋巴结转移率低、预后较佳的肿瘤,手术切除是其首选和主要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9.
男性乳腺恶性肿瘤(附17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莉  雷秋模 《浙江肿瘤》1996,2(4):230-231
男性乳腺恶性肿瘤罕见。我院1981年至1995年共收治15例男性乳腺癌和2例乳腺肉瘤。首发症状多为乳晕下肿块,易侵犯皮肤、胸肌、内乳淋巴结,出现腋淋巴结转移常较女性乳腺癌为早;乳腺肉瘤则多呈局限性生长,肿块一般偏大,多血性转移。本组浸润性导管癌及单纯癌占2/3,无小叶原位癌。2例乳腺肉瘤为间质肉瘤、平滑肌肉瘤(平滑肌瘤恶变)。治疗上与女性患者一样,笔者建议在男子中也开展“乳腺自我检查”,以发现早期  相似文献   

10.
男性乳腺恶性肿瘤罕见。我院1981年至1995年共收治15例男件乳腺癌和2例乳腺肉瘤。首发症状多为乳晕下肿块,易侵犯皮肤、胸肌、内乳淋巴结,出现胶淋巴结转移常较女性乳腺癌为早;乳腺肉瘤则多呈局限性生长,肿块一般偏大,多血性转移。本组浸润性导管瘤及单纯癌占2/3,无小叶原位癌。2例乳腺肉瘤为间质肉瘤、平滑肌肉瘤(平滑肌瘤恶变)。治疗上与女性患者一样,笔者建议在男子中也开展“乳腺自我检查”,以发现早期癌,从而提高男性乳腺恶性肿瘤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11.
在食管的恶性肿瘤中,癌肉瘤和肉瘤极为少见。国内外文献报道癌肉瘤不超过40例。国内也仅只7例。我院外检食管肿瘤218例中,一例为癌肉瘤;一例为肉瘤。例1:患者,女,47岁,住院号910453。以食管癌收治。肿瘤位于食管中段,以1.5×0.8×1.0cm之有蒂息肉状肿物突入食管管腔,表面尚平坦,无包膜。蒂粗0.3cm长1cm。其组织相:瘤体表面为分化好的鳞状细胞癌,瘤体内为平滑肌细胞肉瘤。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贲门癌肉瘤病理组织学特点,诊断与鉴别。方法 应用光镜、免疫组化染色对1例贲门癌肉瘤手术切除标本进行组织学研究。结果 癌与肉瘤成份相同混杂,但无移行过渡,免疫组化染色上皮与间叶成份各自表达相应抗体,排除肉瘤样癌。其肿瘤生长方式多呈息肉样,且少转移。结论 贲门癌肉瘤是一种罕见肿瘤,根据组织学特点,结合免疫组化染色,可以作出明确的病理诊断。  相似文献   

13.
编者的话     
食管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长期以来其治疗效果尚不令人满意,主要与术前的正确分期,了解肿瘤的浸润范围,淋巴结有无转移,采用的治疗方法及恰当综合治疗有关.食管癌的腔内超声检查是近年发展应用的检查方法,为术前正确分期提供较好的方法.从本期报道腔内超声对术前分期的评价看出,单纯依据临床症状、食管造影,内镜下病变长度等临床分期方法与病理分期相比,准确率仅40%,而腔内超声诊断对分期及淋巴结有无转移检查的准确率可达77%,为术前正确评估及选用综合治疗提供依据,是值得进一步研究及探索临床应用价值的工作.食管瘤肉瘤的组织发生学是有争议的,文献上有应用“梭形细胞癌”、“肉瘤样癌”等不同名称.本期中“食管癌肉瘤的免疫组织化学的研究”一文,对20例常规病理诊断为“癌肉瘤”的病理切片应用特殊染色及免疫组化方法的研究,提出肉瘤成份由上皮及间叶共同表达者应称为“肉瘤样癌”,仅间叶表达者为“癌肉瘤”的观点,可供同道们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4.
食管癌肉瘤影像学表现与病理对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依据食管癌肉瘤的临床病理特点,探讨其影像学表现和术前确诊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12例食管癌肉瘤的临床病理及影像学资料,采用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技术观察,结合文献进行分析,随访.结果 食管癌肉瘤多发于中老年男性,肿瘤多位于食管中下段;息肉型腔内生长占75%(9/12),浸润型占25%(3/12).镜下癌与肉瘤两种成份共存.结论 食管癌肉瘤具有独特的影像学特征,内镜下活检及免疫组化是术前确诊的主要手段;CT检查有助于食管癌肉瘤的术前分期.  相似文献   

