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借鉴国外经验,结合杨浦区特点开展介护式居家护理试点,提出家庭病床和项目化2种居家护理模式,采取需求评估、介护服务、效果评估3个步骤,对调整居家护理收费价格、发挥社区护士作用和完善介护式居家管理制度等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
金其林 《上海医药》2013,(16):17-19
文章介绍上海市杨浦区借鉴日本老年护理的经验与做法,开展了老年人介护式居家护理的实证研究,创建了"三合一"居家护理杨浦模式,为国内老年人的居家护理提供了可操作范例。  相似文献   

3.
金其林  王颖丽 《上海医药》2012,33(2):23-24,36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加剧,机构提供老年医疗护理已无法满足需求.借鉴日本"介护"服务理念和模式,结合地区实际,发展 "介护式"居家老年医疗护理服务是值得探索的方式.  相似文献   

4.
陈睿  郁艳  蒋石益 《上海医药》2013,(16):30-31
目的:掌握"介护"培训对象的需求和特点,为大范围推广培训找到更合适的切入点。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2012年参加延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介护"培训的100户居民进行需求调查。结果:100户居民中46.30%的患者有肢体障碍,这些行动不便的患者家庭对"介护"培训的需求度更高。在12项基础护理培训技能中,技术含量相对高的扣背按压和预防褥疮最受欢迎。结论:"介护"基础护理技能培训在居家养老的患者家庭中需求度最大,贴近民生,应大力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掌握老年人居家护理服务需求与特点,为建立老年人 "介护式" 居家护理服务模式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随机选取杨浦区平凉和大桥社区60岁以上老年人进行居家护理服务需求调查.共发出5000份,收回4032份,回收率为80.64%;有效问卷为3226份,有效率为80.01%.结果:老年人居家护理服务需求率为63.05%,各有不同的居家医疗护理项目需求;有需求的老人中80.63%是家庭养老,74%的老年人患有2种或2种以上疾病,9.29%的老人不能自理.结论:老年人居家护理服务需求巨大,患病老人尤为突出.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社区居家治疗护理方法在轻症手足口病患儿中的应用。方法我们对辖区轻症居家隔离治疗的患儿家长及监护人、采取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和上门指导等措施对其进行宣教,使其熟悉、手足口病症状、体征、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掌握对患儿病情观察、基础护理、消毒隔离方法、防治措施等,使患儿得到正确的治疗护理,促进了疾病的快速康复,缩短病程,减少治疗费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结果 2012年~2014年随访手足口病居家治疗患儿36例,1周内36例体温下降,皮疹消退,康复痊愈。结论居家治疗护理过程中,指导做好消毒隔离工作是减少交叉传染,控制手足口病传播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7.
<正>随着我国疾病谱的改变和老龄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家庭护理功能的下降,居家护理日益受到重视。居家护理服务对象主要包括:社区患病个人、出院后的患者以及长期家庭疗养的慢性病患者、残障人、精神障碍者。居家护理具有节约医疗资源,方便、经济、灵活的特点,因此,人们对居家护理的需求日益增长。本文借鉴了日本、欧美等国家的居家护理发展模式,并分析了我国目前居家护理的发展现状,旨在为规范我国居家护理的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适用于精神分裂症与糖尿病居家护理的模式,减少精神分裂症复发,保持患者血糖控制在理想稳定水平,并评估护理模式的可行性。方法将124例精神分裂症与糖尿病共病患者分为研究组(n=62)和对照组(n=62),两组分别接受居家护理干预和一般回访,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量表分别进行问卷调查,并记录对比。结果研究组对精神分裂症与糖尿病的认识,患者所患疾病的临床特点,临床治疗用药配合,康复期社会功能恢复,家庭康复等管理能力,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居家护理干预符合精神分裂症与糖尿病共病患者获得专科知识的需要,对精神疾病康复指导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9.
江金萍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3):314-315
目的探讨程序式居家护理对A型性格脑中风患者的康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脑中风专科120例符合条件的A型性格脑中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居家组60例,常规组60例,居家组实施出院后居家护理,包括定期电话和上门随访,提供压疮护理、管道护理、气管切开护理、康复锻炼和自我护理的方法等。常规组进行常规出院宣教和门诊复查,共干预12个月。结果两组患干预6个月、12个月后ADL评定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居家组和常规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实施程序式居家护理对改善脑中风患者的机能状态、日常生活能力、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等方面有积极的作用,同时可减轻家属的经济负担,节约医疗资源。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老年护理病房—居家护理”一体式护理服务模式如何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用,并对其进行效果评价,以期为老年患者提供全程、全面、无缝的延伸服务。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15年6月在嘉定镇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老年护理病房的出院老年患者44例,分为观察组23例和对照组2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出院指导,观察组在常规出院指导基础上,实施居家护理,评估老年患者出院后经过居家延伸护理后的效果,比较两组患者生活自理能力量表的情况,以及患者满意度、疾病知晓率和再住院率的情况。结果:观察组自理能力量表评分、满意度、疾病知晓率及再住院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老年护理病房—居家护理”一体式护理服务模式使患者的护理得到了有效的衔接和延伸,提高了患者满意度,增加了床位周转率,缓解了一床难求的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11.
护理质量评价是质量管理的关键环节,本文通过文献回顾论述了国内社区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进展和国外社区护理质量评价的情况,并在此基础上归纳了社区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中指标选择的依据和来源。本文还总结了社区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方法,并归纳了我国常见的评价指标体系构架。社区护理正处于迅速发展阶段,服务功能日益完善,但也存在各地区发展不均衡现象。在现阶段制定权威且统一的社区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比较困难。但在社区护理工作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实行统一的社区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是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2.
龙柏社区高龄老人居家护理服务模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龙柏社区高龄老人居家医疗护理服务模式,为更好开展社区居家医疗护理服务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4年12月1日—2015年11月30日龙柏社区所有申请居家医疗护理的高龄老人215名,从服务流程、服务内容、服务频次、服务转归进行调查分析。结果:215名老人中,66.1%(142/215)的社区老人护理评估需求为重度,25.1%(54/215)为中度;接受基础护理服务的老人最多,其次为临床护理服务;30.3%重度护理需求的老人和48.1%中度护理需求的老人分别享受了政策规定的每周5次和每周2次的居家医疗护理服务;61.8%的高龄老人继续接受居家医疗护理,8.1%的高龄老人因住院或暂住子女家而暂停服务,30.1%的高龄老人因死亡、费用高、不能满足服务需求、搬家或入住养老机构而终止服务。结论:高龄老人居家医疗护理服务应简化申请和评估流程,扩大服务对象范围,完善保险制度,提高服务人员专业技术水平,以更好的满足高龄老人的居家护理需求。  相似文献   

