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目的:探讨应用展肌肌皮瓣修复足底负重区软组织缺损并跟骨慢性骨髓炎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2009年7月至2015年12月,对9例足底负重区软组织缺损并跟骨慢性骨髓炎的患者,用展肌肌皮瓣移植修复。术后观察皮瓣成活、伤口愈合情况,患足负重行走功能及跟骨骨髓炎恢复情况。结果:术后定期随访,皮瓣均完全成活,1例伤口感染,经换药及Ⅱ期清创后愈合,其余8例伤口均I期愈合,皮瓣供区植皮均完全成活,随访跟骨慢性骨髓炎治愈无复发,皮瓣外形良好、感觉正常,患肢负重行走功能良好。结论:展肌肌皮瓣是治疗跟足底负重区软组织缺损并跟骨慢性骨髓炎的较理想选择。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皮瓣转移修复治疗足踝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7年1月在该院诊治的30例足踝软组织缺损部分合并跟骨慢性骨髓炎患者作为分析对象,在常规清除病灶后,VSD封闭负压引流,均给予皮瓣移植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30例患者中有2例患者出现皮瓣边缘坏死,经及时的伤口换药处理,创口结痂,结痂脱落后伤口愈合,其余28例患者均皮瓣成活,伤口愈合。供区经过直接缝合或中厚皮片修复后愈合。有2例腓肠神经营养皮瓣移植患者因为皮瓣及旋转处较为臃肿,术后行皮瓣修整,其余的28例患者对移植后的外形均满意。有9例慢性骨髓炎的患者均完全愈合,在术后的4个月~1年的随访中无出现复发。所有患者的行走功能恢复良好,患者自身的满意率为96.67%。结论采用皮瓣转移修复治疗足踝软组织缺损的效果显著,手术简单,安全性高,对消除创面和控制感染的效果良好,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显微外科皮瓣、肌皮瓣治疗足踝部软组织缺损及骨外露的疗效。方法择2014年4月-2017年4月该院收治的50例足踝部软组织缺损及骨外露患者,采取显微外科皮瓣、肌皮瓣治疗方式进行治疗,术后随访半年,了解患者足踝部软组织缺损及骨外露治疗效果。结果 50例患者全部顺利完成手术,皮瓣成活,创面愈合,在之后的随访过程中,患者的皮瓣弹性以及外形都恢复比较良好,足踝功能得到恢复,不存在有严重并发症情况。结论针对足踝部软组织缺损及骨外露患者,采取显微外科皮瓣、肌皮瓣治疗方式,操作简单,抗感染能力好,可以帮助患者更好的康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联合游离股前外侧肌皮瓣移植治疗胫骨远端骨髓炎合并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13年2月到2016年12月,采用负压封闭引流联合游离股前外侧肌皮瓣移植治疗胫骨远端骨髓炎合并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17例。男10例,女7例;左侧9例,右侧8例;年龄25~53岁,中位数38岁。均为胫骨远端开放性骨折合并皮肤软组织缺损,行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或外固定架外固定手术治疗后并发骨髓炎。皮肤软组织缺损面积7 cm×12 cm至10 cm×20 cm。初次手术至本次入院时间6~12周,中位数7周。治疗后随访观察皮瓣成活、患肢功能恢复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本组皮瓣切取面积10 cm×15 cm至13 cm×25 cm。17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20个月,中位数12个月。皮瓣均成活,质地柔软,色泽好,外观满意。末次随访时,患肢功能均恢复。术后并发皮瓣远端皮肤边缘坏死和皮瓣组织液化各1例,均经换药后创面愈合;并发静脉危象1例,经皮瓣远端小切口持续放血及拆除部分缝线处理,皮瓣成活。结论:应用负压封闭引流联合游离股前外侧肌皮瓣移植治疗胫骨远端骨髓炎合并皮肤软组织缺损,皮瓣成活率高,有利于患肢功能恢复,且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应用皮瓣移植修复小腿皮肤缺损骨外露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6年1月.2009年10月应用筋膜皮瓣、肌皮瓣、岛状皮瓣,对23例患者进行修复的病例。择期手术修复20例;小腿外伤后软组织缺损骨外露18例,肿瘤放疗后软组织坏死骨外露2例,慢性骨髓炎3例,3例中原发性骨髓炎1例,创伤后骨髓炎2例;有钢板螺丝钉外露15例。结果:胫骨上段皮肤缺损选用隐动脉皮瓣1例,该皮瓣可供面积大,血管蒂长,皮下脂肪少,手术中提取皮瓣观察血管走向。