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观察利多卡因胶浆在神经内科重症患者导尿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0例需留置导尿的神经内科重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导尿前采用石蜡油滑润导尿管及注入尿道,观察组导尿前采用利多卡因胶浆滑润导尿管及注入尿道。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导尿后1h内各时间点疼痛评分,记录一次导尿成功率和尿道出血、导管相关膀胱刺激症及导尿1周时尿路感染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导尿后各时点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一次导尿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尿道出血、导管相关膀胱刺激症、尿路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利多卡因胶浆用于神经内科重症患者导尿,可减轻患者疼痛,提高导尿一次成功率,减少尿道出血和导管相关膀胱刺激症、尿路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防治术后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临床作用。方法选取我院术后留置导尿管的女性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方式。比较两组患者尿路感染发生率、总有效率、膀胱刺激症状消失率及消失时间及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2d后感染率和5d后感染率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均P〈0.05),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膀胱刺激症状消失率高于对照组(P〈0.05),膀胱刺激症状消失时间少于较对照组(P〈0.05),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地防治术后留置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发生,改善患者膀胱刺激症状,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尿路感染是指发生在肾盂、肾盏、输尿管、膀胱及尿道的感染性炎症。女性由于尿道短而直,接近肛门,经期、妊娠期、绝经期内分泌激素改变,性生活机械性损伤等,细菌易停留于尿道,导致尿路感染。我国女性患者与男性患者的比例约为10:1。临床表现为膀胱刺激症、发热、腹痛等全身症状,少数患者可无任何症状,仅有尿液改变,多次尿培养阳性。  相似文献   

4.
尿路感染是指发生在肾盂、肾盏、输尿管、膀胱及尿道的感染性炎症.女性由于尿道短而直,接近肛门,经期、妊娠期、绝经期内分泌激素改变,性生活机械性损伤等,细菌易停留于尿道,导致尿路感染[1-2].我国女性患者与男性患者的比例约为10:1.临床表现为膀胱刺激症、发热、腹痛等全身症状,少数患者可无任何症状,仅有尿液改变,多次尿培养阳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膀胱肿瘤患者术后膀胱灌注的护理对策。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100例膀胱肿瘤术后膀胱灌注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传统化护理组(n=50)与整体化护理组(n=50),整体化护理组采用整体化护理方法,传统化护理组采用传统化护理方法。比较2组满意度、膀胱灌注知识认知评分、膀胱灌注治疗依从性、护理前后Zung焦虑以及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尿路感染及膀胱刺激征的发生率。结果整体化护理组满意度高于传统化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整体化护理组Zung焦虑、抑郁自评量表评分低于传统化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整体化护理组膀胱灌注知识认知评分以及膀胱灌注治疗依从性高于传统化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整体化护理组尿路感染、膀胱刺激征等发生率低于传统化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膀胱肿瘤患者术后膀胱灌注实施整体化护理可提高患者依从性,减轻焦虑情绪和抑郁情绪,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黄爱华  卢柳艺  何静 《护理研究》2011,25(8):684-685
[目的]探讨脊髓损伤后膀胱电刺激对促进膀胱功能重建的作用。[方法]将100例颈、胸、腰段外伤性脊髓损伤尿潴留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治疗组经知情同意后应用膀胱电刺激结合常规膀胱功能训练,进行膀胱电刺激时根据病人情况选择最佳参数、频率及电流强度。对照组给予常规膀胱功能训练。[结果]治疗组尿管留置时间明显缩短,完全性排尿增多,尿路感染率明显降低。[结论]膀胱电刺激能有效地改善骶段以上脊髓损伤病人尿潴留,可促进脊髓损伤后病人生理排尿模式的重建,减少尿路感染。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前导尿的最佳时机.方法 将190例剖宫产的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95例和对照组95例.观察组在麻醉后由手术室护士在严格无菌操作下留置导尿.对照组按常规术前在病房留置导尿.观察2组产妇的尿路感染情况、脉搏、胎心率及疼痛情况.结果 观察组发生尿路感染情况下降、膀胱刺激症发生率下降、自觉2、3级疼痛明显减轻(p<0.05),脉搏、胎心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对欲行剖宫产手术患者选择在麻醉后进行留置导尿,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骶神经根磁刺激联合索利那新治疗女性难治性膀胱过度活动症(OAB)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7年1月至12月,120例难治性OAB患者随机分为骶神经根磁刺激组(n = 40)、索利那新组(n = 40)和联合治疗组(n = 40)。治疗前后分别评价三组排尿日记(日间排尿次数、夜间排尿次数、单次排尿量、尿急次数)、尿动力指标(初始尿意膀胱容量、最大膀胱容量)和膀胱过度活动症评分(OABSS)。结果 骶神经根磁刺激组2例、索利那新组1例、联合治疗组1例脱落。联合治疗组日间排尿次数、夜间排尿次数、单次排尿量、尿急次数、初始尿意膀胱容量、最大膀胱容量和OABSS评分均优于骶神经根磁刺激组和索利那新组(P < 0.05)。 结论 骶神经根磁刺激联合索利那新治疗女性难治性膀胱过度活动症效果优于单一疗法。  相似文献   

