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 毫秒
1.
略论肺阳虚与肺阳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丽红  王宗殿 《中医药学刊》2006,24(7):1281-1282
历代中医文献中少论肺阳,目前大、中专中医基础理论和诊断学教材中也缺少记述。首先从阴阳互根互用的原理。结合历代医家的论述,认为肺阳、肺阳虚证及肺阳实证是客观存在的;其次论述肺阳的生理学特点。肺阳虚证及肺阳实证的病理学特点;从而认为肺阳的概念有必要明确提出并予以正名,肺阳虚证及肺阳实证临床上需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2.
历代中医文献中少论肺阳,目前大、中专中医基础理论和诊断学教材中也缺少记述。首先从阴阳互根互用的原理,结合历代医家的论述,认为肺阳、肺阳虚证及肺阳实证是客观存在的;其次论述肺阳的生理学特点,肺阳虚证及肺阳实证的病理学特点;从而认为肺阳的概念有必要明确提出并予以正名,肺阳虚证及肺阳实证临床上需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3.
对历代少提肺血的原因进行了分析,认为历代少提肺血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肺主气功能的影响之外,还与古人认为肺脏为少血之脏有关.  相似文献   

4.
肺阳以及肺阳虚证是客观存在的,然古医籍及临床较少涉及,本文试从肺阳的客观存在性,作用,被世人忽视的原因以及肺阳虚证的证治等方面,浅谈个人对于肺阳虚证的几点粗浅认识。  相似文献   

5.
在《内经》"肺朝百脉"理论指导下,治愈了许多肺系慢性疑难病,认为肺朝百脉指肺会聚血气而言。肺不仅主气而且与血密切相关,据此理论并结合临床提出肺病多瘀的论点,故治肺要适度活血,并自创方药异功活血汤、补肾滋肺化瘀汤、补肾助阳化瘀汤,经临床证实对肺系慢性疑难病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陕西中医》2017,(4):505-506
阐述从肺阳理论认识真中风病的发病机理及论治方法。"肺阳"在中医古籍中较少提及,根据现有古籍和后世医家论著,还原肺阳具有固表抗邪、主气宣降、温煦行水、调节百脉和化生血液的生理功能,是人体抵抗外邪侵袭的主要藩篱。肺阳不足导致阳气不能固密,风邪外袭,营血消耗,从而导致脏腑虚损,痰浊瘀血内生,阻滞经络,发为中风。治疗上,在平熄内风的基础上,重在恢复肺阳的生理功能,以祛外风、清火邪、补肺阳、化瘀浊四法为主灵活应用加减,以获良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寒饮蕴肺及肺气虚时大鼠尿液EGF含量的变化及意义.方法:将42只SPF级大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组14只,肺气虚组14只,寒饮蕴肺组14只.按照相应的造模方法,对模型组大鼠进行干预,造模结束后取所有大鼠24小时尿液,放射免疫法检测EGF的值,进行比较.结果:2模型组EGF含量均高于正常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间比较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寒饮伤肺、肺气虚时均会使尿液EGF升高,进一步说明"尿液,肺之降"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8.
浅谈中医治肺六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聪珍 《陕西中医》2005,26(2):188-189
肺位最高,是为"五脏之盖",不耐寒热,素有"娇脏"之称,外邪侵入,肺则首当其冲,因而各种外感病证,初起之病位每常在肺.肺的生理功能比较复杂,除了主宣发,外与皮毛相合,主肃降,参与水液代谢,开窍于鼻与发音有关等作用外,同时又是主气司呼吸的重要脏器,所以其病理变化必然相应的复杂.  相似文献   

9.
略论肺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历代医籍对肺气虚的论述颇为详细,而对肺阳很少论及.但肺阳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临床实践中都是客观存在的.兹不谫陋,参阅文献,试对肺阳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0.
肺阳虚与冷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柴茂山 《光明中医》2007,22(11):38-40
冷哮是一种较难从根本上治愈的疾病.冷哮是中医把哮喘进行分类其中的一个类别.其基本病邪是寒痰内饮,其基本病机是肺阳虚.无论从其发病特点、病理变化特点,还是临床表现以及使用温补肺阳法治疗本病的临床实践疗效来看,均证实肺阳虚是冷哮治疗的病机关键,温补肺阳法是治疗冷哮的有效方法,干姜、细辛二味药是治疗本病的主要药物.  相似文献   

