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薛平燕  徐玉善 《医学综述》2013,19(11):2042-2044
肥胖和2型糖尿病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全球性疾病,一直以来都被认为是由生活方式、遗传和环境等因素所导致的。肠道菌群作为进入人体的一个重要环境因素,影响着宿主的营养、代谢及免疫,在肥胖、糖尿病、代谢综合征和非酒精性脂肪肝等疾病中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世界肥胖人口的剧增,代谢综合征的发病率逐年上升,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是一种代谢综合征在肝脏的表现,虽然NAFLD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述清楚,但是肠道菌群与NAFLD的发生与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而肥胖也可通过调节肠道菌群在代谢综合征的发生与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本综述阐述了非酒精性脂肪肝与肠道菌群的关系、肥胖与肠道菌群的关系、生活方式干预可能通过调节肠道菌群来预防、延缓或治疗NAFLD。  相似文献   

3.
随着肥胖人口所占比例增加,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和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等肥胖相关代谢性疾病发病率逐年上升,给家庭及社会带来沉重负担。大量实验数据证实肠道屏障损伤在肥胖相关代谢性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本文详细总结了肠道屏障的结构、功能及评估方法,归纳了肠道屏障损伤与肥胖及其相关代谢性疾病的研究进展,为临床如何评估患者肠道屏障功能以及如何通过改善肠道屏障功能治疗代谢性疾病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
以肥胖为中心的糖尿病、高血压和癌症等代谢性疾病在全球范围内正以惊人的速度增长,已成为全球公共健康问题。肥胖及相关代谢性疾病的治疗逐渐成为了研究热点。目前,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肠道微生物菌群可调节能量平衡和糖脂代谢,并调节肥胖及相关代谢性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肠道微生物菌群很有可能是治疗和防控代谢性疾病的潜在新靶标。本文总结了肠道微生物菌群在肥胖相关代谢性疾病发生发展中的研究进展,并分析了肠道微生物菌群在代谢性疾病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肥胖及相关的代谢性疾病已成为威胁全球的公共卫生问题,如何遏制和治疗代谢性疾病,成为现在亟需解决的难题。肠道菌群作为肠道微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肝肠循环直接参与人体的生理代谢过程,对机体内环境稳态的维持起着关键作用,大量的证据表明肠道菌群在肥胖及相关的代谢性疾病的发病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肠道菌群的失调,可能造成肥胖、糖尿病、冠心病等代谢性疾病。随着肠道菌群的平衡对于防治代谢性疾病重要性的凸显,深入探讨肠道菌群与代谢性疾病的关系,对医疗卫生的发展显得尤为必要。本文通过文献综述探索肠道菌群与肥胖及相关的代谢性疾病的关系及发病机制,以期对相关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  相似文献   

