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胆道损伤的处理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目的 探讨胆道损伤的分类和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临床资料,72例胆道损伤中,医源性49例,外伤性23例(胆总管下段损伤5例,胆总管上段/肝总管损伤50例,肝内胆管损伤17例),经局部缝合、组织修补、胆肠吻合等方式治疗。结果 全组发生胆漏2例,死于胆道感染、出血2例;随访66例,发现胆道狭窄4例,结石复发3例。结论 应努力避免和及时发现胆道损伤,根据损伤部位、类型、程度、特点分类,采取不同方式修复胆道损伤,并保证修复后胆道血供良好。  相似文献   

2.
《腹部外科》2012,25(3)
目的 探讨医源性胆总管远段损伤的预防、早期诊断及处理.方法 回顾分析14例医源性胆总管远段损伤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 14例中,术中发现12例,行胆总管穿孔修补加T管引流,术后顺利痊愈,无手术并发症发生;2例术后经T管窦道行胆道镜检查取石术,1例行ERCP/EST 取石术.术后发现2例,行腹膜后脓肿引流术,1例术后4个月痊愈,1例术后3d死于感染性休克.结论 医源性胆总管远段损伤重在预防,术前完善影像学检查,术中正确胆道探查,可能减少胆总管远段损伤.根据损伤情况采用相应手术方式,胆总管损伤修补加T管引流简单实用.  相似文献   

3.
肝外胆道损伤的预防和处理   总被引:21,自引:2,他引:19  
胆道损伤主要为医源性,多发生在胆囊切除术、胆总管探查术、胃大部切除术和胰头部手术中,此外,还见于十二指肠憩室切除和肝叶切除术。其中绝大部分(约90%)是在胆囊切除术过程中发生的。医源性胆道损伤确切的发生率尚难肯定,国外文献报道胆囊切除术损伤胆道的发生率为1/500-1/300。胆道损伤一旦发生,其处理往往较为困难,技术要求较高,如果处理不当常可造成灾难性的后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医源性胆道损伤的经验教训。方法:对过去33年间5 2例医源性胆道损伤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肝外胆道手术所致4 8例,胃大部切除术及肝脏手术所致各2例。损伤部位在肝总管与胆总管交界处34例,肝总管6例,胆总管6例,左右肝管汇合部4例,左、右肝管各1例。胆管完全性损伤30例,部分性损伤2 2例。结论:要警惕医源性胆道损伤的发生,及早诊断并修复胆道的连续性是提高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目的 总结医源性胆道损伤的经验教训。方法 对过去30年间医源性胆道损伤的48例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单纯胆囊切除术所致40例(83.3%),胃大部切除术所致2例(4.2%)。损伤部位在肝总管与胆总管交界处30例(62.5%),肝总管、胆总管各6例(12.5%),胆管完全性损伤26例(54.2%),部分性损伤22例(45.8%)。所有病例最终均需手术处理.手术方式根据损伤部位、类型、损伤后发现的时间具体决定,以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的疗效最佳。结论 除解剖变异、病理变化外,手术者的责任心与技术因素是引起医源性胆道损伤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医源性胆道损伤的诊治:附52例报告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总结医源性胆道损伤的经验教训。 方法:对52例医源性胆道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胆道手术所致48例(92.3%),胃大部切除术及肝脏手术所致各2例(共7.7%)。损伤部位在肝总管与胆总管交界处34例(65.4%),肝总管6例(11.5%),胆总管6例(11.5%),左右肝管汇合部4例(7.7%),左、右肝管各1例(共3.8%)。胆管完全性损伤30例(57.7%),部分性损伤22例(42.3%)。所有病例均行手术处理。术中立即发现8例,采用直接修补或对端吻合、T管支撑引流术5例,直接置合适T管引流1例,肝总管与空肠Roux-en-Y吻合术1例,效果均满意;另1例行胆总管十二指肠吻合术,3年后因吻合口狭窄再次行肝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治愈。术后发现的44例,行肝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31例,肝总管与十二指肠吻合8例,胆总管置管引流2例,胆总管缺损用空肠瓣修补术1例,肝内胆管与空肠Longmire吻合术1例,拆除胆总管前后壁之间缝线1例。全组死亡4例,生存48例中41例获随访,疗效优良率为82.9%,疗效差的7例分别于术后2个月至5年再次作胆肠Roux-en-Y吻合术治愈。结论:要警惕医源性胆道损伤的发生,及早诊断、及早修复胆道的连续性是提高疗效的关键。手术方式根据损伤部位、类型、损伤后发现的时间具体决定,以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的疗效最佳。  相似文献   

