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许连霈教授辨证分型治疗皮肤瘙痒症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身性皮肤瘙痒症是皮肤科常见多发病之一 ,是指只有全身皮肤瘙痒 ,而无原发性皮损 ,但可出现抓痕、表皮剥脱、血痂和皮肤肥厚等继发性损害。中医称为“风瘙痒”(《巢氏病源》)、“痒风”(《外科证治全书》) ,并云“遍身瘙痒 ,并无疮疥 ,搔之不止”。本病有的开始发病即为全身性 ,或开始为局限性 ,逐渐扩展至全身 ,瘙痒常为游走性而无固定部位 ,多为阵发性 ,夜间更重。全身性皮肤瘙痒症常与糖尿病、慢性肝肾疾病、恶性内脏肿瘤、血液病、内分泌异常、神经精神因素和感染因素等有关。中医病因多责之于风邪 ,其次与湿、热、血虚亦有关 ,许教授…  相似文献   

2.
皮肤瘙痒症是以瘙痒为主而无原发皮损,常因搔抓出现抓痕、血痂、色素沉着和苔藓样变化等继发性的皮肤损害,中医称之为“风瘙痒”。王玮蓁教授从中医辨证论治和子午流注纳子法理论出发,治疗1例顽固性皮肤瘙痒症,疗效可观,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中药熏蒸润肤治疗皮肤瘙痒症44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皮肤瘙痒症是指无原发性损害,仅有瘙痒为主要症状的皮肤感觉异常的皮肤病。祖国医学称为“风瘙痒”、“痒风”。我们于2002年11月~2003年11月间运用中药熏蒸治疗全身皮肤瘙痒症44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皮肤瘙痒症(简称:瘙痒症),是以瘙痒为主要症状,而无任何原发损害的常见皮肤病。常因瘙抓,出现抓痕、血痂、色素沉着及苔藓样变等继发损害。正如《外科证治全书》记载:“遍身瘙痒,并无疮疥,搔之不止”。该病有全身性和局限性瘙痒症之分,中医称为“痒风”、“风瘙痒”或“血风瘙”。治疗该病中医集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本文仅就近年来有关资料作如下综述。 1 病因病机  相似文献   

5.
皮肤瘙痒症(pruritus)是指仅有皮肤瘙痒而无原发皮损的皮肤病。搔抓后往往出现继发性皮损。《外科证治全书》中将其命名为“痒风”,描述其“遍身瘙痒,并无疮疥,搔之不止”。临床上分为全身性和局限性两种类型。老年性疲痒症(Prurit。senilis)是全身性皮肤搔痒症的一种,发生于老年人,多由于皮脂腺机能减退,皮肤干燥和退行性萎缩等因素而引起。临床以阵发性皮肤癌痒和皮肤抓痕、血痴、表皮剥蚀等继发性损害为特征。是皮肤科常见病之一。本文就近年来中医药治疗本病的概况综述如下。1辩证论治杜氏辨证时立足于血虚为本,内风使然的…  相似文献   

6.
皮肤瘙痒症是无原发性的皮肤损害,而以瘙痒症为土要症状的皮肤感觉异常皮肤病.亦称风瘙痒,痒风. (一)临床分析 1.皮肤瘙痒症的表现 好发丁老年及青壮年,多见于冬季,少数也有夏季发作者.男性的发病率比女性高.为阵发性瘙痒,以晚间为重,遇热是瘙痒发作更甚.主要表现为皮肤干燥变薄,表面有糠秕状表皮剥脱和血痂,也可见湿疹样变,苔藓样变,及色素沉着等,继发性皮损乃至可泛发全身性皮肤瘙痒症.  相似文献   

