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牵引推拿治疗颈椎病100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黄建国  蔡永峰 《陕西中医》2003,24(12):1072-1073
目的 :观察牵引推拿治疗颈椎病的疗效。方法 :牵引 ,推拿 (推、揉、滚法、为主 ) ,配合点穴 ,颈颌旋转扳法治疗本病 1 0 0例。结果 :总有效率为 97%。提示 :本方法对本病有舒筋活血 ,和络止痛 ,松解粘连的功效  相似文献   

2.
推拿按摩点穴治疗小儿先天性肌性斜颈4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敏峰  黎俊民 《新中医》2007,39(12):59-60
目的:观察推拿按摩点穴治疗小儿先天性肌性斜颈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6例患儿进行揉按、捻提、扳拉、弹拨捻转、拔伸旋转、点摩等手法治疗。结果:痊愈31例,好转12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3.48%。结论:推拿按摩点穴治疗小儿先天性肌性斜颈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3.
腰部棘上韧带损伤是腰背部疼痛的常见原因之一.传统的治疗方法多采用揉法、抹法等,但疗程较长。笔者近年来运用点穴、按摩、整复三步推拿手法综合治疗本病98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张军  周恒 《时珍国医国药》2006,17(2):251-252
目的观察点穴摇肩法治疗肩周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通过点揉肩穴等并配合摇肩关节的方法来达到剥离肩关节粘连,促使肩关节功能的恢复。结果点穴摇肩法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中药熏洗组、封闭组及推拿组(点穴摇肩法与其他三组比较,有明显差异)。结论点穴摇肩法治疗后使肩关节功能障碍的患者得到点穴镇痛,为摇肩剥离粘连的特殊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综述近5年来推拿点穴治疗原发性痛经疗效及其腧穴使用规律研究概况。方法:以"痛经"或"原发性痛经","点穴"或"推拿"为主题进行文献检索,将所得文献按照点穴治疗,推拿治疗,推拿结合其他方式进行分析、归纳。结果:获得文献34篇,推拿点穴手法使用频次超过10次以上的由大到小依次是点按、擦法、摩法、按揉、震法等,腧穴使用频次超过10次以上的依次是气海、关元、肾俞、三阴交、血海、八髎、次髎等。点按手法使用穴位频次超过10次以上的依次是三阴交、关元、气海、血海、肾俞等。结论:推拿点穴治疗原发性痛经效果好,单独点按治疗原发性痛经值得进一步研究,以提供治疗新思路。  相似文献   

6.
田彤 《辽宁中医杂志》2005,32(6):585-586
目的:观察针刺拔罐配合推拿治疗腰椎后关节紊乱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门诊腰椎后关节紊乱症145例,采用阿是穴针刺拔罐后,进行揉、、点穴、弹拨、斜扳和旋转复位等推拿手法治疗。结果:总有效率为100.0%。结论:针刺拔罐配合推拿治疗腰椎后关节紊乱症,具有疗效显著、疗程迅速、治愈率高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推拿点穴手法配合中药熏洗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的治疗效果。方法:对62例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采用三步推拿点穴手法配合中药熏洗治疗,并对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三步推拿点穴手法配合中药熏洗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操作简单,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8.
王翠平  梁翼  余文景  李敏  沙湖  吴佳  王磊  许静 《四川中医》2020,38(2):186-187
目的:客观评价点穴揉筋法对膝骨关节炎疼痛的临床疗效,进而分析其作用机制。方法:选择76例膝骨关节炎伴有功能障碍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8例、对照组38例。治疗组运用点穴揉筋法配合常规下肢皮肤牵引疗法治疗,对照组仅使用下肢皮肤牵引治疗。统计分析治疗前后各项评价指标数据。结果:治疗关节前后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WOMAC指数、关节活动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验证运用点穴揉筋法治疗早、中期膝骨关节炎伴有功能障碍是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按摩点穴配合刺络放血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按摩点穴配合刺络放血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40例,治疗后,观察疼痛、麻木症状及压顶试验、臂丛牵拉试验、上肢肌力体征和日常生活能力的改善情况。结果:按摩点穴配合刺络放血能很好地改善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症状体征。  相似文献   

10.
落枕为临床常见病,笔者近几年来应用推拿按摩方法治疗本病,效果显著,现介绍如下。治疗方法及疗效拿揉颈项法:术者立于患者身后,自上而下拿揉患者后颈部肌肉,反复操作,使紧张的肌肉逐步松弛,然后对拿风池穴,用力向前向上,使局部产生酸麻胀感。并让患者同时配合按揉合谷穴。...  相似文献   

