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7 毫秒
1.
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了10例正常人和39例糖尿病患者(分无并发症组、早期肾病、临床肾病、晚期肾病肾功能不全4组)的血浆内皮素含量。糖尿病无并发症组的血浆内皮素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无显著差异;糖尿病肾病组的血浆内皮素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且血浆内皮素水平与其平均动脉压、血清β2-微球蛋白水平、血肌酐水平均呈正相关。而血糖浓度与血浆内皮素、血β2-微球蛋白、血肌酐水平均不相关。因此,糖尿病并发肾病与血浆  相似文献   

2.
谭杰  阮玉琚 《广州医药》1996,27(6):15-16
应用放射免疫地20例健康成人和14例肾功能不全患者行血浆内皮素水平测定。结果显示,与健康对照组比较,肾功能不全尿毒症组血浆ET水平有极显著性差异,而肾功能不全氮质血症组血浆ET水平无显著性差异,提示:ET参与也肾功能不全的病理生理能 可能是ET代谢的重要场的之一。  相似文献   

3.
用放射免疫法对39例肾小球疾病患儿和20例正常儿童进行了血浆内皮素含量的测定,并对部分患儿进行了动态观察。急性肾小球肾炎急性期、单纯性肾病急性期和肾功能不全患儿血浆内皮素含量分别为:100.1±31.0pg/ml,87.1±11.9pg/ml,176.4±17.3pg/ml,均明显高于正常儿童的测定值58.9±12.3pg/ml(P<0.001)。在经过治疗后的恢复期,血浆内皮素的含量均明显下降,提示血浆内皮素的含量与肾小球疾病的发生与转归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目前治疗肾性高血压常用降压药物钙离子通道阻滞剂及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对血浆内皮素含量的影响。方法:35例肾性高血压病人分为两组,18例口服钙离子通道阻滞剂硝苯吡啶(A组),17例口服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开搏通(B组),另设正常对照组(C组)。A组和B组治疗前后取血测血浆内皮素含量。结果:A组和B组治疗后血浆内皮素含量均比治疗前降低,无论A组和B组治疗前后均比C组内皮素含量高。结论:血浆内皮素参与肾性高血压的形成,硝苯吡啶与开搏通可降低肾性高血压病人血浆内皮素含量。  相似文献   

5.
唐晓红  陶冶  王佑娟 《四川医学》2002,23(9):905-906
目的:探讨肺心病合并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血浆内皮素1(ET-1)含量的变化及其肺功能的关系。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血气分析,肺功能仪分别测定20例肺心病并慢性肾功不全患者和20例单纯肺心病及20例正常人血中ET-1水平及血气,肺功能参数,结果:肺心病并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及单纯组血中ET-1明显高于正常人;肺心病并慢性肾功不全患者及单纯肺心病组ET-1与动脉血氧分压(PaO2)、1秒钟用于呼气量占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最大通气量(MBC)及最大呼气中段流量(MMEF)呈负相关,肺心病并慢性肾功能不全组肌酐水平与AET-1无明显相关性。结论:慢性缺氧及大循环淤血所致的ET-1合成,释放增加在慢性肾功能不全的进展及肺动脉高压、肺心病的形成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目前治疗肾性高血压常用降压药物钙离子通道阻滞剂及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对血浆内皮素含量的影响。方法:35例肾性高血压病人分为两组,18例口服钙离子通道阻滞剂硝苯吡啶(A组)17例口服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开搏通(B组)另设正常对照组(C组)A组和B组治疗前后取血测血浆内皮素含量,结果:A组和B组治疗后血浆内皮素含量均比治疗前降低,无论A组和B组治疗前后均比C组内皮素含量高,结论:血浆内皮  相似文献   

