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芳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2,9(16):2072-2073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 C)和尿微量清蛋白(mAlb)的检测在糖尿病(DM)早期肾病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对90例2型糖尿病(T2DM)患者根据尿常规有无蛋白分为尿常规蛋白阳性组和尿常规蛋白阴性组,以体检中心健康体检者50例为对照组,采用Urit尿干化学分析仪检测尿蛋白;日立76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免疫散射比浊法检测血清Cys C和尿mAlb。结果血清Cys C检测尿常规蛋白阴性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P<0.05);尿mAlb检测尿常规蛋白阴性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97,P<0.01)。血清Cys C检测尿常规蛋白阳性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93,P<0.01);尿mAlb检测尿常规蛋白阳性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87,P<0.01)。血清Cys C检测尿常规蛋白阳性组与尿常规蛋白阴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64,P<0.01);尿mAlb检测尿常规蛋白阳性组与尿常规蛋白阴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8.68,P<0.01)。血清Cys C检测尿常规蛋白阴性组与尿常规蛋白阳性组阳性率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802,P<0.01);尿mAlb检测尿常规蛋白阴性组与尿常规蛋白阳性组阳性率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2.344,P<0.01)。结论血清CysC和尿mAlb的检测在早期诊断糖尿病肾病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尿胱抑素C(Cys-C)和微量清蛋白(mAlb)联合检测对糖尿病肾病(DN)的早期诊断价值,为早诊断、早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对170例DN患者和100例健康体检者的尿Cys-C和mAlb的水平进行测定,同时在尿分析仪上对尿蛋白进行定性测定,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尿蛋白阳性组和尿蛋白阴性组尿Cys-C和mAlb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尿蛋白阳性组尿Cys-C和mAlb显著高于尿蛋白阴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检测尿Cys-C和mAlb对DN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血清胱抑素C(CysC)和尿微量清蛋白(mAlb)检测在早期糖尿病肾病(DN)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免疫透射法和胶体金颗粒免疫比浊法分别对147例糖尿病患者进行mAlb和CysC定量测定。结果根据mAlb检测结果将糖尿病患者分为mAlb阴性组和mAlb阳性组,与mAlb阴性组和健康对照组比较,mAlb阳性组的CysC、mAlb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BUN、C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Alb阴性组和mAlb阳性组的CysC阳性率分别为20.6%和72.6%。结论血清CysC和尿mAlb都是早期诊断DN的敏感指标,2项指标联合检测可以提高诊断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尿微量清蛋白(mAlb)、血清胱抑素C(CysC)在糖尿病肾病早期的变化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比浊法对糖尿病无肾病组46例、早期糖尿病肾病组42例、糖尿病明显肾病组27例患者进行血清CysC、尿mAlb/肌酐含量检测,并与30例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早期糖尿病肾病组mAlb/肌酐、血清CysC含量分别为(148.25±35.42)mg/g、(2.87±0.98)mg/L,糖尿病明显肾病组分别为(396.56±62.80)mg/g、(5.26±1.74)mg/L,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的(16.95±6.53)mg/g、(1.03±0.48)mg/L及糖尿病无肾病组的(18.90±8.30)mg/g、(1.14±0.78)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尿中mAlb、血清CysC含量在糖尿病肾功能早期损伤中变化较明显。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尿微量清蛋白(U-mAlb)在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肾损害中的应用。方法采用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检测RDW,全自动免疫比浊仪检测U-mAlb。结果 RDW、U-mAlb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尿蛋白阳性组与阴性组相比U-mAlb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RDW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DW、U-mAlb可为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的早期肾损害提供重要的临床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糖尿病患者血清胱抑素C(CysC)水平的变化,证实其在早期糖尿病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163例糖尿病患者和48例健康者的血清CysC水平,同时分别以脲酶紫外速率法和碱性苦味酸法测定各例的血清尿素及肌酐。结果尿微量清蛋白(mAlb)正常组与健康对照组的CysC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尿mAlb升高组CysC水平显著高于尿mAlb正常组和健康对照组(P<0.05),尿蛋白阳性组CysC水平显著高于尿mAlb升高组(P<0.01)。除尿蛋白阳性组与另外3组的尿素、肌酐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以外,其他3组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ysC比血清尿素、肌酐能更敏感、更特异地反映肾小球滤过率,对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24 h-UAER、Lp(a)对2型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糖尿病患者329例,根据尿蛋白实验阳性程度分为4组,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分别定量检测24 h-UAER、Lp(a),对两定量指标进行相关分析,并与健康对照组比较.