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代谢综合征(MS)痰证造模方法的探究,分析高糖高脂喂养及高脂乳剂灌胃后对MS痰证造模的影响。方法 :70只清洁级wistar雄性大鼠在测完体重,空腹血糖(FBG),腹围,血清TG、HDL-C后,随机分为正常组(NS组)10只,模型组(MS组)60只。从第5周开始每2周监测体重、空腹血糖(FBG)、腹围,禁食12 h后眼睑采血测血清TG、HDL-C。高脂高糖饮食喂养13周禁食12 h后眼睑采血测血清胰岛素(INS)并计算HOMA-IR。因饮食喂养后MS组大鼠TG及FBG无升高,15周开始予高脂乳剂灌胃2周,检测体重、腹围、FBG值,禁食12 h后眼睑采血测血清TG、HDL-C、INS,计算HOMA-IR,并分析灌高脂乳剂干预前后各指标变化。结果 :13周后MS组与NS组比较:HDL-C显著降低,体重、腹围均值升高无显著差异,INS、HOMA-IR值显著升高(P0.01)。高脂乳剂干预后MS组与NS组大鼠各指标比较,腹围显著增大(P0.05),体重减轻,TG、HDL-C值均显著减小,INS、HOMAIR值显著升高(P0.01),最终造模成功40只。结论 :高脂乳剂灌胃后未能促进大鼠TG及FBG的升高,高糖高脂饲料喂养是较为稳定、可靠、操作易行的代谢综合征造模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建立兔饵食性高脂血症模型的方法,观察高脂饮食对兔体重、死亡率及血脂变化情况.方法 取普通级雄性新西兰大耳白兔,其中随机抽取10只作为普通饮食组,喂以普通饮食;其他动物给予高脂饮食,4周后,根据血清TC水平分为高脂饮食敏感组和高脂饮食非敏感组,继续喂养9周,观察三组间兔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变化.结果 与普通饮食组相比,高脂饮食敏感组在第4~13周时血清TC、TG、HDL-C、LDL-C水平显著升高(P<0.01),高脂饮食非敏感组在第7~13周时,动物血清TC、HDL-C、LDL-C水平显著升高(P<0.01),而高脂饮食非敏感组血清TG水平的改变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高脂饮食敏感组相比,高脂饮食非敏感组家兔血清TC、TG、HDL-C和LDL-C水平的上升程度均显著低于高脂饮食敏感组动物(P<0.01).结论 首次发现兔对高脂饮食敏感性存在差异,高脂饮食非敏感组家兔抗病能力、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和耐受性均高于高脂饮食敏感组兔.与高脂饮食敏感组家兔相比,高脂饮食非敏感组家兔对高脂饮食耐受性强.  相似文献   

3.
张魁魁  刘莉  韩雪燕 《黑龙江医学》2010,34(11):828-830,849
目的研究大豆异黄酮(SIF)对膳食诱导型代谢综合征(MS)大鼠胰岛素抵抗(IR)及脂联素(ADPN)水平的影响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高脂、高糖、高盐饲料喂养复制MS大鼠模型。成模的47只MS大鼠再随机分为4组:模型组、西药组、大豆异黄酮低剂量组、大豆异黄酮高剂量组,药物干预4周。用生化法测大鼠血脂;用试纸法检测大鼠血糖;用放免法检测药物干预前后血浆脂联素水平。结果药物干预4周末,模型组大鼠FBG、FINS、HOMA-IR较空白组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西药组与SIF高剂量组大鼠FBG、FINS、HOMA-IR均降低(P<0.01或P<0.05),两组治疗效果相似,无显著性差异(P>0.05);SIF高剂量组大鼠TG、TC均显著降低(P<0.01);西药组大鼠TG、TC、HDL-C无显著性变化(P>0.05)。SIF低剂量组大鼠仅TC降低(P<0.05),余代谢指标无显著性差异(P>0.05)。药物干预4周末,与MS模型组相比,SIF高剂量组大鼠血清脂联素浓度增高(P<0.01)。结论 SIF具有调节MS模型大鼠血脂、胰岛素抵抗及血清脂联素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索两种高脂饲料分段喂养对大鼠体重和血脂的影响.方法 选取30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15只.对照组大鼠以基础饲料喂养,实验组大鼠在腹腔注射VD3基础上,分阶段先后给予A和B2种不同的高脂饲料喂养(1~7周给予A种高脂饲料,8~16周给予B种高脂饲料).每周记录各组大鼠体重变化,每2周测定各组大鼠血脂(TC、TG、LDL-C、HDL-C)水平变化.结果 对照组大鼠体重持续增加,实验组大鼠前2周体重增加,第3~7周开始持续降低,第8周更换B种高脂饲料后,体重又开始持续增加.两组体重除实验前和第16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余时间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大鼠血脂水平在实验期间无明显变化.实验组大鼠血清TC、HDL-C和LDL-C水平先升后降,TC在第6周达到峰值,HDL-C和LDL-C在第4周达到峰值.