7.
自拟瘙痒停治疗皮肤瘙痒症20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皮肤瘙痒是很多皮肤病中常见的一种自觉症状,临床上将只有皮肤瘙痒而无原发性损害的称为瘙痒症(pruritus).其主要特征为皮肤瘙痒,皮肤无原发性损害,常因搔抓,出现抓痕、血痂、色素沉着及苔癣样变等继发性损害.本症属中医"痒症"、"痒风"范畴.瘙痒发作一般为阵发性、反复发作,尤以夜间为重.  相似文献   

8.
皮肤瘙痒症属于神经精神性皮肤病,是一种皮肤神经官能症疾患。临床上将只有皮肤瘙痒而无原发性皮肤损害者称之为瘙痒症。属中医“痒风”的范畴。 特点:1.全身性原发者,最初仅局限于一处,逐渐扩展至身体大部或全身。局限性者,发生于身体的某一部位,以肛门、阴囊及女阴等处多见。2.无原发性皮炎,由于搔  相似文献   

9.
江艳珍 《基层医学论坛》2014,(5):I0001-I0001,647
皮肤瘙痒症是一种自觉瘙痒而无原发性皮肤损害的皮肤病,临床以皮肤瘙瘁为主,搔抓后出现抓痕、血痂、色素沉着及苔藓样改变等各种继发性皮肤变化。可以是局部(肛门、外阴、头面、外耳道及掌跖处,以小腿伸侧多发)瘙痒,严重时发展为全身性的瘙瘁。在我国老年人患病率达10%以上,且病程长,治疗反应差,迁延难愈,易复发。为了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以科学的态度和方法解决老年性皮肤瘙痒症的防治问题,现将老年性皮肤瘙痒症的病因、发病机制及防治措施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
皮肤瘙痒中医治疗近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皮肤瘙痒是一种临床上无原发性损害,而以皮肤瘙痒为主的感觉冲经机能异常性皮肤病。相当于中医文献记载的痒风、风瘙痒、血风疮等,临床以阵发性剧痒和皮肤抓痕、血痂、表皮剥蚀等继发性损害为特征。为皮肤科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之一。近年来中医中药对本病的临床报导日益增多,其治疗方法多种多样,现将近年来中医药治疗本病的概况  相似文献   

11.
皮肤瘙痒病,相当于中医的风瘙痒,是一种常见的仅表现为皮肤瘙痒,而无原发皮肤损害的皮肤病。根据其发病特点,祖国医学文献中又有风瘙痒、血风疮、爪风、痒风等名。如清代《外科证治全书·痒风》记载:“痒风,遍身瘙痒,并无疮疥,搔之不止。”某些局限性瘙痒病,仅限于肛门、阴囊、女阴等处,可统称阴痒。本病以阵发性皮肤瘙痒为特征,短者数分钟即过,长者可达数小时,多于夜间发作而难以遏止。患者常瘙痒无度而夜寐不安,以致昼不精,夜不瞑。若本病好发于夏季,多见于青壮年人,常因心绪烦躁或食入辛辣鱼腥而发。皮肤欣红作痒,遇热尤甚,伴心烦口干,小…  相似文献   

12.
夏阳 《求医问药》2013,(2):12-13
在我国的老年人口中,皮肤瘙痒症的患病率高达10%以上。中医认为,皮肤瘙痒症为风、湿、热、虫或血虚风燥所致,肌肤气血不和也是瘙痒产生的病因。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老年人一般都会出现皮肤萎缩、变薄、汗少、干燥,缺乏皮脂润滑的现象,  相似文献   

