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妊娠合并绒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妊娠合并绒癌临床和病理上均是十分罕见的 ,其确切的发生率均难以肯定。因此对死婴和母体胎盘等也均未作常规病理检查。妊娠合并绒癌也可分宫内妊娠合并绒癌和宫外妊娠合并绒癌。一般所指妊娠合并绒癌 ,均是指宫内妊娠合并绒癌。1 含意宫内妊娠合并绒癌又有二个涵意 :1正常妊娠时胎盘某一部分的绒毛恶变为绒癌 ,也即原发于正常胎盘的绒癌 ,也称原位绒癌或称宫内妊娠始发绒癌 ;2双胎中一个胎盘正常 ,而另一个胎盘为绒癌 ,此称妊娠合并绒癌。两者含意稍有不同 ,但症状、体征与处理基本相同。通常在临床上也均混称妊娠合并绒癌 ,在查明其原因…  相似文献   

2.
卵巢非妊娠性绒毛膜癌是一种极为少见的恶性肿瘤,在儿童及育龄期女性中均可发生。与卵巢妊娠性绒癌不同,非妊娠性绒癌的发生与妊娠无关,且对化疗的敏感性较低,预后较差。其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极易误诊为其他类型卵巢恶性肿瘤,确诊主要依靠术后病理及遗传学分析,目前国内外尚无统一的治疗方案。本文就卵巢非妊娠性绒癌的诊疗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妊娠滋养细胞肿瘤(GTN)甚至有广泛转移时是唯一可用化疗治愈的肿瘤。绒癌常继发于葡萄胎后,也可继发其他妊娠后。现有资料表明足月产后绒癌预后不良,故 Miller 等提出足月妊娠后绒癌应视为妊娠滋养细胞肿瘤的高危因素。本文对新英格兰滋养细胞疾患中心(NETDC)  相似文献   

4.
我院1964~1983年共收治绒癌116例,现将有关资料做一总结,以探讨影响绒癌疗效的有关因素及死亡原因。一般资料本组病例中,年龄最大53岁,最小14岁,平均33.5岁。116例中1例为非妊娠性绒癌(0.9%),2例为葡萄胎同时发生绒癌(1.7%),59例为葡萄胎后绒癌(52.2%),25例为流产后绒癌(22.1%)。其中自然流产3例,过期流产1例,人工流产20例,宫外孕1例,29例为产后绒癌(25.7%)。按宋鸿钊氏分期标准,本组Ⅰ期44例(37.9%),Ⅱ_A期3例(2.6%)。Ⅱ_B期4例(3.4%),Ⅲ_A期19例(16.4%),Ⅲ_B期26例(22.4%),Ⅳ期20例(17.2%). 治疗方法本组治疗方法共分单纯手术,手术为主加化疗,化疗为主加手术及单纯化疗等四组。其中单纯手术组  相似文献   

5.
绒癌和侵蚀性葡萄胎患者化疗后一年内妊娠结局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Zhu L  Yang X  Song H 《中华妇产科杂志》1999,34(10):618-620
目的 探讨绒癌和侵蚀性葡萄胎患者多疗程化学治疗( 化疗) 后,1 年内妊娠的结局。方法 分析绒癌和侵蚀性葡萄胎患者化疗后在1 年内妊娠的22 例发生异常妊娠、废胎率的情况及其与化疗停药的间隔的关系。结果 22 例中,足月分娩9 例,废胎6 例,废胎率为27.3% 。其中停止化疗半年内妊娠者废胎率高于半年以上者( P< 0.05)。患者发生产后绒癌1 例,发生重复性葡萄胎1 例,此2 例均发生在停药5 个月内妊娠。结论 绒癌和侵蚀性葡萄胎经化疗保留子宫是可行的。但多疗程化疗后,妊娠不宜太早,应至少避孕半年,最好避孕1 年。  相似文献   

6.
妊娠性绒癌宫颈转移3例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妊娠性绒癌宫颈转移3例临床病理分析王熙清,江森(山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绒毛膜癌(绒癌)绝大多数发生于宫体,宫颈绒癌较少见。我院近年收治3例,现报告如下。1病例简介例1,37岁,G1P1L1。因停经2个月于1990年5月在本院行人工流产术,术后仍...  相似文献   

