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眼科门诊护理中存在的风险因素及采用现代护理观念施行健康教育对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对眼科门诊风险因素进行总结,并采用健康教育宣传栏、个别指导、视频教育等不同形式的现代护理观念对患者进行护理,分析患者康复情况。结果:眼科风险因素分为患者自身因素、护理人员的因素、环境因素、管理因素。通过各种不同形式的健康教育提高了眼科门诊患者的健康意识,简化了就诊流程,维持了良好的就诊秩序及诊疗环境,可促进患者康复。结论:针对眼科门诊病例特点制定的科学合理的门诊健康教育措施可减少患者并发症,避免医疗纠纷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眼科门诊各个诊断室是患者就诊场所,由于眼科门诊患者流量大、病情各异,各种急性眼部感染性疾病患者均在一般患者中间同时候诊就医,所以患者之间、医患之间及其他健康人员之间的交叉感染的机会始终存在。因此,加强医院感染管理和控制措施,才能有效降低眼科门诊患者在医院感染的机会,现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 :构建门诊二级分诊护理管理模式,探索二级分诊管理模式在大型三级甲等医院门诊患者就诊管理中的适用性和可行性。方法 :结合JCI门诊患者安全管理目标以及同质化服务要求,完善门诊护士岗位职责,建立并实施二级分诊工作模式,制定门诊患者安全管理制度,优化就诊环境,完善并应用门诊分诊管理软件支持二级分诊护理管理。结果 :经过近三年实践,患者就诊等候时间从平均56.33min缩短至40.95min(P0.001),门诊患者的总体满意度从91.38%提高到94.63%(P0.001),门诊未发现因突发意外事件死亡,门诊一人一诊间执行率达到96.8%。结论 :JCI标准下门诊二级分诊护理管理模式安全可行,提高了就诊效率和患者满意度,是提高门诊综合服务质量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在眼科门诊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0月至2012年11月我院眼科门诊患者200例,将2010年10月至2011年10月就诊的患者设为常规组,将2011年11月将2012年11月就诊的患者设为干预组,每组100例。常规组患者给予门诊诊疗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给予优质护理服务模式指导下的护理措施对患者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人员提供护理服务态度和方式的满意度。结果干预组患者对护理人员提供护理服务态度和方式的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常规组(均P〈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理念指导下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明显提高患者对护理人员提供护理服务态度和护理服务方式的满意度,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5.
于晓萌  陈建玉 《妇幼护理》2024,4(2):469-471
目的 分析护理风险管理对眼科门诊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4月至2023年3月就诊于我院眼科门诊的患者4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试验组予以护理风险管理.对比护理风险事件、护理管理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试验组护理风险事件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护理管理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护理满意度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 眼科门诊患者予以护理风险管理,可减少护理风险事件,提升护理管理质量,提高护理满意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门诊护士在控制医院感染中的作用.方法 将我院2007年4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900例门诊患者作为观察组,在该组患者就诊期间由护士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加强感染控制.将2007年4月以前收治的900例门诊患者作为对照组,该组患者入院就诊时仅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及两组患者、护理人员、医生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的护理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投诉纠纷的发生率、感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人员、医生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积极发挥门诊护士的主观能动性,能够有效控制门诊感染,提高护理质量,改善患者就诊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眼科门诊优质护理措施探讨。方法:对眼科门诊实施优质护理措施的效果进行观察、分析、总结,制定出切实可行的优质护理办法。结果:实施优质护理措施1年余,本组患者未发生护患纠纷及护理投诉,患者满意度明显提高。结论:优质护理是提高眼科门诊患者满意度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8.
门诊是医院的窗口,是人们在健康受到威胁后求助于医疗机构的第一站,也是患者心态情绪暴露最多的就诊阶段。因此,要做好门诊患者的心理护理,积极主动地为患者排忧解难,引导就医,使患者就诊顺利,心情舒畅。这也是现代医院整体护理的组成部分及门诊护理管理的发展方向。现对门诊患者常见的心理问题和护理对策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护士换位体验优化就诊流程对眼科门诊护理质量及门诊效率的影响。方法将该院眼科门诊实施护士换位体验优化就诊流程前收治的3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另将实施护士换位体验优化就诊流程后收治的30例患者作为研究组,对比实施前后门诊护理质量和门诊效率。结果研究组患者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检查、治疗及抽血等候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眼科门诊实施护士换位体验优化就诊流程后,门诊护理质量和门诊效率均得到较好提高。  相似文献   

10.
眼科门诊患者就诊期间的安全问题分析及管理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实施,及时查找护理工作中的安全隐患。提高护理服务质量,防止护患纠纷的发生,已成为医院护理工作的重点。提高护理安全性也是衡量医院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标^[1]。由于眼科患者视觉发生障碍,在门诊就诊期间发生暗室内碰伤、跌伤等安全问题的几率比其他门诊患者高。  相似文献   