结果 方差分析显示,各组24 h-UAER、Lp(a)水平均不同(P<0.01),糖尿病患者各组均高于健康对照组.经q检验显示,尿蛋白阴性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Lp(a)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4 h-UAER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尿蛋白阳性病例Lp(a)与24 h-UAER呈正相关,相关性较好;Lp(a)水平高于正常参考值上限的检出率,尿蛋白阴性组和尿蛋白±~+组分别为11.4%和18.7%,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尿蛋白++组、尿蛋白+++以上组分别为55.0%和80.2%,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Lp(a)可作为2型糖尿病早期肾损害的实验性指标,对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和防治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和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聂翠华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2,(17):2149-2150,2153
目的探讨检测血清胱抑素 C(Cys C)及脂联素(APN)水平在2型糖尿病肾病(DN )发生、发展机制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T2DM )患者105例,根据尿微量清蛋白排泄率(UAER)分为3组:正常蛋白尿组35例,微量蛋白尿组35例,大量蛋白尿组35例;另选35例健康体检者为健康对照组.观察所有研究对象的尿微量清蛋白(mAlb)、Cys C 、APN 、空腹血糖(Fib)、糖化血红蛋白(HbAlc)、尿素氮(BUN )和三酰甘油(TG).结果3组患者血清 Cys C 水平分别为(1.72±0.57)、(2.49±0.86)、(3.97±1.20)mg/L ,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的(0.91±0.25)mg/L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正常蛋白尿组血清 APN 为(3.27±0.68)mg /L ,低于健康对照组的(9.72±4.30)mg/L ,微量蛋白尿组、大量蛋白尿组血清脂联素水平分别为(10.88±2.85)mg/L 和(12.75±2.46)mg/L ,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清 Cys C 、APN 可能参加了2型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和发展,检测其血清水平可能对早期诊断和评估 DN 有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mAlb)、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对101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尿蛋白定性的有无分为尿蛋白定性阴性组51例和尿蛋白定性阳性组50例)和70例健康体检者(正常对照组)采用免疫比浊法,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尿mAlb水平;采用速率法检测尿NAG水平;尿蛋白定性采用干化学法检测。结果尿蛋白定性阴性组、尿蛋白定性阳性组尿mAlb水平、尿NAG活性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均P〈0.01);尿蛋白定性阴性组尿mAlb、尿NAG与尿mAlb+尿NAG的阳性率分别为41.18%、37.25%、62.75%,尿蛋白定性阴性组尿mAlb、尿NAG阳性率均明显低于尿mAlb+尿NAG的阳性率(均P〈0.05)。结论尿蛋白定性阴性不能除外糖尿病患者早期肾损伤,尿mAlb、尿NAG联合检测对早期发现糖尿病肾病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视黄醇结合蛋白(RBP)和血清胱抑素C(CysC)联合检测在糖尿病肾病(DN)早期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12月上海市虹口区江湾医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80例(病例组)和同期于该院体检中心参加体检的健康者40例(对照组)为研究对象,病例组根据尿蛋白水平分为尿蛋白阴性组(42例)和尿蛋白阳性组(38例),比较对照组、尿蛋白阴性组和尿蛋白阳性组患者RBP、CysC、肌酐(Scr)、尿素氮(BUN)水平,同时分析各项指标检测对DN的诊断阳性率。结果尿蛋白阳性组和对照组间Scr、BUN、RBP和CysC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尿蛋白阴性组RBP和CysC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Scr和BUN在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尿蛋白阴性组RBP+CysC联合检测的阳性率和Scr+BUN联合检测的阳性率分别为61.90%和14.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尿蛋白阳性组RBP+CysC联合检测的阳性率和Scr+BUN联合检测的阳性率分别为94.74%和84.2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BP、CysC在DN患者尿蛋白呈阴性时已有所升高,能较为灵敏地反映肾功能损伤情况,两指标联合检测有助于DN的早期诊断,从而尽早对患者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 C)、视黄醇结合蛋白(RBP)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联合检测对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的诊断价值。方法同时检测106例单纯糖尿病患者(DM组)、95例糖尿病肾病患者(DN组)和108例健康者(健康对照组)血清Cys C、RBP及HbA1c,按照HbA1c的含量分成高、中、低组,并进行相关统计学分析。结果 DM组HbA1c(高值为10.80%±1.80%)与健康对照组(4.70%±0.9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ys C、RB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N组HbA1c高值组HbA1c12.8%±1.8%、Cys C(1.52±0.28)mg/L、RBP(180.4±81)mg/L与健康对照组HbA1c4.70%±0.98%、Cys C(0.58±0.15)mg/L、RBP(42.30±8.63)mg/L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HbA1c、RBP及Cys C在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的表达是非常敏感和特异的。  相似文献   

12.
