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壁虎的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壁虎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进行了概述,认为壁虎有祛风活络、散结止痛、镇静解痉的功效,具有很好的药用价值,用于治疗恶性肿瘤、结核病、骨髓炎、瘘管等疑难杂症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2.
王琳 《中医药学刊》2004,22(3):393-394
当前中医药治疗癌痛在癌痛的治疗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导师郑玉玲教授以其丰富的临床经验及对肺癌的独到见解,在临床实践中收到了良好的疗效。郑老师根据肺癌痛性质、伴随症状及舌脉,将其分为痰湿蕴肺、痰热羁肺、痰瘀互结、阴虚毒热及气阴两亏五型。分别治以化痰祛湿,宣肺止痛;化痰清热,理气止痛;化痰散结,活瘀止痛;清热解毒,散结止痛;益气养阴,宣肺止痛之法,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3.
僵蚕味咸辛,性平,人肝、肺经,具有熄风止痉,祛风止痛,化痰散结之功效.临床常用于治疗痰热惊搐,风热头痛,咽喉肿痛,皮肤瘙痒及瘰疬痰核等症.对支气管哮喘也有很好的治疗作用,现举例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马纯政教授认为食管癌病因主要为气滞、痰凝、血瘀、癌毒,常以降气化痰、活血祛瘀、疏肝行气、清热解毒等为主要治疗方法;治疗上,以辨证论治为基础,对患者分成早、中、晚期三个阶段进行治疗,并佐以抗癌散结类药物;临床诊疗中,善于运用威灵仙、冬凌草、壁虎、三七、红豆杉、石上柏等特色药物治疗食管癌。  相似文献   

5.
程益春教授治疗甲状腺肿 结节 肿瘤经验选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甲状腺肿、甲状腺结节及甲状腺肿瘤都属于祖国医学“瘿病”的范畴。程益春教授认为,本类疾病的病因病机不外气、瘀、痰、火四端。由此提出本病属本虚标实,在治疗过程中注意散结消肿.分别采用化痰散结、活血散结、解毒散结、养阴散结、益气散结等5种方法,并筛选出疗效确切的药物;程师将表类疾病分成痰气交阻、痰瘀互结、痰热壅盛、气阴两虚4型,并将以上五种治疗方法贯穿其中,利用中医药治疗本类疾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6.
儿童腺样体肥大病程迁延,“痰”“瘀”为其主要病理因素。急性期多见邪毒久留、气滞血瘀证,治疗以行气活血、化瘀散结为主;缓解期以肺脾气虚、邪滞痰结证多见,治疗以益气健脾、化痰散结为主。陈黎主任运用中药联合温热电灸治疗儿童腺样体肥大,疗效显著,附验案1则以佐证。  相似文献   

7.
张中林  马国学 《河南中医》2012,32(2):146-147
瓜萎薤白白酒汤功效通阳散结,豁痰下气,临床不仅可治疗胸痹心痛,且治疗慢性支气管炎、靡烂性胃炎、神经官能症等凡症见胸闷、肺气不宣等皆可获效.  相似文献   

8.
罗喜  黄紫薇  张伶俐 《河南中医》2023,(12):1825-1829
血瘀是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核心病理因素,“因虚、积冷、结气”是导致血瘀的原因,瘀血日久化水,水积成痰,痰瘀互结,发为该病。基于“血水同源”的生理基础和“血不利则为水”的病机演化,以活血散瘀,化痰散结为基本治法,佐以益气、温阳、补血、散寒、行气等。活血散瘀,化痰散结用桂枝、牡丹皮、赤芍、桃仁、茯苓、水蛭、■虫、皂角刺、昆布、石打穿等。气虚血瘀者,当佐以益气健脾药物如黄芪、党参、白术等;血虚夹瘀者,以桂枝茯苓丸为基础方,合四物汤加减;阳虚瘀结者,当温阳化浊,化瘀止痛,以补肾活血散瘀汤,或桂枝茯苓丸合温经汤、附子理中汤合桂枝茯苓丸或消瘰丸加减;寒凝者,当散寒活血,化痰散结,以桂枝茯苓丸合温经汤,或用少腹逐瘀汤为基础方加减;气滞者,当活血行气、化痰散结并重,以桂枝茯苓丸合失笑散或膈下逐瘀汤,配合化痰散结之品治疗。  相似文献   

9.
类风湿性关节炎病机复杂、病程较长。正虚邪羁、痰瘀交阻、滞络附骨、留注关节是本病的主要病机;治疗方面,强调祛邪不忘扶正,并善用制马钱子研粉装胶囊服用,以散结消肿、通络止痛。  相似文献   

10.
蜈蚣性辛温,有毒,具有熄风止痉、攻毒散结、通络止痛作用。颈性头痛、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症、膝关节骨关节炎属中医“痛痹”范畴,笔者运用蜈蚣善于通络止痛的特点,在临床组方治疗中加用蜈蚣治疗颈肩腰腿痛中的各种痛证,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消炎止痛膏系河南省中医院院内制剂,由大黄、冰片、醋元胡、制乳香、制没药、阿魏等药组成。具有行气活血祛瘀、消炎散结止痛之功。主要用于气滞血瘀、痰凝互结所致的疼痛等病症。笔者用本方外敷治疗消化系统炎性疼痛,屡获良效,兹举几例。  相似文献   

