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长江航线船员艾滋病认知及健康教育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芃  刘铁  孔繁学 《中国公共卫生》2003,19(11):1404-1405
目的 了解长江航线船员对AIDS知识的掌握程度,评价对长江航线船员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效果。方法 对长江航线船员进行艾滋病健康教育干预,采取匿名问卷(KABP)方法,在干预前后分2次进行AIDS知识问卷调查。结果 长江航线船员对艾滋病知识已有一定的了解,但对艾滋病的传播途径认识不全面,经过健康教育干预后。长江航线船员对艾滋病知识的知晓率有显提高,对待艾滋病人的态度亦有较明显的改善。结论 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可提高长江航线船员对艾滋病知识的掌握程度,应该加强和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国际航行交通工具上不同国籍船员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情况,为其制定艾滋病防控策略提供依据和参考。方法采取流行病学横断面研究方法,对28艘国际航行船舶上572名船员进行现场独立式问卷调查,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分析。结果中国籍船员艾滋病预防知识调查总得分高于外籍船员(P0.05)。其中中国籍船员在9项艾滋病预防知识知晓率高于外籍船员(P0.05)。不同国籍船员10项艾滋病相关态度行为均存在差异(P0.05)。结论中国籍船员艾滋病知识知晓情况明显优于外籍,但依然存在部分相关知识知晓率偏低,应采取有针对性的宣传教育。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新疆医科大学医学生对艾滋病政策法规知识的认知情况,为今后开展相关教育提供依据。方法以班级为单位对新疆医科大学1218名医学生进行自填问卷调查,并对调查问题进行赋值,通过赋值的计算了解医学生对艾滋病政策法规知识的认知情况。结果医学生关于艾滋病政策法规知识的认知得分为3.02±1.63,从具体得分情况来看,男生得分为3.16±1.73,女生得分为2.93±1.67,男生得分高于女生(P〈0.05);汉族学生得分为3.46±1.67,而少数民族学生得分则为2.30±1.53,汉族学生得分高于少数民族学生得分(P〈0.05)。此外,医学生对艾滋病政策法规知识的知晓率在4.4%~62.6%之间。结论医学生对艾滋病政策法规知识的认知薄弱,根据男生和女生、汉族学生和少数民族学生在对艾滋病政策法规知识认知上的差异对医学生实行不同程度的艾滋病政策法规知识教育。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中国籍远洋船员对艾滋病的知识、态度和行为情况并分析其原因,为在这一特殊人群中采取针对性的宣传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对2010年3月到2010年6月停靠岚山港码头的404名中国籍远洋船员进行匿名自填问卷调查。结果艾滋病知识总知晓率水平一般,基本知道艾滋病的三条传播途径,对保护艾滋病病人的隐私比较赞同,认为对艾滋病病人应关心、同情。船员报告找过性工作者的比例较高,在已婚船员中性行为使用安全套进行自我保护的比例较低。结论目前国际航行交通工具上的中国籍船员的艾滋病传播知识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离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的《口岸艾滋病预防与控制行动计划(2006-2010)》要求仍有差距。艾滋病相关知识教育培训仍应进一步加强,进一步拓展教育方式方法,重点开展性安全知识和道德规范的宣传教育,提高他们抵御艾滋病风险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城市一般人群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及其影响因素调查   总被引:29,自引:1,他引:28  
目的 了解城市一般人群对艾滋病知识的认识、态度情况。以确定城市一般人群艾滋病知识水平及其影响因素,为今后在一般人群中采取针对性的艾滋病知识宣传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于2002年12月1日在广州市商业区采用街头随机拦截的方式,对一般人群采用匿名自填问卷的方法调查其艾滋病相关知识和态度。结果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200份,收回有效问卷147份。结果显示,艾滋病知识总知晓率为63.3%;传播途径知识总知晓率为59.2%;预防知识知晓率为46.9%;对艾滋病感染/患正确态度率为49.7%。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艾滋病知识知晓率的影响因素为年龄、性别、化程度和婚姻状况。30~39岁年龄组(OR=0.101,95%CI:0.015~0.678)和40岁及以上年龄组(OR=0.060,95%CI:0.007~0.498)艾滋病知识总知晓率低于15~20岁年龄组;女性艾滋病知识知晓率(OR=0.230,95%CI:0.099~0.532)低于男性;化程度初中(OR=14.161。95%CI:2.195~91.364)、高中(OR=23.455,95%CI:4.568~120.434)、大专以上(OR=35.378,95%CI:6.001~208.571)艾滋病知识知晓率高于小学及以下组;已婚(OR=5.761,95%CI:1.589~20.893)高于未婚。结论 目前城市一般人群的艾滋病知识水平仍然很低,因此应进一步加强对一般人群的艾滋病知识的宣传,尤其是针对化程度低、未婚及女性人群开展艾滋病知识的宣传教育。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国际航行船舶不同国籍船员对埃博拉出血热的知晓率及相关态度情况,提出埃博拉出血热防控措施。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1 542名船员进行调查,利用EpiData建立数据库并采用SPSS 13.0进行统计学描述与分析。结果 中国籍船员的埃博拉出血热基础知识知晓率为71.5%,非中国籍船员为55.4%,中国籍船员明显高于非中国籍船员(P0.05)。趋势卡方检验显示,随着船员学历的升高,基础知识知晓率呈现逐渐升高的趋势(P0.05),非中国籍船员对埃博拉出血热疫情的关注比例为91.6%,明显高于中国籍船员(82.9%)(P0.05);中国籍船员更愿意将自己掌握的相关知识与他人分享(P0.05);不同国籍船员埃博拉出血热相关态度均不相同(P0.05)。结论 国际航行船舶中国籍船员对埃博拉出血热的知晓率明显高于非中国籍船员,但应重点关注中国籍船员关注程度低的风险。  相似文献   

7.
