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伤寒“存津液”与温病“救阴”思想的联系与区别。[方法]比较《伤寒论》与温病代表著作中与“存津液”“救阴”治疗思想相关的治法、方药与病证。[结果]阴液的存失对伤寒与温病均有重要影响,两者联系之处在于,温病医家继承了《伤寒论》中的清热法、攻下法与滋阴法,化裁经方,立新治法,并拓展了临床运用范围。两者区别之处在于,在解表祛邪方面,伤寒以汗法为治疗手段,而温病以汗法为治疗目的;伤寒并有温阳、利水、通津等其他治法,温病以清热存阴、滋阴养血法治疗动风病证;伤寒治疗“护阳气”思想占主要地位,“存津液”则处次要地位,而温病治疗“救阴”思想占主要地位。[结论]在《伤寒论》中,阴液损伤可以是某一经病的病机,也可以是某病证的主症之一,或者可作为防患于未然思想,寓于解表祛邪之中;而温病阴伤作为病机,贯穿病程始终。伤寒部分存阴治法,被温病医家继承并发展,形成了温病坚阴育阴的治疗体系。  相似文献   

2.
三、治疗方法 (一) 药物疗法汗法:汗法是通过开泄腠理,调和营卫,以发汗祛邪的治疗方法。汗法具有解表、透疹、消肿、散疮疡等作用,用于外感表证、麻疹初期、腰以上水肿以及疮疡初期兼寒热表证者。吐法:吐法是运用具有催吐作用的方药,引起病人呕吐,从而解除疾病的治疗方法。吐法的作用,可使停留在咽喉、胸膈、胃脘等的有害物质排  相似文献   

3.
赵文兰 《中国医刊》1999,34(9):49-50
赵绍琴教授从医从教 60余年 ,积累了丰富的治疗温病、湿温病的临床经验 ,现将其主要临床理论选介如下。1 病邪在表切忌寒凉滋腻湿病初起 ,邪在肺卫 ,病轻邪浅 ,只宜辛凉清解 ,宣郁清热 ,开达肺卫郁闭。郁开热清 ,肺恢复其宣降功能 ,津液得以布散 ,自然微汗出而愈 ,此即“在卫汗之”之意。赵教授认为“在卫的辛凉清解” ,绝不是发汗解表 ,温病忌汗。必须区别于伤寒。并举吴鞠通《温病条辨》中辛凉轻剂、辛凉平剂、辛凉重剂为例 ,即无辛凉解表之说 ,亦无解表之意。赵教授说 :“温病卫分证 ,属肺经郁热证 ,火郁当发之。”与治火热证不同 ,治疗…  相似文献   

4.
张锡纯 ,字寿甫 (186 0~ 1933年 ) ,河北盐山县人 ,著《医学衷中参西录》 ,本书为作者的临床经验总结 ,对辨证论治、立方选药 ,有不少独创见解 ,在中医界影响较大。今就张锡纯 (以下简称张氏 )对温病方面的学术思想和成就探讨如下。1 伤寒风温始终皆宜汗解说张氏曰“伤寒初得宜用热药发其汗 ,麻黄、桂枝诸汤是也。风温初得宜用凉药发其汗 ,薄荷、连翘、蝉蜕诸药是也。”。张氏言伤寒风温两种不同病证皆宜汗解 ,只风温之发汗费解 ,但中医确诊风寒或风热之表证 ,均须解表治疗 ,只是辛温与辛凉不同 ,伤寒使用辛温解表 ,风温却用辛凉解表 ,邪…  相似文献   

5.
《内经》汗理论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汗法是中医传统治法之一,其理论来源于《内经》,属于“八法”之一,是通过疏解腠理、宣通肺卫以祛邪外出的治病方法,是中医辨证治疗学的重要内容。汗法的运用范围很广,可用于治疗风寒风热表证、温病初起、实热证以。及麻疹、疮疡水肿等而见有表证者,治疗方法包括内治、外治及针刺治疗。  相似文献   