13.
老年性皮肤瘙痒症是北方地区冬春季临床常见的皮肤病之一,其奇痒、缠绵、易复发。中医称谓“痒风”、“风瘙痒”。笔者近8年采用六味地黄汤加减治疗本病60例,取得了很好的疗效,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老年性皮肤瘙痒症中医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年性皮肤瘙痒症是常见病、多发病,是一种无原发性皮损,仅有皮肤瘙痒或继发性抓痕、结痂的皮肤病。中医称为”痒风”或“风瘙痒”。一般认为,本病系由风邪郁于皮肤腠理或湿热郁于肌肤不得疏泄透达;或因肝肾精亏,气血不足,肌肤失养所致,多发于秋冬季节,遇冷加重,夜间较剧。研究表明,老年性皮肤瘙痒症多是由于激素水平生理性下降、皮肤老化萎缩、皮脂腺和汗腺分泌功能的减退使皮肤含水量减少、缺乏皮脂滋润、易受周围环境因素刺激诱发等所致。目前,西医最常用的方法是用抗组胺药物治疗,但停药后易复发,中医药在本病的治疗、护理方面有明显的疗效,  相似文献   

15.
<正>皮肤瘙痒症类似于中医学中的"痒风",是肌体对刺激的一种反应,症见遍身瘙痒,为一种自觉症状。《诸病源候论·风瘙痒候》中记载:"风瘙痒者,是体虚受风,风入腠理,与血气相搏,而俱往来在皮肤之间。邪气微,不能冲击为痛,故但瘙痒也。"说明瘙痒是由风、湿、热、血虚等原因引起的。引起瘙痒有多种原因,如:一些全身疾病或肿瘤,尤其是糖尿病、尿毒症、肝脏病的病人,常有全身泛发的瘙痒;某些肿瘤如白血病、淋巴肉瘤、何杰金氏病、蕈样肉芽肿及恶性淋巴瘤的病人也会发生皮肤瘙痒。神经精神系统障碍中的脑动脉硬化、脊髓痨、神经衰弱也可以发生全身性或限局性的皮  相似文献   

16.
老年性皮肤瘙痒症是老年人常见的皮肤疾病,临床表现为皮肤有明显瘙痒而无明显的原发损害,瘙痒明显者可导致睡眠障碍、情绪烦躁,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笔者采用左西替利嗪片(商品名:迪皿)与润燥止痒胶囊联合治疗老年性皮肤瘙痒症患者50例,取得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皮肤瘙痒症是指无原发性皮肤损害,而以瘙痒为主要症状的皮肤感觉异常,临床上有局限性、泛发性两种,局限性以阴部、肛门周围瘙痒最为多见,泛发性者可泛发全身,笔者自2003年以来,采用养血祛风法(四物汤加味)治疗该病36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皮肤瘙痒症亦称皮痒症,中医称“痒几”“隐疹”。临床表现无原发性皮肤损害,以痒为主,我校门诊在2005~2008年对年龄65~85岁老年患者120例(男97例、女23例)进行调查。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中药洗浴疗法治疗皮肤痒证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药洗浴疗法可分为沐药和熏洗等,是指用药物煎汤洗浴全身或局部,或以药物煮沸之后产生的蒸汽熏蒸身体,达到防治疾病的一种方法。它是中医传统外治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1]。中医皮肤痒证是诸多瘙痒性疾病的总称,包括瘙痒性皮肤病、湿疹和皮炎、真菌性皮肤病、动物性皮肤病、荨麻疹类皮肤病等。用中药洗浴疗法治疗皮肤痒证,疗效显著,兹就近十年来有关文献综述如下。1瘙痒性皮肤病瘙痒性皮肤病(皮肤瘙痒症、肛周瘙痒症、外阴瘙痒症、神经性皮炎、结节性痒疹等)病因较为复杂。中医认为多因血虚风燥、肌肤失养或因风湿蕴于肌肤,不得外泄而致;或…  相似文献   

20.
瘙痒症是一种只有皮肤瘙痒而无原发损害的神经功能障碍性皮肤病,分全身性瘙痒和局限性瘙痒。根据穴位药物注射的治病原理,即通过针刺的机械作用、药物的药理作用、穴位的开阖与传导作用,共同对人体产生强烈刺激从而恢复机体正常功能,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西山煤电集团公司职工总医院皮肤性病科治疗全身瘙痒症34例,同时加强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效果显著,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