腓肠肌皮瓣7例,腓肠肌内外两侧头均有一条营养动脉可形成内外两个独立的肌皮瓣,该皮瓣血运丰富,抗感染力强,游离肌肉血管束时,旋转幅度大。小腿筋膜皮瓣13例,足背岛状皮瓣2例。23例皮瓣移植全部成活,外形、功能满意。结论:皮瓣移植修复小腿软组织缺损骨外露安全、有效、可靠。皮瓣选择应根据缺损部位、皮瓣特性而定。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应用皮瓣移植修复小腿皮肤缺损骨外露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6年1月~2009年10月应用筋膜皮瓣、肌皮瓣、岛状皮瓣,对23例患者进行修复的病例。择期手术修复20例;小腿外伤后软组织缺损骨外露18例,肿瘤放疗后软组织坏死骨外露2例,慢性骨髓炎3例,3例中原发性骨髓炎1例,创伤后骨髓炎2例;有钢板螺丝钉外露15例。结果:胫骨上段皮肤缺损选用隐动脉皮瓣1例,该皮瓣町供面积大,血管蒂长,皮下脂肪少,手术中提取皮瓣观察血管走向。腓肠肌皮瓣7例,腓肠肌内外两侧头均有一条营养动脉可形成内外两个独立的肌皮瓣,该皮瓣血运丰富,抗感染力强,游离肌肉血管束时,旋转幅度大。小腿筋膜皮瓣13例,足背岛状皮瓣2例。23例皮瓣移植全部成活,外形、功能满意。结论:皮瓣移植修复小腿软组织缺损骨外露安全、有效、可靠。皮瓣选择应根据缺损部位、皮瓣特性而定。  相似文献   

7.
目的:报道小腿部软组织缺损伴骨、肌腱外露应用显微外科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4种类型的皮瓣进行修复13例,其中应用皮下筋膜瓣3例,腓肠神经营养皮瓣2例,比目鱼肌瓣5例,游离背阔肌皮瓣2例,游离胸脐皮瓣1例。急性创伤10例中,3例急症手术一期修复,另7例创面污染较重,于清创术后6d,创面干净后择期手术,1例慢性骨髓炎经过扩创后行游离皮瓣治疗,2例长期皮缺损骨外露经扩创术行比目鱼肌瓣移植。结果术后13例皮瓣全部成活,2例皮瓣远端尖部发生皮肤坏死,经游离植皮修复。受区发生表浅感染1例,供区植皮小块坏死1例,经短期换药处理愈合。随访4月-1年,平均8个月,供区愈合满意,未见明显功能障碍,受区皮瓣颜色、质地均较好,患肢功能恢复较满意。结论小腿部软组织缺损伴骨、肌腱外露、骨髓炎患者,应用显微外科修复可取得较满意的效果。最佳手术方案的制定,精细熟练的显微手术,血管危象的防治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目的:用彻底清创、持续灌洗结合负压封闭引流方法,探讨其治疗慢性骨与关节感染的疗效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持续灌洗加负压封闭引流,结合全身抗生素应用及早期康复训练治疗30例慢性骨髓炎患者。通过观察创面愈合情况、抗菌素应用时间、VSD敷料更换次数及有无复发等指标评估疗效。结果:经随访1年,30例中除1例跟骨慢性骨髓炎复发和1例胫腓骨骨折术后慢性感染复发外,其余患者情况良好,未见复发。结论:清创术后持续灌洗加负压封闭引流能有效地促进慢性骨感染伤口的生长与愈合,并缩短伤口愈合及抗生素应用时间。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应用腓肠肌内侧头肌皮瓣转移治疗胫骨中上段创伤性慢性骨髓炎合并骨缺损骨外露的疗效。方法对27例胫骨慢性创伤性骨髓炎合并骨缺损骨外露的患者,采用病灶清除,Ⅰ期植骨,外固定支架固定,腓肠肌内侧头肌皮瓣转移的方法进行治疗。结果本组27例均得到1 a以上随访,所有转移皮瓣全部成活,除2例骨髓炎复发、植骨失败外,其余病例炎症均未复发,植骨愈合好,植骨愈合时间2.7~6.3个月,平均3.7个月。结论腓肠肌内侧头肌皮瓣转移治疗胫骨中上段创伤性慢性骨髓炎并骨外露骨缺损,可以提高疗效,缩短病程,减少费用,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利用前臂骨间背侧动脉穿支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的方法与疗效。方法:对10例手部缺损患者行切取骨间背侧动脉穿支皮瓣修复手术,并观察其疗效。结果:10例全部成活,外形良好;其中1例皮瓣出现张力性水泡予拆线后成活,伤口一期愈合;术后8例经6~24个月随访皮瓣外形及供区功能满意,皮瓣色泽、质地、弹性及感觉恢复良好。结论:利用前臂游离的骨间背侧动脉穿支皮瓣修复手部皮肤缺损可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筋膜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及方法.方法:自2007 年7 月至2011年7 月4 年间我科应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筋膜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13 例.