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7 毫秒
1.
目的:探讨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在老年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应用的效果。方法:选取老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8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观察组采用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对照组采用全身麻醉,比较2组的麻醉效果。结果:2组患者T1、T2血流动力学无明显差异;观察组T3、T4、T5血流力学指标SBP、DBP、HR、麻醉清醒时间15.5±3.5分钟、拔管时间8.8±1.3分钟明显低于对照;观察组VAS评分为(15.3±4.2)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能够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减轻术后疼痛,利于术后患者清醒。  相似文献   

2.
陈红霞 《中外医疗》2009,28(26):38-38
目的比较全麻复合硬膜外和单纯全麻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麻醉管理对MAP.DBP及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80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随机分成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治疗组)组和硬膜外麻醉(对照粗)组,监测麻醉前,气腹前10min.气腹后各时点血流动力学的变化及其术后生活质量。结果对照组T2,T3时MAP减慢,HRT2时升高,T3时降低(P〈0.05);治疗组T2时HP、MAP降低,T3时HR.MAP升高(P〈0.05)。治疗组病人较对照组病人术后清醒更快,恶心呕吐发生例数少(P〈0.05)。结论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时能战轻手术中机体应激反应,稳定血液动力学,清醒质量高,是较理想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不同麻醉方法下CO2气腹对呼吸与循环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例腹腔镜妇科手术患者随机分成A、B两组,每组各30例。B组采用插管全麻,A组则采用硬膜外复合全麻方案完成麻醉,比较两组术后血流动力学及呼吸功能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T2时段B组SBP、DBP及HR明显高于A组(P<0.05),T4时段DBP及HR也明显高于A组(P<0.05);T2、T3、T4时段B组Paw明显高于A组(P<0.05)。结论硬膜外复合全麻方案应激反应更小,血流力学波动平缓,对腹腔镜妇科手术CO2气腹患者呼吸及循环功能影响较低,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腹腔镜嗜铬细胞瘤切除术的麻醉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廖惠花  蔡伟华  莫坚 《河北医学》2006,12(9):884-887
目的:总结腹腔镜嗜铬细胞瘤切除术的麻醉方法。方法:22例腹腔镜嗜铬细胞瘤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全麻加硬膜外组和全麻组。比较两组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变化和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在血流动力学变化方面,腹腔镜手术患者在气腹及肿瘤探查时有显著性变化,全麻加硬膜外组HR、MAP、SBP、DBP较对照组降低,但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而并发症的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结论:腹腔镜嗜铬细胞瘤切除术术中有一定的血流动力学波动,全麻加硬膜外麻醉是最适宜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 比较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与单纯全麻在高血压患者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 择期行腹腔镜子宫切除术的高血压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例.A组采用全麻加硬膜外阻滞,B组为单纯全麻组.2组分别于麻醉前(T0)、气管插管时(T1)、气腹后5 min(T2)、切除子宫时(T3)、拔管时(T4),记录心率、收缩压、舒张压的变化,记录2组患者术中全麻用药量和术毕苏醒情况.结果 B组患者在T2、T3、T4时的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均明显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丙泊酚、芬太尼用量均明显长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毕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及完全清醒时间B组均明显大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能减少术中应激反应使血流动力学稳定,全麻药量明显减少,术后苏醒快、拔管早,是高血压患者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较为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6.
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与单纯全麻在腹腔镜手术中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比较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与单纯全麻在腹腔镜手术气腹后时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80例ASAI-II级择期腹腔镜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全麻复合硬膜外组(A组)和单纯全麻组(B组)各40例,观察两组麻醉期间一般指标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在麻醉后和气腹后在SBP、DBP、及HR上均有显著变化,而B组较A组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在腹腔镜手术中更能提供可靠稳定的血流动力学的变化。  相似文献   

7.