6.
《中医学报》2014,(4):494-497
①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证说明表证经过汗、下后,如果表证已去,就不能再用解表的方法治疗;误治后的变证,并不取决于误治的方法,而是取决于病人的体质。汗出与无大热两者为共同伴随症状,因为汗出时体温会随汗弥散,故凡是汗出的就一定不会有大热,凡是有高烧的就一定不会有汗出;太阳经主表,太阴肺经主皮毛,太阳篇中,凡咳、喘、短气等均涉及到太阴肺病,太阳病的证候概括了太阴肺经。②综合《伤寒杂病论》全文,太阳表证应有五种:大致可分为伤寒、中风、温病、风湿和中暍。而大多医家在讨论太阳表证时,多局限在伤寒、中风和温病,甚至一些医家只认为伤寒和中风是太阳表证。③炙甘草汤组方具有三大特色:重用大枣、重用地黄、清酒煎煮,临床运用该方时必须注意到这三大特色,否则就很难收到相应的疗效。  相似文献   

7.
温病的常用治法中往往出现滥用误用之弊。作者在教学中临床中体会到其中最常用的5种方法亦是此种弊端最易发生之处,故当慎之。1 慎辛温发汗温病作为外感之疾,邪自外来,初起在表,表证宜汗;汗非辛温不发,故传统方法外感初起辛温发汗。虽然清代温病大家力辟此流弊,但在临床实际仍蹈覆辙。首先温病的常规疗法可汗而不可辛温。因为温为阳邪,阳胜则阴伤;汗为阴液之一,发汗徒损已伤之阴,不解侵入之邪。故作为外感病邪初起的经典方麻黄、桂枝之类绝不可轻用于温病初起。其次温邪在表,解之必以辛凉为则,要做到:(1)分病邪、季节不同有辛散凉泄解表,辛…  相似文献   

8.
汗法是外感疾病最常用和重要的治法,也是防止外邪内传、及时解除疾病的重要措施。然而临床上中医汗法治疗慢性病常常被忽视,本文根据汗法非解表作用的机制探讨如何规范的应用汗法治疗慢性病。  相似文献   

9.
汗法是一种针对表证的治疗法则,为太阳病常规治法,但不是惟一治法,治病应当扶正驱邪,以人为本,通过调节整体机能增加抗御病邪的能力。汗、吐、下、和、清、温、消、补八法皆有解表之功,八法解表充分体现出中医治病的极大灵活性。  相似文献   

10.
金杰  郭智宽 《中医学报》2011,26(3):295-296
目的:探讨国医大师张学文教授运用温病理论治疗脑病临床经验.方法:收集张学文教授运用温病理论及临床验案进行分析归纳.结果:张学文教授多用清心开窍法治疗中风昏迷;滋阴熄风法治疗颤证;化痰开窍法治疗中风失语;滋补肝肾、化痰逐瘀法治疗痴呆.结论:张学文教授运用温病理论治疗脑病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国医大师张学文教授运用温病理论治疗脑病临床经验.方法:收集张学文教授运用温病理论及临床验案进行分析归纳.结果:张学文教授多用清心开窍法治疗中风昏迷;滋阴熄风法治疗颤证;化痰开窍法治疗中风失语;滋补肝肾、化痰逐瘀法治疗痴呆.结论:张学文教授运用温病理论治疗脑病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2.
发汗解表法     
发汗解表是中医治疗外感病初起的一大方法。表,是指“八纲(表、里、寒、热、虚、实、阴、阳)辨证”中表证。发汗,是“治疗八法(汗、吐、下、和、温、清、补、消)”中第一位的汗法。用发汗的方法治疗邪在体表的病证是针锋相对的一大原则。下面就发汗解表的意义和应用,谈一些个人的体会。  相似文献   