6.
综述近年来各代谢性疾病的肠道菌群特点及菌群防治概况,探讨肠道菌与代谢性疾病的关系。文献分析结果显示:长期高脂和高糖类饮食可改变机体肠道菌群的生理结构,引起高血脂、糖尿病、肥胖等疾病,肠道菌群的失调又会进一步加剧机体的代谢紊乱,从而形成恶性循环;通过改变饮食结构及利用益生菌和药物等方法可调节肠道菌群结构,肠道菌群的稳态可从一定程度上改善代谢性疾病。中药可通过调整肠道菌群的失调来发挥治疗慢性代谢性疾病的作用,在调节肠道菌群与治疗慢性代谢性疾病中有较大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正非酒精性脂肪肝常伴肥胖和/或有糖尿病,胰岛素抵抗是关键的致病原因。治疗上以基础治疗为主,饮食治疗是关键。1、能量限制是关键过多的能量摄入是导致肥胖和相关并发症的一个主要风险因素,体重增加,甚至只增加3-5公斤,也可发展成非酒精性脂肪肝,不考虑基线体重。有趣的是,不仅过量的能量摄入,食物消费的方式也影响肝脏脂肪积累。一个前瞻对照的研究证明,即使相同的热量摄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索知识分子群体非酒精性脂肪肝与心血管及代谢性疾病的关系和流行病学意义。方法 对粤西两所高校 86 2名教师进行体检。采用对照研究的方法 ,抽取年龄、性别一致的非酒精性脂肪肝和非脂肪肝各 16 6例 ,分析非酒精性脂肪肝与肥胖、2型糖尿病、高脂血症、高血压、冠心病的相关性。回顾近 5年的体检资料 ,研究非酒精性脂肪肝与相关疾病的因果关系。结果 知识分子群体非酒精性脂肪肝患病率为 2 2 74 % ,男、女患病率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1) ;非酒精性脂肪肝与肥胖、高脂血症、2型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密切相关 (P <0 0 1)。 2型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的患病率有逐年增长趋势。结论 肥胖与高脂血症是知识分子群体非酒精性脂肪肝的重要病因 ;非酒精性脂肪肝是 2型糖尿病、高血压的危险因素 ,与冠心病关系密切。有效防治非酒精性脂肪肝可减少 2型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肥胖相关的慢性低度系统性炎症,促进了心血管疾病、2型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的发展。但与肥胖相关的促炎进程的病因尚不十分明确,可能是一个包含了多器官间信号相互连接的复杂网络。高脂饮食会引起肠道菌群组成和肠肽水平等变化,由此引起的肠道稳态失调是慢性低度系统性炎症的一个原因,甚至发生在肥胖和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之前。因此,肠道稳态失调可能是导致慢性低度系统性炎症发生、发展一系列事件中的起始事件。未来,平衡肠道稳态,改善慢性低度系统性炎症,将成为治疗肥胖及相关代谢失调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10.
短链脂肪酸(SCFAs)是一类含有1~6个碳原子的饱和脂肪酸,主要由肠道内特定菌群通过发酵膳食纤维产生,对维持肠道内环境稳态发挥重要作用。近年来研究表明SCFAs可调节糖脂代谢、调节能量平衡、维持肠道屏障、减轻炎性反应,并通过上述多途径参与2型糖尿病、肥胖、脂代谢紊乱、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等代谢性疾病的发生与发展。本文总结了SCFAs调控代谢的机制及其防治代谢性疾病的研究进展,旨在为代谢性疾病的防治提供更多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1.
非酒精性脂肪肝临床特点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分析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特点。方法:对158例脂肪肝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非酒精性脂肪肝117例,占脂肪肝总体的74.05%,肥胖症、糖尿病、高脂血症是其三个主要病因;非酒精性脂肪肝临床表现轻微,与心血管疾病关系密切。结论:非酒精性脂肪肝与机体的整体代谢调节密切相关,是代谢综合征的特征之一。  相似文献   

12.
胆汁酸(bile acid,BA)作为胆汁的成分之一,参与脂肪消化吸收和胆固醇代谢.近年研究发现,胆汁酸还是一种信号分子,不仅可以与法尼酯衍生物X受体(famesoid X receptor,FXR)、G蛋白偶联胆汁酸受体(G protein coupled bile acid receptor 5,TGR5)等结合调节自身代谢,还在糖尿病、肥胖、非酒精性脂肪肝病及其他代谢性疾病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阐明其作用机制将为诊治代谢性疾病提供理论依据.本文就胆汁酸在糖脂代谢疾病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脂肪肝是常见病,可以发展成肝硬化,原发性肝癌等严重疾病。其中以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发病更为复杂,该病与促炎性因子增加、脂质代谢紊乱、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病、2型糖尿病和代谢综合征等密切相关,其中胰岛素抵抗、肥胖、脂代谢紊乱、热量(特别是脂肪过度摄入)是诱发NAFLD的重要因素。肝组织细胞活检是确诊脂肪肝最直接、准确的手段,但因条件限制,B超、CT及3.0 T磁共振氢波谱成像都成为诊断脂肪肝的手段。  相似文献   

