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目的 探讨胃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疗效及护理对策. 方法 将60例行胃大部分切除手术的胃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进行留置胃管、禁食、肠外营养等治疗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于术后12h给予肠道内营养支持.于手术前和术后营养支持8d后分别抽空腹血检测2组患者营养指标、免疫指标和肛门恢复排气、排便时间、并发症等护理指标.采用χ2检验及t检验. 结果 术后8d,前清蛋白、血清蛋白、转铁蛋白、纤维连接蛋白和总蛋白指标观察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术后8d观察组的淋巴细胞计数、IgA、IgG、IgM的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排气时间、排便时间、进食时间、营养治疗费用、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观察组亦显著优于对照组. 结论 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能提高胃大部分切除患者营养状况,提高患者免疫力,增进胃肠功能恢复,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全胃或次全胃切除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可行性及护理。方法:将2008年1~11月在我院因胃癌行全胃或次全胃切除后的46例老年糖尿病患者按随机分为早期肠内营养治疗组与肠外营养治疗组,两组基础治疗相同,治疗1周后观察两组的术后肛门排气排便时间、并发症、营养指标(体重指数、前白蛋白和白蛋白)的改变情况。结果:早期肠内营养组的肛门排气排便时间早于肠外营养组,术后1周前白蛋白高于对照组。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胃癌胃切除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优于肠外营养。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腹腔镜胃癌手术后肠内营养管滴注四逆通里汤促进肠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将100例腹腔镜胃癌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对照组50例,两组术后24h均给予肠内营养支持,观察组同时经肠内营养管滴注四逆通里汤100ml/d,共7d;观察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肠道功能恢复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胃癌术后肠内滴注四逆通里汤能促进术后肠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老年胃底贲门癌患者术后生活的影响。方法选取老年胃底贲门癌术后患者80例,行早期肠外营养支持40例为对照组,另选40例行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老年胃底贲门癌术后患者为观察组。比较2组护理前后营养指标变化、术后恢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护理1周后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前清蛋白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术后排便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恶心呕吐、腹胀腹泻、肺部感染、切口感染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5),吻合口瘘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 0. 05)。结论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干预应用于老年胃底贲门癌术后患者可有效改善其营养状态,加快术后恢复,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对胃癌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意义及护理措施。方法:将2015年5月31日~2016年5月31日86例行胃癌根治术的患者随机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实施早期肠内营养,对照组实施肠外营养。观察两组患者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首次排气时间和首次排便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首次排气时间和首次排便时间三项观察指标均较对照组提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胃癌患者术后采取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有利于患者胃肠功能尽早恢复,对促进患者身体恢复具有积极的意义,可作为胃癌术后首选营养支持方式。同时注重护理配合,加强营养液配置输注管理和心理护理措施,对于治疗效果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胃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护理研究。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8年3月本院普外科因胃癌行腹腔镜辅助全胃或次全胃切除的4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4例。对照组留置胃管、禁食至肛门排气,予以肠外营养支持等常规护理;观察组术中经鼻置空肠营养管,术后早期予以肠内营养治疗与护理,观察患者的术后肛门排气排便时间和并发症等。结果观察组肛门排气时间为(35.16±10.25)h,排便时间为(50.37±9.67)h;对照组肛门排气时间为(59.41±11.64)h,排便时间为(78.97±16.99)h,2组患者功能恢复时间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33%,满意度为91.67%,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5.00%,满意度为75.00%,2组患者的并发症和满意度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合理的肠内营养有助于腹腔镜辅助胃癌切除术后患者胃肠道功能恢复,这不仅减少了医疗费,而且降低了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全胃切除患者术后早期肠内与肠外营养结合对患者的影响。方法:将36例全胃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9例和对照组17例,观察组采用肠内与肠外营养结合治疗及护理,对照组采用肠外营养治疗及护理,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各营养指标改变情况、术后恢复状况、平均住院天数、并发症及住院费等。结果:观察组术前1 d与术后8 d生化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8 d体质量及人血白蛋白明显低于术前1 d(P0.05),术后8 d淋巴细胞计数明显高于术前1 d(P0.01)。