11.
门诊护理流程再造及临床应用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门诊护理流程再造对门诊患者就诊时间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将2005年1月~10月(即流程再造前)1150例为对照组,2006年1月~10月(即流程再造后)1150例为研究组.研究组应用六西格玛的定义-测量-分析-改进-控制五个步骤对现行门诊护理流程进行相关因素分析与再造;对照组采用常规门诊护理流程.比较两组患者就诊时间和满意度.结果:门诊护理流程再造后,患者满意度显著提高(P<0.01),患者就诊时间显著缩短(P<0.05).结论:应用六西格玛管理理念对门诊护理流程优化与再造,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缩短了患者的就诊时间.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医院门诊护理过程中的危机管理技巧进行汇总,并评价其应用效果。方法于2009年2-6月对我院门诊部护理工作人员进行统一的危机管理技巧的培训。并于2009年7月将危机管理技巧应用于门诊护理中,应用前后分别选取100例患者,比较应用前后门诊部门患者投诉的例数和门诊患者就诊的满意度。结果应用危机管理技巧后,门诊患者的投诉例数较应用前显著减少,患者满意度明显升高。结论门诊护理过程中有效的危机管理技巧及合理的应用,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满意度,减少纠纷与投诉。  相似文献   

13.
门诊作为医院服务的窗口,是医院联系社会的"桥梁".门诊护理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医院的声誉[1].门诊患者就诊随机性和集中性较强,可控性差,且就诊时间较短,与患者沟通较困难,易引起误会和冲突而干扰医疗秩序、影响社会和谐.2010年3月以来,我们针对影响门诊护患关系的因素开展大量工作,以创建人民满意的公立医院.现将门诊护患关系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眼科门诊患儿治疗时的心理特征及护理干预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2002-09~2003-01我院眼科门诊就诊患儿272例,我们对其心理特点及就诊表现进行分析,并根据不同年龄层次的心理特点进行护理干预,效果较好.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管理在眼科门诊中的应用。方法:门诊护理工作中通过优化流程、开通各种绿色通道、管理人力资源及持续改进质量等措施实施优质护理管理,观察效果。结果:患者满意度提高,患者就诊时间缩短,护理服务态度提高,护理不良事件减少。结论:眼科门诊开展优质护理管理有利于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及门诊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6.
门诊导医护士的设置及其作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新的医学模式要求对患者实行整体护理,根据门诊患者的特点设置导医护士,以增强就医的针对性,符合现代护理学概念和就诊患者的心理需求,也是护理管理的发展方向。美的艺术、沟通艺术、应变艺术是导医护士的基本功,她集导向、公关、咨询于一体,积极参与诊治和门诊区域的管理,使医院能更好地适应患者需求,创造一个良好的就诊环境,使患者就诊顺利、心情舒畅。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管理模式对眼科门诊护理质量及就诊等待时间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本院眼科门诊于2017年4月—2018年4月收治的7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就诊顺序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9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实施人性化护理管理。比较两组的护理质量、就诊等待时间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各项护理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1);观察组的平均就诊等待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4.8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4.36%(P 0.05)。结论将人性化护理管理模式应用于眼科门诊中,可有效改善护理质量,缩短患者就诊等候时间,提高护理满意度,对临床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是西南地区一家大型的疑难重症诊治综合医院,门诊每天接诊大量从四面八方来的眼科患者。患者面对眼科越分越细的亚专业以及对就诊流程、健康保健知识的不了解,会感到茫然和焦虑不安。因此,做好眼科患者就诊前宣传、就诊中的指导、就诊后的二次导诊及贯穿整个就诊过程中的心理护理、健康宣教十分重要,这样不仅可以消除患者对环境的陌生感,节省就诊时间,还可帮助其保持愉快的心情就医,让患者获得疾病的保健知识,有利于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优化导医服务对门诊军人患者就诊满意度与就诊时间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门诊2016年10月至2017年3月120例就诊军人患者为对照组,选取2017年4-9月120例门诊军人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导医服务流程护理,观察组给予优化导医服务流程护理,比较两组军人患者就诊满意度与就诊时间。结果观察组在导医态度、专业技能、就诊流程及心理疏导方面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 0. 05),就诊时间短于对照组(P 0.05)。结论优化导医服务可有效提升门诊患者的就诊满意度,缩短就诊时间,在门诊就诊中的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不同层次特需门诊患者对护理服务的需求,从而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进一步优化特需门诊的服务流程,提升护理服务质量和患者满意度。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择2009年1月来特需门诊就诊的100例患者设为护理服务改进前组,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对其进行护理服务满意度调查,以了解其对护理服务的需求,并针对调查结果改进相关环节;选择2009年6月来特需门诊就诊的100例患者设为护理服务改进后组,采用同样的问卷进行调查。比较护理服务改进前后两组患者的满意度差异。结果护理服务改进后,患者对特需门诊的就诊环境、就诊流程、检查项目指导、保护个人隐私以及健康教育等服务项目满意的例数及百分率显著提高,不满意的例数及百分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温馨舒适的就诊环境是满足特需患者护理服务需求的关键,方便快捷的就诊流程是提高患者满意度的基本保证,针对检查项目而采取的指导、保护个人隐私和个性化的健康教育等人性化服务措施是满足特需门诊患者护理服务需求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