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气虚血瘀性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7月至2019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二四医院神经康复科收治的气虚血瘀型脑梗死恢复期患者12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中药益气活血化痰通络汤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脑血流动力学指标及血清学指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 6%(58/64),高于对照组的76. 6%(49/64),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 2组患者治疗前中医证候积分、NIHSS评分、Barthel指数、脑血流动力学指标及血清学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及NIH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Barthel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治疗后脑血流动力学指标双侧脑动脉血流速度平均值(Vm)及收缩期值(Vs)均高于对照组,搏动指数(PI)低于对照组(P 0. 05);且观察组血清学各项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可有效提高气虚血瘀型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的治疗效果,有利于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2.
傅雅萍  季晓东 《新中医》2018,50(3):46-49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通络汤联合西药治疗气虚血瘀型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20例气虚血瘀型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益气活血通络汤,2组患者均治疗8周。评估治疗效果,观察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改良Rankin量表、痉挛指数(CSI)及改良Ashworth量表评分的变化。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79.31%,观察组总有效率96.5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和8周后,2组中医证候积分、NIHSS及改良Rankin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3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同期(P0.05)。治疗后,2组CSI、改良Ashworth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BI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观察组CSI及改良Ashworth量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BI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气活血通络汤联合西药治疗能有效改善气虚血瘀型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和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益气活血化痰开窍法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疗效,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中医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将12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西医常规对症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以益气活血化痰开窍为治则的中药汤剂治疗,2组患者均治疗2周。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NIHSS评分、中医证候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变化情况,评估2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2组患者治疗2周后NIHSS评分、中医证候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均0. 05),且治疗组患者NIHSS评分、中医证候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 05)。2组患者治疗2周后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及总分均明显提高(P均0. 05),且治疗组患者各项评分及总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 05)。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益气活血化痰开窍法能有效改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减轻临床症状,显著提高临床疗效及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通络汤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患者效果及对血液动力学水平和一氧化氮(NO)、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内皮素-1 (ET-1)水平的影响。方法:将96例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患者用计算机随机数字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西医对症治疗,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益气活血通络汤。比较两组患者疗效差异;观察治疗前、治疗4周后中医证候积分、血液动力学[大脑中动脉(MCA)、大脑前动脉(ACA)、基底动脉(BA)的平均血流速度]、血清学指标(NO、VEGF、ET-1)、肢体运动功能(Fugl-Meyer评分)、日常生活能力[改良Barthel指数(BI)]水平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 05);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血清ET-1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 0. 05),MCA、ACA、BA平均血流速度、血清NO、VEGF水平、Fugl-Meyer评分、BI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 05)。结论:益气活血通络汤能有效改善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患者的临床症状和血流动力学,并可促进血管生成和扩张,改善微循环,还能提高肢体运动功能和生活自理能力。  相似文献   

5.
补阳还五汤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气虚血瘀证3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谢静红 《河南中医》2011,31(2):188-189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气虚血瘀证型患者,按照入院时间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采用基础治疗,治疗组加服补阳还五汤,疗程均为2周,分别在1周、2周时观察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及日常生活能力状况(Barthel指数)变化情况。结果:在治疗1周、2周时NIHSS评分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有明显差异性(P〈0.01),Barthel指数治疗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能有效阻止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进展程度,改善急性脑梗死的预后。  相似文献   

6.
