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9 毫秒
1.
目的探讨前臂骨干骨折骨不连的原因、预防和治疗对策。方法回顾分析2006-2011年收治的前臂骨干骨折骨不连12例,男10例,女2例;年龄22~57岁,平均为38岁。初次损伤均为尺桡骨双骨折。其中开放骨折3例,闭合骨折9例;桡骨双段骨折2例,10例为尺桡骨单骨折。初次手术内固定选择:尺桡骨均采用钢板内固定5例;桡骨应用钢板,尺骨克氏针内固定4例;尺桡骨均应用克氏针内固定者3例。骨折不愈合后二次手术全部病例采用7~9孔有限接触动力加压接骨板内固定加自体髂骨植骨融合治疗。结果12例骨折不愈合患者,尺骨骨折不愈合11例,其中5例钢板内固定者4例断裂,1例松动,7例克氏针固定者6例不愈合;桡骨骨折不愈合1例为克氏针内固定。内固定物失效发生在随访3~12个月之内。二次内固定治疗后无内植物折断、失效等病例发生。平均临床愈合时间10个月。根据前臂疗效评定标准:优9例,良1例,可2例,优良率83.3%。结论尺桡骨双骨折内固定选择不当、固定不牢靠、骨折端缺损较多、过早的前臂旋转功能锻炼是导致骨折不愈合的重要原因;尺桡骨特殊的解剖及近尺桡关节和远尺桡关节在前臂旋转中承受不同的扭转力,以及尺骨内固定材料抗扭转力不够也是导致尺骨不愈合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加压接骨板与髓内钉固定对闭合性尺桡骨干单节段双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 2005年1月至2008年12月,30例闭合性尺桡骨干单节段双骨折分别采用AO接骨板与Sanatmetal髓内钉手术内固定治疗。其中18例行AO接骨板内固定;12例行Sanatmetal髓内钉内固定。骨折分型均为AO:A3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前臂旋转功能和并发症情况。结果髓内钉组在手术时间与出血量上明显少于接骨板螺钉组,两者有明显差异;而在骨折愈合时间,前臂旋转功能方面无统计学差异。结论髓内钉在治疗成人尺桡骨单节段双骨折中,具有微创,手术时间短,二期取出方便等优点。但治疗效果无明显差异;治疗效果更多取决于术者的经验和骨折类型。  相似文献   

3.
前臂骨折无论手法复位或外固定均较困难。笔者自1979年以来应用手法复位闭合穿针内固定方法治疗前臂骨折27例,其方法简便疗效满意。操作方法桡骨穿针:取桡骨远端背侧伸拇长肌与伸拇短肌之间的桡骨结节为进针点,在垂腕位以钢针(2mm直径骨圆针)自桡骨结节处刺入骨皮质,以骨钻导入髓腔。尺骨穿针:取尺骨鹰嘴中心点为进针点,在患肢屈肘位沿尺骨纵轴以骨钻将钢针(3~3.5mm直径骨圆针)导入或以三棱针直接锤击进入髓腔。此手法复位后,应在透视下将钢针打入远折段髓腔。宜将针尾留在皮下,桡骨针尾要弯向背侧以利练功。将针眼包扎后以纸壳绷带外固定。孟氏骨折超肘关节,盖氏骨折在尺桡远端侧方加垫,尺桡骨折不包括关节固定。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前臂骨干骨折骨不连的原因和再治疗对策。方法回顾分析1996~2006年收治的前臂骨干骨折骨不连27例。其中Judet、Cech分类:Ⅰ型骨不连23例,Ⅱ型骨不连4例。其中单纯桡骨骨折2例,单纯尺骨骨折3例,尺桡骨双骨折4例,Monteggia骨折11例,Galeazzi骨折7例。全部病例采用6~8孔自动加压接骨板(DCP)或限制接触性加压接骨板(Lc—DCP)再治疗,其中15例打通髓腔单纯加压内固定或皮质切削断端周围植骨内固定;12例打通髓腔行髓腔内梭形或飞轮状植骨使尺骨或桡骨延长3~11mm再加压内固定。4例Monteggia骨折尺桡上关节分离大者,同期行环状韧带重建。结果27例中因内固定物折断、弯曲、松动19例。内固定物失效发生在2~9个月之内,5例为再次受伤者。其余8例为小夹板和石膏固定4~8周者。再治疗后根据前臂疗效评定标准:优15例,良6例,可5例,差1例。优良率77.78%。无内植物折断失用等病例发生。结论前臂骨干骨折发生骨不连的主要原因是:特殊的解剖关系;治疗方案不妥;内固定物选择不当;骨折粉碎,中间节段手术或非手术的血液循环损伤;固定不牢靠以及功能锻炼不当等多种因素有关,关键是基层医院的医生普遍存在对该部位骨折认识不足。DCP或LC—DCP固定加植骨或不植骨是再治疗中简单实用且经济可靠的方法和对策。如果是Monteggia和Galeazzi骨折骨不愈合以及前臂单股单根骨折骨不愈合,根据术前术中骨缩短的程度,适当的行断端间延长植骨,则可提高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 比较掌侧锁定接骨板与普通接骨板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长期疗效.方法 对2005年9月-2007年11月间,采用切开复位掌侧锁定接骨板或普通接骨板内固定的45例随访资料完整的患者,进行两种疗法的比较.