观察组患者恢复排气及排便时间、平均住院费、医药费、住院天数及术后并发症发生例数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胃切除术后早期肠内与肠外营养结合能够有效改善患者术后营养状况,加快肠功能恢复进程,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全胃切除术后早期肠内与肠外营养结合在胃癌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将我院2011年12月至2012年12月36例施行全胃切除空肠代胃术的病人分为观察组(肠内与肠外营养结合)和对照组(肠外营养),对比分析两组治疗前后各营养指标改变情况、术后恢复状况、平均住院天数、并发症以及住院费等.结果 观察组术前1d的体质量、淋巴细胞计数以及血清白蛋白等与术后8d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而对照组术后第8天体质量及血清白蛋白明显低于术前水平(P<0.05),淋巴细胞计数显著高于术前水平高(P<0.01).观察组术后第8天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在肛门恢复排气及排便时间、平均住院费及医药费用、术后住院天数等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 全胃切除术后早期肠内与肠外营养结合能够有效改善病人术后营养状况,加快肠功能恢复进程,提倡临床广泛开展.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与分析肠内营养在胃癌患者术后早期应用的护理体会.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102例胃癌术后患者均行肠内营养管提供营养支持,根据护理方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51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比较2组的护理疗效.结果 干预组肠鸣音恢复时间、排气时间、排便时间、进食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干预组术后8d的清蛋白、前白蛋白及总蛋白水平与同期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结论 对胃癌术后患者行早期肠内营养支持与护理干预能提高患者肠功能的恢复,改善机体营养状况,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胃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护理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 对2006年8月~2007年12月56例胃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为早期肠内营养组和对照组为肠外营养组。早期肠内营养组早期(术后24h)给予肠内营养;肠外营养支持组术后每日行完全肠外营养支持直到经口进食。从排气时间、进食后不良反应及术后并发症方面进行比较,观察肠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早期肠内营养组患者术后停止静脉输液时间提前且肛门排气时间缩短、治疗费用降低,术后营养指标早期肠内营养组均较肠外营养组改善明显,2组术后并发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胃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治疗是安全、有效的方法,不但有利于患者术后器官功能的康复、减少住院时间与治疗静用,而且可以明显政善术后营兼状况及提高机体免疫能力。  相似文献   

11.
胡细玲  凌聪  周雪玲 《全科护理》2012,(20):1881-1882
[目的]探讨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后早期应用谷氨酰胺强化的肠内营养(GLN)的作用。[方法]将96例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后病人随机分为谷氨酰胺强化肠内营养组(GLN组)和常规肠内营养组(EN组)。比较两组病人术前1d、术后8d营养状况、免疫功能以及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天数和费用。[结果]GLN组术后第8天清蛋白、前清蛋白、转铁蛋白、IgA、IgG、CD4、CD8较EN组明显增高,术后肛门排气和住院时间缩短,住院费用降低(P<0.05)。[结论]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后病人早期应用GLN有利于改善病人术后的营养状况和机体免疫功能,促进胃肠道功能恢复,节约医疗费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食管胃结合部腺癌患者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6月在本院普外科行根治性全胃切除术的103例食管胃结合部腺癌患者的病例资料,应用统计学方法比较实验组(快速康复外科术后护理,47例)和对照组(常规术后护理,56例)患者的术后恢复过程及早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实验组患者术后的首次下床活动时间、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首次进水时间、首次进食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均提前或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实验组患者的术后早期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快速康复外科术后护理显著促进了食管胃结合部腺癌患者的术后恢复过程,降低了术后早期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基于营养风险筛查与耐受评估的护理干预对结直肠癌手术术后营养及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结直肠癌手术患者80例,随机将其等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早期肠内营养支持,观察组给予基于营养风险筛查与耐受评估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术后营养状态及胃肠功能恢复。结果观察组体质量、前清蛋白、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指标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首次排便、首次肛门排气及肠鸣音恢复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营养风险筛查与耐受评估的护理干预应用于结直肠癌手术患者中,能改善其营养状态,促进胃肠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基于加速康复外科理念的护理策略在腹腔镜胃癌根治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94例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双盲法分为观察组(47例,基于加速康复外科理念的护理)和对照组(47例,常规护理)。比较两组的术后观察指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术后发热时间、首次排便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静脉输液停止时间、早期下床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基于加速康复外科理念的护理策略可明显缩短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住院时间,促进患者肠道功能恢复,有效减少并发症的产生,减轻患者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15.