9.
蒋平平  赵倩宇  王迎芝 《妇幼护理》2023,3(11):2537-2539
目的 探讨基于 Orem 护理模式的早期膀胱功能训练在妇科术后留置导尿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22 年 1 月至 2022 年 12 月我院妇科收治并予手术的术后留置导尿管的患者 92 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 46 例。对照组予以常规留 置导尿护理,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基于 Orem 护理模式的早期膀胱功能训练。比较两组患者拔管后首次排尿时间,膀 胱刺激征及尿路感染,尿潴留及重置导尿管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拔管后首次排尿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 膀胱刺激征、尿路感染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尿潴留及重置导尿管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 妇科术后留置导尿管患者实施基于 Orem 护理模式的早期膀胱功能训练,可有效促进患者膀胱功能的恢复,有助于降低尿 路感染及尿潴留的发生,促进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膀胱过度活动症的效果,探讨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与尿动力学判定的逼尿肌过度活动(DO)的关系。方法选择2010年10月至2012年12月在监利县人民医院就诊的膀胱过度活动症患者,根据尿动力检查是否合并DO分为DO组和非DO组,全部患者给予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1个月,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结束后对患者进行排尿日记、OABSS评分、PFIQ-7评分,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并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接受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的膀胱过度活动症患者共计86例,其中DO组51例,非DO组35例。两组患者治疗前OABSS评分、PFIQ-7评分DO组高于非DO组。治疗后每天排尿次数、排尿间隔时间、最大排尿量、平均排尿量、OABSS评分及PFIQ-7评分DO组明显低于非DO组,治疗效果评分DO组明显高于非DO组。组内比较DO组治疗前后各测量值有统计学差异,非DO组仅每天排尿次数、最大排尿量有统计学差异。结论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能缓解DO组排尿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副作用小,建议对膀胱过度活动症合并DO的患者首选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  相似文献   

11.
总结136例泌尿系疾病患者留置双J管的并发症观察及护理。常见并发症有膀胱刺激症、血尿、尿液反流、尿路感染、双J管梗阻、双J管移位和脱落。护理重点为严密观察排尿情况、尿液性状、体温等变化,注意有无腰酸、腰痛,及时发现并发症,妥善处理,有利于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2.
朱欣航  钱桐荪 《新医学》2002,33(11):652-653
1引言肾盂肾炎又称上尿路感染,可分为急性和慢性,又可分为单纯性和复杂性,在临床上往往互相交错。慢性单纯性肾盂肾炎较少见,可由血源性细菌播散到肾脏,而引起肾实质感染性炎症病变;也可由膀胱炎的细菌上行性感染肾实质所致。两者在临床上是可以鉴别的,前者常先有寒战、高热等急性菌血症或败血症的表现,继之,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膀胱刺激症状或腰痛;后者突然以膀胱刺激症状起病,然后有畏寒、高热等全身症状。复杂性肾盂肾炎是指伴有尿路结石、前列腺增生、尿路不完全性梗阻、膀胱输尿管反流、肾钙沉着症、囊性肾病或神经源性…  相似文献   