实验组大鼠血清TG水平在前6周无明显变化,到第8周更换B种高脂饲料后开始缓慢上升,至第16周时,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2种高脂饲料分段喂养可加速大鼠动脉粥样硬化模型的建立.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利拉鲁肽对高脂喂养大鼠胰腺GRP78、转录活化因子4(ATF4)、CCAAT区/增强子结合蛋白同源蛋白(CHOP)、TRB3蛋白和mRNA表达情况,探讨利拉鲁肽对高脂喂养大鼠胰腺ATF4/CHOP通路的影响.方法 将雄性Wistar大鼠44只分为对照组、高脂组、干预组1、干预组2,每组11只,对照组给予普通饮食,其余3组给予高脂饮食喂养8周后,干预组1给予利拉鲁肽100 μg·kg-1·d-1皮下注射;干预组2给予利拉鲁肽200 μg·kg-1·d-1皮下注射.药物干预2周后处死,每组取5只大鼠行清醒状态下高胰岛素-正葡萄糖钳夹试验计算葡萄糖输注率(GIR),测定其余大鼠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血清游离脂肪酸(FFA)、总胆田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计算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Western blot和Realtime-PCR技术检测胰腺GRP78、ATF4、CHOP和TRB3蛋白及mRNA的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高脂组FBG、FFA、TC、FINS、TG、LDL-C水平显著升高,HDL-C、GIR和HOMA-β明显下降(P<0.05或P<0.01),与高脂组相比,干预组2 HDL-C、GIR和HOMA-β升高(P<0.05或P<0.01),其余指标明显下降;与干预组1相比,干预组2的血FGB、FFA、TC下降,GIR和HOMA-β升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高脂组GRP78、ATF4、CHOP和TRB3蛋白及mRNA的表达明显升高;与高脂组相比,干预组1与干预组2随利拉鲁肽浓度升高,GRP78、ATF4、CHOP和TRB3蛋白及mRNA表达逐渐下降.结论 利拉鲁肽可呈浓度依赖性改善高脂喂养大鼠胰岛素抵抗及保护胰岛β细胞,其作用机制可能涉及胰腺内质网ATF4/CHOP通路.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生活方式干预对高脂饮食诱导的胰岛素抵抗大鼠脂肪组织中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SK-3β)表达的影响.方法 40只SPF级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2组,正常对照组10只,普通饲料喂养;模型组30只,高脂饲料喂养.4周后模型形成,模型组随机等分为3个亚组(胰岛素抵抗组、饮食干预组、运动干预组),对照组和饮食干预组喂以普通饲料,另外2组续以高脂饲料喂养;运动干预组大鼠进行游泳运动.干预6周后,用Westernblot方法检测各组大鼠附睾脂肪组织中GSK-3β的表达水平;定期检测大鼠体重(BW)、空腹血糖(FPG)及血浆胰岛素(FINS)、血甘油三酯(TG)和胆固醇(TC),并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ISI).结果 (高脂饲料喂养4周后,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BW、FPG、FINS、TC、TG显著升高(P<0.05或P<0.01),ISI显著下降(P<0.01),胰岛素抵抗模型诱导成功.)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胰岛素抵抗组GSK-3β的表达上升(P<0.01),而干预组大鼠GSK-3β的表达均无显著差异;与胰岛素抵抗组大鼠比较,2个干预组大鼠脂肪组织中GSK-3β的表达均下降(P<0.05);2个干预组间GSK-3β的表达无显著差异.结论 生活方式干预显著下调脂肪组织GSK-3β的表达,并且参与其改善胰岛素抵抗的机制.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烟酸缓释胶囊升高家免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C) 及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方法 健康日本大耳白兔26只,实验前适应性饲养2周,稳定后随机分组法分为空白对照组8只,高脂模型组18只,其中空白对照组用普通兔饲料喂养22周.高脂模型组用高脂饲料喂养10周后,随机分为高脂对照组和药物治疗组并均改为普通饲料喂养.药物治疗组以药物灌胃法加用烟酸缓释胶囊0.05 g/ (kg·d) ,均喂饲12周.用药前及用药12周后分别测血清总胆固醇 (TC) 、三酰甘油 (TG) 、HDL-C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C) .并观察主动脉组织病理变化.