胃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及其对术后恢复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胃癌术后早期实施肠内营养(EN)支持及其对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将71例胃癌术后按序随机分为全肠内营养组(TEN)35例,EN 肠外营养(PN)组36例,分别于术后24h后于营养支持,观察营养支持期间胃肠功能恢复情况,有无腹胀、腹泻、呕吐等不良反应。【结果】肛门恢复排气时间TNE组较EN PN组无统计学差异,不良反应TNE高龄患者(年龄>60岁)较EN PN高龄患者多(P<0.05),但TEN组非高龄患者与EN PN组非高龄患者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高龄胃癌患者术后EN应联合应用PN,逐渐过渡TEN,可减少胃肠相关并发症,合理有效的护理措施,有利于胃癌术后的恢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讨论肠内营养与肠外(静脉)营养对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术后营养状况、术后并发症、免疫功能、及住院时间的影响。方法针对我院2009-2011年间92例确诊胃肠道恶性肿瘤并行手术治疗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肠内营养组)和对照组42例(肠外营养组),在术前1d及术后3d和7d抽取静脉血,检测淋巴细胞总数、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和体重、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等营养状况,并比较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发热时间等指标。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体重均有下降,但观察组患者的白蛋白和前白蛋白升高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术后的淋巴细胞总数、CD3+、CD4+、CD8+细胞、CD4+/CD8+比值降低,但是观察组的回升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发热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结论胃肠道恶性肿瘤术后早期肠内营养较肠外营养更具优越性,可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能提高患者的营养水平及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7.
王桢 《医学临床研究》2012,(10):1881-1882
【目的】探讨胃癌根治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干预的价值和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经临床确诊为胃癌且接受胃癌根治术治疗的患者72例,依患者意愿分为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治疗的肠内组和行术后肠外营养治疗的肠外组。对比观察两组胃肠道恢复、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在胃肠道功能(肠道排气时间、排便时间)恢复情况上,肠内组明显优于肠外组,且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肠内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肠外组,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胃癌根治术后早期肠内营养能够有效改善患者术后营养不良状况,促进胃肠道功能的恢复,减少并发症,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室(ICU)机械通气病人肠内营养支持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0例导致呼吸衰竭而接受机械通气病人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肠内营养支持护理模式进行护理,观察组采用ICU机械通气肠内营养支持临床护理路径模式进行护理。观察两组病人干预前后营养指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胃潴留、高血糖、误吸、黏膜糜烂、腹胀、腹泻等并发症发生率情况,花费营养费用,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病人营养状况优于对照组(P<0.05);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所花费的营养费用观察组均少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在ICU机械通气病人肠内营养支持的应用效果满意,可改善病人营养状况,节约医疗资源,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胃癌患者术后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效果比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肠内营养(EN)与肠外营养(PN)对胃癌患者术后临床恢复的影响。方法PN组术后每日行完全肠外营养支持直到经口进食。EN组术后第1d以静脉支持为主,第2d开始经空肠造瘘管滴入肠内营养制剂能全力,逐步加大支持强度并减少静脉支持。观察两组术后排气排便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体质量、血红蛋白(HGB)、血清前白蛋白(PALB)和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LY)。结果EN组术后排气、排便时间和术后平均住院时间均短于PN组。术后第7dEN组各项指标的恢复速度均优于PN组。EN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5.00%(5/20),明显低于PN组45.00%(9/20)。结论胃癌术后早期EN支持可促进小肠运动功能恢复,加快免疫和营养状态改善,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