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对比经皮肾穿刺取石术(MPCNL)与经尿道输尿管镜碎石术(URL)在治疗输尿管上段嵌顿性结石的疗效差异以及安全性,并探讨其对血清C反应蛋白的影响,为临床手术方式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选取170例输尿管上段嵌顿性结石患者。随机分为URL组和MPCNL组各85例。URL组采用经尿道输尿管镜碎石术,MPCNL组采用经皮肾穿刺取石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结石清除率、血红蛋白、血清C反应蛋白的变化以及并发症。结果 URL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MPCNL组;URL组患者术后的住院时间较MPCNL组明显缩短;MPCNL组患者术后3d以及术后1个月的结石清除率均明显高于URL组;URL组的血红蛋白仅出现轻微的下降,其下降的幅度明显低于MPCNL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手术前1d及手术后各个时间段的血清CR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URL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24%,MPCNL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8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手术方式治疗输尿管上段嵌顿性结石各有优势,但对患者的创伤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临床上应该根据患者的病情特点综合评估,采用更加合适的手术方式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MPCNL)治疗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单侧输尿管上段结石伴嵌顿患者115例,根据患者的选择分别采用MPCNL(65例)和经尿道输尿管镜取石术(URL)(50例)治疗,分别对其结石清除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并发症发生率、术后辅助治疗、术后并发症等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MPCNL组的术后3 d结石清除率为100.00%,而URL组的术后3 d结石清除率为62.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随访术后1个月的结石清除率,MPCNL组为100.00%,较URL组的84.00%明显提高(P=0.001)。MPCNL组的手术时间(t=5.753,P=0)和住院时间(t=8.635,P=0)较URL组的明显缩短。两组术中并发症、术后感染和血红蛋白下降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MPCNL组术后辅助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治疗率为1.54%,明显低于URL组的1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结论 MPCNL治疗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结石清除率高、并发症少、安全有效,可作为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的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邹火生  黄裕清  余自强 《海南医学》2016,(17):2853-2854
目的:对比经尿道输尿管镜碎石(URL)与微创经皮肾经取石(MPCNL)在输尿管上段嵌顿性结石患者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梅州市人民医院泌尿外二科2011年6月至2014年9月期间收治的116例输尿管上段嵌顿性结石患者,按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URL组与MPCNL组,每组58例,分别给予URL与MPCNL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46.21±12.34) min vs (47.13±11.96) min]及术中出血量[(7.72±2.71) mL vs (8.42±2.66) mL]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URL组术后3 d及术后1个月结石清除率分别为27.6%(16/58)和82.8%(48/58),均显著低于MPCNL组的96.6%和100.0%,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URL组与MPCNL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5.2%(3/58)和6.9%(4/5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PCNL在输尿管上段嵌顿性结石的治疗中能获得更高的结石清除率,可作为输尿管上段嵌顿性结石的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微通道无管化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MPCNL)与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FURL)治疗输尿管上段嵌顿性结石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弋矶山医院2015年9月~2017年9月使用MPCNL与FURL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169例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后第1天血红蛋白下降值、导尿管留置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发热发生率、术后疼痛发生率及术后结石清除率。结果:169例患者中行MPCNL术91例,行FURL术78例。MPCNL组手术时间、术后发热发生率及结石清除率较FURL组有优势(P<0.05),但导尿管留置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FURL组有优势(P<0.05);术后疼痛发生率及术后第1天血红蛋白下降值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合并重度肾积水的输尿管上段嵌顿性结石治疗方法的选择,MPCNL及FURL各有优势,要根据患者实际情况、术者习惯及医院设备进行选择。  相似文献   

5.
目的 比较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LU)和输尿管软镜碎石取石术(FURL)治疗输尿管上段嵌顿性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20年1月至2021年9月新乡市中心医院收治的57例结石处输尿管壁最大厚度(UWTmax)≥3.41 mm的单侧输尿管上段嵌顿性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手术方案将患者分为LU组(n=23)和FURL组(n=34)。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血红蛋白下降值、结石清除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FURL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显著短于LU组(P<0.05);2组患者的血红蛋白下降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U组和FURL组患者的结石清除率分别为100.00%(23/23)和73.53%(25/34),FURL组患者的结石清除率显著低于LU组(χ2=5.376,P<0.05)。LU组和FURL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3.04%(3/23)、8.82%(3/34),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0,P>0.05)。结论 LU治疗结石处UWTmax≥3....  相似文献   

6.
目的 比较微创经皮肾镜碎石术(MPCNL)和经尿道输尿管镜碎石术(URL)治疗输尿管上段嵌顿性结石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73例输尿管上段嵌顿性结石患者,其中31采用MPCNL治疗(MPCNL组),另外42例采用URL治疗(URL组).结果 MPCNL组结石清除率93.5%(29/31),明显高于URL组的71.4%(30/42)(P<0.05);与URL组比较,MPCNL组手术时间长、失血量多、住院时间长及住院总费用多(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输尿管嵌顿性结石,MPCNL结石清除率更高,而URL创伤较小、恢复较快且费用较低.  相似文献   

7.
何谢夫 《中外医疗》2012,31(28):59-60
目的比较并探讨经皮肾镜取石与输尿管镜碎石治疗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临床效果、安全性及经济性。方法选取该院2009年5月—2011年7月收治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7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其中输尿管镜碎石组39例,采用输尿管镜碎石治疗,经皮肾镜取石组39例,采用经皮肾镜取石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血红蛋白下降程度、结石清除率、术后辅助体外碎石率、并发症发生率及住院费用等。结果经皮肾镜取石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输尿管镜碎石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皮肾镜取石组患者血红蛋白下降程度均明显高于输尿管镜碎石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输尿管镜碎石组与经皮肾镜取石组患者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皮肾镜取石组患者结石清除率明显高于输尿管镜碎石组,同时术后辅助体外碎石率明显低于输尿管镜碎石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及住院费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输尿管镜碎石治疗相比,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临床结石清除率较高,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缩短,同时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可作为临床首选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经皮肾镜取石术与输尿管碎石术治疗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方法:选取我院泌尿外科收治的146例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按照手术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79例)采用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对照组(67例)采用输尿管碎石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结石清除率、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在平均手术时间、结石清除率上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输尿管碎石术相比,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良好的临床疗效,且手术风险不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微创经尿道输尿管镜碎石术(URL)及微创经皮肾穿刺取石术(MPCNL)治疗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的疗效。方法 60例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治疗。观察组:结石位置偏低,积水较少的患者采用URL手术;结石体积较大,肾积水较明显且结石位置接近肾盂者采用MPCNL手术。结果观察组术后3d结石清除率(70.00%)及术后1个月结石清除率(97.50%)均高于对照组术后3d结石清除率(25.00%)及术后1个月结石清除率(35.00%),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的URL及MPCNL手术治疗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疗效佳,而且也比较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比较微创经皮肾镜取石(MPCNL)和经尿道输尿管镜碎石(URL)两种不同手术方法治疗输尿管上段嵌顿性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本院收治的140例输尿管上段嵌顿性结石患者随机均分为微创经皮肾镜取石组(MPCNL组)和经尿道输尿管镜碎石组(URL组),每组各70例,比较分析两组手术结果的差异。结果:MPCNL组术后3 d和30 d的结石清除率均显著高于URL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PCNL组的平均手术时间、术后住院天数、术后肉眼血尿时间及住院总花费显著高于URL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输尿管上段嵌顿性结石,MPCNL术后结石清除率更高,但URL术后创伤更小,恢复更快,住院花费更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