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探讨酚妥拉明联合垂体后叶素治疗支气管扩张伴咯血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8年2月—2021年2月平顶山某医院收治的80例支气管扩张伴咯血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0)和研究组(n=40)。对照组患者给予垂体后叶素治疗,研究组患者给予酚妥拉明联合垂体后叶素治疗,2组患者均持续治疗5 d。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2组患者症状(发热消失时间、咯血缓解时间及住院时间)改善时间及治疗期间胸闷、头晕及胃肠道反应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评分、血气指标[动脉血氧分压(PaO2)、血氧饱和度(SaO2)、氧合指数(PaO2/FiO2)]和生活质量。结果 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7.5%,高于对照组的7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低于对照组的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SGRQ各维度评分及总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发热消失时间、咯血缓解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PaO2、SaO2及PaO2/FiO2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健康调查简表(SF 36)各维度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酚妥拉明与垂体后叶素联合治疗支气管扩张伴咯血患者疗效确切,可显著降低不良反应,缩短症状改善时间,改善血气指标及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
探讨不同时机应用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联合经胃管微创注入肺表面活性物质(PS)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临床效果。方法 本研究选取2017年8月—2020年8月河南省某医院收治的82例NRDS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对照组、研究组,每组41例。对照组患儿于出生4 h后给予NCPAP联合经胃管微创注入PS治疗。研究组患儿则在出生2~4 h内给予NCPAP联合经胃管微创注入PS治疗。治疗2 d时,比较2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治疗前与治疗24 h时2组患儿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氧浓度分数(FiO2)等血气指标。比较2组患儿吸氧时间、住院时间及治疗2 d时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90.24%,高于对照组的73.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患儿PaO2、PaCO2、FiO2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 h时,2组患儿PaCO2、FiO2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 h时,2组患儿PaO2水平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吸氧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研究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为7.32%,低于对照组的24.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患儿出生2~4 h内应用NCPAP联合经胃管微创注入PS治疗NRDS,可改善患儿PaO2、PaCO2水平,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儿康复,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肌电生物反馈联合穴位注射用于脑梗死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20年1月—2021年6月纳入的脑梗死患者10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各53例,研究组接受肌电生物反馈联合穴位注射,对照组实施穴位注射,测定两组干预前后的步速、步频、跨步长、平均流速(mean velocity,Vm)、峰流速(peak flow rate,Vp)、差值(symmetry difference of average flow velocity,peak velocity symmetry difference,DVm、DVp)、运动功能(fuglmeyer motor function assessment,FMA)、神经功能缺损(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平衡能力(Berg balance scale,BBS)、功能性步行量表(functional ambulation category scale,FCA)、生活质量(short form 36 questionnaire,SF-36),干预后...  相似文献   

4.
何文敏 《智慧健康》2022,(13):108-110
目的探讨阿加曲班联合丁苯酞注射液治疗分水岭脑梗死(Cerebral watershed infarction,CWI)的效果及对患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 specific enolase,NSE)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0月-2021年2月于我院收治的110例分水岭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两组均给予基础治疗,对照组在基础治疗上加用丁苯酞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阿加曲班治疗,比较两组脑血流动力学情况、血清相关指标、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日常生活能力和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前峰流速(Vp)、平均流速(Vm)及对称性即差值(DVp和DVm)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个月观察组Vm、Vp高于对照组,DVm、DVp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个月观察组IL-6、TNF-α、NSE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日常生活能力量表-巴氏指数(Barthel Index,B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个月观察组NIHSS、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低于对照组,BI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阿加曲班联合丁苯酞注射液治疗可通过改善CWI患者的机体炎症情况及稳定脑血流动力学,促进神经功能恢复,进而提高其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5.