长江航线旅客艾滋病健康教育效果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了解长江航线旅客对AIDS知识的掌握程度,评价长江航线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效果。方法 采取匿名问卷(KABP)法,对长江航线旅客进行问卷调查,并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干预,干预前后分2次进行调查。结果 长江航线旅客对艾滋病预防与控制知识的知晓已有一定的水平,但对艾滋病的传播途径认识不完全;经过健康教育干预后,旅客对艾滋病知识的知晓率有显提高,但对待艾滋病病毒感染的态度,健康教育干预效果不理想。结论 在长江航线上对旅客进行艾滋病健康教育取得明显效果,利用长江航线人群密度较大并相对封闭的环境进行健康教育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甘肃省张掖市学生艾滋病健康教育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玉萍  王永德 《中国健康教育》2004,20(11):1018-1019
目的 了解不同学校学生群体掌握艾滋病知识情况及健康教育效果 ,为学校制定健康教育计划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现场不记名问卷方式对学生进行调查 ,将结果进行统计对比分析。结果 干预前后学生对艾滋病知识回答正确得分分别为 60 0 4± 1 4 2 5 ,81 2 3± 1 0 1 2 (t=2 6 43 ,P <0 0 1 ) ,干预前后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分别为 63 61 % ,82 1 8% (χ2 =1 43 1 7,P <0 0 1 )。学生主要获得艾滋病相关知识的途径 70 %以上来自大众传媒。结论 学校应有计划地开设艾滋病性病健康教育课程 ,以满足学生对艾滋病知识的需求  相似文献   

9.
湖州市中学生艾滋病认知现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 了解湖州市中学生对艾滋病的认知状况和艾滋病健康教育状况 ,为探讨中学生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方法提供依据。方法 从湖州市随机抽取中学生 1 1 36名 ,采用不记名问卷法对其艾滋病的认知状况和相关知识来源途径进行调查。结果 中学生艾滋病基本知识平均得分为 (66 .68± 1 9.51 )分 ;年级越高 ,得分越高 (Kendall等级相关系数rs=0 .1 86 ,P =0 .0 0 0 ) ;分别有 1 5 .7% ,35 .7%和 9.1 %的中学生对艾滋病感到恐惧、认为对家庭有威胁、认为对预防艾滋病无责任 ;82 .9% ,58.7% ,37.7%和 1 8.0 %的中学生表示其艾滋病相关知识分别来自电视广播、书刊杂志、学校教育和与亲友交谈。结论 中学生掌握了一定的艾滋病相关知识 ,但掌握程度并不很高 ,知识不全面 ,存在错误认识 ;中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来源于多方面 ,以影视、书刊所占比例较高。学校应继续加强对中学生预防艾滋病相关知识教育 ,重点加强艾滋病非传播途径与对艾滋病心理认知的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0.
苏北地区社区居民艾滋病健康教育效果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社区居民艾滋病相关知识和态度状况,评价艾滋病健康教育效果,为制定合理的艾滋病防治策略提供决策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在苏北地区7个县市各随机抽取1个社区,每个社区随机抽取部分居民作为干预组,对其实施健康教育,其余未接受健康教育的居民为居民对照组;在徐州医学院随机抽取部分大学生作为大学生对照组。结果共发放问卷1700份,收回有效问卷1595份,有效率93.82%。其中干预组372人,居民对照组1147人,大学生对照组76人。艾滋病知识得分干预组为54.30±21.28分,居民对照组为52.88±20.16分,大学生对照组为81.95±3.68分。艾滋病态度得分干预组为68.33±24.67分,居民对照组为65.31±27.61分,大学生对照组为87.76±9.88分。与居民对照组比较,干预组对“艾滋病全称”、“病毒英文缩写”、“艾滋病感染者以20~29岁居多”、“患性病者易传播艾滋病”、“咳嗽喷嚏不可以传播”和“蚊虫叮咬不可以传播”的知晓率较高(P〈0.05);除“患有性病更容易传播艾滋病”的知晓率干预组与大学生对照组相当外,其余题目知晓率干预组均低于大学生组(P〈0.05)。干预组在“健康教育是最好的预防”和“想接受更多艾滋知识”的正确持有率均高于居民对照组(P〈0.05);除“对艾滋病人恐惧”的正确持有率与大学生组相当外,其余题目的正确持有率均低于大学生对照组(P〈0.05)。结论大部分的艾滋病知识题目得分与态度题目得分干预组高于居民对照组,但健康教育效果并不明显,预防艾滋病的健康教育应该有行政参与有领导重视,利用各种组织机构和大众媒体深入推广普及。  相似文献   

11.
