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金银花有效成分绿原酸提取工艺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金银花为常用抗菌抗炎药,是忍冬科植物忍冬的干燥花蕾或初开的花.其主要抗菌成分为绿原酸及异绿原酸.报道的绿原酸的传统提取方法主要有煎煮、温浸、渗漉、蒸馏及索氏提取法等,提取时间长,得率较低.目前,微波在植物有效成分提取过程中的应用研究有了较快的发展,且效果较好.本文探讨了采用微波提取金银花中的有效成分绿原酸与传统煎煮法、回流法的差异.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研究三大产地5个品种金银花及其掺杂叶活性成分含量及指纹图谱相似度,为其优质优价采购以及资源综合利用提供参考。方法?采集山东大毛花、鸡爪花和四季花、河南豫封一号和河北巨花一号不同茬次的金银花,分离其掺杂叶,测定并比较92份样品中活性成分的含量和HPLC指纹图谱相似度。结果?5个品种金银花活性成分含量均随采收时间呈先降后升趋势,头茬花含量最高,二茬花含量最低;绿原酸含量头茬花大毛花最高,四茬花巨花一号最高,木犀草苷含量不同品种间未体现差异;不同品种金银花HPLC指纹图谱相似度在0.9以上,豫封一号与其它品种相似度相对较低;掺杂叶的绿原酸和木犀草苷含量均高于金银花,HPLC指纹图谱与金银花相似度为0.815~0.892。结论?头茬花和四茬花品质较高,头茬花以大毛花质量为优,四茬花以巨花一号质量较佳;掺杂叶不能与金银花混用,但其活性成分含量高于金银花。本研究为金银花品质评价和掺杂叶的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金银花又名忍冬花,为忍冬科植物忍冬LonicerajaponicaThump.的干燥花蕾。其中绿原酸为主要成分[1~3],目前金银花的分析方法主要为气相色谱-质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薄层色谱法等[4~6],这些方法在应用上有一定局限。CE是近年来快速发展的一种重要分离分析技术,应用于中药分析具有广阔的前景。本实验采用毛细管区带电泳(CZE)法测定金银花中有效成分绿原酸含量,实验结果较好。1 实验部分1.1 仪器和药品:美国WatersQuanta4000E毛细管电泳仪,毛细管内径75μm,柱长60cm,有效柱长52cm(河北永年光纤厂)。NaH2PO4,Na3PO4,NaB2O7,95%乙醇…  相似文献   

4.
金银花是清热解毒、疏散风热的首选药物,其主要成分是绿原酸.目前市场上应用的银花注射液是疗效确切应用较广泛的中草药注射液.但该产品一直存在着颜色较深,注射时疼痛,有时还有溶血等问题,其原因是金银花提取物中杂质多,绿原酸含量低.因此,提高绿原酸的收率是提高金银花注射液纯度及质量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金银花及其叶中有效成分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研究同一株金银花来源的金银花及其叶中的绿原酸、总黄酮的含量。方法均采用2005年版中国药典一部收载的提取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金银花及其叶中绿原酸的含量,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金银花及其叶中总黄酮的含量。结果绿原酸在金银花及其叶中的含量分别为2.72%和2.30%;总黄酮在金银花及其叶中的含量分别为6.46%和7.85%。结论同一株金银花来源的金银花叶中所含的绿原酸略低于花中的含量,叶中总黄酮明显高于花中的含量。因此资源丰富的金银花叶也同样具有药用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6.
新疆金银花的鉴定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疆金银花品种资源丰富,绿原酸含量高于商品金银花,对六种金我有花原植物、性状及显微进行了鉴定,为今后引种,开发利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目的 通过正交试验比较金银花药材中绿原酸与木犀草苷的水提工艺.方法 建立了HPLC法同时测定金银花提取物样品中绿原酸和木犀草苷含量的方法.分别采用煎煮和超声2种水提工艺提取金银花药材中的绿原酸和木犀草苷,正交试验设计安排实验,分别以绿原酸转移率、木犀草苷转移率和总转移率评分3种指标对正交试验结果进行分析与比较.结果 以绿原酸转移率为指标,煎煮法优于超声法;以木犀草苷转移率为指标,则超声法优于煎煮法.同一提取方法,评价指标不同所得到的最佳工艺也不同,对2种成分的提取效果也有差异.结论 在金银花的提取工艺研究中,不能仅以单一成分的转移率为指标进行评价,否则不能反映2种甚至多种成分的综合提取效果.  相似文献   