结果:13 例患者均有进行随访,随访时间4~ 18个月,平均10 个月.1 例切口远端处出现感染,经换药治疗后完全愈合; 1 例远端少量皮肤坏死,脱痂后创面愈合.其余皮瓣均成活.皮瓣质地优良,色泽与周边皮肤接近,外形及功能满意,下肢负重、行走功能正常.结论: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手术切取相对简便,血液供应可靠,且不牺牲主要动脉,因此是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较为理想的方法,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皮肤缺损性胫骨骨髓炎的治疗方法. 方法 对18例皮肤缺损性胫骨骨髓炎患者先期行手术清创,有骨折未愈合不稳定者应用外固定架固定,在外露骨上钻孔或开窗引流,VSD覆盖至创面清洁,肉芽生长良好,培养无细菌生长后行组织瓣移植修复创面.根据皮肤缺损情况及部位设计腓肠肌皮瓣,再VSD覆盖伤口,外固定支架安装固定. 结果 18例转移皮瓣全部成活,4例术后创面少许渗液经换药愈合,2例植皮区部分皮肤坏死,经换药后皮肤爬行替代成活,外形满意.本组病例获12~24个月随访,伤口愈合良好,原骨折部骨痂生长良好,无再发感染. 结论 VSD结合腓肠肌皮瓣转移是治疗皮肤缺损性胫骨骨髓炎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小腿皮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治疗跟骨髓炎及跟部创面的方法。方法:2006年3月至2008年12月,我院对15例跟骨髓炎及跟部皮肤缺损创面应用小腿皮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进行修复,其中跟骨骨髓炎8例,跟部创面7例。用隐神经营养学管逆行岛状皮瓣2例,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13例。皮瓣切取面积4.0cm*6.0cm-8.0cm*10.0cm。结果:术后15例皮瓣12例全部成活;1例远端部分坏死,经换药后痊愈;2例跟骨骨髓炎未愈合,但皮瓣无坏死,感染,其中1例经抗生素填塞,换药后愈合,1次再次行骨髓炎扩创+冲洗引流后好转。随访:6—18月,皮瓣质地柔软,弹性好,外形满意,颜色接近正常,患者对皮瓣外形及治疗效果满意。供皮区植皮全部成活,外形满意。结论:小腿皮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是修复治疗跟骨骨髓炎及跟骨创面的一种较理想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臀大肌带蒂肌皮瓣结合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褥疮创面修复的应用效果。方法:纳入我院2013年2月—2015年2月确诊为骶尾部褥疮合并皮肤软组织缺损的24例患者,应用臀上动脉浅支为蒂的臀大肌带蒂肌皮瓣结合VSD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结果:术后2例皮瓣血运不良,创面延期愈合;1例患者出现皮瓣边缘坏死,换药之后创面肉芽长出,再行2期植皮手术,术后伤口愈合;其余皮瓣均能够成活,创面Ⅰ期愈合;供区的切口均为Ⅰ期愈合;所有患者均进行了为期12个月的随访,6例患者出现了皮瓣移植后的臃肿;其余18例均取得了满意的临床疗效。均在治疗后1个月内出现一定程度的深浅感觉功能障碍,3~6个月感觉逐渐恢复。结论:臀大肌带蒂肌皮瓣结合负压封闭引流技术能较好地修复骶尾部褥疮合并组织皮肤缺损,该方法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载抗生素硫酸钙混合髂骨植骨联合穿支皮瓣移植治疗胫骨慢性骨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2015年10月至2017年5月,采用载抗生素硫酸钙混合髂骨植骨联合穿支皮瓣移植治疗胫骨慢性骨髓炎患者13例。男12例,女1例。年龄27~60岁,中位数43岁。均为胫骨骨折术后慢性骨髓炎患者,其中胫骨开放性骨折7例、闭合性骨折6例。贴骨瘢痕面积1. 0 cm×1. 5 cm至3. 5 cm×9 cm。病变位于胫骨近端2例、胫骨中段4例、胫骨远端7例。病程3个月至2年,中位数7个月。术后随访观察皮瓣成活、骨质愈合及骨髓炎复发情况,末次随访时按照鲁玉来等制定的慢性骨髓炎疗效标准评定疗效。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15个月,中位数13个月。皮瓣均成活,外观及质地良好。骨质均愈合,愈合时间3~6个月,中位数5个月。至末次随访时,所有患者骨髓炎均未复发,按照上述疗效标准评定疗效,均好转。结论:载抗生素硫酸钙混合髂骨植骨联合穿支皮瓣移植治疗胫骨慢性骨髓炎,皮瓣成活率高、外观及质地良好,骨质愈合率高,骨髓炎复发率低,综合疗效好。  相似文献   

16.