摘要:目的 分析贵州省孕产妇艾滋病认知水平对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的影响,为进一步降低艾滋病母婴
传播风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按照市、县、乡三级分层整群抽取贵州省42所医疗保健机构,对就诊或住
院的1026名孕产妇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孕产妇人口学特征、艾滋病认知水平、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
检测情况等,用χ
2 检验和非条件logistic回归方法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被调查孕产妇艾滋病
基础认知合格率为69.01% (708/1026),传染途径知晓率为61.40% (630/1026);不同年龄、婚姻状况、
文化程度和收入之间孕产妇艾滋病基础认知和传染途径知晓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犘<0.01);孕产妇知
晓HIV 免费检测政策(犗犚=4.18)、知晓HIV 母婴传播途径(犗犚=4.71)、进行HIV 咨询(犗犚=18.43)
和自我保护意识强(犗犚=4.48)是进行HIV 检测的有利因素。结论 贵州省孕产妇艾滋病认知水平不高
是影响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效果的重要因素;加强育龄妇女和孕妇艾滋病宣教及咨询工作可以提高孕产妇
HIV 检测率和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效果。
关键词:孕产妇;艾滋病;认知水平;母婴传播
中图分类号:R512.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6639 (2014)04 0320 04  相似文献   

12.
北京市密云县不同人群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贾会珍  王化勇  孙勇  王宏艳 《职业与健康》2010,26(23):2822-2824
目的了解密云地区农村村民、农民工、暗娼3类人群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情况,为有针对性地制定宣传教育干预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对农村村民、农民工、暗娼3类人群共909人进行艾滋病相关知识问卷调查,比较3类人群的艾滋病知识知晓情况。结果 3类人群艾滋病知识总知晓率为76.02%。3类人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2.18,P〈0.05)。农民工知晓率最低,为68.50%;暗娼最高,为82.56%。3类人群对有效传播途径的知晓率明显高于非传播途径的知晓率。结论艾滋病知识知晓呈现知识、知晓分离现象,应注重深度和广度的结合,强化艾滋病病毒非传播途径的宣传。尤其是农民工的宣传教育工作,仍然是今后开展艾滋病宣传教育干预的重点。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合肥市犯罪青少年艾滋病知识、态度和健康教育需求的情况:方法用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合肥市某少管所的8个中队,再采用单纯随机抽样的方法在每个中队抽取51人共408人进行统一的集中问卷调查。结果艾滋病感染途径的知晓率(62.4%)较非感染途径的知晓率(50.4%)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543,P=0.132)。犯罪青少年对于艾滋病相关知识了解不深,个别项目知晓率低,如对我国目前艾滋病感染人数的回答正确率仅为5.9%;正确回答艾滋病的医学名称的仅占21.6%;正确率超过50%的项目仅占40%。很多犯罪青少年的场所尚未开展过艾滋病知识的健康教育,34.1%和40.4%的犯罪青少年分别认为他们现在的场所很有必要或有必要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犯罪青少年最希望通过电视(34.8%)、书刊报纸(38.2%)获得艾滋病知识。54.2%的犯罪青少年认为小学就应该开始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认为应该从初中开始的有40.2%。结论犯罪青少年艾滋病知识的知晓率较低,对该群体加强艾滋病健康教育应引起公共卫生服务的重视。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深圳市新生代农民工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状况,为艾滋病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符合纳入条件的251名新生代农民工进行自填式问卷调查。结果新生代农民工总体艾滋病知识回答正确率为64.44%,"蚊子叮咬可以传播艾滋病"的回答错误率最高,为64.14%。艾滋病正向态度报告率为43.63%,安全套正确使用率为58.03%。最近一年接受过专门的艾滋病健康教育的新生代农民工为33.47%,艾滋病健康教育状况与年龄分布、婚姻状态相关。新生代农民工想了解的艾滋病相关知识依次为传播途径(56.97%)、预防知识(52.99%)、治疗知识(42.23%)、流行情况(35.86%)。新生代农民工喜欢的健康教育方式依次为电视(60.16%)、书刊报纸(48.21%)、宣传展览(41.04%)、专题讲座(27.89%)。