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重型颅脑损伤并高血糖患者治疗转归的影响。方法:对389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从入院时就进行动态监测血糖变化,根据血糖值将226例(占58.09%)分为血糖升高组和163例(占41.91%)分为血糖正常组,及时实施护理干预措施,并根据血糖情况及时调整胰岛素用量。加强营养支持、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对患者家属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结果:血糖升高组中有148例患者(占65.49%)血糖7~14d内恢复正常,且预后与血糖正常组两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X2=0.63P〉0.05)。有78例患者血糖持续升高,因颅脑损伤严重而死亡,病死率34.51%,明显低于文献报道的48.53%。结论:对重型颅脑损伤后高血糖患者及时动态监控血糖,及时采取护理干预措施,能降低血糖水平,减轻脑细胞损害,降低死亡率,提高救护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重度颅脑外伤后高血糖患者治疗转归的影响。方法168例重度颅脑外伤患者分为血糖升高组(88例)和血糖正常组(80例)。血糖升高组于入院时及伤后第1、2、3、5、7d晨起抽血检测空腹血糖,根据血糖值使用并及时调整胰岛素用量,使用胰岛素期间对末梢血糖进行动态监测,直至清晨空腹血糖连续2次正常。同时制定饮食护理措施,对患者和(或)家属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结果血糖升高组中有58例患者(占65.91%)血糖在1~3d内恢复正常,且预后与血糖正常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67,P〉0.05)。有13例患者血糖持续升高,终因伤势过重而死亡,病死率14.77%,明显低于文献报道的48.03%。结论对重症颅脑损伤后血糖升高患者尽早实施护理干预,能降低病死率,提高救治水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重型颅脑损伤后高血糖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将79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即分为常规治疗组和护理干预组,护理干预组在行颅脑外伤后常规治疗的同时,实行护理干预措施:制订饮食护理计划,对患者或家属进行针对性的健康宣教,动态监测血糖,正确使用胰岛素,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加强基础护理。结果:护理干预组47例,治愈16例(34.04%),好转17例(36.17%),植物生存17例(36.17%),死亡6例。常规治疗组32例,治愈2例,好转5例,植物生存12例(37.5%).死亡13例(40.63%)。结论:对重型颅脑损伤后血糖升高患者实行护理干预,可降低病死率,提高治愈率,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重型颅脑损伤后高血糖患者预后的效果.方法:将130例重型颅脑损伤伴高血糖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护理干预组,护理干预组在行颅脑外伤后常规治疗的同时,实行护理干预措施:动态监测血糖,正确使用胰岛素,加强营养支持,适当的功能锻炼和全面健康教育.结果:护理干预组65例,治愈23例(35.4%),好转26例(40.4%),植物生存9例(13.8%),死亡7例(10.8%);对照组65例,治愈4例(6.2%),好转10例(15.4%),植物生存20例(30.8%),死亡31例(47.7%).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对重症颅脑损伤后血糖升高患者尽早实施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病死率,提高治愈率,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5.
护理干预在颅脑损伤患者动态血糖监测及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艳 《当代医学》2010,16(32):17-18
目的探讨动态血糖监测及护理干预对促进重度颅脑损伤高血糖患者转归的效果。方法对重度颅脑损伤后住院治疗的178例血糖升高患者随机分为参照组和实验组(两组均为89例)。参照组按常规血糖监测方法,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动态血糖监测,根据血糖水平调控降糖药物的使用,制定相应护理措施,比较两组对象不同时间的生命体征、GCS(Glasgowcomascale)评分和愈后良好率、致残率、植物生存率、死亡率及平均住院天数。结果实验组患者各项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重度颅脑损伤高血糖患者进行动态血糖监测,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能有效提高患者愈后良好率,降低致残率、植物生存率和死亡率,缩短住院天数。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重度颅脑外伤后高血糖患者治疗转归的影响.方法 168例重度颅脑外伤患者分为血糖升高组(88例)和血糖正常组(80例).血糖升高组于入院时及伤后第1、2、3、5、7d晨起抽血检测空腹血糖,根据血糖值使用并及时调整胰岛素用量,使用胰岛素期间对末梢血糖进行动态监测,直至清晨空腹血糖连续2次正常.同时制定饮食护理措施,对患者和(或)家属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结果 血糖升高组中有58例患者(占65.91%)血糖在1~3d内恢复正常,且预后与血糖正常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67,P>0.05).有13例患者血糖持续升高,终因伤势过重而死亡,病死率14.77%,明显低于文献报道的48.03%.结论 对重症颅脑损伤后血糖升高患者尽早实施护理干预,能降低病死率,提高救治水平.  相似文献   

7.