8.
金银花药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金银花是常用的中药品种,又名银花、双花等,能清热解毒凉散风热,临床用于瘟疫臃肿毒症、肠炎、茵痢、麻疹、腮腺炎、肠道传染病等.其含30余种挥发油,主要为绿原酸、异绿原酸等成分,临床研究证实金银花具有广谱抗菌、抗病毒、解热抗炎、抗氧化、免疫调节、降糖降脂等作用,本文对它的药理作用进行综述,供临床参考.  相似文献   

9.
山东金银花主流品种挥发油成分比较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山东金银花主流品种挥发油成分比较研究张玲,彭广芳,于宗渊,徐新刚(山东省中医药研究所,济南250014)关键词金银花;挥发油;大毛花;鸡爪花;GC─MS山东金银花为忍冬科植物忍冬LonicerajaponicaThunb.的花蕾。为常用的清热解毒中药...  相似文献   

10.
金银花又名银花、忍冬花、二宝花、双花、鸳鸯花等,为忍冬科忍冬属植物的花蕾。金银花的入药,始载梁朝陶弘景《名医别录》,称“忍冬,味甘温,无毒。主寒热身肿,久服轻身,长年益寿。”以金银花为主要成分研制的中成药已大量应用于临床,现对我院2005—2007年含金银花中成药使用情况作调查分析。  相似文献   

11.
现今临床所用金银花,单指植物忍冬的花,而非茎、叶、藤枝或全草.早期的“忍冬”、“忍冬藤”等名称,并非专指忍冬花部,少数早期文献如《新修本草》等虽有关于植物忍冬花部的简要记述,但主要是作为植物辨识特征对开花时间和花朵形状进行的描述,并未提及花部入药,且无“金银花”之名,不能作为现今中药金银花的原始出处.首次出现“金银花”药名的文献应为宋《苏沈良方》,首次记载单以忍冬之花入药的文献为宋《外科精要》.第九版《中药学》教材、《中华本草》等认为中药金银花出自《新修本草》或《履巉岩本草》的结论,与文献记载不符,应予更正.  相似文献   

12.
金银花是常用药材之一,主要成分为绿原酸和异绿原酸。该两个成分易溶于水和乙醇[1]。为降低生产成本,本实验选用廉价易得的水为提取溶媒,以绿原酸的提取量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法优选金银花的最佳水煎工艺,并考察金银花水煎液在浓缩、醇沉、干燥过程中绿原酸的损失率,为指导金银花生产提供依据。1仪器与试药Waters2695型高效液相色谱仪(自动进样器,四元泵,2996型二极管阵列检测器),Empower2工作软件,Sartorius cp225D型电子天平。金银花药材购自安徽亳州,经鉴定为忍冬Lonicera japonica Thunb.的干燥花蕾;绿原酸对照品(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  相似文献   