14.
肠道菌群是一个复杂且多样化的生态系统,各类菌群之间存在着特定的共生关系,同时,胃肠道与肝脏之间通过门脉循环形成紧密的解剖、功能双向联通网络,进而相互维持稳态。“肠-肝轴”理论在肝脏疾病的发病机制中具有深远意义,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肠道菌群与肝脏疾病密切相关,它们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和通路影响肝脏病理生理学进程。在病理情况下,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菌群生态失调、功能紊乱时,肠道菌群则会与宿主免疫系统及其他类型细胞产生多种相互作用,进而导致肝脏脂肪变性、炎症、纤维化,继而引发各类肝脏疾病,如酒精性肝病、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急性肝衰竭、肝细胞癌等。 越来越多关于益生元/益生菌改善肝病的报道逐渐打开了以菌治病的新世界。因此,肠道微生物群落里隐藏的潜在信息和价值是无穷的。为了更加全面地探究各类复杂疾病的病理生理机制,我们仍需继续深入了解某些特定的肠道微生物在参与肝脏损伤进程、改善疾病进程方面的重要作用,为找寻科学有效的临床治疗方法奠定基础。现有综述报道很少同时阐述肠道菌群与急性及慢性肝脏疾病的密切关系。本文以此为出发点,探讨近年来关于急性及慢性肝损伤的研究成果,并得出结论:肝脏的解剖结构促成其与肠道菌群形成彼此沟通的紧密网络,而肠道菌群则是调节肝脏生理、病理功能的重要参与者。  相似文献   

15.
傅明健 《中国医疗前沿》2012,(5):45+52-45,52
目的探讨肥胖儿童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临床特点及高危因素,为NAFLD的预防和治疗提供帮助。方法分析我院2009年12月-2011年12月收治的106例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资料,统计其性别、年龄、体重指数(BMI)、空腹胰岛素及甘油三酯结果,并分析体重指数(BMI)、空腹胰岛素及甘油三酯与NAFLD发生的相关关系。结果 106例患儿中,男女发病年龄分布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体重指数(BMI)及甘油三酯是NAFLD发生的高位因素(P〈0.05),而空腹胰岛素水平与NAFLD发生无明显相关关系(P〉0.05)。结论 NAFLD多发生于男性患儿;NAFLD的发生受到多种因素影响,但体重指数(BMI)及甘油三酯是主要的相关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6.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最常见的慢性肝脏疾病,其疾病谱主要包括非酒精性肝脂肪变、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肝硬化及肝细胞癌(HCC)。近年研究揭示肠-肝轴与NAFLD发生、发展相关,运动、饮食、微生态制剂、抗生素、粪菌移植、噬菌体等干预措施均可以通过改变肠道菌群缓解NAFLD。本文综述了肠道菌群与NAFLD的关系和作用机制及以调整肠道菌群为NAFLD治疗靶点的研究进展,发现肠道菌群与NAFLD密切相关,调控肠道菌群可作为NAFLD治疗的新靶点,将为临床医师治疗NAFLD提供新的思路和参考。  相似文献   

17.
肠道微生物群在调节宿主免疫和能量代谢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与肥胖、糖尿病以及心血管疾病等疾病的发生有关。目前,多种动物模型和人体研究证明,嗜黏蛋白阿克曼菌(Akkermansia muciniphila/A. muciniphila)水平与肥胖、糖尿病、肥胖性肝病、动脉粥样硬化等代谢性疾病的发生呈负相关。A. muciniphila通过增加肠道黏液层厚度、减轻全身炎症、改善糖耐量和胰岛素抵抗,在治疗代谢紊乱方面具有广阔前景,被认为是新一代的治疗药物。就A. muciniphila与代谢性疾病及宿主之间相互作用的基本机制作系统性综述。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代谢综合征(MS)和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相关性。方法:对253例2型糖尿病患者空腹行腹部B超检测,根据有无MS.分为MS组与非MS组,比较两组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患病率,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MS和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相关性。结果:(1)MS组非酒精性脂肪肝患病率显著高于非MS组(27.39%vs8.33%,P〈0.001)。(2)随着MS各主要组分集簇的增加,非酒精性脂肪肝患病率也显著增加,有统计学差异。(3)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MS与非酒精性脂肪肝显著相关(OR=4.149,95%CI1.856~9.274)。结论:MS患者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患病率显著升高,MS是非酒精性脂肪肝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