血清Cys C在糖尿病肾病诊断中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 C)在糖尿病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颗粒增强免疫比浊法检测80例健康者和10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血清Cys C浓度,同时检测血清尿素(Urea)和肌酐(Cr)浓度并与之比较。结果糖尿病肾病患者组血清Cys C、Urea、Cr结果分别为(1.98±0.99)mg/L、(10.54±2.58)mmol/L和(150.6±11.6)μmol/L,健康对照组血清Cys C、Urea、Cr结果分别为(0.99±0.18)mg/L、(4.71±0.99)mmol/L和(88±0.87)μmol/L;糖尿病性肾病患者组血清Cys C、Urea、Cr结果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经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糖尿病肾病患者组中血清Cys C、Urea、Cr阳性率分别为95%、66%和75%,血清Cys C阳性率与血清Urea和C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清CysC在糖尿病肾病诊断中有一定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尿微量白蛋白(MA)、尿转铁蛋白(TRF)、α_1-微球蛋白(α_1-MG)及β_2-微球蛋白(β_2-MG)的定量检测对糖尿病肾病(DN)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根据尿蛋白定性试验将65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尿蛋白定性阳性组和阴性组,采用免疫比浊法定量检测65例2型糖尿病患者及30例健康体检人员的MA、TRF、α_1-MG及β_2-MG水平,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尿蛋白定性阳性组和尿蛋白定性阴性组患者的MA(mg/L:28.6±4.4、11.3±1.9比6.9±1.1)、TRF(mg/L:3.5±0.9、1.3±0.4比1.1±0.3)、α_1-MG(mg/L:28.1±6.3、9.4±2.0比8.2±1.9)及β_2-MG(mg/L:4.77±0.71、1.58±0.39比0.94±0.22)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且尿蛋白阳性组的这4项微量蛋白水平又明显高于尿蛋白阴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MA、TRF、α_1-MG及β_2-MG单项检测对2型糖尿病患者诊断的阳性率分别为41.5%、44.6%、38.5%及33.8%,联合检测这4项微量蛋白的阳性率可高达90.5%。结论尿MA、TRF、α_1-MG及β_2-MG是DN的早期诊断的敏感指标,联合检测这4项指标对提高DN的早期诊断以及鉴别其病变部位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 D-二聚体(D-D)、尿微量清蛋白(mAlb)和超敏 C 反应蛋白(hs-CRP)联合检测在糖尿病肾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将165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尿蛋白阳性组(79例)和尿蛋白阴性组(86例),另将84例体检健康者纳入对照组。检测各研究组血清 D-D、hs-CRP 及尿 mAlb 水平并进行分析。结果尿蛋白阴性组和尿蛋白阳性组血清 D-D、hs-CRP 及尿 mAlb水平高于对照组(P <0.05);尿蛋白阳性组各指标联合检测阳性率高于各指标单独检测(P <0.05)。结论血清 D-D、hs-CRP 及尿 mAlb 联合检测对糖尿病早期肾损伤具有重要诊断意义。  相似文献   

15.