宋佳佳 《中原医刊》2014,(4):118-119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重型颅脑损伤并发消化道应激性溃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0例重型颅脑损伤并发消化道应激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观察组行护理干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措施.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经过治疗护理后,对照组显效6例,占20%,有效18例,占60%,无效6例,占20%:观察组显效15例,占50%,有效12例,占40%,无效3例,占1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型颅脑损伤并发消化道应激性溃疡患者采用特殊护理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重型颅脑损伤后高血糖症患者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型颅脑损伤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和生存质量,常并发高血糖症。颅脑损伤后24 h内血糖峰值与颅脑损伤的伤情与预后密切关联,伤情越重,血糖越高,预后也越差。重型颅脑损伤(GCS评分≤8分),伤后24 h血糖升高55.1%~77.6%[1,2],血糖升高者的死亡率为48.53%[2]。笔者对78例重型颅脑外伤患者进行动态血糖监测,并尽早协助医师调控血糖,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运用胰岛素有效降低血糖水平,使患者获得较好的转归。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我科2005年1月至12月共收治重型、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78例,其中男56例,女22例,年龄24~65岁。…  相似文献   

9.
袁文娟 《大家健康》2014,(9):115-115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行气管切开术后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本院神经外科2013年6月至今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40例,对其护理过程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本组40例患者经精心护理后,治愈36例(90.0%),抢救无效死亡4例(10.0%)。治疗期间,气管套管脱1例(2.5%),皮下血肿2例(5.0%),肺部感染2例(5.0%),均经正确治疗及相应护理后,康复出院。结论:对重型颅脑损伤行气管切开患者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并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将患者呼吸道分泌物及时清除,以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及预防感染,避免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10.
康立  刘莉  张静 《中国热带医学》2007,7(4):545-545,641
目的探讨血糖在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患者痛程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2004年10月~2006年10月发热期入院的260例HFRS患者连续进行血糖检测,依结果分为高血糖组(160例)和非高血糖组(100例),对2组的临床表现、分型、预后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HFRS患者血糖升高率达61.5%。血糖升高与病情轻重、预后均有关,高血糖组休克、少尿发生率以及重、危重型患者高于血糖正常组(P〈0.01,P〈0.05,P〈0.01)。血糖正常组的治愈率高于高血糖组(P〈0.05)。结论动态检测血糖的变化有助于HFRS辅助诊断,判断病情轻重及预后。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急性颅脑外伤患者急性期血糖增高和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之间的关系及其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156例急性期颅脑外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入院后对患者进行血糖检测,根据血糖情况分为高血糖组和正常血糖组,分析血糖变化同急性颅脑外伤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血糖升高组的重型患者明显多于血糖正常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糖升高组中,轻度、中度及重度患者之间的血糖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随着病情加重,血糖水平的升高更为明显。结论急性期颅脑损伤的患者其血糖测定指标越高,病情越严重;临床上采用血糖水平检测急性期颅脑损伤患者的近期预后观察指标。  相似文献   

12.
重型颅脑损伤后二次脑损伤相关因素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雷昆  胡浉波  陈春阳 《当代医学》2010,16(26):101-102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二次脑损伤的临床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3月~2010年3月我科收治重型颅脑损伤患者17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死亡患者作为观察组,生存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体温、早期血压、血糖、血钠等方面的差异,且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70例患者死亡60例(29.41%,60/170);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体温、血糖、血钠水平高、血压低(P〈0.05)。结论高热、高血糖、高血钠、低血压等均为二次脑损伤致伤因素,严重影响预后,应高度重视,针对性加强预防与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急性颅脑损伤患者血糖变化和高血糖对预后的影响,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我院2008 年12 月~2010 年11 月收治的急性颅脑损伤患者69 例,急性期血糖水平均有升高.按照血糖水平分为两组,A 组患者35 例,血糖值>12.0mmol/L;B 组患者34 例,血糖值≤12.0mmol/L.全部患者均给予开颅手术和降血糖药物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血糖值、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 和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OS) 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血糖水平均有所下降,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 组患者GCS 评分明显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 组预后良好率明显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颅脑损伤患者血糖水平越高,表示损伤程度越严重,患者预后越差.急性期有效控制血糖对改善患者预后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4.
