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乳房结核的分型、诊断与治疗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外科(150036)杨维良乳房结核又称结核性乳房炎,是乳房的一种慢性特殊性感染,在我国远较欧美多见。1.感染途径:感染途径一般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原发性乳结核系由结核杆菌血源性传播的结果或由乳头...  相似文献   

2.
成人腹膜后淋巴管瘤B超及CT影像学诊断中国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外科(110001)张浩,董明,郭仁宣,田雨霖沈阳市第七人民医院外科(110003)王勇本文根据成人腹膜后淋巴管瘤的不同影像检查所见,总结其影像学特点,旨在提高对成人腹膜后淋巴管瘤的诊断水...  相似文献   

3.
肝血管瘤的外科治疗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普外科(合肥230022)孙杨忠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CT室(230011)杨蓓我院1993年~1997年外科手术治疗13例肝血管瘤,现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共13例患者,男5例,女8例,男:女=1:1.6;年龄1...  相似文献   

4.
作者通过所收治的261病例,对外科黄疸的诊断作了探讨。文中指出,能造成梗阻性黄疸者,其梗阻部位是在左右肝管的汇合部及其以下的肝外胆管。外科黄疸通常又可分为良性梗黄和恶性梗黄,其常见的病因有(1)胆管腔内的堵塞;(2)胆管本身的病变;(3)胆管壁外部的压迫。它们临床表现各有特点。B超是诊断梗黄的首选方法,既可发现结石,也可发现癌肿。进一步诊断可行CT检查,CT在显示胆总管下端和胰腺病变方面优于B超。PTC或ERCP可选择性进行胆道直接造影检查,对鉴别恶性梗阻的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为了提高临床医师对肝脏外科疾病的诊治水平,本刊编辑部和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于1986年9月14日~17日在长沙市,召开全国性实用肝脏外科学术讨论会,与会代表90人,来自全国22个省、市、自治区,就肝脏外科疾病有关影像学诊断、肝脓肿、肝外伤、肝肿瘤以及肝叶切除术等有关临床问题进行了充分的学术交流与讨论,现整理如下: 一、肝脏外科疾病的影像学诊断影像学诊断的普及应用显著地提高了肝脏外科疾病的诊治水平,B型超声检查已列为首选。广州军区部队总医院报告CT的临床实用价值,对肝外科疾病的病变发现率可达98.5%,其定性诊断为90.4%,肝内病灶能清晰显象和周围关系  相似文献   

6.
外科治疗胸壁结核48例体会湖南省长沙市五医院(410004)刘剑波张权胸壁结核是一种常见的,尤以青少年为多发的继发性疾病。其原发结核病灶绝大多数位于肺、胸膜或骨。有的作者认为其治疗效果差,手术复发率高〔1〕。我院自1987年至1996年外科治疗该病4...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螺旋CT在肝结核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我院近年证实的15例肝结核病人,回顾性分析其CT表现及临床资料。结果:平扫所有病灶均表现为大小不等的低密度影,密度较均匀,边缘不清,诊断较困难;需行三期增强扫描检查,用以鉴别诊断;肝结核病灶因病理表现不同,增强扫描的影响表现也不尽相同,增生的肉芽组织可有不同程度的强化,而干酪样坏死则强化不明显。实验室检查对肝结核的诊断有提示作用。肝结核瘤增强扫描多数表现为门脉期环状轻度强化,延迟期持续强化;粟粒性肝结核表现为肝内多发低密度小结节,无强化;结核性肝脓肿表现为门脉期和延迟期分隔状强化。结论:CT诊断对肝结核瘤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结合病史、实验室检查及其他影像学检查综合诊断,能够提高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8.
肝癌外科已有100余年的历史,随着甲胎蛋白(AFP)的临床应用、影像学的进展以及外科技术的进步,目前肝癌外科已取得了重要进展。尤其是近40年来开展肝癌肝切除的手术治疗,特别是小肝癌的外科治疗;不能切除肝癌的缩小后切除;复发性肝癌的再切除;手术切除以外...  相似文献   

