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Li  J  清风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2006,28(5):292-293
干燥瘤毛獐牙菜(Swentia pseudochinensis)全株(750g)用甲醇回流提取2次。甲醇提取物(71g)经己烷回流脱脂后,得到己烷部分和己烷不溶部分。己烷不溶部分用氯仿一水分配,得到氯仿层(11g)和水层(38g)。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红树林植物老鼠筋Acanthus ilicifolius的化学成分。方法:用色谱法分离,用理化性质及波谱方法鉴定结构。结果:分离鉴定了7个化合物。分别为甜菜碱(1),苯乙醇-8-O-β-D-吡喃葡萄糖-(1→2)-O-β-D-吡喃葡萄糖苷(2),苯乙醇-8-O-β-D-吡喃葡萄糖苷(3),类叶升麻苷(4),异类叶升麻苷(5),苯甲醇-O-β-D-吡喃葡萄糖苷(6),香草酸(7)。结论:1,3,6和7为首次从老鼠鳓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3.
地锦苋(Gomphrena celosioides)具有抗疟及利尿作用。本次用薄层色谱-光密度计法检测了其所含苯甲酸衍生物的含量,并对其抗微生物活性进行筛选。取干燥地上部分粉末(6kg)和根(3kg),依次用己烷、乙醇和甲醇浸提。地上部分的甲醇提取物(281.0g)用己烷-氯仿依次萃取,分别得粗提物1.6、20.0g。提取物分别上硅胶真空柱,用己烷洗脱,逐渐加乙酸乙酯至洗脱液中,直至溶液为纯乙酸乙酯;逐渐加甲醇至洗脱液中,直至溶液为纯甲醇,收集洗脱部分,按TLC结果分组。己烷提取物合并,经GC分析,通过与标准品的保留时间对照,对豆甾醇、谷甾醇和菜油甾醇进行鉴定…  相似文献   

4.
孟加拉榕Ficus bengalensis皮用低级醇提取,干燥提取物并溶于甲醇中,上硅胶柱,用乙醇-己烷(2:1)洗脱,洗脱液除去溶剂即得所需提取物。该提取物用于抑制βTC-6细胞和HIT—T15细胞分泌胰岛素,对βTC-6和MDCK细胞无细胞毒性,但对HIT—T15和SV40 Mes13细胞有细胞毒性。  相似文献   

5.
作者从Miconia prasina中分离得到1种新的黄酮苷和5种已知的黄烷酮化合物,并评价了化合物1~3与大麻素受体(CB1和CB2)的亲和力。
  取M. prasina干燥粉碎茎(140 g),用甲醇提取,除去溶剂,得到浓缩物(7.5 g),浓缩物经硅胶减压柱液相色谱分离,用己烷、乙酸乙酯、甲醇梯度洗脱,得到9个部分。将己烷/乙酸乙酯洗脱液(1:1)和己烷/乙酸乙酯洗脱液(1:3)合并,再经固相萃取,用己烷、乙酸乙酯、甲醇梯度洗脱。其中60%乙酸乙酯/己烷洗脱液,经Sephadex LH-20柱色谱分离,用甲醇洗脱,得到化合物4(8 mg)和化合物6(6 mg)。100%乙酸乙酯洗脱液经半制备HPLC分离,用30%~70%甲醇/水洗脱,得到化合物5(11 mg)。将乙酸乙酯洗脱液及乙酸乙酯/甲醇(3:1)洗脱液合并,再经固相萃取,先用己烷/乙酸乙酯(3:1)洗脱,再用甲醇梯度洗脱,得到8个部分。乙酸乙酯/甲醇(3:1)洗脱液经半制备 HPLC 分离,用15%~85%甲醇/水洗脱,得到化合物1(3 mg)和3(5 mg)。乙酸乙酯/甲醇(2:2)洗脱液经Sephadex LH-20柱色谱分离分离,用二氯甲烷/甲醇(1:1)洗脱,得到化合物2(8 mg)。  相似文献   

6.
在室温下,药用鼠尾草(Salvia officinalis)干燥的地上部分以甲醇提取20天,减压除去提取液中的溶媒,残渣用乙酸乙酯-水分配提取。有机层减压蒸发,得到的树胶状残渣经硅胶柱层析,用极性逐渐增大的己烷-乙酸乙酯混合液洗脱。收集己烷-乙酸乙酯(5:1)洗脱液,再用HPLC〔TSK胶G~1000H/CHCH_3和Lobr硅胶60A/己烷-乙酸乙酯(5:1)〕进一步分离,得  相似文献   

