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探讨宫腔镜在绝经后取环困难病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3月~2010年3月对68例绝经后取环困难病例行宫腔镜检查,了解取环困难的原因。结果 IUD位置正常10例,IUD嵌顿16例,断裂、残留共28例,扭曲变形8例,环下移6例。取环失败的主要原因是节育环嵌顿、断裂、残留,占58.8%;其次是绝经后生殖器萎缩,占22.1%。结论宫腔镜能直接检视宫腔内环的真实情况,结合宫腔镜异物钳,可达到治疗的目的,效果佳,对绝经后取环困难的病例不失为一种有效的取器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宫腔镜联合超声检查在常规取环失败时的作用。方法对216例常规取环失败的病例行超声、宫腔镜联合检查,IUD准确定位后,在超声监护下经阴道取出IUD或用宫腔镜异物钳取器。结果IUD位置正常76例,部分嵌顿87例,断裂残留26例,扭曲变形19例,异位8例。216例中208例经阴道取器成功,8例经宫腔镜、腹腔镜联合手术取出。结论宫腔镜联合超声检查能直视宫腔内IUD的真实情况,正确选择取器途径,达到治疗目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宫腔镜和腹腔镜在宫内节育器(IUD)取出困难时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7月~2011年6月该院收治的取环失败和经超声检查为IUD嵌顿、残留、断裂或异位的46例病例,应用宫腔镜腹腔镜的诊断处理.结果 46例全部成功取器,其中42例嵌顿、扭曲、变形、断裂或残留在宫腔的IUD在宫腔镜下手术取出;1例嵌顿于子宫肌层的IUD在宫腔镜下来见环,联合腹腔镜在子宫前壁近浆膜层处取出异位节育环,3例异位盆腔腹腔的IUD在腹腔镜下取出,无手术并发症发生.结论 宫腹腔镜诊断处理IUD取出困难时具有诊断明确,手术成功率高,创伤小的优点.对有取环术失败史、经超声检查为IUD嵌顿、残留、断裂或异位者应常规在宫腔镜下取环,IUD异位盆腔腹腔者应选择腹腔镜取环.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宫腔镜在妇女宫内节育器(简称IUD)困难取出中的价值。方法:对38例常规取器失败者进行宫腔镜检查,了解IUD位置、形状、嵌顿情况及宫腔内有无病变。由宫腔镜操作孔插入微型异物钳,钳住IUD游离端。与镜体一起退出宫腔。再用卵圆钳或取环钩将IUD取出。结果:38例受术者的IUD均被完整取出,取器成功率100%。且无一例子宫穿孔、脏器损伤。出血、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宫腔镜对于常规方法取器失败是一种可靠、安全、病人痛苦小及简单易行值得临床推广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宫腔镜联合B超在取出嵌顿宫内节育器(IUD)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分析2008年1月至2013年5月首都医科大学燕京医学院附属良乡医院收治的37例IUD嵌顿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7例患者中IUD类型:T形4例,圆形13例,伽马环8例,吉妮环2例,V型10例。外院及门诊取环失败8例。绝经前12例,绝经后25例。34例宫腔镜联合B超取环成功。3例残环完全嵌顿子宫肌层,患者无症状,随访观察。结论宫腔镜联合B超用于取出嵌顿宫内节育器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6.