其中23例行锁定接骨板内固定,22例行普通接骨板内固定.按照AO分型:A型11例,B型11例,C型23例.随访内容包括:腕关节活动度(屈曲、背伸、尺偏、桡偏),前臂旋前、旋后活动范围,影像学资料(尺偏角、掌倾角、桡骨高度),应用DASH上肢功能评定标准和Gartland/Wertey腕关节评分法进行评分.结果 术后随访时间平均为18.8个月(12~36个月).腕关节活动度中,锁定板组背伸及两组的桡偏范围低于Gartland/Werley腕关节评分的基本范围.两组DASH值、腕关节活动度及前臂旋转范围,握力、捏力的恢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Gartland/Werley腕关节评分普通接骨板治疗组优于锁定接骨板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掌倾角均值两组都低于正常范围,尺偏角与桡骨高度均值在正常范围内,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掌侧锁定接骨板与普通接骨板在桡骨远端骨折治疗中具有相同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 比较掌侧锁定接骨板与普通接骨板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长期疗效.方法 对2005年9月-2007年11月间,采用切开复位掌侧锁定接骨板或普通接骨板内固定的45例随访资料完整的患者,进行两种疗法的比较.其中23例行锁定接骨板内固定,22例行普通接骨板内固定.按照AO分型:A型11例,B型11例,C型23例.随访内容包括:腕关节活动度(屈曲、背伸、尺偏、桡偏),前臂旋前、旋后活动范围,影像学资料(尺偏角、掌倾角、桡骨高度),应用DASH上肢功能评定标准和Gartland/Wertey腕关节评分法进行评分.结果 术后随访时间平均为18.8个月(12~36个月).腕关节活动度中,锁定板组背伸及两组的桡偏范围低于Gartland/Werley腕关节评分的基本范围.两组DASH值、腕关节活动度及前臂旋转范围,握力、捏力的恢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Gartland/Werley腕关节评分普通接骨板治疗组优于锁定接骨板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掌倾角均值两组都低于正常范围,尺偏角与桡骨高度均值在正常范围内,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掌侧锁定接骨板与普通接骨板在桡骨远端骨折治疗中具有相同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 比较掌侧锁定接骨板与普通接骨板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长期疗效.方法 对2005年9月-2007年11月间,采用切开复位掌侧锁定接骨板或普通接骨板内固定的45例随访资料完整的患者,进行两种疗法的比较.其中23例行锁定接骨板内固定,22例行普通接骨板内固定.按照AO分型:A型11例,B型11例,C型23例.随访内容包括:腕关节活动度(屈曲、背伸、尺偏、桡偏),前臂旋前、旋后活动范围,影像学资料(尺偏角、掌倾角、桡骨高度),应用DASH上肢功能评定标准和Gartland/Wertey腕关节评分法进行评分.结果 术后随访时间平均为18.8个月(12~36个月).腕关节活动度中,锁定板组背伸及两组的桡偏范围低于Gartland/Werley腕关节评分的基本范围.两组DASH值、腕关节活动度及前臂旋转范围,握力、捏力的恢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Gartland/Werley腕关节评分普通接骨板治疗组优于锁定接骨板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掌倾角均值两组都低于正常范围,尺偏角与桡骨高度均值在正常范围内,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掌侧锁定接骨板与普通接骨板在桡骨远端骨折治疗中具有相同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 比较掌侧锁定接骨板与普通接骨板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长期疗效.方法 对2005年9月-2007年11月间,采用切开复位掌侧锁定接骨板或普通接骨板内固定的45例随访资料完整的患者,进行两种疗法的比较.其中23例行锁定接骨板内固定,22例行普通接骨板内固定.按照AO分型:A型11例,B型11例,C型23例.