7.
用放射免疫法测定17例慢性肾衰患者血液透析及15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浆内皮素的含量。结果慢性肾衰病人透析前后内皮素含量均明显高于正常人,伴有肾性高血压者也明显高于血压正常者,透析后内皮素水平明显下降.15例原发性高血压病人与正常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8.
慢性肾衰患者血浆内皮素水平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放射免疫法测定17例慢性肾衰患者血液透析及15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浆内皮素的含量。结果慢性肾衰病人透析前后内皮素含量均明显高于正常人,伴有肾性高血压者也明显高于血压正常者,透析后内皮素水平明显下降。15例原发性高血压病人与正常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9.
王健生  张宜 《吉林医学》2012,33(15):3237-3238
目的:探讨急性肾后性肾功能衰竭的诊疗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37例肾后性急性肾功能衰竭(PARF)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诊疗处理方法。根据不同病情分别行急诊输尿管镜碎石(URL),输尿管逆行插管或经皮肾造瘘(PCN)。所有病例监测血肌酐(Cr)和尿素氮(BUN)。结果:术后全部患者血Cr和BUN进行性下降,恢复到正常32例,氮质血症3例,尿毒症1例,死亡1例。结论:导致急性肾后性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原因众多,以结石、肿瘤、前列腺增生进行性尿潴留为主。急诊处理原则为解除梗阻,改善肾功能。待肾肾功能恢复后,针对不同病因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急性肾后性肾功能衰竭的病因及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2008年1月-2013年1月14例急性肾后性肾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本组14例患者术后即进入多尿期,持续4~11d ,平均6d。11例患者在术后3~21d ,其血BUN、Cr值逐步恢复正常。1例输尿管癌、2例直肠癌转移引起梗阻者,术后2周血BUN、Cr分别下降至9.2~18.7mmol/L、185~230μmol/L ,以后复查血BUN、Cr检测值均波动在此水平。结论:输尿管镜下置双J管或钬激光碎石是治疗输尿管结石等所致急性肾后性肾功能衰竭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具有创伤小、成功率高、恢复快,可同时处理双侧输尿管结石等特点,可作为治疗输尿管结石等所致急性肾后性肾功能衰竭的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急诊经尿道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取石处理输尿管结石嵌顿引起的肾后性急性梗阻性肾功能不全治疗方法的可行性。方法对12例结石嵌顿于输尿管中下段导致急性肾功能不全患者,急诊施行经尿道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取石、输尿管放置双J管内引流术。结果所有患者顺利接受手术,12例中下段结石获得了粉碎,部分较大结石碎块被钳夹取出;全部于术后1周内排尽碎石。结论急诊经尿道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取石术解除输尿管结石性梗阻便捷、安全、有效,是急性梗阻性肾功能不全的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急诊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致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效果.方法 对24例诊断明确的患者采用急诊行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其中孤立肾5例,一侧输尿管结石对侧肾萎缩12例,双侧输尿管结石7例.结果 24例患者共31侧结石均碎石成功,梗阻解除,21例患者血肌酐及尿素氮恢复致正常,3例合并有慢性肾功能不全的患者血肌酐恢复到200umol/L以下,无严重并发症.结论 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致肾功能衰竭具有成功率高、损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可同时处理双侧结石等优点,在具备条件的医疗单位应作为首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3.
陈球  李龙江 《吉林医学》2011,32(13):2515-2517
目的:探讨经尿道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取石解除输尿管结石嵌顿性急性梗阻的治疗方法。方法:对24例(26侧)结石嵌顿于输尿管导致持续性肾绞痛超过24 h、静脉尿路造影梗阻侧肾脏不显影、肾功能损害患者,经过必要的术前准备,急诊施行经尿道输尿管镜碎石取石、输尿管放置双J管内引流,及时解除梗阻,引流尿液,消除疼痛,挽救受损肾功能。结果:所有患者顺利接受手术,22侧中下段结石获得彻底粉碎;4侧输尿管上段结石中2例结石粉碎,2例术中较大碎石片被冲回肾内,3 d后行ES-WL治疗达到满意效果。术后患者疼痛消失、全身状况改善、肾功能快速恢复,感染等并发症得到及时控制,无肾积脓、肾功能丧失等严重并发症。14侧碎石术后2周内排净碎石;12侧术后1个月内排净碎石。3例急性肾功能不全患者血肌酐术后第2、4、7天降至正常。结论:急诊经尿道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取石术是一种便捷、安全、有效的治疗输尿管结石嵌顿性急性梗阻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肾性高血压患者血浆前列环素、内皮素与舒张性心力衰竭的危险因素分析。方法:选择2016年7月至2019年7月黑龙江省佳木斯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收治的肾性高血压患者60例,根据舒张性心力衰竭诊断标准将患者分为舒张性心力衰竭组38例和心功能正常组22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血浆前列环素和内皮素水平,通过单因素和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肾性高血压患者的血浆前列环素、内皮素与舒张性心力衰竭的关系。结果:舒张性心力衰竭组患者血的浆前列环素、内皮素水平显著高于心功能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单因素回归分析法进行统计学处理发现,吸烟、异常SBP、高水平TC、高水平前列环素和内皮素肾性高血压患者更容易出现舒张性心力衰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前列环素和内皮素水平异常是引起肾性高血压患者出现舒张性心力衰竭的危险因素。结论:前列环素和内皮素与肾性高血压患者出现舒张性心力衰竭存在显著的关系,且血浆前列环素和内皮素可作为预测舒张性心力衰竭的重要标志物。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彩超引导经皮肾穿刺造瘘治疗急性肾后性肾功能不全的临床价值。方法:对采用彩超引导经皮肾穿剌造瘘治疗急性肾后性肾功能不全的3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采用彩超引导经皮肾穿剌造瘘治疗急性肾后性肾功能不全的30例患者中,共置管59根,其中56根管一次穿刺置管成功,3根进行二次穿刺,置管成功。肾功能、电解质一般3~7d,平均4d恢复正常。结论:彩超引导经皮肾穿刺造瘘操作简单、安全,损伤小,对急性肾后性肾功能不全有良好的治疗效果,故临床治疗急性肾后性肾功能不全应首选彩超引导经皮肾穿刺造瘘。  相似文献   