足跟骨骨髓炎并皮肤缺损是临床上常见较棘手病例,患者常常几年甚至10余年手术等治疗无法治愈。我们自2005年至2009年采用足底内侧皮瓣修复治疗跟骨骨髓炎并皮肤缺损11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骨炎托毒丸结合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移植治疗跟骨慢性骨髓炎的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39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0例和对照组19例。治疗组在手术前服用骨炎托毒丸1个月,择期完成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移植手术,术后再连续服用2个月。对照组不服用骨炎托毒丸,择期完成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移植手术。治疗期间严格遵照慢性骨髓炎抗生素应用原则进行抗生素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5.0%,对照组为89.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伤口愈合时间治疗组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炎托毒丸结合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移植治疗跟骨慢性骨髓炎临床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18.
罗雪平  阮诚 《中医正骨》2012,24(2):47-48
目的:观察腓肠神经远端筋膜蒂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3例行该术的患者进行了随访.结果:20例皮瓣一期成活,2例皮瓣远端部分坏死经换药治愈,1例皮瓣大部分坏死经换药后在筋膜层表面行游离皮片移植愈合.术后6个月至2年随访,皮瓣全部成活,无1例发生创伤部位深部感染,皮瓣色泽、质地良好,负重区无破溃,功能恢复良好.结论:腓肠神经远端筋膜蒂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效果肯定.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对足踝软组织缺损采取腓肠神经–小隐静脉营养血管远端蒂皮瓣修复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2016年5月至2017年12月梅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20例足踝软组织缺损患者,创面彻底清创后均采用腓肠神经–小隐静脉营养血管远端蒂皮瓣修复术进行治疗。结果:(1)患者治疗后的不良反应主要为皮瓣肿胀及静脉淤血,皮瓣肿胀的发生率为25.0%,静脉淤血的发生率为10.0%。(2)本研究20例患者中,18例患者皮瓣全部成活,2例患者出现边缘坏死合并水泡的症状,经换药治疗后全部愈合;2例患者皮瓣虽然全部成活但是因在实施手术前清创并不彻底,导致术后发生感染的症状,换药治疗效果并不理想,皮瓣发生掀起的现象,彻底清除创腔内不健康组织后并放置引流管进行冲洗治疗后,伤口逐渐愈合。在半年后对其进行随访发现,所有患者皮瓣质地良好,薄厚均匀,行走功能彻底恢复。结论:足踝软组织缺损采取腓肠神经–小隐静脉营养血管远端蒂皮瓣修复术具有操作简单、血运丰富、预后好等特点,同时在手术的过程中不需借助显微技术,是足踝软组织缺损修复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20.
股前外侧皮瓣交腿移植修复胫前皮肤缺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逆行股前外侧皮瓣交腿移植的方法修复胫前皮肤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采取逆行股前外侧皮瓣交腿移植方法,治疗难以覆盖的小腿皮肤软组织缺损3例,其中右小腿广泛开放伤、胫腓骨骨折、骨缺损骨外露2例,右小腿开放伤致胫骨缺损、胫前贴骨瘢痕1例。结果3例皮瓣均成活,供区伤口直接缝合。手术后3 d内有轻度的静脉危象。伤口Ⅰ期愈合2例,Ⅱ期愈合1例。断蒂后皮瓣血供正常,质软,色泽无改变。患者对体位舒适程度基本满意,无体位痛苦感。结论股前外侧皮瓣交腿移植是治疗小腿远端及踝关节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可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