随访内容包括:腕关节活动度(屈曲、背伸、尺偏、桡偏),前臂旋前、旋后活动范围,影像学资料(尺偏角、掌倾角、桡骨高度),应用DASH上肢功能评定标准和Gartland/Wertey腕关节评分法进行评分.结果 术后随访时间平均为18.8个月(12~36个月).腕关节活动度中,锁定板组背伸及两组的桡偏范围低于Gartland/Werley腕关节评分的基本范围.两组DASH值、腕关节活动度及前臂旋转范围,握力、捏力的恢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Gartland/Werley腕关节评分普通接骨板治疗组优于锁定接骨板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掌倾角均值两组都低于正常范围,尺偏角与桡骨高度均值在正常范围内,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掌侧锁定接骨板与普通接骨板在桡骨远端骨折治疗中具有相同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 比较掌侧锁定接骨板与普通接骨板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长期疗效.方法 对2005年9月-2007年11月间,采用切开复位掌侧锁定接骨板或普通接骨板内固定的45例随访资料完整的患者,进行两种疗法的比较.其中23例行锁定接骨板内固定,22例行普通接骨板内固定.按照AO分型:A型11例,B型11例,C型23例.随访内容包括:腕关节活动度(屈曲、背伸、尺偏、桡偏),前臂旋前、旋后活动范围,影像学资料(尺偏角、掌倾角、桡骨高度),应用DASH上肢功能评定标准和Gartland/Wertey腕关节评分法进行评分.结果 术后随访时间平均为18.8个月(12~36个月).腕关节活动度中,锁定板组背伸及两组的桡偏范围低于Gartland/Werley腕关节评分的基本范围.两组DASH值、腕关节活动度及前臂旋转范围,握力、捏力的恢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Gartland/Werley腕关节评分普通接骨板治疗组优于锁定接骨板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掌倾角均值两组都低于正常范围,尺偏角与桡骨高度均值在正常范围内,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掌侧锁定接骨板与普通接骨板在桡骨远端骨折治疗中具有相同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比较掌侧锁定接骨板与普通接骨板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长期疗效.方法 对2005年9月-2007年11月间,采用切开复位掌侧锁定接骨板或普通接骨板内固定的45例随访资料完整的患者,进行两种疗法的比较.其中23例行锁定接骨板内固定,22例行普通接骨板内固定.按照AO分型:A型11例,B型11例,C型23例.随访内容包括:腕关节活动度(屈曲、背伸、尺偏、桡偏),前臂旋前、旋后活动范围,影像学资料(尺偏角、掌倾角、桡骨高度),应用DASH上肢功能评定标准和Gartland/Wertey腕关节评分法进行评分.结果 术后随访时间平均为18.8个月(12~36个月).腕关节活动度中,锁定板组背伸及两组的桡偏范围低于Gartland/Werley腕关节评分的基本范围.两组DASH值、腕关节活动度及前臂旋转范围,握力、捏力的恢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Gartland/Werley腕关节评分普通接骨板治疗组优于锁定接骨板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掌倾角均值两组都低于正常范围,尺偏角与桡骨高度均值在正常范围内,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掌侧锁定接骨板与普通接骨板在桡骨远端骨折治疗中具有相同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比较掌侧锁定接骨板与普通接骨板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长期疗效.方法 对2005年9月-2007年11月间,采用切开复位掌侧锁定接骨板或普通接骨板内固定的45例随访资料完整的患者,进行两种疗法的比较.其中23例行锁定接骨板内固定,22例行普通接骨板内固定.按照AO分型:A型11例,B型11例,C型23例.随访内容包括:腕关节活动度(屈曲、背伸、尺偏、桡偏),前臂旋前、旋后活动范围,影像学资料(尺偏角、掌倾角、桡骨高度),应用DASH上肢功能评定标准和Gartland/Wertey腕关节评分法进行评分.结果 术后随访时间平均为18.8个月(12~36个月).