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伤筋患者的辨证施护黄燕春(广西区第二人民医院中医科桂林市541002)关键词伤筋;辨证;施护人体是由脏腑、经络、皮肉、筋骨、气血、津液等共同组成的一个整体,祖国医学称软组织损伤为“伤筋”。伤筋病的发生、发展与气血、脏腑、经络、筋骨等都有密切的联系,筋...  相似文献   

2.
试析针灸的活血化瘀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络是人体气血营卫的运行径路,人体因脏腑以及皮肤、肌肉、筋骨等无组织无不有经络贯穿其间。经络系统的生理功能对于维持人体正常生命活动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作用主要表现在能表里、贯上下、联系全身和行气血,营阴阳两个方面。气血与人体生命活动密切相关,“气血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任何疾病的发生无不与气血失调有关。在疾病的情况下,经络也可反映症候。一般来说,经络气血阻滞而不通畅,就会造成有关部位的疼痛或肿胀,气血郁积而比热,则出现红、肿、热、痛。这些都属于经络的实证,如果气血运行不足,则会出现病变部位麻…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祖国医学整体观念出发,对气血、脏腑,经络、筋骨受损而引起的功能失常做了论述。指出骨伤病虽属局部伤损之病,但与整体密切相关。由于气血.脏腑、经络.筋骨之间相互联系,一但局部受拍,常可导致它变。  相似文献   

4.
柳旭 《开卷有益》2013,(2):20-21
祖国医学认为,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要想保持身体健康,必须阴阳平衡,脏腑安定,经络通畅,气血流通,即"阴平阳秘,精神乃治"。而皮肤、肌肉、筋骨、九窍通过经络和脉道与内在脏腑构成了多层次的密切的对应关系,可反映出人体各器官功能的盛衰。正如《灵枢·本藏》说  相似文献   

5.
药引子漫谈     
东东 《大家健康》2010,(8):57-57
药引子,是指能引导其他药物的药力到达病变部位或某一经脉的药物,相当于一个向导的作用。 在组方中,药引子具有增强疗效、解毒、护胃、矫味等作用。中医认为,经络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通路,气血通过全身经络,通达至表里、脏腑并营养四肢百骸、筋骨皮毛。  相似文献   

6.
哈孝贤 《开卷有益》2011,(10):40-41
经络遍布人体全身,是气血运行的通路,它内通脏腑、外络肢节,沟通表里上下,联系脏腑器官,它既有有规律的循行路线,又有错综复杂的联络交会,将人体各部分紧密地连成一个统一的整体。从生理上说,通过经络的联系,人体的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五官九窍、皮脉肉筋骨等组织器官,可以共同进行有机的整体活动,  相似文献   

7.
中医的筋骨动静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皮肉筋骨、气血津液、脏腑经络互相联系,互相依存。骨为人体的支架,皮肉筋脉为人体之外围。在生理上二者互相协调,维系着人体的功能活动。在病理方面又互为影响,互相干扰,这就要求我们在临床工作中要二者兼顾,动静结合,筋骨并重。1 中医学对筋骨生理病理的认识 人类在长期的生产劳动和与自然的不断斗争中积累了丰富的医疗知识,对筋骨的生理、病理有许多阐述。如《内经·素问》中  相似文献   

8.
环境污染、情志因素和不良生活习惯等皆可损伤人体正气,引起机体脏腑经络功能紊乱,气血失调,阴阳平衡破坏而产生血浊。血浊一旦形成,浊邪内阻,又扰乱脏腑气机,导致五脏功能受损,百病丛生。  相似文献   

9.
郑邦荣 《攀枝花医药》1996,18(2):40-41,44
经络是和脏腑有着密切联系的人体重要的组织结构系统,它与脏腑器官共同构成人体生命活动的基础,具有通行气血,沟通表里、贯通止下、联系脏腑骨节的功能,人体各脏腑组织器官必须通过经络的气血动行,才能供给营养物质,以保证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  相似文献   

10.
阴阳五行学说是中国古代的哲学理论被引用到医学中.对人体的组织结构、功能活动、疾病的发生、发展,以及药物治疗,都运用了阴阳五行学说。阴阳是代表互相对立又互相统一的两个方面,一般来说,凡具有热的、动的、轻的、向上的等等特性属阳,与此相反则属阴。五行指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五行之间又存在着一定的联系,五行相生之中,同时寓有相克;相克之中也寓有相生。脏腑经络学说是建立在整体观念的基础上,以阴阳学说来阐明人体的生理功能。脏腑是内脏的总称,经络是人体结构的重要组成部份。人体组织结构来说,“外为阳,内为阴”,即内部脏腑为阴,外部躯体为阳。然就内部脏腑而言,则“脏者为阴,腑着为阳”。再就每一脏而言,又各有阴阳.即它的物质基础为明.功能活动为阳。气血和津液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物质。人体的生命活动,主要是依赖脏腑功能,而脏腑功能的活动,又是靠气血津液作为物质基础。同时,气血津液能够输布全身,是通过经络来运行,而经络也需要气血律液的滋养。因此,气血津液和脏腑、经络之间有着互相依存、相互影响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1.
活血化瘀,是伤科临床中常见用法之一,是根据气血学说的理论,运用活血药物,而达到治疗的目的。人体损伤后,筋骨和软组织损伤,出血致血液泛溢于皮肉筋骨之间,使经络阻滞不通,肢体局部青紫,肿胀,瘀斑,疼痛以及功能障碍。应用活血化瘀法可以调节机体,改善血液循环,疏通气血,促进瘀血吸收,以消肿止痛,舒筋活络,而达到病愈的目的,取得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东汉名医所创的五禽戏,是我国较早的成体系养生导引术,具有颇好的健身养生效果和极高的学术研究价值。华佗五禽戏旨在模仿五禽的肢体动作和神态韵体,借以刺激联属人体脏腑、分布于周身的经络及穴位,通畅经络,以便气血流通舒畅,阴阳调和;通过拉伸经筋、柔筋健骨,以达柔软筋骨、延缓衰老的效果;借肢体移动配合呼吸,通过经络连接脏腑,增强脏腑功能,并模仿五禽神态以养心调神,保持心神宁静,达强身健体、益寿延年之效。  相似文献   

