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探讨血清总胆汁酸在病毒性肝炎中的临床意义 ,对各型病毒性肝炎 16 7例进行了血清总肝汁酸(TBA)测定 ,结果发现各型肝炎患者血清总胆汁酸水平均增高 ,经统计学分析 ,正常对照组及各组之间差异均有显著性。认为血清总胆汁酸测定在了解肝细胞损伤程度上是一个敏感的指标。  相似文献   

2.
肝病患者血清总胆汁酸、酶学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用酶法测定血清总胆汁酸(TBA)并评价其对肝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用德国RANDOX公司提供的试剂盒在BE-CKMANCX5Δ全自动生化仪上检测了40例健康人及各种类型肝病患者95例血清总胆汁酸及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血清白蛋白(ALB)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肝硬化,原发性肝癌,中、重度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血清总胆汁酸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轻度慢性乙型病毒型肝炎血清总胆汁酸与正常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肝硬化,原发性肝癌,中、重度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血清总胆汁酸水平与转氨酶呈正相关,与白蛋白水平呈负相关。认为血清总胆汁酸水平是反应肝实质性损伤一项较灵敏的指标,结合转氨酶及白蛋白水平可用于诊断和鉴别诊断各型肝炎。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总胆汁酸(TBA)测定的临床意义,应用终点比色法测定150例各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入院及出院时TBA含量,并将TBA测定异常率与总胆红素(TBIL)、谷丙转氨酶(ALT)测定异常率比较。结果各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入院时TBA明显增高,病情好转或痊愈后TBA明显下降(P<0.01)。显示TBA测定可以反映肝实质细胞的损伤程度,并对病毒性肝炎的诊断、疗效及预后的判断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病毒肝炎患者血清总胆汁酸(TBA)的变化,探讨测定血清TBA对病毒性肝炎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酶法测定274例肝炎患者的空腹血清TBA,并与常规酶学指标比较。结果 各组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TBA分别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急性肝炎TBA,AST,ALT阳性率均为100%,各型病毒肝炎阳性率TBA均高于AST和ALT。结论 血清TBA是一项较敏感的评价肝功能的指标,对各种病毒性肝炎特别是慢性肝炎和肝硬化的诊断,病情发展及预后评估有重要意义。可作为常规检测项目,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田群  赵静 《新疆医学》2005,35(4):84-85
血清总胆汁酸(TBA)水平是反映肝脏实质性损伤的一项灵敏指标,胆汁酸的生成与代谢和肝脏密切相关。近年来随着TBA酶法测定技术的成熟与应用,TBA作为一项新的肝功能指标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报告用胆汁酸酶法检测了228例各型病毒性肝炎患者总胆汁酸的含量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分析,以探讨其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
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总胆汁酸测定及其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各型病毒性肝炎血清总胆汁酸(TBA)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检测210例病毒性肝炎患者空腹血清TBA水平并与常规肝功能酶学指标ALT、AST、ALP、GGT作对比分析。结果:各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TBA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 < 0.01);慢性肝炎轻、中、重度及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血清TBA异常率与ALT、AST、ALP、GGT异常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 0.01)。结论: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TBA水平对反映肝功能受损程度有较高灵敏性,对判断病情活动程度及预后有一定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总胆汁酸(TBA)的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检测159例病毒性肝炎患者急性期、恢复期以及急性肝炎第1 ̄4周空腹TBA水平并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血清总胆红素(TB)作对比分析。结果:急性期各型病毒性肝炎患者TBA均升高,与对照组相比较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急性肝炎治疗前异常率为100%,治疗后1 ̄4周TBA异常率分别为79.5%、45.7%、36.2%、23.1%,上升速度快下降速度也快,与ALT、TB相比较具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血清总胆汁酸的检测可作为急性肝炎的诊断及判定预后的敏感指标,对其他病毒性肝炎判断病程与预后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8.
肝胆疾病患者血清总胆汁酸水平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人体血清总胆汁酸水平在肝胆疾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723例各型肝胆疾病患者血清标本进行总胆汁酸测定,其结果与正常对照组作统计学比较。结果:急性肝炎,肝癌,肝硬化,慢性活动性肝炎及胆汁淤积组血清总胆汁酸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有非常显著差异(P〈0.0)。结论:人体血清总胆汁酸水平是反映肝实质损伤的一项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205例病毒性肝炎血清胆汁酸测定,患者急性期(活动期)与对照组相比,血清胆汁酸含量明显升高,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胆汁酸的生成和代谢与肝脏关系非常密切,肝脏有病损时将导致胆汁酸代谢异常。胆汁酸变化程度与肝炎严重程度相关,比ALT、总胆红素更为灵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血清总胆汁酸在肝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本实验采用TBA循环酶速率法,对正常对照组、肝病患者(包括急性病毒性肝炎、慢性迁延型肝炎、肝炎后肝硬化、原发性肝癌、酒精性肝炎、药物性肝炎、脂肪肝)进行血清总胆汁酸测定。结果:各类肝病患者的总胆汁酸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血清总胆汁酸测定是一项敏感的、特异性高的肝功能试验,有助于对可疑肝病而其他肝功能指标正常或轻度异常的病例做出诊断和预后判断。在肝病患者的诊断及治疗上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1.
病毒性肝炎时总胆汁酸与前白蛋白变化及意义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谭丽芳  肖建美 《中原医刊》2003,30(20):58-58
血清总胆汁酸 (TBA)作为反映肝细胞损害程度的指标 ,在敏感性、特异性方面与常规肝功能试验相似或更高[1] ,前白蛋白 (PA)也可作为肝功能损害的指标 ,同样受到临床的重视 ,本文通过观察 13 1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中TBA及PA的浓度 ,从而探讨各型病毒性肝炎患者TBA、PA的变化规律及其在临床上的意义。1 材料与方法1.1 检测对象 :各型肝炎患者 13 1例 ,均为本院传染科住院病人 ,已确诊。男 91例 ,女 40例 ,其中急性病毒性肝炎 93例 ,重症肝炎 6例 ,慢性活动性肝炎 10例 ,慢性迁延性肝炎 2 2例 ,正常对照组 5 0例 ,为本院健康体检者。1…  相似文献   