《辽宁中医杂志》2017,(2):331-333
目的:探讨益气活血通络汤对气虚血瘀型脑出血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6年5月本院收治的气虚血瘀型脑出血患者94例,依据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益气活血通络汤)和对照组(常规药物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观察组47例,总有效率为91.49%,对照组47例,总有效率为74.47%。观察组47例,MRS分级:0级5例,1级31例,2级7例,3级3例,4级1例;对照组47例,MRS分级:0级3例,1级18例,2级14例,3级5例,4级7例。治疗前,两组患者的Fugl-Meyer评分、Barthel评分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Fugl-Meyer评分、Barthe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活血通络能治疗气虚血瘀型脑出血成效显著,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和运动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活动能力,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还真冲剂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气虚血瘀证型患者按入院时间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采用基础治疗,治疗组加服还真冲剂,疗程均为4周,分别在治疗2周和4周时观察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日常生活能力状况(Barthel指数)、日常生活依赖程度(MRS)变化情况。结幂治疗2周后两组之间NIHSS、Barthel指数和MRS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4周后治疗组NIHSS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Barthel指数总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之间MRS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还真冲剂可改善气虚血瘀证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状况和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益气活血通络汤治疗脑梗死恢复期气虚血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8例脑梗死恢复期气虚血瘀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益气活血通络汤治疗,比较两种患者的临床疗效、运动功能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及中医证候评分。结果:经过治疗,观察组、对照组优良率分别为84.09%、61.36%,观察组患者优良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运动功能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运动功能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组内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组内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益气活血通络汤治疗脑梗死恢复期气虚血瘀证可显著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对于患者运动功能评分、生活质量改善以及气虚血瘀证候改善方面也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通阳活血汤治疗气虚血瘀型脑卒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86例气虚血瘀型脑卒中病例分为两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实验组基于对照组给予通阳活血汤,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红细胞压积、血浆黏度、全血黏度高切以及全血黏度低切)、血小板聚集率、纤维蛋白原(FIB)水平、中医证候积分变化、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生活能力(ADL)评分、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实验组临床总有效率93. 02%,显著高于对照组74. 42%(P0. 05);实验组红细胞压积、全血黏度高切以及全血黏度低切、血小板聚集率、FIB水平、各中医证候积分、NIHS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 05),ADL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 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 0. 05)。结论:通阳活血汤治疗气虚血瘀型脑卒中可有效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及凝血状态,缓解各中医证候,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能力,且不加重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复元通络汤治疗脑梗死恢复期(气虚血瘀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72例脑梗死恢复期气虚血瘀证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服用复元通络汤。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NIHSS量表评分、巴氏指数评分、中医证候积分、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变。结果1)中医临床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1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00%。2)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中医证候积分、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两组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周、2周及4周后两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元通络汤配合西医常规治疗可降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提高日常生活能力,提高Fugl-Meyer运动评分,改善中医证候积分,改善血液流变学情况,有效地减少了脑梗死引起的后遗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补气脉通片联合针灸、推拿、肢体康复功能训练对缺血性中风(气虚血瘀型)恢复期改善神经功能缺损及运动功能的疗效观察。方法:140例缺血性中风-气虚血瘀型患者分为治疗组(n=70)和对照组(n=70)。对照组:在内科基础治疗上加用肢体康复训练,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针灸、推拿中医综合治疗方案。用中医症状分级量化表(中风病-气虚血瘀型)、NIHSS卒中量表、运动功能评定、平衡功能评定、MMSE量表、改良的Ashworth量表和改良的Barthel指数量表进行评定。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症状分级量化表、NIHSS卒中量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Fugl-Meyer平衡功能评定、MMSE量表、改良的Ashworth量表和改良的Barthel指数明显改善(P0.05)。结论:补气脉通片联合针灸、推拿、肢体康复功能训练能降低缺血性中风恢复期患者的致残率、明显改善和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及综合功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联合针刺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4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和康复训练,对照组给予针刺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健侧初级运动皮质区(M1区) 1 Hz的rTMS刺激治疗。在治疗前、治疗4周后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上肢部分(FMA-UE)、改良Barthel指数量表(MBI)对患侧上肢恢复情况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2组患者NIHSS评分均下降,且观察组改变更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前,2组患者FMA-UE、MB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2组患者FMAUE、MBI评分均较治疗前进一步提高(P 0. 05),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针刺治疗可显著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临床疗效,改善患侧上肢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有临床康复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培元还五汤联合康复训练对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患者脑可塑性相关蛋白、神经生长因子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在本院住院治疗的患者120例,严格按照缺血性脑卒中气虚血瘀型患者纳入和排除标准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患者,两组患者均给予基础治疗与康复训练,治疗组60例患者加用培元还五汤治疗3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血清可塑性相关蛋白NGF、BDNF的含量变化及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和神经功能缺失程度NIHSS评分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性别、年龄间差异及治疗前血清NGF、BDNF的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后血清NGF、BDNF的含量、NIHSS评分、FMA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血清NGF、BDNF的含量、NIHSS评分、FMA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在治疗过程中未发现不良反应情况发生。