冯润芬 《医学理论与实践》2003,16(12):1375-1377
目的:探讨及早应用胰岛素对颅脑外伤后高血糖患者治疗转归的影响。方法:对83例颅脑外伤后血糖升高者于入院时及伤后第1、2、3、5、7、10、14(如血糖仍未恢复正常者酌情延长时间)日晨空腹抽血检测血糖。且在使用胰岛素期间对末梢血糖进行动态的监测直至清晨空腹静脉血糖连续2次正常,同时制定饮食护理措施及对患者或家属进行相应的健康教育。结果:血糖升高者中72.12%(59例)的患者血糖在1-3d内恢复正常,且预后与血糖正常者无差别。组中仅7例患者血糖持续升高,均因伤情重而死亡,占本组重症(GCS≤8分)患者(25例)的29.41%,明显低于文献报道组。结论:对颅脑外伤后高糖血患者尽早应用胰岛素,能改善患者预后,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开展门诊护理干预措施对糖尿病患者降糖治疗效果的影响分析。方法以2008年1月~2010年6月于我院就诊的180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方法相同,观察组给予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不给予护理干预措施,随访1年,观察两组患者的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的差别。结果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有下降,而观察组下降更多,均在正常水平内(P〈0.05)。结论在常规用药的基础上,给予门诊糖尿病患者护理干预措施,可帮助患者有效控制血糖,减少血糖波动和低血糖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急性颅脑危重患者血糖变化与病情预后的分析及护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颅脑危重患者血糖变化与病情预后关系。方法:检测88例急性颅脑危重患者血糖水平,对50例血糖变化组患者和38例血糖正常组患者病情、预后进行分析。结果:血糖变化组重型患者及病死率明显高于正常血糖组(P<0.01)。血糖变化组患者血糖升高与病情呈正相关。结论:血糖升高可加重颅脑危重症患者脑组织损伤,使病情加重。血糖变化对判断病情、预后及指导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措施对重度闭合性脑损伤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40例重度闭合性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在治疗期间进行护理干预。结果愈4例,显效25例,有效11例,无效4例,有效率90.0%。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对重度闭合性脑损伤患者进行有计划的护理干预,可以提高抢救成功率和成活率,减少并发症和致死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中药食疗配合延续性护理对中老年糖尿病患者SAS、SDS、SES评分及血糖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中老年糖尿病患者80例,依据护理方法将这些患者分为延续性护理组和常规护理组。对两组患者的SAS、SDS、SES评分、血糖水平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延续性护理组患者的SAS、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常规护理组(P0.05),SES评分显著高于常规护理组(P0.05),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显著低于常规护理组(P0.05)。结论延续性护理较常规护理更能有效降低中老年糖尿病患者的SAS、SDS评分及血糖水平,提升患者的SES评分。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究急性期血糖水平对脑梗死患者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 对2012年2月—2013年2月期间该院收治的87例急性期脑梗死患者进行空腹血糖监测,并按血糖监测结果,分为正常血糖组45例和高血糖组42例,分析高血糖水平对急性脑梗死近期预后的影响。结果 高血糖组病灶梗死体积为(25.8±10.7)mm3,明显大于正常血糖组的(12.6±4.3)mm3;高血糖组患者入院不同时期的临床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均高于正常血糖组;入院1个月内,正常血糖组的住院病死率为2.22%,明显低于高血糖组的9.5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高血糖组中,重度血糖水平组的病死率为15.00%,明显高于中度血糖水平的4.55%,不同血糖水平的病死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血糖可诱使急性期脑梗死患者病灶扩大,促使神经功能损伤加重,不利于病情恢复,并增加病死率,为此,严格的血糖控制可有效阻止急性脑梗死病情恶化,降低病死率,改善近期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