结果 药物治疗组与高脂对照组相比较,TC、TG、LDL-C降低,HDL-C明显升高,差异有显著性.镜下观察见药物组斑块面积明显减少,斑块内膜面积比值与内膜/中膜厚度比值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烟酸缓释胶囊能够明显升高血清HDL-C,降低TC、TG、LDL-C.并对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有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电针阻断胰岛素抵抗及过氧化反应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NAFLD)的机制.方法 SD大鼠33只按随机抽签法分组:正常对照组(11只),造模组(22只).正常组以普通饲料喂养,造模组以高脂饲料喂养,8周后处死3只(正常对照组1只,造模组2只),验证造模成功后将造模组分为NAFLD模型组(10只)和电针治疗组(10只),后者施以电针治疗.12周末处死所有大鼠检测血糖(FBG)、血清胰岛素(FINS)、血清游离脂肪酸(FFA)、肝内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谷胱甘肽(GSH)含量变化及肝组织病理学.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FBG、FINS、FFA降低(P<0.05);肝内MDA、TG、TC显著下降(P<0.01);SOD、GSH活性升高(P<0.01),肝组织脂肪变性和炎性损伤得以改善.结论 电针通过阻止胰岛素抵抗和过氧化反应之间的恶性循环治疗NAFLD.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标本配穴"电针对高脂饮食诱导的胰岛素抵抗(IR)模型大鼠下丘脑中磷酸化糖原合成酶激酶3β(p-Ser9-GSK3β)表达的影响。方法将3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标本配穴"电针组各10只。正常对照组给予普通饲料喂养,另2组给予高脂饲料喂养诱导成胰岛素抵抗模型。"标本配穴"电针组大鼠给予电针刺激关元、足三里、中脘、丰隆穴,每周5次,持续8周。治疗前后检测大鼠体重(BW)、空腹血糖(FBG)、血浆胰岛素(FINS)水平,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大鼠下丘脑组织中磷酸化GSK-3β(Ser9位点)蛋白的表达。结果高脂饲料喂养8周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BW、FBG、FINS、HOMA-IR均显著升高(P0.01)。经8周电针治疗后,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BW、FBG、FINS、HOMA-IR、p-GSK3β蛋白表达均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标本配穴"电针组大鼠BW、FBG、FINS、HOMA-IR、p-GSK3β蛋白表达均显著下降(P0.05,P0.01)。结论 "标本配穴"电针治疗可有效减轻体重及调节葡萄糖代谢紊乱,显著下调胰岛素抵抗大鼠下丘脑磷酸化GSK3β蛋白的表达,这可能是电针改善胰岛素抵抗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标本配穴”电针对高脂饮食诱导的胰岛素抵抗(IR)模型大鼠下丘脑中磷酸化糖原合成酶激酶3β(p-Ser9-GSK3β)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3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标本配穴”电针组各10只.正常对照组给予普通饲料喂养,另2组给予高脂饲料喂养诱导成胰岛素抵抗模型.“标本配穴”电针组大鼠给予电针刺激关元、足三里、中脘、丰隆穴,每周5次,持续8周.治疗前后检测大鼠体重(BW)、空腹血糖(FBG)、血浆胰岛素(FINS)水平,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大鼠下丘脑组织中磷酸化GSK-3β(Ser9位点)蛋白的表达.结果 高脂饲料喂养8周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BW、FBG、FINS、HOMA-IR均显著升高(P<0.01).经8周电针治疗后,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BW、FBG、FINS、HOMA-IR、p-GSK3β蛋白表达均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标本配穴”电针组大鼠BW、FBG、FINS、HOMA-IR、p-GSK3β蛋白表达均显著下降(P<0.05,P<0.01).结论 “标本配穴”电针治疗可有效减轻体重及调节葡萄糖代谢紊乱,显著下调胰岛素抵抗大鼠下丘脑磷酸化GSK3β蛋白的表达,这可能是电针改善胰岛素抵抗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