腕关节活动度中,锁定板组背伸及两组的桡偏范围低于Gartland/Werley腕关节评分的基本范围.两组DASH值、腕关节活动度及前臂旋转范围,握力、捏力的恢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Gartland/Werley腕关节评分普通接骨板治疗组优于锁定接骨板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掌倾角均值两组都低于正常范围,尺偏角与桡骨高度均值在正常范围内,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掌侧锁定接骨板与普通接骨板在桡骨远端骨折治疗中具有相同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比较掌侧锁定接骨板与普通接骨板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长期疗效.方法 对2005年9月-2007年11月间,采用切开复位掌侧锁定接骨板或普通接骨板内固定的45例随访资料完整的患者,进行两种疗法的比较.其中23例行锁定接骨板内固定,22例行普通接骨板内固定.按照AO分型:A型11例,B型11例,C型23例.随访内容包括:腕关节活动度(屈曲、背伸、尺偏、桡偏),前臂旋前、旋后活动范围,影像学资料(尺偏角、掌倾角、桡骨高度),应用DASH上肢功能评定标准和Gartland/Wertey腕关节评分法进行评分.结果 术后随访时间平均为18.8个月(12~36个月).腕关节活动度中,锁定板组背伸及两组的桡偏范围低于Gartland/Werley腕关节评分的基本范围.两组DASH值、腕关节活动度及前臂旋转范围,握力、捏力的恢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Gartland/Werley腕关节评分普通接骨板治疗组优于锁定接骨板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掌倾角均值两组都低于正常范围,尺偏角与桡骨高度均值在正常范围内,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掌侧锁定接骨板与普通接骨板在桡骨远端骨折治疗中具有相同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三种不同固定方式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为不同AO骨折类型确定最佳固定方案.方法:于2003年12月~2011年5月收集201例桡骨远端骨折病例,固定方法依据治疗需要随机分为石膏外固定组、外固定架技术组、锁定加压接骨板( LCP)内固定组.其中石膏外固定组69例,男28例,女41例;按AO桡骨远端骨折分型:A型31例,B型23例,C型15例;予以牵引复位且恰当的石膏外固定.外固定架技术组48例,男17例,女31例;按AO桡骨远端骨折分型:A型9例,B型13例,C型26例;予以超腕关节外固定架技术固定功能位.锁定加压接骨板内固定组84例,男31例,女53例;按AO桡骨远端骨折分型:A型18例,B型29例,C型37例;基本上予以掌侧入路切开复位锁定加压接骨板(LCP)内固定,粉碎性骨折合并骨缺损或者骨质疏松严重者予以植骨,有2例合并桡骨远端单骨块骨折加用拉力螺钉.用影像学X片观察三组固定方式的掌倾角、尺偏角及桡骨短缩情况,检查治疗后腕关节活动度,并用Gartland-Werley腕关节功能评估来评价三组固定方式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结果:201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13个月,平均11个月.掌倾角、尺偏角及桡骨短缩方面及腕关节活动度在不同固定方式治疗后均得到明显改善.按Gartland-Werley腕关节功能标准评估,石膏固定组、外固定架技术组与锁定接骨板内固定组在A型骨折治疗中无显著差异(P>0.05),其优良率分别为93.30%、88.90%、94.40%;组治疗B型骨折锁定接骨板内固定均优于其他两组(P<0.05),而石膏固定组和外固定架技术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锁定接骨板内固定组、石膏固定组及外固定架技术组优良率分别为90.1%、83%、84.6%;治疗C型骨折锁定接骨板内固定组均优于其他两组(P<0.01),外固定架技术组优于石膏固定组(P<0.05),锁定接骨板内固定组、石膏固定组及外固定架技术组优良率分别为88.70%、66%、76.90%.