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考察注射用氨苄西林钠/舒巴坦钠与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配伍的稳定性。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考察配伍溶液在室温下放置6h内不同时间点的含量变化,并观察其外观,测定其pH和不溶性微粒。结果:在室温(25℃)下,6h内配伍溶液的外观、pH和药物的含量均无明显变化,不溶性微粒符合《中国药典》2005年版规定。结论:注射用氨苄西林钠/舒巴坦钠与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配伍后6h内基本稳定。  相似文献   

2.
张隽  胡俊平  施建舫 《医药导报》2008,27(1):103-104
目的 考察盐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与灯盏花素配伍的稳定性. 方法 在室温(20 ℃), 观察8 h内盐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与灯盏花素配伍液的外观、pH值、不溶性微粒及紫外光谱的变化, 用紫外分光光度(UV)法测定两种药物的含量. 结果 两药配伍后, 8 h内的含量、pH值、不溶性微粒及外观均无明显变化. 结论 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与灯盏花素配伍稳定.  相似文献   

3.
胰岛素注射液与注射用头孢地嗪钠配伍的稳定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考察胰岛素注射液与注射用头孢地嗪钠在5%葡萄糖注射液中配伍稳定性。方法:观察配伍液外观、测定配伍液pH,不溶性微粒数等,采用HPLC法测定头孢地嗪钠含量,用化学发光免疫法测定胰岛素含量。结果:配伍液在6h内无明显外观、pH,头孢地嗪钠含量的变化;但不溶性微粒(≥10μm)数在5h后超过25个/ml,胰岛素含量在4h后变化超过10%。结论:胰岛素注射液与头孢地嗪钠在5%葡萄糖注射液中室温下可配伍应用,但应在4h内用完。  相似文献   

4.
熊秋菊  郑芳  朱雪松  李鹏 《中国药师》2010,13(9):1363-1364
目的:考察室温(25±1)℃下,注射用头孢替唑钠与盐酸氨溴索注射液在0.9%氯化钠注射液中的配伍稳定性。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测定头孢替唑钠与盐酸氨溴索配伍后8h内各时间段的含量,同时测定pH,观察配伍液的外观变化。结果:8h内配伍液外观、pH及含量均无明显变化。结论:在室温(25±1)℃8h内,注射用头孢替唑钠与盐酸氨溴索注射液在0.9%氯化钠注射液中配伍时二者含量和pH稳定。  相似文献   

5.
目的考察注射用灯盏花素与4种输液配伍的稳定性。方法在25℃温度条件下将注射用灯盏花素分别与5%葡萄糖注射液(5%GS)、10%葡萄糖注射液(10%GS)、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5%GNS)、0.9%氯化钠注射液(0.9%NS)配伍,于8h内的不同时间点观察其外观,并测定其pH值、含量和不溶性微粒的变化。结果注射用灯盏花素与4种输液在25℃温度条件下配伍后8h内外观、pH值、含量均无明显改变,不溶性微粒的增加数也符合《中国药典》规定。结论注射用灯盏花素可与上述4种输液于25℃温度条件下配伍,0-8h内性质稳定。  相似文献   

6.
目的考察门冬氨酸钾镁注射液在5%葡萄糖注射液中对胰岛素注射液稳定性的影响。方法观察配伍液的外观、测定不溶性微粒、pH值,采用发光免疫法测定胰岛素含量。结果配伍液在室温(25℃)4h内无明显外观、pH值、含量的变化。不溶性微粒敷符合规定。结论门冬氨酸钾镁注射液室温4h内对胰岛素稳定性无影响。  相似文献   

7.
目的:考察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与头孢替唑钠配伍的稳定性.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考察不同时间配伍液中2种药物的含量变化及配伍液的不溶性微粒检测,并观察配伍液外观和pH的变化.结果:在室温(25℃)下,8 h内配伍液澄明,奥硝唑及头孢替唑钠含量及pH值基本无改变,配伍液色泽无变化.结论: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与头孢替唑钠配伍8 h内是稳定的.  相似文献   

