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 寻求提高消化性溃疡疗效的方法.方法 十二指肠溃疡(Du)370例,随机分成DuⅠ组(微波加药物)200例和DuⅡ组(单纯药物)170例;胃溃疡(Gu)随机分成GuⅠ组(微波加药物)80例和GuⅡ组(单纯药物)70例.在胃镜下微波治疗后,观察溃疡愈合、疼痛缓解和复发情况,并与对照组对比.结果 两个Ⅰ组的溃疡愈合率、疼痛缓解率均高于Ⅱ组(P<0.01、P<0.05),复发率低于Ⅱ组(P<0.05).结论 胃镜下微波联合药物治疗是一种实用有效的治疗消化性溃疡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 寻求提高消化性溃疡疗效的方法。方法 十二指肠溃疡(Du)370例,随机分成DuⅠ组(微波加药物)200例和DuⅡ组(单纯药物)170例;胃溃疡(Gu)随机分成GuⅠ组(微波加药物)80例和GuⅡ组(单纯药物)70例。在胃镜下微波治疗后,观察渍疡愈合、疼痛缓解和复发情况,并与对照组对比。结果 两个Ⅰ组的溃疡愈合率、疼痛缓解率均高于Ⅱ组(P〈0.01、P〈0.05),复发率低于Ⅱ组(P〈0.05)。结论 胃镜下微波联合药物治疗是一种实用有效的治疗消化性溃疡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内镜下微波与药物联合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疗效.方法 将笔者所在科收治的12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3例和对照组57例.观察组采用微波联合药物进行治疗,对照组则单用药物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的溃疡愈合和复发情况.结果 治疗2周后观察组溃疡的愈合率为87.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3个月两组愈合率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后观察组的复发率19.0%,对照组为4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内镜下微波联合药物治疗能加快溃疡的愈合,减少溃疡复发,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三联治疗儿童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抽选我院2008年9月至2010年8月期间收治的82例Hp阳性的消化性溃疡患儿,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其观察组应用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三联疗法;对照组应用胶态次枸橼酸铋钾、阿莫西林、克拉霉素三联疗法.观察两组患儿疼痛缓解的时间;第1、2周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治疗期间药物不良反应;疗程结束4w后复查胃镜,比较两组HP清除率、溃疡愈合率、有效率.结果 观察组患儿在疼痛缓解时间、第1、2w临床症状消失率等比较重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溃疡愈合率、HP根除率、有效率及不良反应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奥美拉唑三联疗法治疗儿童消化性溃疡总体疗效优于胶态次枸橼酸铋钾三联疗法,不但症状消失快、溃疡愈合迅速、Hp根治率较高,而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顾新 《吉林医学》2011,(33):7055-7055
目的:探讨埃索美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收治的7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用阿莫西林加克拉霉素加奥美拉唑治疗,观察组采用阿莫西林加克拉霉素加埃索美拉唑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溃疡愈合率、Hp根除率及疼痛缓解率。结果:两组在溃疡愈合率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的Hp根除率及1 d、3 d内的疼痛缓解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埃索美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可提高Hp的根治率,迅速缓解患者疼痛。  相似文献   

6.
中西医结合治疗幽门螺杆菌检测阳性的消化性溃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62例幽门螺杆菌阳性的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组和对照组.结果:溃疡愈合率,中西医结合组为88%,对照组为66%(P<0.05);幽门螺杆菌清除率,中西医结合组为75%,对照组为50%(P<0.05).中西医结合组中溃疡愈合、幽门螺杆菌根除者24例,6个月以后胃镜复查,溃疡无复发,幽门螺杆菌均阴性.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的消化性溃疡患者,疗效满意,无明显副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联合使用雷贝拉唑和中药胃苏颗粒治疗与幽门螺杆菌(HP)相关的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与幽门螺杆菌相关的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服用雷贝拉唑胶囊及两种杭生素进行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胃苏颗粒.结果:治疗组患者的症状缓解率较对照组高,且服药后的第1天和第3天存在显著的差异(P<0.05).治疗组的溃疡愈合率为90.7%,优于对照组的83.7%(P<0.05).治疗组 Hp根除率为92%,对照组HP的根除率为83.7%(36例),两组比较不存在显著差别.结论:联合使用雷贝拉唑和胃苏颗粒治疗与幽门螺杆菌相关的消化性溃疡具有症状消失快、溃疡愈合迅速、Hp根除率高等优点是,治疗与幽门螺杆菌相关的消化性溃疡的理想方案.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胃镜下喷洒云南白药配合中药"消溃清幽汤"及雷尼替丁胶囊内服治疗难治性(顽固性)消化性溃疡(PU)的疗效.方法:将126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3例在胃镜下喷洒云南白药配合中药"消溃清幽汤"及雷尼替丁胶囊内服治疗;对照组63例用奥美拉唑加羟氨苄青霉素和甲硝唑内服治疗.结果:两组治疗8周后,治疗组在溃疡愈合率、抗溃疡的复发率及副作用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HP根除率治疗组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胃镜下喷云南白药加口服中西药物对难治性消化性溃疡有较好疗效,患者依从性好,价格适宜,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健脾和胃汤联合奥美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疗效。方法:选取100例消化性溃疡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50例采用奥美拉唑治疗(对照组),50例在采用奥美拉唑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健脾和胃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溃疡愈合率及疼痛缓解率。结果:观察组1 d、3 d内的疼痛缓解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8.0%)较对照组(82.0%)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脾和胃汤治疗消化性溃疡可提高疗效,迅速缓解患者疼痛。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丹参饮加味治疗瘀血型消化性溃疡的疗效。方法将144例瘀血型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8例每日单纯给予西药;治疗组76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丹参饮加味。疗程4周。治疗结束后复诊,记录症状变化并复查胃镜。结果治疗组4周末症状与体征消失率为89.5%,对照组则分别73.5%(P<0.05);治疗组溃疡愈合率、有效率(含治愈患者,以下类同)为92.1%,高于对照组的76.5%(P<0.05)。溃疡复发率半年和一年治疗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1和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和一年后幽门螺杆菌阳性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疗程结束后、半年后幽门螺杆菌阳性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丹参饮加味联合法莫替丁治疗瘀血型消化性溃疡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1.