7.
陈聪颖 《中草药》1997,(4):253-253
对具有抗血小板聚集因子(PAF)活性的台湾植物的研究表明,芸香科植物全绿叶花椒ZanthoxylumintegrifoliolumMerr.果实的甲醇提取物显示很强的体外抗PAF作用。作者以生物活性为指导,从中分得3个吲哚生物碱,均具有体外抗PAF的活性。提取和分离:500g全缘叶花椒的新鲜果实用甲醇提取,真空抽干,再用氯仿-水(1:1)分配,氯仿部位(95.0g)用硅胶柱层析,展开剂为氯仿、氯仿-甲醇(100:1→1:1)及甲醇、氯仿-甲醇(20:1)部位用硅胶柱层析,正己烷-乙酸乙酯(5:1)展开,得3个组分,经重结晶或TLC分得1-羟基吴萸次碱(1-hydrox…  相似文献   

8.
王学艳  侯向明  崔彪 《中草药》1998,29(2):89-91
采用HPLC定量测定天然胡萝卜素胶丸中β-胡萝卜素的含量。该法用硅胶预柱对样品进行前处理,以ODS柱为分析柱,以甲醇-乙腈(90:10)(pH3.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450nm。实验表明,该方法线性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9.2%  相似文献   

9.
将家黑种草Nigella sativa L.粉碎的种子用己烷提取,弃去己烷提取物,剩余物用甲醇提取,甲醇提取物蒸干后得浅棕黑色浓缩物,用热蒸馏水提取制成10%的浸液用于实验。实验动物为Swiss小鼠。1)初步的神经精神药理学筛选显示,甲醇和水提取物对小鼠显示神经抑制活性,减少或减弱自主活动、肌  相似文献   

10.
河套大黄非蒽醌类成分研究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李军林  王爱芹  李家实  贺文义  孔漫 《中草药》1998,29(11):721-723
从河套大黄干燥根与根茎的甲醇提取物中分得8个非蒽醌类成分。经化学和波谱方法,确定它们的结构分别为:β-谷甾醇(β-sitosterol,Ⅰ)、土大黄苷元(rhapontigeni,Ⅱ)、没食子酸(gallicacid,Ⅲ)、3-(3’,5’-二羟基-反式-肉桂酰基)-5-羟基-△5-α-吡喃酮[3-(3’,5’-dihydroxyl-trans-cinnamoyl)-5-hydroxyl-△5’-α-pyranone,Ⅳ]、胡萝卜苷(daucosterol,Ⅴ)、piceatannol-3’-O-β-D-glucopyranoside(Ⅵ)、土大黄苷(rhaponticin,Ⅶ)和蔗糖(Ⅷ)。其中Ⅳ为一新化合物,命名为波叶素(rheumin)。Ⅰ、Ⅲ、Ⅴ、Ⅵ和Ⅷ系首次从该植物中获得。  相似文献   

11.
史玉俊 《中草药》1999,(4):321-321
豆科植物苏木CaesalpinianL.的干燥心村曾作为消炎止痛中药应用,其提取物具有降胆固醇、镇静和抑制中枢神经等作用。作者等在筛选抗补体药物时发现该植物的甲醇提取物具有抗补体活性。其抑制补体系统的经典溶血途径IC_50为(101±30)μg/mL,但对其它非经典途径的抑制能力则较弱,在浓度为250μg/mL时仅达(34.7±15.8)%。甲醇提取物在水中用己烷和乙酸乙酯分配后,己烷溶解部分的抗补体IC_50为(21±4)μg/mL,而乙酸乙酯溶解的部分为(72±40)ug/mL。己烷溶解部分含…  相似文献   

12.
作者曾从大蓟Cirsium japonicum中分得具有抗肿瘤活性的多烯化合物。现从日本蓟Cirsium nipponicum Makino var. shikoklanum Ki-tam.根中分离4种新的和1种已知的多烯类化合物。取日本蓟干燥根2.9kg用15L甲醇60℃提取3次。甲醇提取液减压浓缩得109g提取物。此提取物经乙酸乙酯和水分配,乙酸乙酯层浓缩至干(30g)后上硅胶柱层析。用下列极性逐渐增加的溶剂:己烷、己烷-乙酸乙酯、乙酸乙酯和乙酸乙酯-甲醇洗脱得11个组份。第6组份(0.5g)经Toyopearl HW40F层析,用氯仿-甲醇(1:1)洗脱。硅胶柱层析用苯-乙酸乙酯(1:1)洗脱得I(250mg)。第3组份(0.9g)经硅胶柱层析,苯洗脱又得5个组成(3-1~3-5)。组份3-2(0.2g)再经硅胶柱层析,苯-乙酸乙酯(18:1)洗脱得Ⅱ(25mg)。组份3-4(0.3g)硅胶层析,苯-乙酸  相似文献   

13.
以往研究表明朝鲜当归的甲醇提取物 具有强烈抑制离体肥大细胞脱颗粒的作用。本次对提取物中有活性的组分进行分离,最后从溶于己烷的部分中分离出活性成分cnidicin(一种香豆素类化合物),它具有抑制RBL-2H3细胞释放β-氨基己糖苷  相似文献   