8.
头孢三嗪钠与替硝唑葡萄糖注射液配伍的稳定性考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杨从林  王文林 《中国药业》2001,10(11):27-27
目的:考察头孢三嗪钠与替硝唑葡萄糖注射液配伍的稳定性。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考察不同时间配伍液中二种药物的含量变化,并观察配伍液外观和pH的变化。结果:在室温(25℃)下,8h内配伍液澄明,pH值几乎无变化,替硝唑含量无变化,头孢三嗪钠含量稍有下降,但配 伍液的颜色有慢慢加深的趋势。结论:头孢三嗪钠与替硝唑葡萄糖注射液可配伍使用,但宜在配伍后立即使用。  相似文献   

9.
头孢米诺钠与利巴韦林配伍稳定性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晨  诸林俏 《中国药业》2008,17(12):27-27
目的分别于25℃和37℃条件下考察头孢米诺钠与利巴韦林注射液在0.9%氯化钠注射液(NS)及5%葡萄糖注射液(5%GS)中8h内的配伍稳定性。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配伍后8h内不同时间点配伍液中头孢米诺钠与利巴韦林的含量,同时考察配伍后pH值、外观及吸收曲线的变化。结果配伍液在8h内外观、pH值及含量无明显变化。结论两药在NS及5%GS中配伍稳定性良好。  相似文献   

10.
头孢尼西钠与加替沙星注射液配伍稳定性考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考察头孢尼西钠与加替沙星注射液的配伍稳定性。方法在25℃和3712条件下8h内观察配伍液的外观、pH值和紫外光谱的变化。并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两种药物的含量。结果配伍后的溶液在8h内其外观、pH及含量均无明显变化。结论在25℃和37℃条件下8h内头抱尼西钠与加替沙星注射液配伍稳定。  相似文献   

11.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头孢哌酮钠与舒巴坦钠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并考察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与小儿电解质补给注射液的配伍稳定性。方法:室温下观察24 h内配伍溶液的外观、pH、不溶性微粒,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配伍溶液中头孢哌酮钠和舒巴坦钠的含量。结果: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与小儿电解质补给注射液配伍后,24 h内配伍溶液的外观、pH值均无显著变化,不溶性微粒符合《中国药典》2015版规定,药物含量无明显变化。结论: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与小儿电解质补给注射液配伍后24 h内稳定,临床可配伍使用。  相似文献   

12.
头孢西丁钠在葡萄糖氯化钠钾注射液中的稳定性考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翁小红  储蓉 《抗感染药学》2010,7(2):113-114
目的:考察室温(25℃)下注射用头孢西丁钠在葡萄糖氯化钠钾注射液中的稳定性。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配伍液中头孢西丁钠的质量浓度,并考察配伍液外观、pH值及不溶性微粒的变化。结果:头孢西丁钠与葡萄糖氯化钠钾注射液配伍后8h内其外观、pH值及质量浓度均无明显变化,不溶性微粒符合药典规定。结论:注射用头孢西丁钠室温(25℃)下可与葡萄糖氯化钠钾注射液配伍,8h内使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考察盐酸法舒地尔与奥扎格雷钠注射液的配伍稳定性。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室温(25℃)条件下配伍溶液放置8 h两药的含量变化,并考察配伍前后外观、性状、pH及不溶性微粒的变化。结果:注射用盐酸法舒地尔与奥扎格雷钠配伍后在室温下放置8 h,配伍溶液的外观、性状、pH及不溶性微粒无明显变化,两药的含量仍在97%以上。结论:盐酸法舒地尔注射液与奥扎格雷钠注射液配伍8 h内未发现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14.
目的:考察注射用头孢唑肟钠与炎琥宁配伍的稳定性。方法:在25℃下,观察配伍液在8h内的外观、pH值变化,并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其含量变化。结果:两药在氯化钠注射液(9、0mg/mL)中配伍8h内各项变化均无显著性。结论:注射用头孢唑肟钠与炎琥宁在氯化钠注射液(9、0mg/mL)中配伍在室温下8h内基本稳定。  相似文献   