结论:按桡骨远端骨折AO分型标准,随着骨折严重程度加重,三种固定方式的临床疗效逐渐下降,尤其累及关节面的C型骨折功能恢复最差;三种固定方式治疗A型骨折均获得满意疗效,而A型骨折首选石膏固定即可;累及关节面的B、C型骨折首先考虑锁定接骨板内固定治疗,也可依据骨折粉碎性程度配合相应外固定技术治疗,有骨缺损时适当植骨;开放性骨折和干骺端粉碎性骨折无法放置钢板可选择外固定架技术,依据骨折情况配合选择克氏针和植骨,达到最佳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比较掌侧锁定接骨板与普通接骨板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长期疗效.方法 对2005年9月-2007年11月间,采用切开复位掌侧锁定接骨板或普通接骨板内固定的45例随访资料完整的患者,进行两种疗法的比较.其中23例行锁定接骨板内固定,22例行普通接骨板内固定.按照AO分型:A型11例,B型11例,C型23例.随访内容包括:腕关节活动度(屈曲、背伸、尺偏、桡偏),前臂旋前、旋后活动范围,影像学资料(尺偏角、掌倾角、桡骨高度),应用DASH上肢功能评定标准和Gartland/Wertey腕关节评分法进行评分.结果 术后随访时间平均为18.8个月(12~36个月).腕关节活动度中,锁定板组背伸及两组的桡偏范围低于Gartland/Werley腕关节评分的基本范围.两组DASH值、腕关节活动度及前臂旋转范围,握力、捏力的恢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Gartland/Werley腕关节评分普通接骨板治疗组优于锁定接骨板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掌倾角均值两组都低于正常范围,尺偏角与桡骨高度均值在正常范围内,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掌侧锁定接骨板与普通接骨板在桡骨远端骨折治疗中具有相同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比较掌侧锁定接骨板与普通接骨板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长期疗效.方法 对2005年9月-2007年11月间,采用切开复位掌侧锁定接骨板或普通接骨板内固定的45例随访资料完整的患者,进行两种疗法的比较.其中23例行锁定接骨板内固定,22例行普通接骨板内固定.按照AO分型:A型11例,B型11例,C型23例.随访内容包括:腕关节活动度(屈曲、背伸、尺偏、桡偏),前臂旋前、旋后活动范围,影像学资料(尺偏角、掌倾角、桡骨高度),应用DASH上肢功能评定标准和Gartland/Wertey腕关节评分法进行评分.结果 术后随访时间平均为18.8个月(12~36个月).腕关节活动度中,锁定板组背伸及两组的桡偏范围低于Gartland/Werley腕关节评分的基本范围.两组DASH值、腕关节活动度及前臂旋转范围,握力、捏力的恢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Gartland/Werley腕关节评分普通接骨板治疗组优于锁定接骨板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掌倾角均值两组都低于正常范围,尺偏角与桡骨高度均值在正常范围内,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掌侧锁定接骨板与普通接骨板在桡骨远端骨折治疗中具有相同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比较掌侧锁定接骨板与普通接骨板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长期疗效.方法 对2005年9月-2007年11月间,采用切开复位掌侧锁定接骨板或普通接骨板内固定的45例随访资料完整的患者,进行两种疗法的比较.其中23例行锁定接骨板内固定,22例行普通接骨板内固定.按照AO分型:A型11例,B型11例,C型23例.随访内容包括:腕关节活动度(屈曲、背伸、尺偏、桡偏),前臂旋前、旋后活动范围,影像学资料(尺偏角、掌倾角、桡骨高度),应用DASH上肢功能评定标准和Gartland/Wertey腕关节评分法进行评分.结果 术后随访时间平均为18.8个月(12~36个月).腕关节活动度中,锁定板组背伸及两组的桡偏范围低于Gartland/Werley腕关节评分的基本范围.两组DASH值、腕关节活动度及前臂旋转范围,握力、捏力的恢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Gartland/Werley腕关节评分普通接骨板治疗组优于锁定接骨板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掌倾角均值两组都低于正常范围,尺偏角与桡骨高度均值在正常范围内,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掌侧锁定接骨板与普通接骨板在桡骨远端骨折治疗中具有相同疗效.  相似文献   

17.