陈宏福  张瑞东  高宝斌 《浙江医学》2016,38(16):1351-1353
目的探讨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效果及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拟行择期腹腔镜手术的妇科患者12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全麻组(A组)和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B组),每组63例。记录两组患者二氧化碳气腹前(T1)、气腹后10min(T2)、30min(T3)、拔管后5min(T4)的SBP、DBP、HR、MAP、SpO2以及子宫松弛度等级、全麻用药量、手术时间、术后苏醒时间。结果B组T2、T3、T4时SBP、DBP、HR、MAP均低于A组(均P<0.05)。A、B组子宫松弛度优良率分别为69.84%、93.65%,B组高于A组(P<0.05)。B组丙泊酚、瑞芬太尼、阿曲库铵消耗量均少于A组(均P<0.05),手术时间、术后苏醒时间均短于A组(均P<0.05或0.01)。结论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具有较好的麻醉效果,患者血流动力学比较稳定。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在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中对于子宫松弛度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选择该术式的最佳麻醉方法。方法30例ASA1~2级择期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患者,随机分单纯全麻组(对照组)和全麻复合硬膜外组(观察组)各15例。两组患者全麻诱导和维持方法相同。观察组于诱导前取L2-3间隙腰椎穿刺,确定为硬膜外腔后向上置管3.5~4㎝;平卧后调整麻醉平面在T6以下。术中由手术医师对子宫松弛度评级(分优、良、差3级);记录全麻用药量、血液动力学、手术时间、术毕苏醒时间及术后躁动情况。结果观察组子宫松弛度优于对照组(P<0.01),手术时间及术后苏醒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全麻用药量及术后躁动例数少于对照组,而血流动力学更趋于稳定。结论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在腹腔镜子宫切除术中可达到满意的子宫松弛,有利于手术操作,缩短手术时间,血流动力学稳定,苏醒快,是安全可行的麻醉选择。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120例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将选取的患者分为两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全身麻醉,观察组给予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结果:观察组麻醉起效时间、拔管时间以及清醒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观察组T2和T3时间段HR水平以及T1、T2和T3时间段MAP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采用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可有效维持血流动力学指标,且麻醉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不同麻醉方法对胃癌根治术患者围术期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军  李冠雄  李静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15):1988-1989
目的:探讨不同麻醉方法对胃癌根治术患者围术期白细胞介素-6(IL-6)、T淋巴细胞亚群及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的影响。方法:选择胃癌根治术患者30例,随机分为两组。Ⅰ组为单纯全麻,Ⅱ组为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分别于麻醉前、麻醉后2h、术后1d和术后6d抽取静脉血,用放免法测定血清IL-6含量,用流式细胞仪测定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的数量。结果:两组麻醉后2hIL-6均明显升高,与麻醉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细胞亚群CD3+、CD4+、CD4+/CD8+、NK细胞均有所下降,与麻醉前比较,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d两组IL-6均较麻醉前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细胞亚群CD3+、CD4+、CD4+/CD8+下降与麻醉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Ⅰ组P<0.01,Ⅱ组P<0.05);术后6d各组数据均恢复至术前水平。结论:胃癌根治术患者麻醉手术后免疫功能有一过性不同程度的抑制,其中单纯全麻组明显。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明显轻于单纯全麻组。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腹部区域阻滞联合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CIA)对比患者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对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老年患者术后镇痛效果、焦虑情绪、恶心呕吐及炎性介质释放的影响。  方法  选取昆明市第二人民医院普外科所收治的全身麻醉气管插管下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老年患者90例,时间自2021年2月至2022年6月,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神经阻滞组(S组)和硬膜外镇痛组(Y组)。每组各45例,Y组患者择T12~L1行硬膜外穿刺置管,连接PCEA测定硬膜外阻滞平面在T8~L1以上后行快速诱导全麻气管插管下完成手术,术毕继续使用PCEA行术后镇痛;S组患者在超声引导下行术侧髂腹下/髂腹股沟神经阻滞(IINB)及双侧腹直肌鞘阻滞(RSB),测定区域阻滞平面在术侧及腹正中T8~L1以上后行快速诱导全麻气管插管下完成手术,术毕联合PCIA行术后镇痛。对比2组患者术毕清醒及术后不同时间点疼痛强度数字等级评定量表(NRS)评分、贝克焦虑量表(BAI)评分、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浓度及术后恶心呕吐(PONV)发生率。  结果  2组患者性别、年龄、美国麻醉医师协会风险评估分级(ASA)、身体质量指数值(BMI)、手术用时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S组住院天数少于Y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2组组间及时间存在交互作用(P < 0.05);2组术毕拔除气管导管后0.5 h的NRS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S组术后12 h,24 h时间点NRS评分均低于Y组(P < 0.05);2组术后48 h时间点NRS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2组组间及时间存在交互作用(P < 0.05);S组术后12 h,24 h时间点BAI评分均低于Y组(P < 0.05);2组术后48 h时间点BAI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2组术后12 h,24 h,48 h任意时间点BAI评分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且BAI评分逐渐降低。