11.
肺虚证与肺扫描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100例慢性气管灸、支气管哮喘合并肺气肿、肺心病者进行肺灌注扫描检查,并应用自拟的“双参三紫冲剂”治疗52例早期肺心病者。结果提示:肺虚证的实质之一可以用肺灌注扫描的方法检测,也可以应用肺扫描的方法作为中医中药防治肺心病的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12.
506例肺阳虚与肺气虚咳嗽临床对比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咳嗽虚证多从气阴不足论之,历代著作甚少提及肺阳不足,或将其归入肺气不足加以概述。其实肺阳虚与肺气虚临床证治殊异。现将从1988年至1998年我科506例肺阳虚与肺气虚咳嗽患者加以整理,对比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506例患者中360例来源我科住院病人,1...  相似文献   

13.
放射性肺损伤包括早期放射性肺炎和晚期放射性肺纤维化,是间质性肺疾病中的一种。通过追溯肺痹和肺痿病名,分析其病因病机和治法方药,并结合现代文献,认为肺痹和肺痿相当于放射性肺损伤的早期和晚期的不同病理阶段,这有助于中医理论准确指导放射性肺损伤的治疗。  相似文献   

14.
再论肺失宣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提出了不应该用“肺失宣降”对所有肺系疾病的病理性质进行概括的观点,“肺失宣发”与“肺失肃降”其实在不同肺系疾病中所处的主次地位不同,进而阐述了这一观点在体现中医整体观和辨证观思想、提高肺系疾病临床疗效方面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苏新民 《中医杂志》2011,52(10):890-892
检出《中华医典》中有关"肺阴"的所有条文,分析和归纳肺阴的基本涵义:1指肺的阴气与肺的阳气相对待;2指肺或肺经属性为阴。在此基础上,定义肺阴的基本概念:肺阴即肺的阴气,是肺气中具有寒凉、抑制等特性的部分。  相似文献   

16.
<正>大肠癌在中国是常见恶性肿瘤,赫捷等对2013年中国恶性肿瘤发病和死亡状况分析显示,大肠癌发病率位列恶性肿瘤第四位; 2013年中国有超过16. 5万例大肠癌患者死亡,病死率位列第五位,并且大肠癌发病有逐年上升趋势[1]。尽管"大肠癌"并未出现在传统医学经典著作中,其临床症状与中医学中"锁肛痔""癥瘕""肠覃""积聚"等病症有极高相似度[2],故在中医学上大肠癌被归类于上述病症范畴。目前中医学对大肠癌的证型分类尚未取得  相似文献   

17.
肺主皮毛     
“肺主皮毛”的理论首见于《黄帝内经》,随着中医经过几千年的运用、沉淀、累积、发展,该理论也得到了不断的发展完善,现从定义、相关文献、相关研究方面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18.
重温肺痿肺痹文献,探讨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辉  代媛媛  李国勤 《北京中医药》2010,29(11):839-842
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IPF)临床以干咳或咳痰量少、咳吐白色涎沫、胸闷气短、动则喘息为主要表现,与中医古籍中"肺痿""肺痹"病证颇相类似.通过重温历代医籍中相关证治的论述,我们得出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以肺气不足、肺络痹阻、气虚血瘀、痰浊内生、甚或阴阳俱虚为基本病机,治疗应以益气活血、疏通络脉、祛除痰浊、滋阴温阳为重点,对于今天运用中医药方法 防治本病起到了较好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9.
肺癌的中医药治疗进展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许彬  章永红 《吉林中医药》2008,28(5):385-387
原发性支气管肺癌是指原发于支气管黏膜和肺泡壁的恶性肿瘤,现代医学对该病的总的治愈率低,中医药治疗肺癌以病灶稳定性高、生存期较长为主要特点,并在抗复发转移方面具有潜在优势.提高肿瘤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是中医药疗法的主要机理之一.中医药治疗肺癌有着非常广阔的前景及发展空间,要进一步统一与完善肺癌的证型,并对各证型的本质进行探索研究.中药剂型的改革、新药的研制,将有助于辨证论治的方法发展,且将促进中医药和中西医结合诊疗肺癌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20.
仕丽  王檀  胡少丹  张丽秀  田琳 《中医临床研究》2012,4(16):65+67-65,67
目的:观察温肺化纤方外敷治疗间质性肺疾病(ILD)(肺中虚寒,肺络痹阻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20例ILD(肺中虚寒,肺络痹阻证)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温肺化纤方外敷治疗,对照组西医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在中、西医临床疗效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ILD(肺中虚寒,肺络痹阻证)予中药辨证外敷治疗,能改善患者生存质量,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