弹性三棱针治疗青少年桡尺骨干骨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谭晚明 《中国骨伤》2001,14(10):626-626
我院自 1986年以来采用弹性三棱针内固定治疗青少年桡尺骨干骨折 2 6例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2 6例中男 17例 ,女 9例 ;年龄 6~ 17岁 ,平均 12岁。其中桡骨骨折 11例 ,黄氏骨折 1例 ,尺桡骨骨折 14例。2 6例中 3例为陈旧性骨折 ,已作桡骨钢板内固定失败 ,其余均为新鲜骨折。2 手术方法桡骨骨折采用前臂背侧切口 ,显露骨折端 ,清理血肿 ,选用弹性三棱针测量髓腔宽度 ,在腕部鼻烟窝上方 2cm处切开皮肤 1cm左右 ,沿拇长展肌桡侧伸腕肌间分离达桡骨 ,后改用外固定支架器械内套管插入防止缠绕肌腱 ,用细骨钻与桡骨纵轴 3 0°~ 4 …  相似文献   

18.
目的 :通过对桡骨骨髓腔形态解剖学测量 ,为弹性蛇形髓内针 (Snake shapedIntramedullaryNailSIN)设计提供解剖学依据。并测试该针的生物力学性能及探讨其在桡骨骨折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1)将国人桡骨 3 0例 ,按2 0等份横断 ,观察髓腔形态 ,并测量纵径和横径 ;(2 )将 2 7根桡骨标本分为 3组 ,制成中段骨折模型 ,分别置入SIN ,三棱针及骨圆针 ,在WO -10实验机上进行扭转、轴向拉伸及弯曲试验。临床应用 2 0例。结果 :桡骨骨髓腔中间小 ,两端大 ,上端圆或椭圆 ,骨干和下端扁圆。其髓腔最窄处为桡骨中份 ,纵径平均 4.4mm ,横径 5 .9mm。SIN组的最大抗扭转、抗轴向拉伸及内外抗弯刚度均优于三棱针组及骨圆针组 (P <0 .0 5 )。所有病例均经随访 ,平均 14个月 ,骨折全部愈合。按前臂疗效评定标准 ,优良率为 90 %。结论 :(1)SIN设计合理 ,具有良好的生物力学性能 ,有较强的骨折固定作用和稳定性 ,尤其在抗旋转和抗拉性能方面。适用于治疗桡骨骨折。 (2 )该针具有操作简单 ,创伤小 ,并发症少 ,便于推广。  相似文献   

19.
9例浮动肘的治疗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浮动肘是指同侧肱骨中下段骨折合并尺、桡骨骨折所造成的肘关节浮动,治疗比较困难.我们从1978年以来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9例,经随访效满意,介绍如下.临床资料一般资料本组9例,男6例,女3例.右侧5例,左侧4例.年龄23~54岁,平均32、7岁.致伤原因:机器绞伤4例,汽车撞伤2例;重物压伤2例,高空坠落伤1例.合并伤:桡骨开放性骨折1例,同侧肋骨骨折2例,桡神经损伤1例.伤后至治疗时问1~7天.治疗方法患肢臂丛麻醉,在X线透视下作尺、桡骨闭式三梭针髓腔内固定;尺骨从鹰嘴后方钻入髓腔,骨折手法复位,用锤轻击,进入骨折远段,针尾弯成钩状埋于皮下,以免继续进入,并利以后拔除.桡骨自桡骨茎突后外侧钻入髓腔,以同样方式固定.肱骨干骨折以手法矫正移位后用小夹板固定,并将患肢用绷带固定在外展架上.3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应用2枚髓内针治疗桡骨骨折的方法与疗效。[方法]对26例桡骨干骨折应用2枚三棱形髓内针或三棱针+克氏针内固定法治疗,将桡骨骨折部整复,自桡骨远端Lister结节内外侧钻孔入髓腔,自远端至近端髓腔穿入2枚三棱针或三棱针+克氏针,针尾折弯嵌于骨外,术后保持患肢中立位制动。[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6~12个月,平均8.5个月。23例骨折顺利愈合,愈合时间6~12周,平均9.5周。3例延迟愈合,愈合时间18~20周。按Anderson评价标准:前臂功能优良率92%。[结论]2枚三棱针或三棱针+克氏针髓内固定桡骨骨折,手术创伤小,愈合率高,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