宫腔镜在妇女取器困难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地探讨宫腔镜应用于妇女困难取器的临床意义。方法对常规方法取器困难的32例患者应用宫腔镜检查并指导其取出,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困难取器32例,应用宫腔镜取器,全部取出。其中12例为形态完整的宫内节育器(IUD),12例中部分嵌顿4例,合并子宫纵隔1例,合并子宫内膜息肉2例,反复取环后子宫后壁形成假道1例,合并宫腔粘连1例,其余3例环完整游离于正常宫腔内;20例发生了IUD断裂,变形,断端残留及嵌顿,20例中变形9例,断段残留5例,断端嵌顿6例。结论对难取的宫内节育器采用宫腔镜下取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B超监视下宫腔镜治疗复杂性宫内异物 (附3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B超监视下宫腔镜治疗复杂性宫内异物的价值。方法 宫内节育器、残留胚物、胎骨残留和取环钧断头嵌顿32例,曾经行常规取环或刮宫未能取出,全部患者在B超监视下行宫腔镜宫内异物取出术。结果 32例患者在B超监视下宫腔镜成功取出宫内异物,无术中、术后并发症。一次治疗总有效率达100%。结论 B超监视宫腔镜下治疗复杂性宫内异物是一项安全、有效、微创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邬静 《中国临床医生》2003,31(10):38-39
目的 探讨宫腔镜指导下取困难环的临床效果。方法常规取环失败后的困难环42例,采用宫腔镜指导下取。结果42例困难环中除1例子宫外异位,另1例宫内碎段合并子宫深肌层嵌顿外,40例均在宫腔镜指导下取环成功。结论宫腔镜下取困难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宫腔镜在妇女宫内节育器取出失败案例中的应用。方法对本院2012年2月至2014年5月共42例常规取节育器失败者进行宫腔镜检查,了解宫内节育器的位置、形状、嵌顿情况及宫内有无病变,并由宫腔镜操作孔插入微型异物钳,将宫内节育器取出。结果 42例受术者的宫内节育器均被顺利取出,无一例子宫穿孔、脏器损伤、出血、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将宫腔镜应用于常规方法取环失败的案例中,是一种安全、可靠、简单易行且患者痛苦小的手术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传统取环器在宫腔镜直视下取出宫内节育器(IUD)的优越性。方法在宫腔镜直视下了解IUD的形态、位置及子宫内病变与IUD的关系,宫腔镜定位后直视下用取环钩钩出IUD。结果 43例常规取IUD失败者均一次取器成功。结论宫腔镜直视下传统取环器取IUD,避免了一味试钩、钳取造成的子宫损伤及出血,操作简单,取环成功率高,是一种安全、省时且有效的取环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B超监护下宫腔镜对子宫切口妊娠物的诊治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B超监护下宫腔镜对子宫切口妊娠物的诊治价值.[方法]对28例子宫切口妊娠物的患者在B超监护下经宫腔镜进行诊断、定位后吸取或镜下直接钳取残留胚物等治疗.[结果]28例中27例成功,其中1例胚胎吸出后出血较多,经纱条填塞等止血处理后成功.B超监护宫腔镜下清宫一次成功率96.4%.1例经宫腔镜定位吸出大块胚物后,B超提示子宫切口穿透,立即开腹手术,术中见病灶组织已侵蚀膀胱,行病灶清除并修补切口.[结论]B超监护下宫腔镜具有安全、直接、准确、微创的特点,对子宫切口妊娠物的诊治是极其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宫腔镜在改善子宫内膜息肉(EMP)的检出率和摘除率中的作用。方法将2002年4~11月由A医生行宫腔镜检查发现的EMP患者59例随机分成两组,A组31例,由A医生行刮宫术后再用卵圆钳钳夹息肉;B组28例,由不知宫腔镜检查结果的B医生行刮宫术。随后由A医生再行宫腔镜检查并作出处理。结果取出的组织物中A组19例发现息肉,明显多于B组的9例(P<0.05)。第2次镜检见A组息肉完全摘除16例,B组5例,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8例残余息肉患者中29例即于镜下用活检钳自根部摘除,9例行宫腔镜电切术。59例均无发生并发症。结论当异常子宫出血、不孕、宫颈息肉、B超提示宫腔异常等应行宫腔镜检查,宫腔镜可明显提高EMP检出率。镜下定位后行全面刮宫及卵圆钳钳夹仍有息肉遗留时,宫腔镜直视下摘除息肉能达到完全清除的目的,预防息肉持续存在及复发。  相似文献   

13.
吴晓鹃  冯岚 《中国内镜杂志》2007,13(11):1200-1201,1204
目的评价宫腔镜检查是子宫异常出血的有效临床诊治方法。方法1997年10月~2005年9月,对186例子宫异常出血患者进行宫腔镜检查,同时行镜下活检。结果在186例子宫异常出血患者中,经宫腔镜检查确诊为宫腔内器质性病变者98例,占51.6%。特别是在40~59岁的子宫异常出血患者中,92%均有镜下异常所见。宫腔镜下所见与宫腔镜下选择性活检的病理组织学诊断符合率达87%以上。结论宫腔镜是寻找子宫异常出血原因,诊治宫腔内病变的一种不可替代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宫腔镜检查在IVF—ET失败患者中应用的重要性。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1月至2009年1月86例在IVF—ET失败后行宫腔镜检查的病例资料。结果检查结果发现86例患者中57例有镜下异常,阳性率达66.28%。原发性不孕症宫腔镜检查异常为32例(61.54%),继发性不孕症宫腔镜检查异常为25例(73.53%),病变发生以子宫内膜息肉、子宫内膜炎及宫腔粘连为常见。结论IVF-ET失败患者中宫腔病变发生率高,是导致IVF—ET失败的重要因素之一,在IVF—ET失败患者中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官腔镜检查术在子宫异常出血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官腔镜检查子宫异常出血病人218例。术中行定位取材并送病理检查,并将两者进行比较。结果官腔镜诊断子宫内膜息肉的敏感性为85.00%,子宫内膜增生过长为80.65%,黏膜下子宫肌瘤为100%,子宫内膜癌为70.00%,子宫内膜萎缩为100%,子宫内膜炎为87.50%。结论官腔镜检查在子宫异常出血的诊断中具有重要临床价值。官腔镜检查可以观察到更详细的宫内形态学的变化,提高对各种宫内疾病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16.