12.
壁虎外用     
壁虎,别名爬壁虎、守宫,性寒味咸,有小毒,功能祛风、定惊、散结、解毒,内服主治中风瘫痪、历节风病、风痰惊痫、瘰疬,外用主治肿毒恶疮。笔者用于外治,疗效显著,现举案例数则如下。  相似文献   

13.
痰是水液代谢障碍,水津不归正化而形成的病理产物,包括有形之痰和无形之痰,无形之痰可致多种疑难疾病,从痰论治可取得较好疗效。通过对不射精症、嗜睡症、男性乳房异常发育症三个不同病症分析,认为三者病症表现迥然不同,但审证求因,皆为痰浊为患,宜异病同治,故分别采用养阴化痰,补肾生精,活络通窍;健脾除湿,化痰开窍;疏肝解郁,化痰散结之法治疗,取得满意效果,并阐述了疑难病从痰论治的体会,强调了中医谨守病机,辨证施治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4.
王玲玲 《国医论坛》2009,24(2):19-19
自拟消炎止痛膏由川芎、冰片、醋延胡索、制乳香、制没药等10余种药物组成,以适当比例制成粉末,用蜂蜜调和成膏状备用。该膏具有行气活血祛瘀、消炎散结止痛之功。主要用于气滞血瘀、痰瘀互结所致的各种疼痛病症。笔者用其外敷治疗消化系统炎性疼痛,屡获良效,兹举例如下。  相似文献   

15.
一、壁虎:Geocko Chinsnsis,别名守宫、盐蛇。气味:咸寒有小毒。主治:中风瘫痪,手足不举或关节风痛及风痉惊痫,小儿疳积,血积成痞,疠风瘰疬,疗蠍螫等。(见李时珍《本草纲目》) 二、临床上的应用长期以来,前辈总结和积累了不少用壁虎治疗疾病的经验。如盐蛇散(盐蛇、琥珀、朱砂、冰片、麝香、珍珠、牛黄),治小儿惊风、抽搐痰壅。用壁虎制成组织液对神经衰  相似文献   

16.
亚急性甲状腺炎的中医辨证论治及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将确诊为亚急性甲状腺炎(属中医“瘿”的范围)患者12例,抓住其基本病理是气血痰浊瘀滞而致。根据临床表现,给予相应的治疗:一、气滞化火或外感大热之邪,形成肝胆实热证,治以疏泻肝胆,清热止痛散结法;二、气滞化火灼液而成痰之证,治以清热化痰,软坚散结法;三、气滞化热伤阴而成阴虚火旺证,治以滋阴潜阳,散结止痛法;四、气滞阻遏血运而成气滞血瘀证,治以行气活血,散结止痛法,其中兼有热者,治当清热;兼气虚者宜配合益气;兼阳虚者壮其阳;瘀血与痰凝交结者,则宜通瘀化痰,散结消积并治。结果:12例中,治愈10例,好转2例。随访二年,症无复发,疗效稳定。用药时间最长为三个月,最短为十天。)  相似文献   

17.
生半夏临床应用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强  邓人春 《中医杂志》2001,42(2):72-73
笔者常用生半夏入药煎用,尤于化痰散结方面,因须借其辛散之力,治疗有形痰结或瘀结,包括一些肿瘤、囊肿、炎性包块或某些增生性疾病有良好疗效、现列典型病案数则如下。  相似文献   

18.
壁虎,亦称守宫、蝎虎、天龙、盐蛇、爬壁虎等,属壁虎科爬行动物。它的家族不小,总数约有750种。我国产的为多疣壁虎,主要分布于四川、贵州、甘肃、陕西、山西、湖南、湖北、江苏、浙江、安徽、福建、台湾等地。这类小爬虫趾上有趾垫,上面有小钩,可抓住物体表面上十分微小的不规则处,所以能在墙壁上活动。乃至天花板上也能行动自如。  相似文献   

19.
半夏:味辛性温,入脾、胃经。有运脾燥湿,温化寒痰,消痞散结,降逆止呕之功效。治疗呕吐,半夏通常与生姜相伍为用,据证加减:如属中气不足,痰湿中阻所致者,加人参、陈皮、白术、茯苓,补气健中,化痰散结,降逆止呕;如属湿热痰浊内盛,蕴结中焦,胃气上逆所致者,配伍枳实、竹茹,清化痰浊,消痞散结,降逆气,止呕吐;如属胃气虚者,合人参、白术、陈皮;胃寒合干姜、高良姜,或吴茱萸;胃热合竹茹、枳实。  相似文献   

20.
川贝母为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川贝母、暗紫贝母、甘肃贝母和酸砂贝母的鳞茎,取其清热化痰、润肺止痛、散结消肿的功效,为治疗外感风寒咳嗽、咳喘,尤宜于内伤久咳、燥痰、热痰之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