2组术前12 h时间点HMGB1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S组术后12 h,24 h时间点HMGB1均低于Y组(P < 0.05);2组术后48 h时间点HMGB1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2组术后12 h,24 h,48 h时间点HMGB1组内比较均高于术前12 h时间点(P < 0.05)。S组术后12 h,24 h,48 h时间点PONV发生率均低于Y组(P < 0.05);2组术后12 h,24 h,48 h时间点PONV发生率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术前采用腹部区域阻滞联合PCIA多模式镇痛相较于硬膜外阻滞镇痛,对减轻全身麻醉下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老年患者术后疼痛和焦虑情绪、减少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以及降低静脉血中HMGB1浓度有更积极的作用,且对减少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的效应更为持久,有利于老年患者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镇静镇痛慢诱导气管插管技术对减轻血流动力学波动,减少清醒气管插管对手术患者产生术后不良记忆、负面情绪、心理或精神影响。  方法  选取昆明市第二人民医院2017年6月至2020年10月所收治的全身麻醉气管插管下非仰卧位手术患者11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快速诱导全麻气管插管,由医护人员完成体位摆放;研究组患者给予充分镇静、镇痛、气管表面麻醉慢诱导并保留自主呼吸行气管插管,医护人员在患者自主配合下完成体位摆放后进行全身麻醉。对比2组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术后记忆情况及心理状态评估。  结果  2组T1时间点组间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血流动力学稳定未见统计学差异(P > 0.05);T2时间点组间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血流动力学稳定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 < 0.05)。2组T3时间点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组间比较血流动力学稳定对照组优于研究组(P < 0.05),2组T4时间点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组间比较血流动力学稳定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 < 0.05)。研究组给药开始至完成气管插管时间长于对照组(P < 0.05),2组手术结束至清醒拔除气管导管时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 > 0.05)。2组患者术后1 d对进入手术室后记忆、心理状态测评组间及组内比较均未见明显统计学差异(P > 0.05)。  结论   全麻手术患者采用镇静、镇痛慢诱导气管插管技术不会增加患者产生术后不良记忆、负面情绪、心理或精神影响的概率。慢诱导临床操作时间稍长于快诱导,但不会引起苏醒延迟及拔管延迟,虽然插管时造成一定程度的血流动力学变化,但影响轻微,拔管时可减少拔管刺激引起的不良反应,对血流动力学影响优于快诱导气管插管。  相似文献   

13.
鲁靖 《中外医疗》2011,30(17):18-20
目的探讨静脉全身麻醉与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2种方法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的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10月至2010年11月收治的腹腔镜妇科手术病例221例,A组:116例,丙泊酚静脉复合麻醉。B组:105例,丙泊酚静脉麻醉加硬膜外阻滞麻醉。观察记录麻醉前后不同时间血压、心率、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脉搏氧饱和度、术毕清醒时间、拔管时间及术中知晓情况。结果静脉全身麻醉组麻醉和气腹对循环、呼吸影响最大,静脉全身麻醉组麻醉和气腹后平均动脉压、心率、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明显升高,脉搏氧饱和度不降,术毕清醒时间明显长于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组,术中知晓发生率介于(P〈0.05),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组平均动脉压下降,心率变化不明显(P〉0.05)、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脉搏氧饱和度增加(P〈0.05);术后清醒和拔管时间快于静脉全身麻醉组,术中疼痛知晓发生率最低(P〈0.01)。2组放气腹后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较麻醉前明显增加(P〈0.01)。结论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麻醉,麻醉平稳、效果可靠,血流动力学相对稳定,术后苏醒快,费用低,适合妇科腹腔镜手术麻醉。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硬膜外复合全麻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将我院120例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硬膜外复合全麻(研究组)60例,单纯全麻(对照组)60例,分析两组术中血流动力学变化、术后苏醒时间,评价两组患者子宫松弛度.结果 术中研究组患者血流动力学较对照组患者更平稳,诱导前两组MAP与HR基本相同(P>0.05),麻醉后对照组MAP与HR均高于研究组.研究组苏醒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93.33%)子宫松弛度显著优于对照组(70.00%)(P<0.05).结论 硬膜外复合全麻较单纯全麻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具有较好的麻醉效果,患者术中心率、血压更平稳,子宫松弛度良好适合手术操作,术后苏醒较快.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全身麻醉与连续硬膜外麻醉下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KA)围术期血液保护及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选择2009年9月~2011年1月武警浙江总队嘉兴医院行TKA手术的患者60例,按麻醉方式不同分为全身麻醉组和硬膜外组,每组各30例.