12.
血清总胆汁酸 (TBA)是胆甾醇在肝内分解以及在肠肝循环中的一组代谢产物 ,是肝脏分泌到胆汁中最大量的有机酸 ,在胆汁中含量达 6 %。在正常情况下 ,肝脏对胆汁酸的代谢发挥很大的作用 ,一旦肝细胞发生病变 ,血清胆汁酸浓度极易升高 [1 ] 。为探讨其临床价值 ,我们对 82例各型肝病患者进行 TBA测定并与肝功能常用指标总胆红素 (Tbil)、直接胆红素 (Dbil)、谷丙转氨酶 (AL T)、总蛋白 (TP)进行比较 ,现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检测对象 :选择 82例门诊和住院符合病毒性肝炎诊断标准 [2 ]的各型肝病患者 ,其中男 4 4例 ,女 38例 ,年…  相似文献   

13.
病毒性肝炎、肝炎肝硬变患者血清层粘蛋白测定的临床分析许嘉仪*(江苏石油勘探局职工医院传染科,江都225261)关键词层粘蛋白;病毒性肝炎;肝炎肝硬变测定血清层粘蛋白(LN)是近年开展的肝病辅助诊断手段。各型病毒性肝炎的LN值均有一定改变。为研究其变化...  相似文献   

14.
胆汁酸是胆固醇在肝脏的分解代谢产物,血清中总胆汁酸水平指标是反映肝实质损伤的一项重要检验。本文应用血清中总胆汁酸浓度检测各型肝炎,其结果如下。1材料与方法1.1仪器。美国贝克曼DAT-CX4生化分析仪。1.2试剂。英国朗道公司胆汁酸试剂盒(970126)。2临床观察2.1急性肝炎。观察31例急性肝炎病人急性期血清胆汁酸检出与谷草酸转氨酶一样显著增高,均高出正常人100倍以上,初愈者血清中胆汁酸变化与谷草酸转氨酶变化保持一致,而其它肝功能指标与胆汁酸相比则逐渐缓慢的恢复正常值水平,随访观察,凡胆汁酸在10μmol/L以下者一…  相似文献   