探究中药熏蒸联合超短波治疗急性腰扭伤效果及对患者腰椎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6月—2020年6月郴州市某医院收治的88例急性腰扭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超短波治疗,研究组患者给予中药熏蒸联合超短波治疗,2组患者均持续治疗2个疗程。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Oswestry腰椎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JOA)评分、β 内啡肽(β EP)水平和血栓素B2(TXB2)水平,比较2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前,2组患者VAS评分、ODI评分及JOA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VAS评分、ODI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JOA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患者β EP水平和TXB2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β EP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TXB2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45%,高于对照组的81.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药熏蒸联合超短波治疗急性腰扭伤效果良好,可有效改善患者腰椎功能,能让患者更快更好地恢复到原有状态,值得临床上进一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探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 α)联合米非司酮对子宫腺肌病患者卵巢功能及子宫体积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2月于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100例子宫腺肌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米非司酮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GnRH α联合米非司酮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卵巢功能、子宫体积、子宫内膜厚度、月经量、痛经程度评分、心理及疼痛评分变化,同时比较2组患者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2组患者治疗后血清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子宫体积及子宫内膜厚度均小于治疗前,且研究组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月经失血图评分法(PBAC)及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6.00%(48/50),高于对照组的78.00%(39/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162,P=0.007)。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00%(4/50),低于对照组的26.00%(13/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741,P=0.017)。结论 GnRH α联合米非司酮可改善子宫腺肌病患者卵巢功能,缩小子宫体积及子宫内膜厚度,减少月经量,缓解疼痛,改善性激素分泌,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7.
探讨丹参川芎嗪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对患者神经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2月—2021年6月驻马店市某医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5)和研究组(n=45)。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手段,研究组患者采用丹参川芎嗪联合依达拉奉治疗,2组患者均持续治疗14 d。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IHS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估量表(ADL)评分,比较2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2组患者NIHS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ADL评分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低于对照组的1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丹参川芎嗪联合依达拉奉治疗可显著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受损程度及日常独立生活能力,且安全性较高,可作为急性脑梗死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8.
探讨血塞通注射液辅助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河南省许昌市立医院2018年6月—2020年6月收治的7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39例。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溶栓治疗基础上,采用丁苯酞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血塞通注射液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低切、中切、高切全血黏度,D 二聚体、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 CRP)、白细胞介素6(IL 6)、肿瘤坏死因子 α(TNF α)水平,以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和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结果 治疗前,2组患者低切全血黏度、中切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及D 二聚体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低切全血黏度、中切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及D 二聚体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患者hs CRP、IL 6、TNF α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hs CRP、IL 6、TNF α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患者NIHSS及AD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NIHSS评分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ADL评分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血塞通注射液辅助治疗急性脑梗死,可有效改善患者血液高凝状态、减轻炎症反应,降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提高患者自主生活能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探讨三期十步法联合网络视频健康教育在急性脑梗死后遗症患者康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3月—2021年12月河南省信阳市淮滨县人民医院诊治的82例急性脑梗死后遗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护理干预方式将患者分为研究组(45例)与对照组(37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患者采用三期十步法联合网络视频健康教育干预。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神经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肢体运动能力。结果 2组患者干预前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表(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干预后NIHSS评分均降低干预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干预前Barthel指数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干预后Barthel指数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干预前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干预后FMA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急性脑梗死后遗症患者康复中应用三期十步法联合网络视频健康教育进行干预,有助于减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改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肢体运动能力。  相似文献   

10.
探讨预警预控理念下无缝护理模式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经鼻同步间歇正压通气(NIPPV)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0月—2022年10月于安徽省阜阳市人民医院接受NIPPV治疗的140例NRDS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区组随机化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0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无缝护理模式进行干预,观察组患儿采用预警预控理念下无缝护理模式进行干预。比较2组患儿住院时间、供氧时间、肺表面活性物质(PS)使用次数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同时比较2组患儿干预前后血气指标水平及吸氧能力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患儿住院时间、氧疗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S使用次数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29%,低于对照组的22.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291,P=0.001)。干预前,2组患儿血氧饱和度(SpO2)、动脉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儿SpO2、PaO2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aCO2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2组患儿吸入气氧浓度(FiO2)、氧合指数(PaO2/FiO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儿FiO2低于对照组,PaO2/FiO2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预警预控理念下无缝护理模式用于NRDS经NIPPV治疗中,能有效缩短患儿治疗时间,改善血气水平及吸氧能力,降低不良反应发生风险,促进患儿康复。  相似文献   

11.
