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看“秋膘”古义今解 中国自古就有贴秋膘的习俗,“膘”就是指动物的油脂。“秋膘”和“苦夏”相对,夏季是生命体旺盛生发的季节,过多的损耗在这个过程中产生了,再加上天气炎热,很多人会出现失眠、出汗、食欲不振等种种问题,让人们看起来很消瘦。因此,一旦立秋,民间就会用吃炖肉的办法把夏天身上掉的“膘”重新补回,称之“贴秋膘”。  相似文献   

2.
酷暑过后,终于迎来了凉爽的秋天。经历了炎炎一夏的“煎熬”,这时人们也该“胃口大开”了,所以才有了“贴秋膘”一说。清代民间流行在立秋这天以秤称人,将体重与立夏时对比,体重减轻的即是“苦夏”。瘦了当然需要“补”,而补的办法就是“贴秋膘”。首选吃肉,“以肉贴膘”。这一天,普通人家要吃炖肉,讲究一点的人家吃白切肉、红焖肉,以及肉馅饺子、炖鸡、炖鸭、红烧鱼等。原来很早以前,老百姓就已经认识到秋季进补的重要性了,只不过当时的人们只以胖瘦判定是否应进补,而进补的方法也不过是吃肉罢了。到底需不需要“贴秋膘”,一直是近几年大家…  相似文献   

3.
<正>古习"贴秋膘"今时不照搬立秋时节"贴秋膘"的习俗来由已久,据考证,在3 000多年前的周代就开始流行。每到立秋之日,帝王将相都要举行迎秋祭祀活动。活动结束后开怀吃喝,视为秋日养生,这即是"贴秋膘"的由来。到后来,为了检验贴秋膘的效果,在立秋后一段时间用秤称体重,与立夏时的体重相比较,看增重了多少,以此来衡量贴秋膘的功效。那时把肉类作为贴秋膘的主要食品,在立秋时  相似文献   

4.
正俗话说:贴足"秋膘"好过冬。话虽如此,但是贴"秋膘"也要适可而止。解读贴"秋膘"立秋以后,金风送爽,天气逐渐转凉。经过长夏酷热的煎熬,人们的食欲变差,饮食消化能力变弱,加之夏季新陈代谢旺盛,汗液排泄增多,所以立秋时人们都会比较消瘦一点。因此,古人无论南北,都有立秋节杀猪宰羊补"秋膘"的习俗。在过去农耕时代,夏季多为青黄不接的季节,南方麦子相对较少,水稻还  相似文献   

5.
威闻 《健康大视野》2007,15(8):102-105
经过了一个炎热夏天的煎熬,人们身体消耗极大,体内营养物质相对缺乏,所以立秋一过,很多人马上“贴秋膘”,这也符合中医“虚则补之”的原则。然而虽然秋季到了开怀大吃的时候,但是讲究食补的中医有着自己的饮食规则,尤其在这个容易让人口干舌燥的秋天,进补也要讲究方法,选择“清补”更合时宜。[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益寿宝典》2012,(9):49-49
立秋后,气温转凉,人们要将炎热夏天没有胃口而消耗掉的体能补回来,所以就有了。“贴秋膘”一说。季节转换,各类适合秋季食用的主副食品也开始走俏,今天就为大家介绍几款健康营养的私房菜。  相似文献   

7.
季节交替,免不了会让人们感受到一些不适应。身体经历了整个夏天的湿热,积累的湿浊、毒素,使人抵抗力下降;接踵而至的冷空气,又使得一些胃肠道疾病、呼吸道疾病和心脑血管疾病高发……因此,人们对秋季养生尤其关注,古往今来也留下了不少民谚,比如“春捂秋冻”、“贴秋膘”、“秋季养肺,要以肺补肺”等。殊不知,这些俗理儿都要因人而异,切不可盲目照搬照套。  相似文献   

8.
秋风送爽,人们的胃口也好了起来,随之而来的就是体重的增加,俗称长“秋膘”。对付“秋膘”直接有效的办法还是健身,为了让您更有效地燃烧“秋膘”,达到良好的锻炼效果,健身前您可以先看看以下几个要点:No.1 信心与心理素质:一般来说,减肥健美是项很艰难的综合性“战役”,这就需要有相当的信心与恒心。练不了几天就打退堂鼓,效果也就无从提起了。与信心、勇气和恒心相伴的,自然还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No.2 发胖年龄:专家认为,肥胖开始的年龄越小,肥胖程度也越严重,减肥健美取得效果也越不容易。曾有人观察了一定数量的肥…  相似文献   