7.
医源性总胆管远段损伤原因及诊治体会(附8例报告)   总被引:18,自引:5,他引:13  
目的:探讨医源性总胆管远段损伤的原因及诊断和治疗的措施。方法:对过去11年中收治的总胆管探查致总胆管远段损伤8例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医源性总胆管远段损伤的原因主要与显露不好,操作不当有关,术中表现主要是注水试验阳性,胆道扩张器头异位于十二指肠腔外,胆道镜发现胆总管远段破口,术后表现主要是右上腹痛,腰背部抬举痛及上述三者之一,治疗主要作Oddi括约肌切开成形,长臂T管支撑,结论:胆总管远段损伤的及时诊断,正确地作Oddi括约肌切开成形可获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医源性胆总管远段损伤早期诊断的方法及处理方式。方法对我院1990~2008年期间收治的20例医源性胆总管远段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例病例中15例于手术中发现,其中11例行胆管、十二指肠、空肠"三造瘘"+Oddi括约肌切开成形术,1例行Oddi括约肌切开成形术+胆肠吻合术,2例行胆总管穿孔修补+T管引流术,1例行胆管引流+长臂T管支撑,15例均治愈。术后发现5例,2例经多次手术治愈,3例死于感染性休克。结论早期诊断胆总管远段损伤并进行及时治疗可以取得较好效果,应根据损伤的不同程度采用不同的手术方式。术前完善的影像学检查及在胆道探查前作胆道镜检查有可能减少胆总管远段损伤。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医源性胆道损伤的原因和处理方法。方法对30例医源性胆道损伤的损伤情况及处理方法进行分析。结果医源性胆道损伤多发生在中小型医院,40岁以内的中青年外科医生发生率较高。发生在开腹胆囊切除术者占60%,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者占23%。损伤部位主要在胆总管、肝总管。胆管横断伤占60%。结论培养和提高中青年医生的技术水平和手术技巧对防止医源性胆道损伤具有重要意义。根据胆道损伤类型选择适宜的手术方法是修复胆道损伤提高治疗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医源性胆总管远段损伤的早期诊断及处理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医源性胆总管远段损伤早期诊断的方法及处理方式.方法对我院于1990至2004年间收治的15例医源性胆总管远段损伤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15例中术中发现胆管损伤14例,1例术中未及时发现.术前B超检查14例,MRCP检查2例,6例在胆道探查后行胆道镜检查.10例行胆总管穿孔修补加T管引流,2例行Oddi括约肌切开成形术,2例行胆肠吻合术.胆管损伤后术中表现为胆道探异位于胆管壁外,胆道镜见到胆管远段有2个或多个孔隙,经T管注水见腹膜后水肿和积液,注入美蓝出现腹膜后蓝染.治愈13例.术后并发症包括并发十二指肠瘘1例,切口感染1例,死亡2例:1例死于感染性休克,1例死于胃切除术后再出血.结论早期诊断胆总管下段损伤并进行及时治疗可以取得较好效果,应根据损伤的不同程度采用不同的手术方式,术前完善的影像学检查及在做胆道探查前胆道镜检查有可能减少胆总管远段损伤.  相似文献   