15.
血清总胆汁酸在病毒性肝炎中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血清总胆汁酸 (TatalBileAcid ,TBA)含量的变化 ,有助于各型病毒性肝炎的诊断、病情变化的观察、疗效的判断和预后的估计。本文选择 1 4 3例各型病毒性肝炎患者TBA含量 ,探讨其临床意义。材料与方法1 病例选择 选自 2 0 0 0年 5月— 2 0 0 1年 3月在我科住院的各型病毒性肝炎患者 1 4 3例 ,其中急性黄疸型肝炎 (AIH) 3 9例 ,慢性肝炎 (CH)轻度 45例 ,慢性肝炎中度 1 5例 ,慢性肝炎重度8例 ,重型肝炎 (SH) 6例 ,活动性肝硬化 (HLC)3 0例 ,全部病例均符合 2 0 0 0年西安全国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中的诊断标准。2…  相似文献   

16.
血清胆汁酸在病毒性肝炎时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各型病毒性肝炎365例进行了血清胆汁酸(TBA)测定,其中急性黄疽型176例,急性无黄疽型43例,慢性迁延型ZI例,慢性活动型71例,重症12例,肝硬化42例。结果发现各型肝炎患者血清TBA水平均增高,经统计学分析与正常对照组及各组之间差异均有显著意义。其中,尤以急性黄疽型、慢性活动型、重症肝炎及肝硬化升高显著。本文资料表明:TBA测定在了解肝细胞损伤程度上是一个敏感指标,它能准确反映肝功损伤程度,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7.
血清总胆汁酸检测在病毒性肝炎疾病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连云芝  原芳  卫俊霞 《实用医技杂志》2006,13(23):4151-4152
目的:探讨血清总胆汁酸测定(TBA)在病毒性肝炎疾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用贝克曼SYNCHRONLX-2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总胆汁酸,分析正常对照组与不同肝病组总胆汁酸水平变化。结果:正常对照组结果为(7.8±3.6)μmol/L,急性肝炎、慢性肝炎活动期、肝硬化时TBA均有不同程度增高,阳性率在90%以上,而对于一些肝硬化、肝癌期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检出率相对较低相比较,TBA则更有检测价值。结论:TBA检测是检查肝功能的一项敏感性指标,对于病毒性肝炎的诊断及临床观察都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8.
病毒性肝炎血清胆汁酸含量变化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酶偶联化学反应方法检测413例各型病毒性肝炎患者活动期和恢复期血清胆汁酸含量变化。结果各组肝炎活动期胆汁酸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各组肝炎恢复期胆汁酸含量较活动期下降但仍高于对照组,除急性肝炎和慢性迁延性肝炎外,余均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胆汁酸含量以50μmol/L为界诊断慢性活动性肝炎符合率为83.9%(P<0.01)。提示血清胆汁酸含量变化程度与肝炎病变严重程度相关。肝炎越严重胆汁酸含量升高越明显,恢复越慢。胆汁酸含量的持续异常对肝病预后判断有一定价值,在慢性迁延性肝炎和慢性活动性肝炎中有辅肋鉴别诊断意义。  相似文献   

19.
血清胆汁酸在病毒性肝炎时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对各型病毒性肝炎365例进行了血清胆汁酸(TBA)测定,其中急性黄疸型176例,急性无黄疸型43例,慢性迁延型21例,慢性活动型71例,重症12例,肝硬化42例。结果发现各型肝炎患者血清TBA水平均增高,经统计学分析与正常对照组及各组之间差异均有显著意义。其中,尤以急性黄疸型、慢性活动型、重症肝炎及肝硬化升高显著。本文资料表明:TBA测定在了解肝细胞损伤程度上是一个敏感指标,它能准确反映肝功损伤程度,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探究检测血清总胆汁酸(TBA)水平对诊断病毒性肝炎的作用。方法研究资料为本院在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期间收治的病毒性肝炎患者,共计40例,用酶比色法测定TBA水平,再另外选择正常体检者40例作对照研究。结果急性期病毒性肝炎患者各病程的血清TBA含量均显著高于健康体检者,两组结果比较,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急性黄疸期、慢性肝炎轻度、慢性肝炎中度等各病程恢复期TBA的含量均比急性期要低,经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血清TBA的水平对于诊断病毒性肝炎有重要价值,值得在临床重点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