9.
杨军红 《家庭育儿》2012,(10):72-73
科学合理“贴秋膘” 平衡膳食是基础,降火去燥是关键。 秋“燥”,宝宝容易出现口干、长口疮、流鼻血、便于等症状。没有一种天然食品能含有人体所需要的全部营养,只有合理地搭配食物,才能满足人体对各种营养的需要。所以,宝宝的饮食要品种多样、比例适当、定时定量、调配得当,做到主食与副食、荤与素、粗与细的合理搭配。  相似文献   

10.
张禹 《健康世界》2014,(9):64-65
又到了天高云淡金风送爽的季节,许多人都开始“磨刀霍霍”,准备好好“贴秋膘”了。秋季固然美食多,也要特别小心食物中毒。那么,有哪些食物“暗藏杀机”呢?  相似文献   

11.
缓贴秋膘     
杨璞 《家庭保健》2014,(10):42-42
“贴秋膘”源自北方,意即立秋后吃味厚的美食佳肴。这与北方的气候有关。南方立秋后,天气不会马上转凉,暑湿还比较重,人的脾胃功能仍然不是很好,如果这时“贴秋膘”,会加重脾胃的负担,导致湿热积聚在胃肠中,反而更容易诱发感冒、便秘、发热,早秋进补可能得不偿失。  相似文献   

12.
<正>秋季到来,吃货们都"食指动也",于是"磨刀霍霍向猪羊",既为解口福,又为贴"秋膘"。这本是无可非议的事情。因为俗话说"入夏无病三分虚",夏季高温酷暑,人们睡眠不安,进食不香,更兼动则大汗伤阳,身体损失不少。入秋夜凉,睡眠好了,胃口自然也好,需要吃点好东西补补。何况秋季养收,贴足"秋膘"也是为了健康过冬。话虽如此说,但时代不同了,贴秋膘也要适可而止。古人们食物短少,营养匮乏,即使在孟子的"理想  相似文献   

13.
秋天来了,很多北方人都有“贴秋膘”的习俗。 这种习俗还适合现代人吗?我们在秋天该“贴”些什么呢?  相似文献   

14.
<正>每年入秋,民间都有"贴秋膘"的习俗。其实,所谓的贴秋膘,并不是为了增长体重,而是为了振奋一下沉寂了一个夏季的食欲,重新调动味蕾的积极性。夏日天气炎热,潮湿黏腻,很多人都会感觉食欲不振。而到了秋天,天气也好,心情也好,似乎一下子就爽快了起来。于是,食欲也随之悄然而至。9月正值中秋佳节,螃蟹、月饼、各色水果纷至沓来,此时不大快朵颐,更待何时?  相似文献   

15.
《药物与人》2007,20(10):47-47
秋天来临,人们精神焕发,胃口也好了起来。医学专家指出,适当的"贴秋膘"有益于恢复体力,但是在贴秋膘的同时一定要注意排毒。秋季市场上葡萄  相似文献   

16.
樊迪克 《科学健身》2011,(9):168-169
<正>立秋,素有"贴秋膘"一说。民间流行在立秋这天以悬秤称人,降体重与立夏时对比来检验肥瘦,体重减轻叫"苦夏"。通常经过炎炎夏日的炙热和闷湿,正常人的体重都会有所减轻,瘦了当然需要"补",办法就是"贴秋膘"。顾名思义,秋膘首选为肉类,立秋那天,家家都会做上一桌丰盛可口的以肉类为主的菜肴来犒劳自己。  相似文献   

17.
用“多事之秋”这句成语来提示秋季保健,再恰当不过了。秋乏、秋燥、秋膘、秋愁是令人讨厌的秋季健康“偷袭者”。故中医提醒:  相似文献   

18.
多吃海带不但能增强免疫力,还有防癌、抗癌的功效。有些地方有"贴秋膘"的习俗,一到秋天人们便开始大鱼大肉地进  相似文献   

19.
“贴秋膘”风光不再,“甩秋膘”渐成时尚.秋季进补身体是必要的,但是健身也是必不可少的.本文就教大家如何在这个秋末高效地甩掉秋膘. [游泳甩膘法] 减肥方法之中的翘楚是运动,运动方法之中的翘楚是游泳. 水的热传递性是空气的20多倍.也就是说,人在水里运动8分钟消耗的热量,相当于在陆地上2小时运动消耗的量,所以游泳是一项消耗很多热量的有氧运动.  相似文献   

20.
《自我保健》2012,(9):24-25
俗话说,“夏天过后无病三分虚”。白露一到,大家就开始忙着要“贴秋膘”,为身体储备能量做准备了。但如今的养生注重健康,进补也要讲低脂低盐,蒸菜便是很好的一种方式,再配以秋季新鲜上市的蔬菜,让你把健康与美味一并收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