9.
摘要:通过对比分析常规剂量和低剂量MSCT 扫描对颈部淋巴结结核的检出率,探讨低剂量MSCT 在颈部
淋巴结结核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采集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杭州市红十字会医院临床怀疑颈部
淋巴结结核患者100 例, 随机分为常规剂量组和低剂量组, 每组50 例, 分别行颈部MSCT 常规剂量
(120kV,200mA)或低剂量(120kV,100mA)平扫及增强扫描,对比分析两种扫描方案对颈部淋巴结
结核检出率及扫描剂量的差异,并对颈部淋巴结结核MSCT 征象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研究。结果显示,采
用常规剂量和低剂量MSCT 扫描对颈部淋巴结结核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犘>0.05),低剂量扫描的X
线辐射剂量平均(1.46±0.14)mSv,低于常规扫描(2.73±0.33)mS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犘<0.05)。
低剂量与常规剂量MSCT 扫描对颈部淋巴结结核检出及显示具有相同价值,但辐射剂量大幅降低,适用于
颈部淋巴结结核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有助于减少患者辐射伤害。
关键词:颈部淋巴结结核;CT;辐射剂量
中图分类号:R445.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 6639 (2016)08 0631 03  相似文献   

10.
为了评估脂阿拉伯甘露糖(LAM)-IgG和PPD-IgG对活动性结核的诊断价值。通过试验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病例选择1.1.1活动性结核病例:选择住院或门诊各类已确诊的结核病患者106例,男性75例,女性31例,年龄3-78岁。1.1.2非结...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肝结核的CT表现,探讨螺旋CT动态扫描对肝结核的诊断及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48例肝结核患者行三期动态螺旋扫描观察各期病灶强化特点。结果(1)平扫:所有病灶为低密度,其中6例病灶内可见钙化,2倒“粉末状”钙化。10例肝包膜受累增厚,6例伴腹壁结核性脓肿形成,18例腹水形成,7例合并脾结核,8例可见腹腔淋巴结钙化。(2)增强扫描:动脉期26例病灶边缘可见轻-中度强化,门脉期和延迟期6例病灶未见明显强化,其余病灶不均匀强化。结论螺旋CT三期动态扫描对肝结核的强化有一定特征,有助于该病的诊断。  相似文献   

12.
肝外胆管巨大结石及肝管狭窄窝巢类结石的诊治体会(附1例报告)山东省荣成市人民医院外科(264300)李士清大连医科大学附属一院急腹症研究室(116011)关凤林病历摘要患者,女性,46岁,农民。因发作性右上腹胀痛伴恶心23年于1992年12月22日入...  相似文献   

13.
结核性气胸150例临床分析山东省荷泽地区结核病防治院外科(274000)鲁付荣张玉福刘清文侯根荣结核性气胸是肺结核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亦是肺科常见的急症。我科自1987年10月至1992年10月收治150例结核性气胸,现分析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肺结核发病不同时间检测血清结核分枝杆菌抗体(TB—IgG)在肺结核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收集肺部疾病患者为2008年2月至2010年6月本院住院患者共145例。采用斑点免疫渗滤试验法检测结核病住院患者106例和非结核呼吸系统疾病患者39例血清中TB-IgG,同时做痰涂片抗酸染色镜检以及影像学检测:以66例初治结核患者为对象.分析起病后2周内、2—4周、4周后血清中TB—IgG阳性率的差异。结果结核患者TB—IgG、痰涂片、影像学阳性率显著高于非结核患者(P〈0.05),这三种检测方法分别与临床综合诊断一致性检验的Kappa值分别为痰涂片(O.261)、影像学(0.506)、TB—IgG(0.267);痰涂片、TB—IgG在起病后2周内、或者起病2周以上的检测阳性率明显低于起病2~4周;并且,TB—IgG、痰涂片在3个不同时间段阳性率差异显著(尸〈0.05)。结论要提高TB—IgG在结核诊断中的临床价值,应选择在患者起病2—4周之间进行检测或者复测。能减少漏诊率。  相似文献   