15.
喉部肉瘤样癌11例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方铣华  倪型灏 《中国肿瘤》2002,11(9):547-548
[目的]探讨喉部肉瘤样癌的病理诊断及临床特点。[方法]分析喉部肉瘤样癌的临床资料、病理变化并复习有关文献。[结果]11例患者中,男性10例,女性1例,平均年龄62岁;临床主要症状为声音嘶哑,病程从2个月到25个月,发生在声门上区7例,声门区4例。大体形态呈典型的息肉样生长9例,浸润性生长2例;病理组织学均为鳞癌与肉瘤样成分组成,6例浸润深度仅位于粘膜固有层内。术后时间超过5年者尚存活3例。[结论]喉部肉瘤样癌为一种以息肉样生长为主的特殊类型的癌,浸润常较浅,手术切除预后好。  相似文献   

16.
肺癌肉瘤1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了解现癌肉瘤的临床、病理特点,探讨其可能的组织学来源及合理的治疗方式。方法:对12例肺癌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手术切除率、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及手术死亡率分别为100.0%、16.7%和8.3%。光镜下表现为癌与肉瘤成分混合存在,癌的成分及肉瘤的成分多种多样。本文组患者的术后5年生存率为33.3%,已证实死亡的5例患者除1例死于手术后并发症外,其余均死于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贲门癌肉瘤病理组织学特点 ,诊断与鉴别。方法 应用光镜、免疫组化染色对 1例贲门癌肉瘤手术切除标本进行组织学研究。结果 癌与肉瘤成份相间混杂 ,但无移行过渡 ,免疫组化染色上皮与间叶成份各自表达相应抗体 ,排除肉瘤样癌。其肿瘤生长方式多呈息肉样 ,且少转移。结论 贲门癌肉瘤是一种罕见肿瘤 ,根据组织学特点 ,结合免疫组化染色 ,可以作出明确的病理诊断。  相似文献   

18.
食管罕见恶性肿瘤—15例癌肉瘤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食管癌肉瘤的诊断方法与合理的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1980-1995年手术治疗食管(贲门)恶性肿瘤3400例的临床资料。结果:食管癌肉瘤15例,发生率为0.44%,X线表现为食管腔内巨大充盈缺损,食管镜检报告多为鳞癌,病理特征为癌与肉瘤两种成分并存,无鳞状上皮癌与肉瘤之间的过渡形态,结论:尽管术前诊断率低,但胃镜检查仍最有价值的术前诊断方法。根治性手术切除是最有效的治疗手段,其手术切除率高,极少转移,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19.
食管罕见恶性肿瘤——15例癌肉瘤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食管癌肉瘤的诊断方法与合理的治疗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 1980~ 1995年手术治疗食管 (贲门 )恶性肿瘤 34 0 0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食管癌肉瘤 15例 ,发生率为 0 .4 4 %。X线表现为食管腔内巨大充盈缺损 ,食管镜检报告多为鳞癌。病理特征为癌与肉瘤两种成分并存 ,无鳞状上皮癌与肉瘤之间的过渡形态。结论 :尽管术前诊断率低 ,但胃镜检查仍是最有价值的术前诊断方法 ,根治性手术切除是最有效的治疗手段。其手术切除率高 ,极少转移 ,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20.
肺癌肉瘤二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肺癌肉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及其组织来源。方法 :对 2例肺癌肉瘤进行临床病理资料回顾性分析、光镜观察 ,并结合文献对其组织发生、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肺癌肉瘤主要症状为咳嗽、胸痛、血丝痰等 ,X线示病灶边缘清楚 ,有分叶。镜下见癌与肉瘤共存 ,2例均可见胚胎性支气管结构。结论 :肺癌肉瘤临床特征与肺癌不易区别且预后差 ,外科手术是其主要的治疗手段。组织学特征支持单克隆起源学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