13.
开展老年人社区护理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老年人及家庭对社区护理的需求程度及社区护理对老年人所起的作用。方法:选取142例老年人进行了社区护理,通过问卷、家访进行调查。结果:老年人及家属对社区护理的需求程度高达94.2%。通过社区护理与未经过社区护理者比较,疾病的减轻、好转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说明社区护理的必要性。老年人及家属也迫切要求这样的服务。这样既解决了住院困难的问题,同时也减轻了社会、家庭和老年人的负担,亦对医疗、护理体制改革起着积极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宝山社区护理的发展趋势。方法:采用文献研究、比较分析和问卷调查的方法分析国内外社区护理和宝山社区护理的现状。结果:美国社区护理引入保险公司,日本社区护理有专门的法律法规和服务部门,国内社区护理仍在完善当中,宝山社区护理人员不足,综合素质低。结论:应以需求为导向,拓展社区护理业务范围,培养社区护理队伍,提高护理人员素质。  相似文献   

15.
于莹 《上海医药》2013,(18):56-58
居家卧床老年患者的照护者大多未接受过系统培训,照护能力和质量有限,居家护理风险(如坠床、窒息、压疮及烫伤)的发生几率有增加之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可以通过对居家卧床老年患者的照护音进行针对性护理指导,从而提高其对居家护理风险的认知水平,减少患者居家护理风险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Prescribing is the most common medical intervention experienced by elderly residents in nursing and residential care homes. However, research would suggest that these residents may be subject to poor prescribing, with excessive use of some drugs and underprescribing of potentially beneficial drugs. At a more fundamental level, there is also evidence that poor medication record-keeping for nursing home residents is prevalent in nursing homes, general practice surgeries and community pharmacies. This may increase the risk of an adverse drug event. Furthermore, there is a lack of data on prescribing in UK nursing homes, which militates against assessing the quality of drug use. Consideration needs to be given to the structures and processes currently in place in order to promote better prescribing outcomes for this vulnerable population.  相似文献   

17.
卫锋  江长缨 《上海医药》2014,(10):17-19
目的:探讨使用居家静脉输液安全评估表对患者输液安全的影响,以确保居家患者的输液安全。方法:自行设计居家静脉输液安全评估表,内容主要围绕居家输液患者的病情、居家环境和照顾者的照护能力,确定存在的问题,并采取针对性的指导措施。结果:通过全面评估125例共327例次居家静脉输液,显示照顾者的照护能力得到提升,社区护士重复上门率由6.21%降至1.83%,患者及照顾者对社区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由91.27%提升至98.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lt;0.05)。结论:通过使用居家静脉输液安全评估表的方式,能有效提高居家患者输液安全性。  相似文献   

18.
张述辉 《中国当代医药》2014,21(10):161-162
目的探讨三级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2012年8月~2013年6月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80例,将全部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对症治疗,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康复护理,研究组患者给予规范三级康复护理,发病稳定期在神经内科进行康复护理,恢复期进入康复科进行专业康复训练,维持期进行社区康复或家庭康复护理,采用QOL量表评价护理前后患者的生活能力。结果护理前两组QOL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6个月后两组QOL各项评分及总分均较护理前降低,但研究组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稳定期、恢复期、维持期三级康复护理可辅助患者进行系统的康复治疗,利于提高脑卒中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