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 :从幽门螺杆菌 (Hp)分离热休克蛋白A基因 ,并实现在大肠杆菌中的融合分泌表达。方法 :提取Hp染色体DNA ,用PCR方法扩增hspA基因。经克隆、测序后 ,构建融合分泌表达载体 pMAL HspA ,转化大肠杆菌 ,IPTG诱导表达。 结果 :分离得到了高度保守的 354bp的hspA基因片段 ,并在大肠杆菌中实现了该基因的融合分泌表达。在 37℃诱导表达 3h后 ,其融合分泌表达蛋白可占细菌周质总蛋白的 66.6%。该表达带可被抗Hp的特异抗体所识别。 结论 :幽门螺杆菌hspA基因的克隆与表达为Hp疫苗的研制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目的:利用大肠杆菌表达具有生物活性的人降钙素(hCT)。方法:以人类基因组DNA,为模板,经PCR扩增获取hCT基因片段,测序分析克隆到pUC19载体中的PCR产物,确定得到两种CT基因序列,其中1^#与文献报道完全一致,2^#序列中含有(G64/A)点突变,采用带有热诱导启动子的高效表达载体pBV220,对所获得的基因进行了表达,并利用大鼠降血钙实验,对表达产物的活性进行了检测。结果:所获得的r  相似文献   

3.
目的:构建表达 L T B/ S T 融合蛋白的产肠毒素大肠杆菌口服活菌疫苗候选株。方法:编码 L T B/ S T 融合蛋白的基因插入p Y A248 载体中,构建了重组质粒 p X Z L66。该重组质粒转入减毒鼠伤寒沙门菌 S R11,Δ Cya, Δ Crp, Δ Asd 菌株 X4072。结果:此无抗药性的杂合菌株 X4072(p X Z L66) 表达的 L T B/ S T 融合蛋白具有耐热及不耐热肠毒素的免疫原性而没有可检出的生物毒性。结论:为研究预防产肠毒素大肠杆菌腹泻提供了口服活菌疫苗候选株。  相似文献   

4.
p21在电离辐射诱导EL-4细胞G1期阻滞中的作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 探讨p21在电离辐射诱导EL-4细胞G1期阻滞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North-ern blot检测p21WAF1 mRNA水平的变化;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p 21蛋白表达及细胞周期的变化。结果 4.0GyX射线照射后12h、24h、48hG1期EL-4细胞百分数明显高于假照射组:p21WAF1mRNA水平从照射后1h开始升高,4h达峰值,持续至照后12h;p21x蛋白表达在照射后2~48h明显增高。结论 4.0GyX射线照射可诱导EL-4细胞G1期阻滞,p21在电离辐射诱导EL-4细胞G1期阻滞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离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lial cell line-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GDNF)基因,并在E.coli中获得表达。方法:从人多形性成胶质细胞瘤细胞株BT325 中提取总RNA ,利用RT-PCR技术分离GDNF基因,构建表达载体pBV-GDNF,转化大肠杆菌,温控诱导GDNF的表达。结果与结论:分离得到的人GDNF基因,在大肠杆菌中得到高效表达,表达产物占全菌总蛋白的24.7% ,初步纯化后纯度达90% 以上。  相似文献   

6.
小鼠内皮抑素基因克隆、表达及其抑瘤活性鉴定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利用RT-PCR法从小鼠肝细胞扩增出Endostatin基因,重组人pUC19质粒。经测序后,将片段重且人大肠杆菌表达载体pDH并用温度诱导表达。将表达的蛋白经纯化及复性后直接注入大鼠C6胶质瘤模型内,检测其对胶质瘤生长的抑制作用。结果,在小鼠肝组织中成功扩增到Endowstatin基因,测序与报道列一致重组进一致。重组进PDH后经温度诱导表达,在SDS-PAGE电泳上得到一条新的蛋白表达带,分子  相似文献   

7.
我国登革2型病毒株E蛋白B抗原区基因的表达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和方法:通过对登革2型病毒E蛋白B区基因片段的表达,研究B区蛋白的抗原性。首先采用PCR方法扩增了编码B区蛋白的基因片段,并将其插入到pMal-C2原核载体进行融合表达。采用蛋白质印迹法和ELISA法对表达产物进行特异性鉴定。结果与结论:在构建的重组质粒B165-pMal中,E蛋白B区与大肠杆菌的麦芽糖结合蛋白(MBP)基因以融合形式高效表达。该融合蛋白可与登革1 ̄4型病毒的鼠腹水抗体起特异反  相似文献   

8.
目的:构建人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和神经营养素-3重组腺病毒,使其携带神经营养因子感染神经系统细胞,在局部释放有生物活性的营养因子。方法:U针人全长BDNF与NT3基因分别插入pCDNA3载体,然后将表达序列CMV-BDNF-BGHpA和CMV-NT3-BGHpA切下,插入E1区缺失的腺病毒载体pHΔElsp1A中,与pJM17共转染293细胞,通过同源重组产生重组腺病毒。结果和结论:经过二次CsCl  相似文献   

9.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扩增出完整的丙型肝炎病毒核心蛋白基因,将其克隆于表达载体pBV220 PRPL启动子的下游,构建了重组质粒pBV-HCV;转化大肠杆菌后,以非融合蛋白方式表达了丙型肝炎病毒核心蛋白。SDS-PAGE电泳显示,此蛋白的分子量约为20kDa,表达量约占菌体蛋白的11%;Western印迹实验证明,此蛋白能与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血清发生特异反应。序列分析结果表明,克隆于pBV  相似文献   

10.
目的:实现登革病毒衣壳蛋白C与葡萄球菌核酸酶SN融合蛋白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方法:利用基因重组技术将通过BamHⅠ连接在一起的CSN基因克隆入表达载体pLEX,转化大肠杆茵G1724并以色氨酸诱导表达,用SDS-PAGE和免疫印迹法鉴定表达的融合蛋白,采用TDA显色法检测融合蛋白中SN的活性。结果与结论:成功构建重组表达载体pLEX-CSN并在大肠杆菌中获得表达,表达的融合蛋白相对分子质量约27000,可被抗登革病毒C蛋白抗体识别,并具有SN的生物活性。为探讨登革病毒衣壳蛋白靶向性抗病毒作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