7.
妊娠绒癌是一种与妊娠有关的、来源于滋养细胞成分的恶性肿瘤,婴儿绒癌是出现于新生儿期或婴儿期的少见的绒癌形式,来源子胎盘,临床行为极为恶性,至今尚无一例婴儿绒癌被治愈的报告。本文证明新生儿绒癌只要得到及时恰当的治疗是可治愈的;复习既往所报告的婴儿绒癌病例,试图找到有助于临床医生诊断绒癌的症状及体征,使其得到早期诊断及恰当的及时治疗,并报告一例12日龄新生儿绒癌患儿以手术及化疗得以成功治愈。 患儿为足月产男婴,于10日龄时出现喷射样呕  相似文献   

8.
卵巢绒癌     
原发性卵巢绒癌极罕见,可起源于生殖细胞或妊娠,除月经初潮前或处女外,组织学检查很难证实原发性生殖细胞源性绒癌.本文就妊娠和非妊娠源性、原发与转移性绒癌的鉴别及其治疗和预后的关系进行讨论. 作者复查了6例卵巢绒癌的病理切片。患者年龄6~35岁  相似文献   

9.
非妊娠性绒毛膜癌17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 探讨非妊娠性绒毛膜癌(绒癌)的诊断、治疗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对北京协和医院1985—2001年间,收治的非妊娠性绒癌17例(女性11例,男性6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初诊明确诊断者3例;所有患者均接受了包括化学药物治疗(化疗)和手术的综合治疗。平均化疗疗程数8.6个;9例女性和2例男性患者,治疗后病情获完全缓解。随诊8—118个月无复发。结论 非妊娠性绒癌的诊断率有待提高。多药联合化疗结合手术治疗女性非妊娠性绒癌,可获满意效果。男性单纯性绒癌预后极差。  相似文献   

10.
正足月顺产后继发绒癌是一种并不常见的恶性程度高的妊娠滋养细胞肿瘤。足月妊娠后绒癌大约占绒癌的1/4~([1]),因常常表现为产后恶露不净,容易误诊为胎盘残留或植入,给诊断和处理带来困惑。现报道1例足月顺产后绒癌肺转移误诊为胎盘植入,宫腔镜手术后行EMA-CO化疗,随访5个月月经恢复,血清β-hCG正常,影像学病灶消失。  相似文献   

11.
重视妊娠滋养细胞肿瘤诊治的规范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妊娠滋养细胞肿瘤(gestational trophoblastic neoplasia,GTN)包括:侵蚀性葡萄胎、绒癌及中间型滋养细胞肿瘤.临床诊断主要依靠检测葡萄胎清除后或妊娠后血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水平及影像学检查转移病灶,组织学仅为诊断侵蚀性葡萄胎或绒癌的客观证据.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227例恶性妊娠性滋养叶细胞肿瘤的病理学诊断,评价了侵蚀性葡萄胎和绒癌的临床诊断标准。根据末次妊娠性质,①足月产组:41例(100%)均为绒癌;②流产值:51/54例(94.4%)为绒癌;③葡萄胎组:自葡萄胎排出至病理确诊时间,6个月以内,71/80例(88.8%)为恶葡;12个月以上,34/35例(97.1%)为绒癌;6 ̄12个月,14/17例(82.4%)为绒癌。  相似文献   

13.
         妊娠滋养细胞疾病(GTD)是一组与异常妊娠相关的罕见疾病。包括良性的部分性葡萄胎和完全性葡萄胎,以及恶性侵蚀性葡萄胎和转移性葡萄胎、绒癌、胎盘部位滋养细胞肿瘤(PSTT)和上皮样滋养细胞肿瘤(ETT)。葡萄胎排空后可能发生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持续升高(完全性葡萄胎15%~20%,部分性葡萄胎0.1%~5%),也可能进展为绒癌。恶性GTD也称为妊娠滋养细胞肿瘤(GTN)。
         葡萄胎在亚洲一些地区较常见,发病率高达2/1000妊娠。欧洲和北美发病率通常小于1/1000妊娠。近年来,亚洲国家葡萄胎的发生率似乎在减少,可能与经济和饮食的改善以及出生率下降相关。绒癌的发病率很难估算,因其罕见,并且临床上由于缺乏组织病理学证据,很难将发生于葡萄胎的绒癌与侵蚀性葡萄胎区分开来。据报道绒癌发病率大约占妊娠的1/4 0000~9/4 0000,发病率一直在下降。PSTT和ETT比绒癌更罕见。  相似文献   