13.
1.着眼于整体观,重视整体与局部的变化。 人体是一个完整统一的有机体,通过经络内源脏腑,外通体表各处,使气血相辅运行,周流全身,循环不息。当致病因素使人体经络阻塞、气血凝滞、脏腑功能失调,就会发生疮疡,即“有诸内必形诸外”。陈士铎曰:“世人皆谓疮疡生于肌肤,何必问其脏腑?谁知外生疮疡,皆脏腑内毒蕴结于中而发越于外也。……故先必看其生于何经何部位。”这就说明疮疡虽然绝大多数发生于体表的某一局部,但与人体内气血运行,脏腑及经络有密切关系。疮疡毒邪可通过经络内传脏腑,脏腑的病理改变也可通过经络外达体表,在局部引起不同的反应。  相似文献   

14.
痹证是指人体营卫气血失调,肌表、经络遭受风寒湿热之邪侵袭,气血经络为病邪闭阻而引起经脉、肌肤、关节、筋骨疼痛、麻木、重着、屈伸不利或关节肿大、僵直、畸形、肌肉萎缩等为其临床特征的一类疾病。我科自1982年来试用低功率激光穴位照射治疗此症,  相似文献   

15.
古云:"痹者,闭塞不通之义也".历节病即指疼痛遍历关节,凡由于肝肾气血不足,感受风、寒、湿、热之邪气,阻滞人体经络脏腑,气血运行,失于畅通,以致肢体、关节、肌肤、筋骨等处(主要以四肢小关节为主疼痛,或伴肿胀、瘦胀、麻木等一类疾患,统称历节病,其类似于现代医学的类风湿性关节炎.  相似文献   

16.
文章通过对《内经》相关章节的复习,重新认识了络脉及其气血的循行规律。首先,认为孙脉是从经脉别出的,别出点为经脉上的气穴,孙脉散布并参与肌肤筋骨的组成,其气血渗灌营养肌肤筋骨,孙脉收集肌肤筋骨的表阳之气后汇入络脉,汇入点是十五络脉上的气穴。十四经脉和十五络脉各有孙脉出入的三百六十五气穴,为气的门户,可能是所谓的气口。气口的开合和孙络的开闭调节经脉内气血的分布。孙脉横行,分布具有节段性,每一孙络从节的相交处渗灌营养相邻节段。其次,认为脏腑之络也是从经脉别出的,脏腑之络参与脏腑的组成,收集脏腑产生的气血津液后汇入大络,转注入经脉,再由孙络将其气血津液送达肌肤筋骨,濡养周身。再者,认为十五络脉从络穴别出后大部分要分成两部分:一部分向四肢末端分布,在附近别入它经,阴经别走阳经,阳经别走阴经,起沟通阴阳经脉的作用;另一部分行程较长并与本经伴行,走向头、胸、腹等部位汇入经脉,这部分络脉可称为大络或主络。十五络脉络收集孙络气血,大络与经脉均是运行气血的主干。最后,经络中的气血由五谷生化而成,营卫气血相随,而且可互相转化,营行脉中,卫行脉外,是经络中气血的循行特点。  相似文献   

17.
中医将人体的心理活动概括为"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活动,七情是精神刺激的正常情绪反应,过激则会成为致病因素,导致人体的气机升降出入运动失调,脏腑、气血、经络功能障碍而发病.有时可以利用七情的生克乘侮关系对疾病进行调治,使其康复.中医心理康复方法的理论基础就是利用情志因素的有益影响,调节人体气机,使脏腑、气血、经络功能正常,从而达到康复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中医将人体的心理活动概括为“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活动,七情是精神刺激的正常情绪反应,过激则会成为致病因素,导致人体的气机升降出入运动失调,脏腑、气血、经络功能障碍而发病。有时可以利用七情的生克乘侮关系对疾病进行调治,使其康复。中医心理康复方法的理论基础就是利用情志因素的有益影响,调节人体气机,使脏腑、气血、经络功能正常,从而达到康复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脏腑点穴     
根据多年的临床实践经验,通过对经络、脾胃、妇科等理论方面的论述,阐述了脏腑点穴对人体的综合调整,对恢复脏腑功能、疏通经络、调整气血、平衡阴阳以及经络气血津液、阴阳表里的等方面都有一定的预防、治疗和保健作用,同时也希望对临床实践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0.
导言 人体汗液与阴阳气血津液脏腑经络密切相关,正常的汗出是机体阴阳调节谐和的表现。在外感病病理上,可看作是感邪后脏腑阴阳气血营卫失调反映在体表上的征象。故观察排汗的正常与否,可以了解阴阳脏腑经络营卫的功能是否协调,气血津液是否充沛,气机是否流畅。因此,汗的表现又可作为判断疾病性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