11.
医源性胆总管远段损伤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医源性胆总管远段损伤早期诊断及腹膜后严重感染的预防。方法 回顾分析1990年至2004年间处理的17例医源性胆总管远段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7例患者中,15例为术中损伤,2例为ERCP切开取石所致。术中发现胆管损伤14例,术中未及时发现者1例。胆管损伤前行B超检查16例,MRCP检查2例,6例在胆道探查后行胆道镜检查。10例行胆总管穿孔修补加T管引流,2例行Oddi括约肌切开成形术,2例行胆肠吻合术,1例行十二指肠及胆管修补腹膜后引流术。胆管损伤后术中表现为胆道探子异位于胆管壁外,胆道镜见到胆管远段有2个或多个孔隙,经T管注水见腹膜后水肿和积液,注入美蓝出现腹膜后蓝染。损伤后临床表现为腹胀、发热、腰背胀痛、休克等。治愈13例,术后并发症包括十二指肠瘘1例,切口感染1例,死亡4例,其中3例死于感染性休克,1例死于胃切除术后再出血。结论 胆道远段损伤术后表现缺乏特异性,对可疑患者应作CT检查,早期诊断胆总管下段损伤并进行及时治疗可以取得较好效果。术前完善的影像学检查及在胆道探查前进行胆道镜检查有可能减少胆总管远段损伤。  相似文献   

12.
医源性胆道损伤的防范及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医源性胆道损伤的防范、处理及其术后并发症的诊治。方法回顾性分析临床23例医源性胆道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胆总管下段损伤5例,胆总管上段/肝总管损伤13例,肝内胆管损伤5例。经局部缝合、组织修补、胆管断端直接吻合、胆肠吻合等方式治疗。结果全组随访19例,术后发现胆瘘2例,胆道狭窄2例,结石复发2例,反流性胆管炎1例。结论应尽量避免和及时发现胆道损伤,根据损伤部位、程度、类型及其当时胆管条件,采取不同的方式修复胆道损伤;注意修复后胆道血供良好、吻合口足够大,能有效防治胆道损伤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3.
医源性肝外胆管损伤118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综合报告国内9个单位医源性肝外胆管损伤118例,占同期胆道手术0.43%~0.78%。发生于单纯胆囊切除占82.2%,胆总管探查、胃大部切除、肝外伤修补占17.8%。肝、胆总管完全横断伤42.4%,肛总管壁部分损伤33.9%,肝、胆总管缝扎,胆总管下段穿通伤,左右肝管损伤23.7%。术中诊断67例(56.8%),术后诊断51例(43.2%)。肝、肛总管端端吻合和胆肠吻合68例,局部修补加T管引流42例,缝扎线拆除5例,胆总管缝合未置T管1例,腹腔引流2例。术后发生并发症占22.0%,临床治愈106例,死亡12例(11.3%)。  相似文献   

14.
医源性胆道损伤治疗效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总结医源性胆道损伤的临床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外科自1989年1月至2005年1月收治的医源性胆道损伤患者38例,其中胆总管横断伤3例,行胆管端端吻合T管引流术1例,胆总管十二指肠吻合2例;肝总管横断伤6例,行胆管端端吻合T管引流术2例,胆肠Roux-en-Y吻合术4例;胆总管部损伤5例,行胆管壁缺损修补T管引流术2例,胆肠Roux-en-Y吻合术3例;肝总管部分损伤9例,行胆管壁缺损修补T管引流术3例,胆肠Roux-en-Y吻合术6例;胆总管、肝总管、左肝管缝扎各3、8、4例,均行Roux-en-Y吻合术。结果失访2例,36例获随访,时间1—14年,痊愈30例(78.9%)。胆道狭窄并结石形成3例,再次行Roux-en-Y吻合,术后反复发作胆道感染2例,死亡1例。结论医源性胆道损伤一经确诊,应有计划、有步骤地采取合理的治疗程序,术式要视损伤后时间、部位、程度及类型而定。  相似文献   