13.
膀胱过度活动症(OAB)是一种以尿急症状为特征的征候群,常伴有尿频和夜尿症状,可伴或不伴有急迫性尿失禁。尿动力学上可表现为逼尿肌过度活动,也可为其他形式的尿道———膀胱功能障碍。〔1〕女性OAB多发生于中年已婚患者,发作突然,周期性发作,不包括由急性尿路感染或其他形式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简易尿流动力学检测结合冷热交替膀胱冲洗治疗神经源性膀胱患者的疗效。 方法 将神经源性膀胱患者7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35例)及对照组(35例),2组患者均进行简易尿流动力学检测,对照组患者根据检测结果采用个体化膀胱功能训练,干预组患者在此基础上于每晚入睡前辅以冷、热交替的膀胱冲洗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3个疗程后(治疗后)检测2组患者膀胱内压力、容量、残余尿量,并记录治疗过程中患者尿路感染发生情况。 结果 治疗后,干预组患者有效31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88.6%;而对照组有效24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为68.6%,2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干预组尿路感染9例(25.7%),对照组尿路感染12例(31.4%),2组患者尿路感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对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采用简易尿流动力学检测结合冷热交替膀胱冲洗可有效减少残余尿量,并降低尿路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不同膀胱冲洗法对尿路感染的干预效果对比分析,探讨更有效的尿路感染的干预对策。方法选择2014年长期留置尿管并发尿路感染患者47例,随机分成常规冲洗组(23例)和实验组(24例),采用不同的膀胱冲洗法,对比分析不同处理组之间尿路感染干预的效果。结果实验组和常规冲洗组第7天菌尿阳性率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00),第14天,实验组和常规冲洗组患者拔除尿管情况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04),常规传统的呋喃西林膀胱冲洗组第14天拔管仅有2例,而实验组有21例患者成功拔除尿管。结论使用生理盐水加碳酸氢钠进行膀胱冲洗能对尿路感染伴尿液混浊、白色絮状物的患者进行有效的干预,是值得在临床上应用的一种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膀胱冲洗对于需要长期保留导尿管的患者发生尿路感染病症的具体影响。方法本次研究共选择患者62例,随机平均分为两组,观察组患者不接受膀胱冲洗,对照组患者接受每日2次的冲洗,7 d为1个疗程,取两组患者尿液标本进行细菌培养,检查两组患者尿路感染的具体状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尿路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需长期保留导尿管的患者接受膀胱冲洗易诱发尿路感染的症状。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联合使用利多卡因凝胶局部麻醉导尿及静脉注射曲马多对全身麻醉患者尿管相关膀胱刺激症的影响。方法:选择120例男性胸、腹部手术患者,将其随机等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全身麻醉气管插管结束后在利多卡因凝胶局部麻醉下导尿,术毕予小剂量曲马多静脉注射。对照组在全身麻醉后行常规导尿术,术毕予相同体积的生理盐水。比较两组患者膀胱刺激症的发生程度。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患者膀胱刺激症发生程度明显减轻(P〈0.05)。试验组患者中有1例使用了曲马多自诉恶心,未呕吐。对照组患者没有出现明显的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结论:利多卡因凝胶局部麻醉联合静脉注射曲马多能降低全身麻醉患者尿管相关膀胱刺激症的发生率,减轻患者的苏醒期躁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主动膀胱功能训练预防剖宫产术后尿路感染的效果。方法选取200例剖宫产且留置导尿产妇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时间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被动膀胱功能训练,观察组患者采用主动膀胱功能训练。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尿路感染、拔管后首次排尿时间、残余尿量及排尿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尿路感染发生率、残余尿量较对照组少、拔管后首次排尿时间较对照组短、首次排尿效果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采用腹肌锻炼联合提肛运动对剖宫产产妇留置导尿期间进行主动性膀胱功能训练,可有效促进膀胱功能恢复,减少尿潴留,降低术后尿路感染。  相似文献   

19.
刘晖  黄尹君 《全科护理》2013,(18):1700-1702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对老年病人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影响。[方法]观察组80例病人采用优质护理服务,对照组80例病人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两组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率、护理效果、不同时间段尿培养结果阳性率以及病人膀胱刺激症状消失率和消失时间。[结果]观察组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在不同时间段尿培养阳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膀胱刺激症状消失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消失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留置尿管的老年病人采用优质护理服务能够有效降低不同时间段细菌感染阳性率、减少膀胱刺激症状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4):928-929
选取本院2012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妇产科孕妇95例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A组33例,B组32例,C组30例,三组患者均于麻醉成功后10min内置入导尿管,A组、B、C组三组患者导尿管留置时间分别为24、48、72h,观察三组患者拔管后首次排尿时间、一次性排尿成功率、膀胱刺激症状、再次留置导尿管及术后尿路感染等发生情况。三组患者首次排尿时间、一次性排尿成功率及再次留置导尿管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C组术后尿道感染率、膀胱刺激症状显著高于A、B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B组术后尿道感染率、膀胱刺激症状略高于A组,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剖宫产孕妇术后留置尿管时间宜选择于术后24h将导尿管拔除以降低尿道感染率及膀胱刺激症状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