尿微量清蛋白与空腹血糖在糖尿病肾病检测中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及尿微量清蛋白在糖尿病肾病进展中的关系。方法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检测2型糖尿病患者以及对照者空腹血糖,免疫散射比浊法检测尿微量清蛋白(mAlb)。结果与实验对照组相比,各mAlb组的空腹血糖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mAlb30mg/L组相比,mAlb在30~150mg/L组的空腹血糖升高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尿mAlb对糖尿病肾损伤的早期诊断有非常重要的临床参考价值,可结合空腹血糖作为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DM)患者尿γ-谷氨酰基转移酶(GGT)、尿微量白蛋白(mAlb)、尿肌酐(UCr)、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 C)与糖尿病肾病早期肾损伤的关系。方法收集179例2型DM患者晨尿,检测尿mAlb、UCr、GGT,同时测定空腹血糖(FPG)、血清肌酐(SCr)、Cys C、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餐后2 h血糖(Glu2h)。以尿mAlb水平将2型DM患者分为尿mAlb阴性组、mAlb尿组及尿蛋白(UP)阳性组。分析27例2型DM患者在治疗前后的尿GGT浓度变化。结果以mAlb水平分组:72例尿mAlb阴性组、68例mAlb尿组与39例UP阳性组的尿GGT浓度分别为33.3、47.3、26.0 U/L(P=0.000),Cys C分别为0.85、1.04、2.16 mg/L。以UCr校正尿mAlb(以mAlb/UCr比值)后分组:mAlb尿组的尿GGT水平(37.1 U/L)与尿mAlb阴性组(34.65 U/L)比较无差异,UP阳性组的尿GGT水平(19.8 U/L)明显低于尿mAlb阴性组(P<0.01)。尿GGT与Cys C、SCr呈显著负相关(r=-0.723、P=0....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尿微量白蛋白(U-mA lb)在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肾损伤中的应用。方法采用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检测RDW,全自动免疫比浊仪检测U-mA lb。结果RDW、U-mA lb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尿蛋白阳性组与阴性组相比U-mA lb差异有显著性(P<0.01),RDW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RDW、U-mA lb可为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的早期肾损伤提供重要的临床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红细胞分布宽度(RDW)、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尿酸(UA)、前清蛋白(PA)指标诊断慢性心力衰竭(CHF)的价值。方法筛选2015年7月至2016年2月的80例CHF患者作为CHF组,选同期8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分析2组研究对象RDW、hs-CRP、UA、PA的检测结果。结果CHF组的血浆RDW、hs-CRP、UA的水平分别为(16.39±1.186)%,(12.19±5.91)mg/L,(508.40±18.48)μmol/L,均高于对照组,而PA水平为(177.10±13.55)mg/L,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不同RDW水平,发现高水平RDW慢性心力衰竭患者hs-CRP为(17.08±5.80)mg/L,UA为(574.80±20.51)μmol/L,均高于低水平组,而PA水平为(175.70±16.08)mg/L,与低水平组相比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RDW、hs-CRP、UA、PA联合诊断的阳性率(阳性预测值为0.52)高于单独指标检测的阳性率。结论联合检测RDW、hs-CRP、UA、PA这几项指标在监测CHF病情发展中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尿微量清蛋白(mAlb),血清胱抑素C(CysC),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RBP)及尿蛋白十二烷基磺柳酸钠-琼脂糖凝胶(SDS-AGE)电泳对糖尿病肾病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148例临床确诊为糖尿病肾病的患者作为患者组,同时选取2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尿mAlb和血RBP采用免疫比浊法进行检测,血CysC采用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进行检测,同时使用SDS-AGE电泳对对各尿蛋白组分及蛋白质分子量大小进行评估。结果 患者组尿mAlb的检测结果为(82.7±12.5)mg/L,血清CysC为(1.85±0.58)mg/L,血清RBP为(108.00±11.85)mg/L,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DS-AGE电泳后对各尿蛋白组分及蛋白质分子量大小进行评估:肾小球蛋白尿98例(66.2%);肾小管蛋白尿6例(4.1%);混合型的蛋白尿29例(19.6%);假阳性蛋白尿(mAlb检测为阳性)15例(10.1%)。血清CysC阳性者电泳后证实为肾小球性蛋白尿98例,肾小管蛋白尿4例,混合性蛋白尿29例;血清RBP阳性者电泳后证实为混合性蛋白尿占29例和肾小管蛋白尿4例。结论SDS-AGE电泳可对蛋白尿的病理类型,肾脏损伤及部位判断有很高特异性和检出率,应当作为糖尿病肾病的诊断标准指标。而尿mAlb,血CysC及血清RBP联合检测可提高糖尿病肾脏疾病早期诊断的敏感度和灵敏度,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早期血浆凝血-纤溶功能改变与急性胰腺炎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40例急性胰腺炎按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系统分为轻症急性胰腺炎(MAP)组和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组,检测其72h内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选健康者20名作为对照组,检测其血浆PT、APTT、INR、Fib、D-D,并对3组凝血5项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MAP组Fib、D-D分别为(4.24±1.00)g/L、(5.09±3.21)mg/L,较健康对照组升高(P<0.05);SAP组Fib、D-D分别为(5.43±2.18)g/L、(8.63±6.40)mg/L,较MAP组升高(P<0.05);SIRS阳性组PT、INR、Fib、D-D分别为(15.01±2.99)s、1.29±0.32、(6.07±2.33)g/L、(10.13±8.05)mg/L较SIRS阴性组升高(P<0.05);SIRS阳性组MOF发生率为50%(5/10)明显高于SIRS阴性组(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IRS阳性组病死率为20%(2/10)较SIRS阴性组(0%)高,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浆凝血-纤溶指标能更加准确地判断AP患者病情演变、严重程度,提高AP患者预后预测的准确性,对治疗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