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目的评价平阳霉素碘油乳剂肝动脉栓塞对肝海绵状血管瘤的临床疗效。方法于28例肝海绵状血管瘤(CHL)的肝动脉内注入阳霉素碘油乳剂,观察治疗前和治疗后3、6个月时患者临床症状、肿瘤大小的变化以及出现的并发症。观察其栓塞前后肿瘤直径变化、临床症状的缓解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PLE栓塞后肿瘤直径明显缩小(P〈0.05),术前血管瘤直径平均(8.21±3.33)cm,术后3、6个月血管瘤直径分别平均(4.35±1.22)cm和(2.74±0.73)cm,治疗前有临床症状者治疗后缓解或消失。术后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 PLE肝动脉栓塞治疗CHL疗效及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平阳霉素碘油乳剂(PLE)动脉栓塞治疗巨大海绵状血管瘤临床疗效.方法 利用平阳霉素碘油乳剂对18例巨大海绵状血管瘤患者进行动脉栓塞治疗,术后3~6个月观察肿瘤大小变化及并发症.结果 肝血管瘤缩小大于50%者16例,大于30%者2例.结论 PLE经动脉栓塞治疗安全、有效、适应证广、并发症少,是治疗肝血管瘤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平阳霉素碘油乳剂栓塞治疗肝脏海绵状血管瘤的临床疗效。方法:经皮Seldinger技术股动脉穿刺至肿瘤供血动脉,用平阳霉素碘汕乳剂进行肿瘤栓塞,术后3~36个月随访栓塞治疗后肿瘤直径大小的变化及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16例肝海绵状血管瘤完全缓解9例,部分缓解7例,有效率100%,且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平阳霉素碘油乳剂栓塞肝海绵状血管瘤疗效好、微创、安全,可作为肝海绵状血管瘤的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复合栓塞剂治疗巨大肝海绵状血管瘤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平阳霉素、碘油、地塞米松混合乳剂对巨大肝海绵状血管瘤介入肝动脉栓塞的疗效.方法 通过对30例巨大肝海绵状血管瘤血管的栓塞治疗,观察其治疗前后的肿瘤大小变化、临床症状的缓解、生存时间、有无副作用.结果 30例病人治疗后症状缓解,肿瘤明显缩小,无严重并发症,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结论 复合栓塞剂治疗巨大肝海绵状血管瘤,疗效肯定,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和评价平阳霉素乳剂(PLE)在治疗肝海绵状血管瘤(CHL)中的临床疗效与价值。方法24例CHL经导管行肝动脉PLE治疗,并用明胶海绵颗粒栓塞供血动脉,观察治疗前后肿瘤大小变化,碘油沉积情况,临床症状及并发症。结果经PLE栓塞治疗后,所有肿瘤直径有不同程度缩小,碘油沉积情况良好,术后无严重并发症。结论PLE是经导管肝动脉栓塞治疗CHL的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肝动脉栓塞治疗肝海绵状血管瘤(CHL)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例有临床症状的肝海绵状血管瘤患者,经股动脉插管、选择性肝动脉造影后,行肝动脉超选择性插管至肝血管瘤供血动脉,注入平阳霉素碘油乳剂(PLE),进行肝血管瘤动脉栓塞治疗。结果所有患者在栓塞治疗3周~4个月后临床症状消失,症状缓解率为100%。随访5~13个月,2例肿瘤缩小>50%,3例肿瘤缩小>25%,1例缩小25%以内,有效率为83.33%。所有患者术后反应轻,无严重并发症。结论肝动脉栓塞治疗肝血管瘤,有效、简便、安全、并发症少,是肝血管瘤治疗的一种理想疗法,应成为首选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平阳霉素碘油乳化剂(pingyang mycin-lipiodol emulsion,PLE)栓塞治疗肝海绵状血管瘤(CHL)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治疗肝海绵状血管瘤36例,瘤体直径6~20cm,采用seldinger技术股动脉插管,导管超选入肝海绵状血管瘤供血动脉后,缓慢灌注平阳霉素碘油乳剂,所有病例术后随访3~12个月观察疗效和术后并发症。结果肝动脉栓塞后肝海绵状血管瘤碘油沉积良好,临床症状90%以上消失,复诊病变缩小80%以上4例,病变缩小80%~50%以上13例,缩小50%~30%18例,缩小30%以下1例,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平阳霉素碘油乳剂经肝动脉栓塞治疗海绵状血管瘤疗效好、副作用小、安全性高,可作为治疗CHL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价平阳霉素和碘化油乳剂供血动脉栓塞治疗肝海绵状血管瘤的疗效.方法 21例肝海绵状血管瘤患者,男7例,女14例,瘤体直径6~20.8cm.将导管超选择插入肝海绵状血管瘤供血动脉,注射平阳霉素和碘化油乳剂进行栓塞治疗,巨大肿瘤用明胶海绵条配合阻断供血动脉主干血流.根据肿瘤大小分别进行1~3次栓塞,术后3~6个月后复查.结果 21例患者供血动脉栓塞均获得成功,达到血窦内碘化油聚集和瘤体血供截流的栓塞效果;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及肝功能损害,临床症状得到缓解,瘤体病灶内瘤状血管消失,随时间延长,瘤体逐渐缩小.结论 平阳霉素和碘化油乳剂供血动脉栓塞应成为治疗巨大肝海绵状血管瘤首选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微导管在肝海绵状血管瘤介入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35例肝海绵状血管瘤(CHL)行超选择性肝动脉插管并经微导管内注射平阳霉素碘油乳剂(PLE),较大的瘤体用明胶海绵颗粒追加栓塞.随访12~36个月,观察CHL栓塞前、后肿瘤大小、异常血管湖变化、临床症状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35例CHL患者栓塞术后瘤体缩小约36%~65%,异常血管湖消失,总有效率100%,无与手术有关的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PLE经微导管注入行超选择性肝动脉栓塞治疗CHL是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平阳霉素碘油乳剂(PLE)经肝动脉栓塞肝海绵状血管瘤的疗效。