奥美拉唑的药理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健超 《海南医学》1994,5(3):175-178
奥美拉唑(Omeprazole,OME)为1982年开始用于临床的新一代抑制胃酸分泌药药物,用于治疗消化性溃疡和其他与胃酸相关的疾病有良好的疗效。现将其药理及临床应用介绍如下。1.奥美拉唑的药理学特性1.1抑制胃酸分泌:胃酸主要是盐酸。盐酸是由胃粘膜上的壁细胞分泌的。壁细胞具有胃泌素受体、组织胺第2(H2)受体和乙酸胆碱(毒草碱M1)受体,分别接受胃泌素、组织胺和乙酰胆碱的刺激而引起胃酸分泌。也分别为丙谷胺、甲氰咪胍和哌吡氮平所拮抗。OME的作用不是拮抗某一受体,而是阻断胃酸分泌的最后步骤,故能产生最强大的抑酸效果。酸…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舍曲林治疗幽门螺杆菌(Hp)阳性消化性溃疡合并抑郁症的疗效。 方法 166例Hp阳性消化性溃疡合并抑郁症患者被随机分为治疗组86例和对照组80例。2组均给予相同的三联疗法治疗Hp阳性消化性溃疡,治疗组采用舍曲林治疗抑郁症,对照组采用阿米替林治疗抑郁症。观察2组的腹痛程度、电子胃镜检查结果、Hp清除率、HAMD评分结果和药物不良反应。 结果 166株Hp菌株对甲硝唑的耐药率较高,为75.9%;而对阿莫西林、左氧氟沙星、呋喃唑酮、克拉霉素的耐药率较低。治疗8周后,2组的腹痛程度均比治疗前显著下降且治疗组的腹痛程度比对照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的HAMD评分结果分别为(12.4±3.6)分和(19.0±3.9)分,均比治疗前显著下降且治疗后治疗组的HAMD评分结果比对照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显效率为55.8%,总有效率为89.5%;治疗组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10.597、6.019,均P<0.05)。治疗组的Hp清除率为93.0%(80/86),对照组的Hp清除率为78.8%(63/80),治疗组的Hp清除率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457,P>0.05)。 结论 舍曲林联合三联疗法可治疗Hp阳性消化性溃疡合并抑郁症,且不良反应较少,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3.