13.
山东平邑金银花三个品系RAPD分析及绿原酸含量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山东平邑金银花3个品系的遗传信息和绿原酸含量,为金银花品系的研究开发提供科学数据。方法:运用RAPD分析技术和HPLC方法采集数据。结果 :金银花3种品系的RAPD遗传距离结果是:新品种与鸡爪花的遗传距离较近,在聚类分支图上归为一类;毛花与鸡爪花的遗传距离稍远。绿原酸含量结果 :毛花品系〉新品种〉鸡爪花品系。结论:山东平邑金银花的新品种从遗传距离上分析与鸡爪花品系的亲缘关系较近,与毛花品系的稍远;新品种的绿原酸含量介于毛花品系与鸡爪花品系之间。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索制备二花连翘颗粒并建立其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通过回流提取制备二花连翘颗粒;用薄层色谱法对二花连翘颗粒中的金银花、野菊花和甘草进行定性鉴别,并对绿原酸进行含量测定。结果:薄层色谱法对金银花、野菊花和甘草的定性鉴别专属性强;绿原酸的线性范围为0.08—0.8μg,平均回收率为98.07%,变异系数1.10%。结论:该制剂制备工艺可行,质量控制方法可靠。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炮制对金银花化学成分的影响,为更深入研究该药炮制机理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制备金银花炒黄品、烘制品,采用HPLC-DAD方法以绿原酸为指标性成分,通过指纹图谱对比对生品和炮制品成分进行分析比较。结果:金银花生品炒黄后,大部分成分溶出率增加;而金银花生品经烘制品后,大部分化学成分含量降低,少数化合物含量升高。结论:炮制对金银花的化学成分影响较大,可为找到抗菌活性最强的成分提供实验线索。  相似文献   

16.
山东金银花主流品种挥发油成分比较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山东金银花主流品种挥发油成分比较研究张玲,彭广芳,于宗渊,徐新刚(山东省中医药研究所,济南250014)关键词金银花;挥发油;大毛花;鸡爪花;GC─MS山东金银花为忍冬科植物忍冬LonicerajaponicaThunb.的花蕾。为常用的清热解毒中药...  相似文献   

17.
[目的]建立评价金银花抗氧化活性的方法,比较不同产地金银花药材抗氧化活性大小,确定抗氧化活性成分的贡献率。[方法]采用在线快速活性筛选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1,1-二苯基-2-苦基肼(HPLC-DAD-DPPH)甲醇枸橼酸在线体系,建立金银花抗氧化活性指纹图谱。[结果]确定了绿原酸和异绿原酸A为其主要的抗氧化活性成分,以金银花中8个主要活性成分为抗氧化活性指标对不同产地金银花的质量进行控制,确定了广州野生金银花质量最佳。[结论]该方法简便可行,基于活性整合指纹图谱技术筛选药材中的抗氧化活性成分并以活性成分为指标,为全面有效评价中药质量提供了可借鉴的模式。  相似文献   

18.
金银花指纹图谱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银花(Flos Lonicerae Japonicae)为忍冬科植物忍冬(Lonicera japonica Thunb)的干燥花蕾或带初开的花,具清热解毒,凉散风热之功效.中药指纹图谱是一种综合的、可量化的鉴定手段,其基本属性是"整体性"和"模糊性".以指纹图谱对成分复杂的中药材进行分析测定,可以有效地获得其组成的信息.现就金银花的指纹图谱的研究现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索金银花的新型提取工艺.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绿原酸含量,比较水提法与液-液双相连续萃取法对绿原酸提取率的差别.结果:水提法与液-液双相连续萃取法对绿原酸提取率的差异具有显著性,液-液双相连续萃取法所得浸膏率低、绿原酸占浸膏比率高.结论:液-液双相连续萃取法所提绿原酸虽在含量上低于普通水提取,但其纯度高,杂质含量少,可作为一种有效的金银花中绿原酸的提取分离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确定金银花中绿原酸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用正交试验法对金银花中绿原酸提取工艺条件进行优选,以绿原酸提出量为指标,选用L9(34)正交试验表;考察影响绿原酸提出量的乙醇浓度(A)、加醇量(B)、提取时间(C)和提取次数(D)4个因素,每个因素取3个水平。结果:金银花中绿原酸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提取次数2次,加50%乙醇,加醇量为8倍、提取时间为2.0、1.0小时。结论:此方法适合于金银花的绿原酸提取工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