15.
小测验     
小测验1.诊断肺结核最可靠的依据是:A结核中毒症状Bx线浸润性改变C结核菌素试验阳性D痰中找到结核菌E皿沉增快2.某青年肺门淋巴结肿大,结核因素(1/2000,5单位)试验肿结直径15毫米,伴水泡,最可能诊断。A结核病B结节病C淋巴瘤D肺癌E矽肺s,...  相似文献   

16.
探讨化脓性脊柱炎、胸腰椎结核CT和MRI影像学表现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2019年6月—2022年6月四川省绵阳市骨科医院收治的41例化脓性脊柱炎患者与44例胸腰椎结核患者的临床与影像学资料。〖JP2〗分析2种疾病病变钙化、密度、骨质破坏位置、类型等影像学特征,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探讨MRI、CT对疾病的鉴别诊断价值。 结果 CT鉴别诊断出化脓性脊柱炎33例,胸腰椎结核37例,与病理结果一致性一般(Kappa值=0.646,P<0.05);MRI鉴别诊断出化脓性脊柱炎39例,胸腰椎结核41例,与病理结果一致性较高(Kappa值=0.882,P<0.05)。〖JP〗MRI检查鉴别诊断化脓性脊柱炎、胸腰椎结核的敏感度、准确度分别为95.12%、94.12%,明显高于CT检查的80.49%、83.3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种检查方法鉴别诊断的特异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T检查结果显示,化脓性脊柱炎患者受累脊椎椎体高度≥正常椎体1/2、椎体破坏区内钙质样高密度影、附件受累≥5个、椎旁异常软组织钙化比例均低于胸腰椎结核患者,椎体虫蚀型骨质破坏、病灶周围骨质伴硬化边比例均高于胸腰椎结核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RI检查结果显示,化脓性脊柱炎患者骨质破坏部位为边缘性、骨质破坏类型为肉芽肿、无椎间盘变窄、椎旁病变局限性脓肿、局限椎间盘破坏、无死骨或钙化、无椎体塌陷及成角比例均高于胸腰椎结核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种疾病患者病变累及节段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RI和CT检查均可有效鉴别诊断胸腰椎结核与化脓性脊柱炎,但MRI诊断效能相对更高,结合患者影像学征象和临床特征可进一步为术前诊断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7.
继续医学教育测试题(四)1在小肠梗阻的诊断中,按小肠梗阻的性质一般分为(1)、(2)及(3)三种。2机械性肠梗阻是由于(4)造成的(5)。病因可来自于(6),亦可来自(7)的慢性炎症、结核、肿瘤,最多见的是来自(8)引起的纠搭、束带绞窄或肠扭转。3小...  相似文献   

18.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与慢性肾脏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等影像学诊断技术的不断发展,十二指肠憩室的发现率较以前明显增高,其与胆胰疾病的关系及外科治疗问题再度引起重视,对明确诊断又有症状的十二指肠憩室应持积极治疗态度。[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多期增强cT扫描对肝内胆管细胞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7例肝内胆管细胞癌患者治疗前的MSCT多期扫描图像,观察病变的强化特征。结果(1)影像学分型中,肿块型最常见约51.9%,其次是管周浸润型(18.5%)和管内生长型5例(18.5%);(2)其他伴随征象中最常见的是所属肝叶或肝段萎缩(85.2%)、邻近肝包膜回缩征(66.7%)、周围胆管扩张(63.O%)。结论多层螺旋cT多期扫描能够充分显示肝内胆管细胞癌本身的征象和伴发的其他征象,能够提高肝内胆管细胞癌病变的定性诊断。  相似文献   

20.
B超对肝小血管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湖北省黄石市五医院消化内科肖绍树(435000)肝血管瘤在肝内良性肿瘤中占首位,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其发生率高出肝癌的2~5倍(1)。多数小于3cm,因其发病隐匿,生长缓慢,可无症状,常为B超检查所发现,本文就B超对肝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