16.
钬激光治疗孤立肾输尿管结石并梗阻性肾功能衰竭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经输尿管镜下钬激光治疗孤立肾输尿管结石梗阻并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输尿管镜直视下钬激光碎石治疗孤立肾输尿管结石梗阻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17例。结果:术后患者血BUN、Cr恢复正常或趋于正常,结石排净率为94.1%(16/17)。结论:输尿管镜下钬激光治疗孤立肾输尿管结石梗阻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安全且疗效可靠,可同时处理输尿管狭窄、息肉,止血,可作为孤立肾输尿管结石梗阻并急性肾功能衰竭的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7.
蚯蚓提取物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26例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观察了口服蚯蚓提取物治疗前后血压、血尿素氮及血浆内皮素的变化。结果显示,蚯蚓提取物治疗2周后血压、血尿素氮及血浆内皮素均明显下降,提示蚯蚓提取物治疗能改善肾功能。其疗效的机理可能与蛆蚓提取物治疗能使血浆内皮素的含量下降有关。  相似文献   

18.
周彬  康志敏 《医学科技》1995,(30):11-12
本文采用放射免疫方法测定了32例尿毒症患者及其中12例血液透析患者血浆内皮素(Endothelin ET)的含量,并以30例健康成人作对照。结果尿毒症患者血浆ET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12例血液透析患者透后较透前明显降低(P〈0.01)。对以上结果进行初步讨论。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内皮素 (ET)在肾性高血压、原发性高血压及肾脏病发展中所起的作用。方法 检测 2 0例肾性高血压和 2 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浆ET及尿素氮 (BUN)、血肌酐 (Scr)水平 ,并与 2 0例正常对照组作比较。结果 肾性高血压和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浆ET水平均明显升高于对照组 ,P <0 .0 0 1;且ET与收缩压和肾功能呈正相关 ,r分别为 0 .63 7、0 .62 8,P <0 .0 1。结论 内皮素参与肾性高血压的形成和肾脏疾病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脑梗死后血浆肾上腺髓质素含量的变化及其与内皮素的相互关系.方法: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6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肾上腺髓质素和内皮素的含量,进行动态观察,同时与54例健康体检者血浆肾上腺髓质素和内皮素的含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急性期脑梗死患者血浆肾上腺髓质素和内皮素的含量均升高,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非常显著(P均<0.01).肾上腺髓质素的含量与病情严重程度呈显著正相关(r=0.856,P<0.01);与梗死体积呈显著正相关(r=0.753,P<0.01);与内皮素含量呈显著正相关(r=0.761,P<0.01).动态观察脑梗死后血浆肾上腺髓质素含量变化,发现其高峰值出现在梗死后3 d,至2周左右已明显下降,但与正常对照组相比仍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脑梗死后血浆肾上腺髓质素含量变化可有助于判断病情严重程度、梗死灶的体积大小及病情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