11.
按摩推拿是中医学重要组成部分,按摩采用的手法不外为推、拿、揉、压、搓、颤、叩、动、弹、拨等十种,这些手法作用于特定的部位(经络腧穴)对机体起着良性调节作用,如推、压(包括点穴)、揉多用于镇定止痛和放松.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电针配合点穴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疼痛患者随机分为电针配合点穴推拿组、单纯电针组、单纯点穴推拿组,每组30例。单纯电针组选择气海俞、大肠俞、关元俞、环跳、委中、承山等穴位进行电针治疗,单纯点穴推拿组选择足太阳膀胱经和华佗夹脊穴点穴推拿,电针配合点穴推拿组予电针刺激气海俞、大肠俞、关元俞、环跳、委中、承山以及点穴推拿足太阳膀胱经和华佗夹脊穴。各组均每两天治疗1次,疗程为5次,采用Mc Gill疼痛问卷观察患者疼痛情况。结果治疗后,各组PRI、VAS、PPI积分显著减少(P0.001);治疗前后差值比较,电针配合点穴推拿组与其余两组PRI、VAS、PPI积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电针组、单纯点穴推拿组之间各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纯电针、单纯点穴推拿、电针配合点穴推拿三种治疗方法均能缓解腰椎间盘突出症疼痛症状,但电针配合点穴推拿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13.
石宇雄  练文兴 《陕西中医》2010,31(10):1389-1390
目的:观察推拿手法结合功能锻炼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膝骨性关节炎患者76例,采用推拿手法(按揉法、推磨髌骨法、点穴拨筋法、搓法等)结合屈伸法、旋转法的功能锻炼治疗。结果:76例患者经治疗后,总有效率96.1%。结论:本方法能有效解除关节疼痛,改善关节活动度,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铍针疗法配合推拿手法治疗运动员肩袖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76例用铍针疗法松解相应筋膜,配合外展摩揉拨肩法和顿拉滚揉擦肩法等推拿手法治疗。结果:痊愈57例、好转19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100%。结论:铍针疗法配合针推治疗肩袖损伤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益气祛瘀汤配合经点穴按摩法治疗中风后遗症经验。方法:治疗组采用益气祛瘀汤配合循经按摩点穴法治疗中风后遗症。对照组:益气祛瘀汤组(对照1组)单独运用益气祛瘀汤,循经按摩点穴组(对照2组)循经按摩点穴法治疗中风后遗症。结果:治疗组160例,存活10年~20年126例;存活21年~30年27例;存活31年以上7例。对照1组治愈6例,存活10年者3例。对照2组治愈。例,存活。例。三组对比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益气祛瘀汤配合循经按摩点穴按法治疗中风后遗症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6.
目的:本研究采用按摩远端手、足三阴经及点穴方法观察恢复期中风的治疗效果。方法:拇指推、揉、按患侧前臂段的手三阴经和小腿段足三阴经,重点点拨劳宫、涌泉穴。结果:按摩远端手、足三阴经及点穴治疗恢复期的中风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点穴推拿疗法对高黏血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门诊高黏血症患者共61例分为治疗组(34例)和对照组(27例);前者施针刺配合点穴推拿疗法,后者施针刺疗法,观察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液流变性和症状体征积分变化。结果:针刺配合点穴推拿疗法对治疗组的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显著(P<0.01)且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的临床积分改善显著(P<0.05)。结论:针刺配合点穴推拿疗法能有效治疗高黏血症,且疗效优于单纯电针疗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中医平衡推拿手法对痛经的治疗效果。方法:23例痛经患者,采用摩法、按法、揉法以及点穴等以平衡为操作理念的治疗手法进行施治,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23例患者中,治愈15例(65.22%),好转7例(30.43%),无效1例(4.35%),总有效率达95.65%。结论:平衡推拿手法是治疗痛经的一种有效的疗法。  相似文献   

19.
笔者运用点穴加推拿治疗22例小儿面神经麻痹症,均获治愈,现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本组22例中,男17例,女15例。年龄2~9岁,平均4.6岁。病程最短3天,最长15天,平均8天。治疗方法:1、揉法:用掌部或拇指在患者面部作大面积(患侧)揉法,共5分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循经推拿点穴配合电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将8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42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采用电针治疗,观察组采用循经推拿点穴配合电针治疗,2周后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0.5%,高于对照组的71.4%(P〈0.05)。结论:循经推拿点穴配合电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显著,操作简便,无毒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