探讨强化三球式呼吸锻炼联合持续氧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呼吸及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5月—2020年5月南阳市某医院收治的COPD稳定期患者132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持续氧疗及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强化三球式呼吸锻炼,2组患者均持续治疗3个月。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时呼吸功能[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氧分压饱和度(S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运动功能[6分钟步行试验(6MWT)、最大摄氧量(VO2max)、无氧阈(AT)]、临床症状[慢阻肺患者自我评估测试(CAT)评分、呼吸困难量表(mMRC)评分]。结果 治疗后,2组患者PaO2、SaO2、6MWT、VO2max及AT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PaCO2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CAT评分及mMRC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强化三球式呼吸锻炼联合持续氧疗能够改善COPD稳定期患者呼吸功能和运动功能,缓解临床症状,可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2.
探讨急诊护理对心脏骤停患者心肺复苏(CPR)后康复状况的影响,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21年1—12月信丰县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心脏骤停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急诊护理。比较2组患者呼吸机使用时间、ICU入住时间。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及干预2周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 (NIHSS)和中国卒中量表(CSS)评分。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及干预2周时血气指标水平。结果 观察组患者呼吸机使用时间、ICU入住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2组患者CSS及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2周时,2组患者CSS及NIHS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2组患者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血氧饱和度(SaO2)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2周时,2组患者PaO2、SaO2水平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2周时,2组患者PaCO2水平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脏骤停患者CRP后采用急诊护理干预的临床康复效果确切,可显著缩短患者康复时间,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探讨循证综合护理干预对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治疗依从性、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月福建省某医院收治的110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5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患者循证综合护理。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JP2〗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后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预计值)、最大呼气流量(PEF)、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水平;采用简明健康生活状况量表(SF 36)评估2组患者干预前后生活质量;采用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ADL)评估2组患者干预前后日常独立生活能力;出院时比较2组患者治疗依从性。结果 干预前,2组患者SAS、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患者SAS、SD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依从优良率为92.73%,高于对照组的72.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2组患者FEV1%预计值、PEF、FEV1/FV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患者FEV1%预计值、PEF、FEV1/FVC水平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2组患者SF 36、AD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患者SF 36、ADL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护理中应用循证综合护理干预对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改善临床症状、提升生活质量,均有积极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比较分析早期与延迟无创呼吸机治疗急性左心衰竭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6月—2020年8月河南省某医院收治的120例急性左心衰竭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早期组及延迟组,各60例。早期组患者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即刻使用无创呼吸机治疗。延迟组患者在基础治疗2 h后,且患者症状未得到缓解时进行无创呼吸机治疗,参数同早期组。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3 h时心率(HR)、呼吸频率(RR)、氧分压(PaO2)及平均动脉压(MAP)水平。比较2组患者症状好转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3 h时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及FEV1/FVC。结果 治疗前,2组患者HR、RR、MAP、PaO2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HR、RR、MAP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早期组低于延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PaO2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早期组高于延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组患者住院时间及症状好转时间均短于延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患者FEV1、FVC、FEV1/FV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FEV1、FVC、FEV1/FVC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早期组高于延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进行无创呼吸机治疗急性左心衰竭合并Ⅱ型呼吸衰竭,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缩短住院时间及症状好转时间,促进患者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探讨正畸联合修复疗法治疗牙列缺损合并牙颌畸形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河南省某医院口腔科收治的86例牙列缺损合并牙颌畸形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43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单纯修复治疗,研究组患者则采用正畸联合修复疗法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2组患者牙齿美观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牙齿功能及口腔卫生状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牙齿排列整齐率、后牙咬合状况良好率、前牙覆盖与覆颌良好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患者咀嚼、吞咽、口语表达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咀嚼、吞咽、口语表达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患者牙菌斑附着指数、软垢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牙菌斑附着指数、软垢指数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正畸联合修复疗法治疗牙列缺损合并牙颌畸形,取得较好的效果,可提升患者牙齿美观度、改善牙齿功能及患者口腔卫生状况,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探讨早期心理干预对呼吸机依赖患者成功脱机的影响。 