13.
仲景根据《内经》“其有邪者,渍形以为汗;其在皮者,汗而发之”的理论,将汗法作为太阳病的治疗大法,规定了汗法的适应范围和注意事项,并根据邪之性质和受邪后机体发生的不同病理变化,选用不同药物,组成了辛温解表、辛凉解表和扶正解表剂,体现了辨证论治的精神,成为“万世医门之规矩准绳”。本文试从《伤寒论》汗法方剂中的桂枝汤、麻黄汤、麻杏石甘汤、麻黄附子细辛汤等方的立法、配伍和临床运用探讨其对后世医家所创之汗法方剂的影响,说明仲景之方实为后世群方之祖,《伤寒论》一书为祖国医学的发展作出了伟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4.
谈谈解表法     
解表法是运用解表发汗的方药,使人体出汗或微出汗,以解除表证的一种治疗大法,属于祖国医学“八法”中的“汗法”。正确掌握和运用解表法有很大的临床价值。为了帮助初学中医和赤脚医生对解表法的学习和应用,下面仅就个人学习体会来谈谈解表法的几个有关问题,供同志们参考,期待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15.
自《内经》记叙有关汗法的理论以来,历代医家虽有所发挥,但是都认为汗法是解除表证的。对汗法理论有所造诣、在汗法运用上独具一格的张子和,也说:“凡解表者,皆汗法也。”(《儒门事亲·卷二·汗吐下三法尽治病诠》)就是近代的有关方剂和治则的专著,对于汗法的认识,也是如此。  相似文献   

16.
在温病发展过程中,化燥伤阴贯穿始终,并直接影响到疾病的发展、转归、预后.津液固存对温病的治疗和预后有决定性作用.因此,保护阴津是温病治疗之关键.温病发展的阶段不同,伤津情况不同,养阴保津的方法也各有所异.临床共有保肺胃之津、勿过汗伤津、清热保津、急下存阴、壮水增液、增水行舟、以及保津配合现代医学的补液疗法等7种保护阴津...  相似文献   

17.
本文就辛温开通法治疗温病的理论依据、作用机理及临床运用等问题进行了探讨,认为阳热郁结是温病的重要病理特点,辛温开通法是治疗温病不可忽视的一种方法,并指出在温热病的治疗过程中不可偏执寒凉一法,应注意因势利导,顺势透邪,务求邪气外达为要。  相似文献   

18.
温病乃人体感受四时温热病毒而致的一类急性热病。由于温热病毒为阳热之邪,极易逼津外泄而作汗,而汗系人体阴液的一部分,故温病过程中汗液丧失的程度、汗证治疗的当否,与温病的转机有密切的关系。本文试就汗之生理病理来认识汗证治疗与温病保津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发热是临床常见症状之一,在很多疾病中都可以出现。仲景治疗发热的方法对临床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就《伤寒论》中退热诸法归纳如下。一.解表退热解表退热法是仲景根据《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其在皮者,汗而发之”的治疗原则制定的,主要针对太阳表证而设。由于表邪伤人有轻重之分,病有中风、伤寒之别,病程有长短之异,病有兼证之殊,故在解表退热法中,  相似文献   

20.
银翘散是治疗温病初起的代表方之一,由清代名医吴鞠通创制,载于其所著《温病条辨》一书。 中医称感受风寒引起的疾病为伤寒,感受风热引起的疾病为温病,二者初起虽然均见有表证,但其病邪性质、证候表现、治疗方法等,判然有别。一般说来,温病初起是风热邪气从口鼻而入,首先影响肺经,导致肺气失宣,卫外失司;伤寒初起则是风寒之邪首先侵犯太阳经,致使寒邪束表,卫阳郁遏。治疗方法,前者用辛凉解表,后者用辛温解表,如吴鞠通在《温病条辨}中所说:“伤寒伤人身之阳,故喜辛温;……,温病伤人身之阴,故喜辛凉……。”银翘散便是一首辛凉解表的重要方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