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4例色痣和2例蓝痣进行了电子显微镜观察.发现色痣的痣细胞中充满着许多第皿期和第N期黑素小体.蓝痣的黑素细胞在真皮深部.胞质中的黑素颗粒也相当多.在色痣和蓝痣的痣细胞中可见含黑素的大球形体.可能代表退行现象,也许是溶酶体吞噬了退变的黑素颗粒而形成的.最后讨论了色痣和蓝痣临床色泽差别的原因,蓝痣除黑素细胞部位深、受折光物理因素影响外.细胞中黑幸小体的含量、着色程度也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2.
665例蓝痣组织病理及免疫病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组织病理及免疫病理观察,对665例蓝痣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蓝痣 以背部最为多见,病理上可分为普通型、细胞型、联合型和无色素型4种类型。病理特征变化很大,亦可发生气球样变性及溃疡,联合型蓝痣就具备细胞学上的双相性,Mel-5染色对无色素型蓝痣的诊断很有帮助。  相似文献   

3.
近年的许多研究显示,先天性黑素细胞痣、蓝痣、细胞性蓝痣、普通型色素痣以及黑斑、雀斑等色素性病变并无发生黑素瘤的显著危险性,临床所见的黑素瘤多数不是发生在非典型色素痣,更多的是发生在以前外观正常的皮肤1.随着对肿瘤干细胞深入的研究,一些证据提示黑素瘤可能起源于干细胞.这种新的认识,将影响对黑素瘤的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了进一步证实颧部褐青色痣的组织病理特点,并初步探讨颧部褐青色痣黑素细胞的来源。方法选取颧部褐青色痣、皮内痣、蓝痣及黑变病标本各10例,所有病理切片标本均进行HE染色和免疫组化法检测CD68、S-100、Melan-A、NSE、C-Kit(CD117)在黑素细胞上的表达。结果①颧部褐青色痣的HE染色:在真皮浅层有散在的含黑素颗粒的梭形细胞分布,其细胞长轴与表皮平行,主要分布于真皮浅层。真皮含黑素颗粒细胞分为散在或弥漫的分布。②免疫组化:颧部褐青色痣、皮内痣和蓝痣各组中银染色、S-100、Melan-A、NSE、CD68免疫组化均为阳性,其中Melan-A染色在颧部褐青色痣和皮内痣组显示有表皮基底层黑素细胞增加;黑变病组仅有CD68阳性。C-kit阳性在颧部褐青色痣组有9例、蓝痣组有8例、皮内痣组有5例。结论颧部褐青色痣的表皮基底黑素细胞增加,真皮内既有黑素细胞,也有噬黑素细胞。其黑素细胞是一种具有痣细胞、神经嵴来源细胞及早期胚胎细胞的特性。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发育不良痣的临床表现及组织病理改变,并对该病诊断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对家族性多发性非典型性痣—黑素瘤综合征的临床表现,遗传学发病机制、处理以及与恶性肿瘤的关系进行了较为详尽的描述,认为该病的皮损容易转变成恶性黑素瘤,是恶性黑素瘤的前期损害。最后,作者综述了先天性痣(包括巨大型及中小型先天性痣)与恶性黑素瘤的关系,认为巨大型先天性痣与恶性黑素瘤有关,而对中小型先天性痣与恶性黑素瘤的关系则有不同的看法。  相似文献   

6.
雀斑样痣临床表现为分布境界清楚的棕黑色斑点,可以仅有皮肤受累,也可表现为系统疾病的一部分.临床上以雀斑样痣为皮肤表现的综合征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皮肤受累表现为特征性的多发性雀斑样痣,同时伴有不同的系统如心血管系统、内分泌系统、神经系统和骨骼的受累.主要探讨Carney综合征、Leopard综合征、Peutz?Jeghers综合征、Laugier?Hunziker综合征、PTEN相关的错构瘤综合征、雀斑样痣伴动脉夹层综合征和家族性泛发性雀斑样痣共7种以雀斑样痣为皮肤表现的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和致病基因,并对其发病的分子学机制进行探讨,以加深对该疾病的认识.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面部常见的痣细胞痣、表皮黑素细胞损害和真皮黑素细胞损害的临床表现、鉴别诊断和处理进行介绍,以期对这类疾病能作出正确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8.
报告1例黑头粉刺痣并发右耳轻度混合性耳聋,本例病史、临床表现和组织病理均符合黑头粉刺痣。但其近来出现的右耳轻度混合性耳聋是否与本病有必然联系,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
1366例色素痣样皮损病理结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色素痣样皮损临床与病理诊断的关系。方法对1 366例临床诊断色素痣的病例作临床表现及病理诊断回顾性分析。结果1 366例临床诊断为色素痣的病例中病理结果符合色素痣者958例,占总例数的70.13%,其中皮内痣、混合痣、交界痣及蓝痣各761例、95例、32例、52例,分别占色素痣的79.44%、9.92%、3.34%、5.43%;有408例病理结果与临床诊断不吻合,占29.87%,不吻合病例的前3位病理诊断为脂溢性角化症(227/408)、基底细胞上皮瘤(47/408)、皮肤纤维瘤(23/408)。结论色素痣的正确诊断必须结合病理检查。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色痣样皮损临床与组织病理诊断的关系。方法对952例临床诊断为色痣的病例作临床表现及病理诊断的回顾性分析。结果 952例临床诊断为色痣的病例中,病理结果符合色痣者624例,确诊率为65.55%,其中皮内痣316例(50.64%)、混合痣236例(37.82%)、交界痣72例(11.54%);有328例病理结果与临床诊断不符合,占34.46%,不吻合病例的病理诊断前五名为脂溢性角化病(SK)177例(18.59%)、蓝痣45例(4.72%)、血管瘤25例(2.62%)、纤维瘤11例(1.15%)、雀斑样痣7例(0.74%)。结论组织病理检查是确诊色痣的金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