15.
注射用头孢唑肟钠与阿昔洛韦的配伍稳定性考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考察注射用头孢唑肟钠与注射用阿昔洛韦在0.9%氯化钠注射液中的配伍稳定性。方法于25℃条件下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注射用头孢唑肟钠与阿昔洛韦在配伍液中的含量,并观察配伍液的外观、pH值、微粒数及紫外吸收光谱的变化。结果两药配伍在8h内含量稳定,配伍液外观、pH值、微粒数及紫外吸收光谱均无明显变化。结论注射用头孢唑肟钠与阿昔洛韦在0.9%氯化钠注射液中可配伍使用。  相似文献   

16.
注射用还原型谷胱甘肽钠与4种注射液的配伍稳定性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学琴  方静 《中国药房》2008,19(35):2759-2761
目的:考察注射用还原型谷胱甘肽钠与4种注射液的配伍稳定性。方法:注射用还原型谷胱甘肽钠分别与5%葡萄糖注射液、10%葡萄糖注射液、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0.9%氯化钠注射液配伍,各于25、37℃恒温浴中放置0、0.5、1.0、1.5、2.5、3h后考察配伍液的外观、pH值、吸收度、含量及不溶性微粒的变化。结果:注射用还原型谷胱甘肽钠与4种注射液配伍后,外观、pH值无明显变化;含量、不溶性微粒则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变化。结论:在25、37℃的温度下,注射用还原型谷胱甘肽钠与4种注射液配伍后,应在2h内使用。  相似文献   

17.
鱼腥草注射液与6种药物配伍的稳定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中药鱼腥草注射液与青霉素钠、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头孢拉定注射液和阿昔洛韦、更昔洛韦和利巴韦林注射液的配伍稳定性。方法:观察鱼腥草注射液与6种药物分别配伍后的外观,pH和含量变化,用紫外分光光度法进行光谱扫描。结果:鱼腥草注射液与青霉素钠和更昔洛韦配伍后产生沉淀,与阿昔洛韦配伍后含量显著下降,与头孢拉定配伍后2h内性质稳定,24h内含量显著下降,与利巴韦林注射液和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配伍后外观,含量和pH均无明显变化,配伍后性质稳定。结论:鱼腥草注射液与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利巴韦林注射液联合使用,呈阴性结果;与青霉素钠、阿昔洛韦、更昔洛韦不能混合使用,呈阳性结果;与头孢拉定配伍应在2h内滴完。  相似文献   

18.
郑芳  朱雪松  韩宁宁  刘菁  吴进 《中国药师》2010,13(7):1061-1062
目的:考察25℃下,注射用头孢尼西钠与更昔洛韦葡萄糖注射液配伍的稳定性.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头孢尼西钠与更昔洛韦配伍后0~8h内的含量变化,并观察配伍液的外观及pH.结果:8h内混合液外观、pH及含量均无明显变化.结论:在25℃条件下,注射用头孢尼西钠在更昔洛韦葡萄糖注射液中配伍8h内基本稳定.  相似文献   

19.
金雪  寿张轩 《医药导报》2007,26(11):1380-1381
目的 考察注射用卡络磺钠与泮托拉唑钠在转化糖注射液中的稳定性。方法 分别于20和37 ℃不避光条件下,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6 h内转化糖注射液中卡络磺钠与泮托拉唑钠的含量,观察配伍液外观并测定pH值和微粒数。结果 卡络磺钠在转化糖注射液中的含量6 h内无明显变化,泮托拉唑钠在转化糖注射液中的含量20℃时4 h、37℃时3 h内无明显变化;各配伍液的外观、pH值无明显改变,微粒数均符合规定。结论 室温4 h内,注射用卡络磺钠和泮托拉唑钠可以在转化糖注射液中配伍使用,转化糖注射液可以用作注射用卡络磺钠和泮托拉唑钠的稀释剂。  相似文献   

20.
目的考察注射用青霉素钠与钠钾镁钙葡萄糖注射液的配伍稳定性。方法观察室温下8 h内配伍液的外观、pH和不溶性微粒。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配伍液在0℃、35℃、避光、光照条件下青霉素钠的含量、杂质变化。结果室温下配伍液8 h内外观无变化,pH下降0.23,不溶性微粒减少。0℃避光、光照条件下2 h内两者配伍稳定,35℃避光、光照条件下药物降解迅速。结论温度显著影响注射用青霉素钠与钠钾镁钙葡萄糖注射液的配伍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