阴式超声和宫腔镜对异常子宫出血的诊断价值及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讨论阴式超声及宫腔镜对异常子宫出血的诊断价值并对二者进行比较。方法对90例异常子宫出血患者进行阴式超声及宫腔镜检查。宫腔镜检查后常规行诊刮或定位活检。结果阴式超声结果与宫腔镜检查结合病理诊断结果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对于异常子宫出血的诊断,宫腔镜检查明显优于阴式超声。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宫腔镜对绝经后子宫出血(PMB)诊断效果。方法对我院2004年1月至2006年12月门诊收治绝经后子宫出血患者,妇科检查局部阴道及宫颈未发现明显异常,考虑出血来自宫腔的共125例,宫腔镜检查后常规刮宫,未能刮出组织者在直视下取活检。所有刮出物或活检组织均送病理检查。结果宫腔镜诊断宫腔异常病变的敏感性为97.8%(90/92),特异性为81.8%(27/33),阳性预测值为93.8%(90/96),阴性预测值为93.1%(27/29)。其中子宫黏膜下肌瘤100%,子宫内膜息肉90.0%,子宫内膜炎87.0%,子宫内膜癌73.3%,子宫内膜增生70.6%。结论对于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行宫腔镜检查,全面观察宫腔情况,全面诊刮,必要时在直视下取活检,可以大大提高宫腔病变确诊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宫腔镜与B超对异常子宫出血(AUB)的病因诊断价值.方法:对103例初诊为AUB者进行宫腔镜联合B超检查及定位活检,回顾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103例均行盆腔B超检查、官腔镜直视下活检或宫腔镜检查后B超引导下的定位活检,最后经组织病理学检查证实诊断.官腔镜诊断子宫内病变的符合率为90.3%,B超诊断符合率为62.1%,两者联合诊断符合率为95.1%.103例均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宫腔镜检查对AUB的病因诊断具有较高价值,联合B超检查可提高操作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宫腔镜协助诊断异常子宫出血的价值和优势。【方法】应用宫腔镜检查262例异常子宫出血患者,并在宫腔镜下定位取材或诊断性刮宫。【结果】宫腔镜诊断手宫黏膜下肌瘤、子宫内膜息肉、萎缩型子宫内膜、子宫内膜炎的敏感性高,宫腔镜检查与病理检查结果总符合率93.35%。萎缩型子宫内膜、子宫内膜炎是本组患者绝经后出血的主要原因,子宫内膜增生症、子宫内膜息肉是绝经前异常子宫出血的主要原因。【结论】宫腔镜检查能直视宫腔内病变,定位取材送病理检查可提高诊断准确率,对部分病人可达到诊断和治疗一体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宫腔镜治疗子宫腔内良性占位性病变手术的安全性及临床效果.方法 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子宫腔内良性占位性病变患者210例,均行宫腔镜检查,同时行电切术治疗;其中72例行宫腔息肉切除术,70例行子宫肌瘤切除,68例行妊娠组织残留清除术.术后随访6个月~2年,观察分析其疗效.结果 210例患者均一次手术成功,手术时间11~39 min,平均15min,术中出血5~70 ml,无术中并发症发生.术后1个月有94.1% (191/203)的患者月经恢复正常,痛经改善率达87.7% (178/203);术后6个月96.1% (195/203)的患者月经正常,痛经改善率91.6%(186/203).2例宫腔息肉切除术后复发,再次行电切治愈.结论 宫腔镜治疗宫腔内良性占位性病变能保留子宫的完整性,疗效满意,安全可靠;患者损伤小、痛苦轻,恢复快,可作为治疗宫腔良性占位性病变的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