方法超选择性肝动脉插管,注入PLE栓塞肝海绵状血管瘤(CHL),术后6个月CT复查,判定疗效。结果术后6个月血管瘤体积明显缩小(P〈0.01),且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利用PLE经动脉介入栓塞治疗CHL,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评价平阳霉素和超液化碘油乳剂栓塞治疗肝脏海绵状血管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12例患者采用seldinger技术经股动脉置管,超选择至肿瘤供血动脉,先缓慢注入2%利多卡因5-10ml,再用平阳霉素一超液化碘化油乳剂5—30ml进行栓塞,病变大于10cm且有多支血管供血者,或多叶分布的可分次给予介入治疗。注意临床症状缓解情况及并发症。术后2—48个月复查CT或超声随访,观察肿瘤直径、形态变化、瘤中碘化油的分布等。结果12例肝海绵状血管瘤均见平阳霉素-超液化碘油乳剂的完全性或部分性填充。病灶完全消失5例,缩小50%以上7例。临床症状好转率达92%。1例并发胆囊炎,8例术后肝功能异常,经1—2周保肝治疗后恢复正常。结论 平阳霉素一超液化碘油乳剂动脉栓塞肝脏海绵状血管瘤疗效较好、微创、安全、副作用少,可作为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
动脉栓塞治疗肝血管瘤2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平阳霉素碘油乳剂(PLE)肝动脉栓塞治疗对肝血管瘤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肝血管瘤28例,采用Seldinger技术股动脉插管,导管超选择插至肝血管瘤供血动脉后,灌注平阳霉素碘化油乳剂。所有病例术后随访3~18个月。结果:肝动脉栓塞后肝血管瘤瘤体内碘油沉积良好,22例(78.6%)血管瘤瘤体直径缩小〉50%,4例(14.3%)瘤体直径缩小〈50%,2例无明显变化,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PLE肝动脉栓塞治疗肝血管瘤疗效及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13.
易军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4,(12):1714-1717
目的:探讨平阳霉素碘化油混合乳剂(PLE)动脉栓塞在肝血管瘤介入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肝血管瘤患者随机地分为对照组(n=38)与观察组(n=42),分别采用碘化油乳剂与PLE栓塞治疗。比较两组动脉造影征象、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肝血管瘤直径及血清总胆汁酸(TBA)水平变化、下床时间、住院时间、治疗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1)动脉早期可见周边部位出现体积较大的血管湖影,呈"枝上挂果征"变化;静脉期或静脉后期较动脉早期出现更多血管湖影,且均不排空,呈"早出晚归征"变化;(2)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明显低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治疗后肝血管瘤直径及血清TBA水平均明显减小,且观察组治疗后血管瘤直径及血清TBA水平均明显小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观察组下床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小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LE动脉栓塞治疗肝血管瘤的临床疗效明显,安全性高,应加以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价超选择性动脉插管栓塞治疗肝血管瘤的应用价值。方法 诊断明确的肝脏海绵状血管瘤患者 5例 ,采用超液态碘化油及平阳霉素混合乳剂进行栓塞治疗 ,术后定期复查 ,进行分析。结果 介入手术成功率 10 0 % ,并发症少 ,术后复发率低。结论 经导管肝动脉栓塞治疗肝海绵状血管瘤方法简单、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SP微导管在肝脏良性实体肿瘤介入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42例肝脏良性实体肿瘤行超选择性肝动脉插管并经微导管内注射平阳霉素碘油乳剂(PLE),瘤体大的可用明胶海绵颗粒追加栓塞.随访6-24个月,观察肝脏良性实体肿瘤栓塞前、后肿瘤大小、异常血管湖变化、临床症状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42例肝脏良性肿瘤患者栓塞术后瘤体缩小约45%-70%,部分可缩小约90%,异常血管湖消失,总有效率100%,无与手术有关的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PLE经SP微导管注入行超选择性肝动脉栓塞治疗肝脏良性实体肿瘤是非常安全和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评价超选择性肝动脉栓塞治疗肝血管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45例肝海绵状血管瘤的供血动脉置管造影并行超选择平阳霉素碘油乳剂栓塞瘤体,明胶海绵栓塞供血动脉.结果 血管瘤供血动脉超选择性插管操作成功率100%,血管瘤消失或不同程度缩小.未出现严重的栓塞综合征反应及并发症.结论 选择性肝动脉栓塞术治疗肝血管瘤安全、有效、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王细文  黄小兵  韩克强 《当代医学》2010,16(23):446-447
目的探讨新型三联栓塞材料在肝血管瘤栓塞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47例肝血管瘤病人通过超选择性肝动脉插管,应用平阳霉素、超液态碘油和生物微球embosphere组成的新型三联栓塞材料治疗肝血管瘤。观察治疗前和治疗后12月血管瘤的大小变化、临床症状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完成后所有患者在术后12个月复查CT,见瘤体营养血管闭塞不通。其内碘油沉积良好,15例患者出现血管瘤消失。47例病人中肿瘤缩小〉50%或消失者为28例,瘤体缩小30%~50%为16例,肿体缩小〈30%为5例。结论新型三联栓塞材料治疗肝血管瘤安全有效,是理想的肝血管瘤介入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