14.
白花益母草的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白花益母草(Leonurus sibiricus)的地上部分中分离得到2个新的呋喃双萜内酯成分LS-1(1)和LS-2(2)。同时分离得到4个已知的呋喃双萜内酯成分leonotinin(3)、leonotin(4)、dubiin(5)、nepetaefuran(6)。 白花益母草干燥地上部分(3.5kg)用乙醇(4.0 L×3)超声提取。乙醇提取液真空浓缩,得到56.0g浓缩物,混悬于水中,依次用己烷和乙酸乙酯萃取。乙酸乙酯萃层真空浓缩得到18.6g油状物,上Diaion HP-20柱,依次用水、水-甲醇、甲醇和乙酸乙酯洗脱,得到1~7部分。其中第3(水-甲醇,1∶3)部分再过硅胶柱,用己烷-乙酸乙酯(3∶2)洗脱,得到8个部分,…  相似文献   

15.
作者将光果甘草Glycyrrhizα glαbrα L.鲜叶粉碎并冷冻干燥,用己烷脱脂3次,剩余物用乙酸乙酯室温提取3次,蒸干溶剂后提取物经MN聚酰胺柱SC6色谱分离,以甲醇(60%→100%)梯度洗脱,得到15个部位(A~Q)。部位H反复经闪蒸色谱分离得到α,α‘-二氢-3,5,4’-三羟基-5’-异戊烯基芪(3)、α,α,  相似文献   

16.
粉碎人参,用甲醇或甲醇和水的混合溶剂提取,减压浓缩得甲醇提取物,再溶于甲醇、水和己烷的混合溶剂中,分离出己烷层和水层,将氯仿加到水层得一水层,丁醇加到该  相似文献   

17.
欧洲夹竹桃(Nerium deander L.)的各部分对治疗麻风病、各种肿胀、眼疾以及皮肤等疾病有效。其叶尚具有强心和抗菌作用,将未经粉碎的新鲜叶用甲醇渗漉提取,除去甲醇后,将残渣处理成酸性部分和中性部分。中性部分溶于甲醇,再继续以己烷及己烷-苯(1:1)提取。从甲醇部分所得的残渣加苯减压浓缩得到黄色粉末,经制备型TLC,用  相似文献   

18.
灰毛泡根部的化学成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戎  丁立生  陈能煜  王明奎 《中草药》2003,34(5):394-396
目的 研究灰毛泡根部甲醇提取物的化学成分。方法 用乙酸乙酯萃取,正相和反相硅胶(MCI,Rp-18)柱色谱分离,并通过波谱技术(^13CNMR,DEPT,^1HNMR,FABMS)及标准样品对照鉴定结构。结果 分离鉴定了10个化合物,分别为2α,19α-二羟基-3-羰基乌素-12-烯-28-酸(Ⅰ)、2-羰基坡曼酸(Ⅱ)、覆盆子酸(Ⅲ)、蔷薇酸(Ⅳ)、2α,3α,19α-三羟基齐墩果-12-烯-28-酸(Ⅴ)、2,3-O-异丙叉蔷薇酸(Ⅵ)、坡曼酸(Ⅶ)、2α,3β0二羟基羽扇豆烷-20(29)-烯-28-酸(Ⅷ)、儿茶素(Ⅸ)和胡萝卜苷(Ⅹ)。结论 这是首次报道该植物的化学成分。  相似文献   

19.
作者将树舌Ganoderma applanatum(Leyss.ex Fr.)子实体磨碎后用甲醇回流提取,提取物悬浮于水,依次用正己烷、二氯甲烷、乙酸乙酯和正丁醇分配提取。将二氯甲烷部位进行硅胶柱色谱分离,用甲醇(不断增加浓度)-氯仿洗脱,得16个部位(MC01~MC16)。部位MC09经硅胶柱色谱分离,以己烷-丙酮梯度洗脱,得13个部位(MC09—01~MC09—13)。部位MC09—08用甲醇结晶得化合物3;部位MC09—07、MCl0和MC11进一步用硅胶柱层析,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羊肚菌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并对主要活性成分进行含量测定,为更好地控制羊肚菌质量,推动羊肚菌的开发利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乙醇加热提取、硅胶柱色谱分离,运用13C-NMR鉴定化合物结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对羟基苯甲醇含量。结果:共分离鉴定了5个化合物,分别为11,15,19-三甲基-5,9,-二十碳二烯酸(11,15,19-trimethyl-5,9-eicosadienoic acid)、顺-13-二十二碳烯酸(cis-13-Docosenoicacid&Erucic acid)、对羟基苯甲醇(4-Hydroxybenzyl alcohol)、5,7,22-三烯-3β-羟基-麦角甾醇(Ergosta-5,7,22-triene-3β-ol)和甘露醇(Mannitol)。结论:首次从羊肚菌子实体中分离得到活性成分羟基苯甲醇(4-hydroxybenzylalcohol,4-HBA),并建立了对羟基苯甲醇的HPLC含量测定方法,羊肚菌子实体中对羟基苯甲醇含量不低于0.40%,可用于羊肚菌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