方法 本研究选取河南省某医院2018年10月—2020年12月收治的120名呼吸机依赖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脱机治疗及呼吸康复训练,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早期心理护理。比较2组患者干预2周时成功脱机率和成功脱机时间。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24 h及干预2周时心率、呼吸频率、血氧分压 (PaO2) 、二氧化碳分压 (PaCO2) 水平。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及干预2周时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结果 干预2周时,观察组患者脱机成功率为91.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脱机时间为(8.43±3.21)d,短于对照组的(12.15±4.35)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2组患者心率、呼吸频率、PaCO2、PaO2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患者心率、呼吸频率、PaCO2水平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患者PaO2水平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2组患者SAS及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患者SAS及SD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心理干预联合呼吸康复训练可显著提高呼吸机依赖患者脱机成功率,缩短脱机时间,改善患者呼吸、血气指标及心理状态,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探讨内镜下负压套扎术与传统外剥内扎术治疗Ⅱ、Ⅲ度混合痔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应激反应和肛门功能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3月—2022年5月安徽省宣城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13例Ⅱ、Ⅲ度混合痔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55例)和观察组(5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外剥内扎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内镜下负压套扎术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应激反应指标、肛肠动力学指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55%(56/58),高于对照组的81.82%(45/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456,P=0.011)。2组患者术前血清P物质(SP)、神经肽 Y(NPY)、前列腺素E2(PGE2)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血清SP、NPY、PGE2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前肛管最大收缩压(AMCP)、肛管舒张压(ARRP)、肛管静息压(ARP)水平及大便失禁评分指数量表(FISI)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AMCP、ARRP、AR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FISI、疼痛数字评价量表(NR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5.51%(9/58),低于对照组的43.63%(24/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796,P=0.001)。结论 内镜下负压套扎术较传统外剥内扎术治疗混合痔的临床疗效更显著,能有效抑制应激反应,改善肛门功能,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18.
探讨预见性护理对高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手术应激反应及术后恢复的影响,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本研究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2月在焦作市人民医院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14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7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普通外科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进行预见性护理。比较2组患者术前1 h和术后24 h皮质醇、肾上腺素水平及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比较2组患者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肛门排气恢复时间。比较2组患者治疗效果及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1 h,2组患者皮质醇、肾上腺素水平及HAM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 h,2组患者皮质醇、肾上腺素水平及HAMA评分均高于术前1 h,而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肛门排气恢复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预见性护理应用于高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护理中的效果确切,可改善患者术后应激反应,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比较不锈钢结扎丝或弹力结扎圈弓丝固定在口腔牙齿矫正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6月—2020年6月在河南省某医院接受口腔牙齿矫正治疗的97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8例)与研究组(49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弹力结扎圈弓丝固定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不锈钢结扎丝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半年后的效果、口腔情况以及矫正器结扎时间和拆除时间。结果 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92%,高于对照组的77.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412,P=0.006)。研究组患者治疗后口腔微生物检出率为10.20%,低于对照组的3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647,P=0.006)。研究组患者矫正器结扎时间及拆除时间均长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口腔牙齿矫正患者采用不锈钢结扎丝治疗效果优于弹力结扎圈弓丝,能够有效减少口腔内细菌的产生,患者预后较好,但矫正器结扎时间以及拆除时间相对更长。  相似文献   

20.
探讨力学原理奠基式压力性损伤预防护理应用于老年前列腺增生术后患者护理中的效果,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本研究选取2016年1月—2021年12月于驻马店市中心医院行老年前列腺增生术的9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成对照组(n=46)和研究组(n=46)。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力学原理奠基式压力性损伤预防护理方案。比较2组患者膀胱痉挛发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2组患者排气时间、初次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比较2组患者术后1、3、7 d时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结果 研究组患者膀胱痉挛总发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为17.39%、13.05%,低于对照组的45.65%、39.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住院、排气、初次下床活动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3、7 d时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力学原理奠基式压力性损伤预防护理在老年前列腺增生术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降低患者膀胱痉挛发生率,缓解患者疼痛,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