结论新生代农民工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与正向态度报告率和正确行为率均较低,是健康教育的重点人群。应根据该人群的不同需求制定健康教育策略。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深圳市工厂流动人口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状况,为艾滋病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由人力资源部门协调,根据方便抽样原则,抽取深圳市南山区马家龙工业区1家服装制造厂和1家电子晶体制造厂一线员工中全部流动人口的1/3左右员工,并使抽样人群男女比例基本持平,在征得调查对象知情同意后,发放匿名自填式问卷收集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行为以及参与健康教育活动等信息。结果共有383名被调查人员有效完成问卷。该群体总体艾滋病知识回答正确率为60.93%,"蚊子叮咬可以传播艾滋病"的回答错误率最高,为61.10%。艾滋病正向态度报告率为41.69%,安全套正确使用率为61.01%。最近一年接受过专门的艾滋病健康教育的工厂流动人口为35.51%,艾滋病健康教育状况与年龄分布、婚姻状态相关。想了解的艾滋病相关知识依次为传播途径(58.22%)、预防知识(44.91%)、治疗知识(37.08%)、临床表现(34.73%)、流行情况(31.07%)。工厂流动人口喜欢的健康教育方式依次为电视(55.87%)、书刊报纸(42.04%)、宣传展览(33.94%)、收音机(26.89%)、专题讲座(25.33%)。结论工厂流动人口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与正向态度报告率和行为正确率均较低。开展工厂流动人口艾滋病健康教育,应根据该人群的不同需求制定健康教育策略。  相似文献   

16.
了解广州市技工院校学生艾滋病知识、态度和行为情况及影响因素,为开展校内艾滋病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广州市10所技工院校共991名学生进行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问卷调查.结果 学生艾滋病知识、态度和行为得分分别为(18.46±4.62)(2.98±1.09)和(9.39±2.48)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每月生活费用和家庭氛围是学生艾滋病知识得分的影响因素(P值均<0.05);年龄和父母婚姻状况是学生艾滋病相关态度得分的影响因素(P值均<0.05);性别、年龄、每月生活费用和家庭氛围是学生艾滋病相关行为得分的影响因素(P值均<0.05).结论 广州市技工院校学生艾滋病知识、态度及行为得分较低.学校应根据学生的文化认知、生理及心理特点进一步加强艾滋病知识宣传及教育.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并比较黑龙江省农村居民对乙型病毒性肝炎和艾滋病传播途径知识的掌握情况,为在农村一般人群中开展有针对性的宣传教育提供依据。方法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富裕县和牡丹江市海林县整群随机抽取3个村,对村中15~69岁的全体村民进行不记名问卷调查。结果发放问卷2000份,有效问卷1958份。农村居民对乙肝、艾滋病传播途径总知晓率分别为34.99%和40.67%(P〈0.01);各单项问题知晓率除母婴传播外,其余均为乙肝低于艾滋病(P〈0.05),且两病均以血液传播最高,性传播最低;次要传播途径知晓率为乙肝(36.77%)高于艾滋病(32.92%)(P〈0.05);不同人口特征的调查对象对乙肝传播途径总知晓率均低于艾滋病。结论黑龙江省农村居民对艾滋病经性传播的知晓率最低;传播途径总知晓率均为乙肝低于艾滋病;应加大农村居民对艾滋病,尤其是性传播及乙肝各传播途径知识的宣传力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门诊男性性病患者艾滋病知识知晓情况,通过比较不同特征患者知晓情况差异,探讨可行的综合干预措施。方法以首次在该综合医院皮肤性病门诊求诊、年满15周岁的男性性病患者为调查对象,问卷调查患者的社会人口学资料、艾滋病知识知晓情况。结果 215例男性性病患者艾滋病知识知晓平均得分为9.19±2.697(全距0~12分),尤其是对艾滋病传播方式的知晓不足。不同年龄段、不同文化程度、不同个人月均收入水平、病情初发或复发以及不同初次性行为发生年龄间的男性性病患者艾滋病知识知晓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根据不同特征的男性性病人群建立有效的、可及的健康教育措施,促进性病患者正确观念、性行为和求医行为的形成。  相似文献   

19.
中国远洋船员关于艾滋病KABP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获取中国远洋船员有关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和观念(KABP)方面的情况,为在该人群开展艾滋病健康干预提供依据。方法参照KABP模式设计艾滋病调查表格,对来黄骅港的中国远洋船员进行不记名问卷调查。结果所有被调查者对艾滋病三大传播途径都有所了解,大多数船员表示愿意接受健康教育。结论中国远洋船员艾滋病的认识不全面,态度和行为上存在导致艾滋病传播的危险因素,应尽快对其进行有关艾滋病的健康干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