观察麻醉前即刻(T1)、麻醉后30 min (T2)、术毕(T3)、术后1 d(T4)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呼吸频率(RR)和血氧饱和度(SpO2)变化,记录血小板(PLC)、纤维蛋白原(Fbg)、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等凝血指标的变化情况;并对两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进行分析.结果 ①两组T1~T4不同时点SpO2均未见明显变化,且两组间比较,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T4时点MAP、HR均低于T3时点,硬膜外组T3时点MAP、HR水平高于T2时点,硬膜外组T2时点MAP、HR水平高于T1时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全身麻醉组T1时点PLC、Fbg、PT、APTT与硬膜外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全身麻醉组T4时点Fbg、PT、APTT水平低于硬膜外组T4时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全身麻醉组发生深静脉血栓11例(36.7%),明显高于硬膜外组的3例(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方式对降低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在ERAS理念下根据肝癌疾病特点及围手术期的护理需求,构建腹腔镜肝叶切除围手术期护理健康教育路径并探讨其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160例行腹腔镜肝叶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80例。对照组患者围手术期采用传统的护理健康教育方法,而实验组患者采用护理健康教育路径。比较2组患者院前检查及术前准备时间、术后自我疼痛评估、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患者满意度进行比较。  结果  除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在院前检查时间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术前准备时间、术后自我疼痛评估,下床活动时间,患者满意度等都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基于ERAS理念下将护理健康教育路径运用于腹腔镜肝叶切除围手术期,可有效缩短住院时间,节省住院费用,减轻患者痛苦等方面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基于ERAS的理念和腹腔镜肝癌切除术后患者的康复需求,构建腹腔镜肝癌切除术后康复日志,研究其应用效果。  方法  选择2021年1月至12月行腹腔镜肝癌切除术的患者120例,根据围手术期处理方法不同(ERAS组79例,非ERAS组41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取整体护理及围手术期常规健康指导,实验组采用医、护、患共管模式,应用康复日志。比较2组患者康复情况及满意度。  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并发症例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其他指标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 < 0.05)。  结论  构建康复日志并应用有助于腹腔镜肝切除术后患者掌握术后康复知识,提高患者的主动性,促进家属的积极参与,加速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策略对单孔腹腔镜卵巢囊肿切除患者应激因子及术后康复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20年9月1日至2021年9月30日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妇科因卵巢囊肿行经脐单孔腹腔镜手术患者6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围术期传统干预,观察组实施ERAS策略。比较2组患者围术期的应激因子热休克蛋白70(heat shock proteins 70,HSP70)和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水平,疼痛数字评分(NRS),临床观察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输液量、术后通气时间、留置尿管时间、下床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  2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中输液量方面无统计学差异,在术后通气时间、留置尿管时间、术后下床时间方面观察组则优于对照组。术后4 h和8 h 2组患者的NR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术后24 h比较无显著差异(P > 0.05);2组入院时HSP70和CRP测定值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 > 0.05),对照组在麻醉诱导和术后24 h 测定的HSP70和CRP值则高于观察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2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 > 0.05)。  结论  ERAS策略在单孔腹腔镜卵巢囊肿切除患者安全、有效,减轻围术期应激反应。单孔腹腔镜的优势联合ERAS策略可以让患者对手术产生更多的安全感和满意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经皮穴位电刺激(TEAS)联合全身麻醉对患者胃肠激素及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的影响,探讨TEAS联合全身麻醉在老年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月于杭州市中医院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的老年患者90例,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A组(45例)和B组(45例)。A组患者给予全身麻醉处理,B组患者在A组的基础上给予TEAS处理。比较2组患者围手术期指标、术中不同时间血流动力学改变情况、胃肠激素水平、中枢神经特异性(S100β)蛋白及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POCD发生情况。  结果  B组患者丙泊酚、瑞芬太尼用量、苏醒时间及拔管时间明显低于A组(P < 0.05)。B组中心静脉压(CVP)水平明显高于A组(P < 0.05)。2组胃泌素、胃动素水平较术前明显降低(均P < 0.05),且B组明显高于A组(P < 0.05)。机体S100β蛋白水平先升高后降低(P < 0.05)、BDNF水平及MMSE评分先降低后升高(均P < 0.05),且B组术后1、3、7 d时S100β蛋白水平均低于A组(均P < 0.05),BDNF水平及MMSE评分均高于A组(均P < 0.05)。术后1、3 d,B组POCD发生率低于A组(37.78% vs. 68.89%,24.44% vs. 51.11%,均P < 0.05)。  结论  TEAS联合全身麻醉可减轻老年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后患者手术及麻醉对胃肠激素分泌的抑制作用,保护中枢神经系统,改善认知功能,减少POCD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