黄洋 《当代医学》2021,27(3):103-105
目的分析胃黏膜保护剂联合质子泵抑制剂(PPI)治疗消化性溃疡伴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9月至2019年9月本院接收的100例消化性溃疡伴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取PPI三联疗法(奥美拉唑+阿莫西林+甲硝唑)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胃黏膜保护剂(磷酸铝凝胶)。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总有效率、HP根除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腹痛缓解时间、止血时间及溃疡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胃黏膜保护剂联合PPI治疗消化性溃疡伴出血,可快速消除HP,缩短止血、腹痛缓解、溃疡愈合时间,且不良反应较少,风险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雷贝拉唑与奥美拉唑对十二指肠溃疡的短期疗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应用雷贝拉唑与奥美拉唑对十二指肠溃疡(DU)患者症状缓解的短期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 随机双盲平行对照研究.将活动期DU患者随机分为雷贝拉唑(10 mg/天)治疗组与奥美拉唑(20 mg/天)对照组,2组均服药7天.观察指标为腹痛、腹胀、反酸和嗳气的缓解及药物安全性评价.结果 对照组和治疗组分别完成了108例和103例患者的观察.治疗组腹痛平均消失天数为3.1±1.7天,与对照组3.2±1.8天无差异.治疗组和对照组服药期间每天腹痛消失率无明显差异.用药第1天时治疗组腹痛缓解率为56%,明显高于对照组33%(P<0.05),其余时间内2组间无差异.治疗组第7天的反酸消失率为100%,明显高于对照组83%(P<0.05).2组患者每天腹胀和嗳气的消失率差异均无显著性.2组均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雷贝拉唑与奥美拉唑均对Du患者的症状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而雷贝拉唑在服药第1天对腹痛及第7天对反酸的缓解作用更为明显.雷贝拉唑短期应用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培菲康联合葡萄糖酸锌在幽门螺旋杆菌阳性胃溃疡患者中的治疗效果进行调查。方法整群选择84例幽门螺旋杆菌阳性胃溃疡患者,所有人员均为2013年11月—2014年11月间入院治疗的人员,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观察组,一组为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同时采用培菲康、葡萄糖酸锌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痊愈的20例,病情明显改善的18例,评价有效率为90.5%;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痊愈的14例,病情明显改善的17例,评价有效率为73.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锌离子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治疗后2周锌离子浓度为(86.5±14.8)μmol/L,治疗后4周锌离子浓度为(94.3±12.7)μmol/L,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1年疾病复发率为7.1%,对照组患者治疗1年后疾病复发率为16.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上腹部无痛感的有34例,轻度疼痛的7例,对照组患者治疗后上腹部无疼痛感的20例,轻度疼痛的11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培菲康联合葡萄糖酸锌在幽门螺旋杆菌阳性胃溃疡患者中的干预效果非常理想。  相似文献   

16.
雷贝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32例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丹  郭晓林  时阳 《吉林医学》2005,26(2):150-151
目的:研究雷贝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2例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应用雷贝拉唑(10mg,1次/d)及奥美拉唑(20mg,1次/d)治疗4周后,复查胃镜了解溃疡愈合情况,观察服药后1d及2~7d腹痛缓解情况,以及返酸、腹胀等伴随症状的变化,同时观察有无不良反应出现。结果:雷贝拉唑组在用药第1天腹痛缓解率为71.9%,明显优于奥美拉唑组的53.3%(P<0.05),而且对于十二指肠溃疡患者效果尤为明显。两组均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雷贝拉唑及奥美拉唑均对消化性溃疡有较高的治愈率和症状缓解率,且耐受性好。与奥美拉唑相比,雷贝拉唑能更迅速的缓解胃痛,尤其对于十二指肠溃疡患者的效果更明显。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替普瑞酮对治疗幽门螺杆菌(HP)相关性胃溃疡愈合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25例经胃镜通过快速尿素酶试验及病理学检查(Warrin-Stary 染色),2项诊断均为HP阳性感染的胃溃疡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9例)和治疗组(66例),治疗组加服替普瑞酮,余治疗相同。服药1周内记录临床症状消失情况,治疗结束4周后复查胃镜和检测HP,6个月后随访溃疡复发情况。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HP根除率分别为92.42%和91.53%(P〉0.05);治疗组腹痛、嗳气、反酸、恶心、腹胀等症状的消失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胃溃疡总有效率(92.42%)明显高于对照组(76.27%)(P〈0.05);6个月后治疗组胃溃疡复发率(9.26%)明显低于对照组(25.71%)(P〈0.05)。结论替普瑞酮在联合雷贝拉唑和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治疗HP相关性胃溃疡中,具有用药次数少、药物剂量小、不良反应轻,主要症状消失快等优点,可促进溃疡愈合,提高治愈率,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18.
刘文挺 《中国现代医生》2013,51(16):54-55,57
目的 探讨埃索美拉唑在治疗Hp感染消化性溃疡的作用.方法 研究中包括Hp感染消化性溃疡患者152例,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76例,所有的患者均给予克拉霉素及阿莫西林治疗,治疗组给予埃索美拉唑口服,而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口服.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腹痛缓解率、溃疡愈合率及Hp根除率进行比较.结果 (1)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治疗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2)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第1天及第2天的腹痛缓解率均明显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3)治疗组患者的溃疡治愈率及HP根除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Hp感染消化性溃疡患者使用埃索美拉唑三联疗法治疗能够较好的清除Hp、使溃疡愈合率显著提高,在Hp消化性溃疡治疗方法中其具有高效及安全性高等优点,可以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杨志勇 《吉林医学》2011,32(12):2295-2296
目的:观察雷贝拉唑、左氧氟沙星及阿莫西林三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疗效。方法:将100例确诊的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治疗溃疡的总有效率及Hp根除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其中治疗组的腹痛、上腹部灼痛、反酸、腹胀、嗳气的积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随访12个月后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雷贝拉唑、左氧氟沙星及阿莫西林三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疗效确切,具有Hp根除率高、溃疡愈合快、复发率低等优点,值得基层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20.
本文报道用奥美拉唑每日口服20mg,治疗活动性溃疡38例,其中十二指肠溃疡(Du)28例,胃溃疡(Gu)10例,Du4周愈合率为100%,Gu6周愈合率为90%,疼痛缓解迅速,3天内疼痛缓解率为90%,最短为1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