15.
医源性胆道损伤12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4年 ̄1994年间,我院收治12例医源性胆道损伤。其中胆总管损伤10例,肝总管损伤1例,右肝管损伤1例。采用端端吻合修复3例,修补术4例,胆肠Roux-Y吻合术5例。全部修复成功。讨论了医源性胆道损伤的原因、修复措施及预防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讨论医源性肝外胆道损伤的原因、处理方法及预防措施。方法 回顾1986年以来,我院发生医源性肝外胆道损伤的诊治体会、经验教训。结果 本组8例均发生于单纯胆囊切除术,术后均恢复较满意。结论 减少医源性肝外胆道损伤关键在于预防,胆管对端吻合,必须将胆管外之血管仔细缝合,包裹吻合胆管段,可防止术后胆漏。  相似文献   

17.
作者报道从1980年7月至1996年2月共收治医源性胆管损伤及狭窄患者54例,其中36例为1980~1991年湖南医大附二院和湘雅医院共同收治病例,18例为1991年至1996年2月雅医院收治病例。男性2S例,女性29例,年龄20~68岁,平均年龄46.7岁。49例为院外地、县级医院转来病人,5例为本院手术后发生损伤。发生医原性胆管损伤的首次手术为胆囊切除者47例(87%),其中2例为腹腔镜胆囊切除,2例为胆总管探查、Oddis括约肌切开术后;发生于胃大部切除术后者7例。损伤部位:胆总管损伤18例(33.3%)其中2例为胆总管下段狭窄,其余为胆总管上段狭窄。肝总管损伤29例(53.7%)。  相似文献   

18.
胆囊切除术是治疗胆囊急慢性疾病的首选手术方式,也是被肝胆外科医师看做人门级的手术之一.但随着胆囊切除术的广泛展开,医源性胆道损伤的发病率也逐年上升.没有仔细了解胆外胆道解剖变异是发生医源性胆道损伤的根本原因.如不明确解剖出胆囊管与胆总管汇合处而结扎切断胆囊管,轻者形成"小胆囊"(残余胆囊管过长或与胆总管伴行较长),重者损伤右侧肝管(右肝管汇人胆囊管后再与左肝管汇合成胆总管),甚至横断胆总管(牵拉力度太大将胆总管误认为胆囊管),为原本良好的胆道系统反复出现结石、胆道狭窄埋下了伏笔,使患者可能需数次重复手术的打击,严重的肝功能受损,甚至终生残疾、危及生命.  相似文献   

19.
医源性胆道损伤的治疗和预防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医源性胆道损伤是指发生于手术中的胆道损伤 ,开腹胆囊切除术是当前腹部外科较多施行的手术之一。由其所致的医源性的胆道损伤的报道屡见不鲜〔1〕。据国内资料报道 95 %以上发生于胆囊切除术。胆囊切除是一种常用的手术 ,同时也是一种充满危险并发症的手术〔2〕。我院自 1986年 1月至2 0 0 0年 1月共处理医源性胆道损伤 2 7例 ,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 :全组 2 7例 (本院发生 12例 ,院外转入 15例 ) ,其中女性 2 1例 ,男性 6例 ,平均年龄4 6岁 ( 2 4~ 78岁 ) ,胆囊切除术 2 1例 ,胆囊切除加胆总管探查术 6例。2 .发现时间与类型 :…  相似文献   

20.
医源性胆管损伤是胆道手术的严重并发症。一旦发生,对医患双方都是灾难。有报道,胆道损伤是美国普外科医疗纠纷中最重要的内容,占腹腔镜外科医疗纠纷中的50%。黄志强院士指出,这是"胆道外科中避不开的话题"、"胆道外科之痛"[1-2]。在胆道外科发展的三个阶段中,医源性胆管损伤有不同特点:1在胆道外科以开腹胆囊切除为主的阶段,胆道损伤绝大部分在胆囊管、肝总管、胆总管三管汇合部附近。受伤胆管口径一般较细,其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