14.
妊娠滋养细胞疾病的诊治进展   总被引:29,自引:3,他引:26  
妊娠滋养细胞疾病是由一组与妊娠相互关联的疾病组成,包括完全性葡萄胎、部分性葡萄胎、胎盘部位滋养细胞肿瘤及绒癌。妊娠滋养细胞肿瘤主要继发于葡萄胎妊娠,少数也可继发于其它任何类型的妊娠。自50年代就有学者证实,大剂量甲氨喋呤能有效地治疗侵蚀性葡萄胎和绒癌...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卵巢非妊娠性绒毛膜癌(绒癌)的临床特点、诊断、治疗及其预后.方法 对北京协和医院1985年1月至2008年10月收治的21例卵巢非妊娠性绒癌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20例患者经组织病理学诊断,3例患者通过12个微卫星序列多态性位点检测,从遗传学水平证实为卵巢非妊娠性绒癌.结果 21例患者初诊明确诊断者仅3例,均接受了多药联合化疗结合手术的综合治疗,平均化疗疗程数10个.15例完全缓解,5例部分缓解,1例死亡.平均随访时间71.4个月,5年总生存率为79.4%.结论 卵巢非妊娠性绒癌的早期诊断水平有待提高,微卫星序列多态性位点检测是明确卵巢绒癌非妊娠性来源的有效检测手段.采用规范的联合化疗结合手术治疗,患者可获得较高的完全缓解率.  相似文献   

16.
正妊娠滋养细胞疾病(GTD)是一组来源于胎盘滋养细胞的疾病。从流行病学来看,葡萄胎在我国及亚洲一些地区较常见,发病率高达2/1000次妊娠;欧洲和北美发病率通常小于1/1000次妊娠。近年来,亚洲国家葡萄胎的发生率有所下降,可能是经济和饮食的改善以及生育率下降所致。绒毛膜癌(绒癌)的发病率低,难以估算,约为(1~9)/40 000次妊娠,由于临床上缺乏组织病理学证据,发生于葡萄胎后的绒癌难以与侵蚀性葡萄胎  相似文献   

17.
18.绒癌患者的子女对滋养层肿瘤的免疫性本研究检查了妊娠性绒癌患者子女的胎盘细胞对恶性肿瘤的敏感性或抵抗性。病史证据提示,在宫内生存时胎盘细胞已变为恶性。因而提出以下问题:(1)宫内妊娠时,胎盘的淋巴细胞是否变得对恶性肿瘤敏感?(2)其是否储存对绒癌的记  相似文献   

18.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rs)是一类妊娠必需的促进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单肽,并与某些病理妊娠有关。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高征)患者血清IGF-Ⅱ含量减少,胎盘IGFs结合蛋白(IGFBP)-1表达增强。绒癌Bewo30细胞Ⅰ型IGFs受体(IGFR Ⅰ)表达增强,绒癌JEG-3细胞Ⅱ型IGFs受体(IGFR Ⅱ)表达减少。胎儿生长受限(FGR)孕妇血清、脐血清IGF-Ⅱ含量减少,胎儿血清IGF-Ⅱ含量减少。  相似文献   

19.
异位妊娠的病因及危险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异位妊娠是指受精卵种植并发育在正常妊娠时宫腔部位以外的妊娠。宫外孕是指受精卵着床在子宫以外。所以异位妊娠与宫外孕是有区别的。异位妊娠比宫外孕更为确切和科学。因为宫颈、宫角妊娠、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子宫憩室、子宫壁、子宫峡部、子宫小囊等妊娠仍在子宫内妊娠,不属于宫外妊娠,所以称异位妊娠为妥,而不宜称宫外孕。  相似文献   

20.
<正>滋养细胞肿瘤是我国较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绝大多数滋养细胞肿瘤继发于妊娠,称为妊娠滋养细胞肿瘤(gestational trophoblastic neoplasia,GTN),仅有极少数滋养细胞肿瘤来源于卵巢或睾丸生殖细胞,称为非妊娠性绒癌。妊娠滋养细胞肿瘤主要包括侵蚀性葡萄胎、绒毛膜癌(简称绒癌)、胎盘部位滋养细胞肿瘤及上皮样滋养细胞肿瘤,由于侵蚀性葡萄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