结论:培元还五汤联合康复训练能够提高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患者脑可塑性相关蛋白NGF、BDNF的表达水平,促进患者神经运动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气虚血瘀型中风后遗症应用温针灸联合电针疗法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2月—2018年12月收治的中风后遗症患者120例,按不同治疗方案分2组,每组60例,对照组予电针治疗,观察组在电针基础上施予温针灸治疗,比较2组疗效、神经功能及运动功能、生活能力。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95. 00%高于对照组76. 67%(P 0. 05);观察组治疗后NIHSS评分(7. 32±2. 31)分、运动功能评分(80. 12±4. 29)分高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治疗后生活能力评分(80. 54±4. 92)分高于对照组相(P 0. 05)。结论气虚血瘀型中风后遗症联合温针灸、电针疗法治疗的效果显著,能有效提升疗效,减少神经功能缺损,改善运动功能,促进生活能力恢复,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补气活血中药治疗气虚血瘀证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运动障碍疗效及对星形胶质源性蛋白(S100β)、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40例气虚血瘀证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运动障碍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70例给予西医治疗,观察组70例在此基础上加用补气活血中药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肌力水平、FuglMeyer运动量表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Berg平衡量表评分、步行能力评分、S100β及Hcy水平,统计2组近期疗效。结果 2组治疗后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涩或不语、感觉减退或消失、面色白及气短乏力积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均<0.05),且观察组治疗后各项积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后肌力水平、Fugl-Meyer运动量表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Berg平衡量表评分及步行能力评分均显著改善(P均<0.05),且观察组治疗后各项指标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后S100β及Hcy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均<0.05),且观察组治疗后各项指标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补气活血中药治疗气虚血瘀证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运动障碍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提高肌力和肢体运动功能,改善日常生活质量,并有助于下调S100β和Hcy水平。  相似文献   

16.
《光明中医》2021,36(20)
目的 探究解痉纠偏针法对出血性脑卒中后偏瘫患者血流动力和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出血性脑卒中后偏瘫患者82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1例。2组接受基础药物、康复训练、针刺、益气活血通络汤治疗,对照组行常规选穴针刺,试验组予以“解痉纠偏”针法,2组患者均治疗4周,对比2组患者临床疗效、神经运动功能、运动功能及脑血流动力学。结果 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临床总有效率较高(P 0. 05),NIHSS评分较低,Fugl-Meyer评分较高(P 0. 05),试验组R值较低,DR、Vmin评分较高(P 0. 05)。结论 解痉纠偏针法能改善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脑血流动力,促进运动功能康复,适宜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针刺辅助康复训练治疗脑中风后遗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2例脑中风后遗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1人,对照组予常规康复训练;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针刺治疗。连续治疗30 d,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症状评分和生活质量指数。结果:治疗前两组Barthel指数及NIHSS评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治疗后,两组患者Barthel指数较治疗前明显增高,NIHSS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实验组Barthel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实验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针刺辅助康复训练治疗脑中风后遗症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及生活治疗,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联合康复训练治疗高原地区气虚血瘀型脑卒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6例高原地区气虚血瘀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3例,对照组行常规内科治疗和常规康复训练,治疗组则在此基础上配合补阳还五汤随症加减,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对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2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3.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运动功能评分(FMA)、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MBI)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联合康复训练治疗高原地区气虚血瘀型脑卒中疗效显著,能显著改善患者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对提高患者生活自理能力有重要意义,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研讨针灸联合康复训练对中风后遗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从聊城市第三人民医院2016年4月-2018年9月收治的中风后遗症患者中抽取80例进行讨论,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其中40例接受康复训练(对照组),另40例接受针灸联合康复训练治疗(研究组),然后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疗效、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Fugl-Meyer评分量表(Fugl-Meyer Assessment,FMA)、Barthel指数。结果:研究组患者中显效23例,有效15例,治疗总疗效为95.00%(38/40);对照组患者中显效11例,有效13例,治疗总疗效为60%(24/40)。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组内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NIHSS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 0.05),Fugl-Meyer评分、Barthel指数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 0.05);组间比较,治疗前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Fugl-Meyer评分、Barthel指数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Fugl-Meyer评分、Barthel指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针灸联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后遗症,疗效突出,可有效改善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患者神经功能得到显著改善,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芒针治疗中风后平衡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204例脑卒中后肢体功能障碍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采用芒针治疗,对照组采用普通针刺治疗,两组均辅以内科常规疗法和康复训练。观察两组治疗前及治疗1个月后的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Fugl-Meyer量表评分及Barthel指数。结果:治疗前两组Fugl-Meyer量表评分、BBS评分、Barthel指数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两组Fugl-Meyer量表评分、BBS评分、Barthel指数均提高,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两组的Fugl-Meyer量表评分、BBS评分、Barthel指数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芒针治疗中风后平衡功能障碍可改善患者的平衡功能及患肢的运动功能,提高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