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易芳 《当代护士》2009,(10):76-78
目的探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产生的高危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7月-2008年12月期间实施人工气道并行机械通气的84名患者中VAP的发生率、致病菌分布和高危因素。总结预防和控制VAP的护理措施。结果发生VAP21例(25.0%),铜绿假单胞菌(23.6%)和金黄色葡萄球菌(18.1%)是高危致病菌,发生VAP的主要危险因素气管切开占42.9%,肺功能障碍占35.2%,胃肠内营养占23.3%,抗感染预防性用药占29.5%,通气时间(〉8d)di27.0%。结论结合VAP发生的危险因素分析结果,有针对性地实施严格无菌操作、加强口咽部护理、合理使用抗生素、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误吸和胃内容物反流等护理措施可有效预防和减少VAP的发生,缩短患者机械通气时间,进而达到有效控制医院感染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老年骨质疏松患者骨折的危险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150例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按年龄段分为老年组68例(60-69岁)和高龄组82例(70-89岁),根据X光片结果确定骨折的部位,询问患者骨折时的状态及诱发因素。结果:骨折患者中女性占67.3%,男性占32.7%;骨折发生部位依次为股骨颈、椎体、前臂远端;跌倒是导致骨折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老年骨质疏松患者受轻微的外力撞击即可发生骨折,护理人员应针对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危险因素,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及健康教育,降低其骨折的发生率,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急诊输液患者抗生素药物不良反应原因,并提出针对性护理措施以减少抗生素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急诊室使用抗生素输液且发生不良反应患者60例的临床资料,统计所有患者抗生素使用原因及种类,以及不良反应症状,总结分析不良反应发生原因,制定针对性护理措施。结果研究对象中使用抗生素原因多为胃肠道感染(35.00%)及呼吸系统感染(30.00%);喹诺酮类抗生素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90.00%)、青霉素类、先锋类、其他抗生素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56.67%、58.33%、68.33%。结论急诊输液患者出现抗生素药物不良反应时,加强其原因进行分析,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以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老年患者气管切开术后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和护理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6—2006年10月60例65~95岁行气管切开术的老年患者的病例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方法对可能导致并发症的13个临床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了针对性的护理措施。结果 本组患者发生术后并发症30例(50.0%),常见的并发症为伤口感染20例(33.3%)、出血10例(16.7%)、皮下气肿8例(13.3%),少见并发症为套管堵塞2例(3.3%)、气管软化2例(3.3%)、气管食管瘘2例(3.3%)、脱管1例(1.7%)。结论 并发症相关危险因素有多器官功能衰竭、凝血障碍、高龄、糖尿病和置管时间过长等。根据其相关危险因素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护理措施,可减少老年患者气管切开手术后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恶性血液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病原体种类、感染部位等。方法:对119例恶性血液病患者医院感染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119例恶性血液病患者化疗发生医院感染62例,占52.1%,以呼吸道感染最常见(46.0%),病原学以革兰阴性杆菌最多(55.1%),其次是真菌(23.0%)。粒细胞缺乏组感染率82.8%,非粒细胞缺乏组感染率42.2%。结论:化疗、粒细胞缺乏、大量使用抗生素是医院感染、真菌感染常见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126例真菌感染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调查真菌感染现状,分析其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收集住院患者合并真菌感染126例的临床资料及培养结果,并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真菌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为主(38.89%),泌尿道占第2位(21.43%),胃肠道占第3位(19.05%);感染菌株以白色念珠菌占首位(61.33%),热带念珠菌占第2位(10.86%),光滑念珠菌占第3位(5.73%)。结论本组病例发生院内真菌感染与使用抗生素、原发疾病、老龄化等危险因素密切相关。合理使用抗生素,提高机体的免疫力是预防住院患者真菌感染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7.
重症监护病房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原因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患者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VAP)的危险因素,以便提出针对性护理对策。方法对198例使用机械通气患者进行前瞻性病例检测,分析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重症监护病房发生VAP的主要病原菌中革兰氏阴性杆菌占58.8%,革兰氏阳性杆菌占29.8%,真菌占11.4%;VAP患者感染发生率随机械通气时间延长而有增加的趋势。结论机械通气、病房环境、患者及医务人员因素、侵入性操作、应用抗酸剂、滥用抗生素等为重症监护病房患者发生VAP的主要危险因素。针对患者发生VAP的原因,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性护理措施,可有效切断VAP感染途径和减少感染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调查分析神经内科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的相关因素,制定有效的护理措施,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神经内科110例院内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10例院内感染患者中脑出血比例占41.82%,高于其他原发病患者;年龄〉70岁感染率占67.27%,高于其他年龄组;住院时间〉30d感染率占55.45%;在侵入性操作中,气管插管患者占19.09%,气管切开患者占11.82%,留置导尿管患者占36.6%,留置胃管患者占30.00%,行中心静脉穿刺患者占32.73%;发生下呼吸道感染者占42.73%,高于其他部位。结论高龄患者、住院时间长及行侵入性操作可能为神经内科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加强病房管理和基础护理管理、减少侵入性操作和缩短侵入性操作时间、合理应用抗生素是控制医院感染的有效护理措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并分析肝癌患者手术部位感染病原菌分布和影响因素,为采取针对性的预防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2008年3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314例肝癌患者,采用自编问卷收集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运用SPSS19.0统计软件包对收集的资料进行描述性统计和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找出肝癌患者手术部位感染病原菌和影响因素。结果肝癌患者手术部位感染发生率为16.88%(53/314),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占67.67%)。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示高龄≥65岁(OR=5.040,P=0.000)、营养不良(OR=18.322,P=0.000)、手术持续时间〉5h(OR=12.372,p=0.000)和糖尿病史(OR=16.141,P=O.000)是肝癌患者手术部位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肝癌患者手术部位感染发生率较高,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其发生受多方面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恶性血液病患者并发医院血流感染特点及危险因素。为制定医院感染防治措施提供客观依据。方法:回顾调查582例住院恶性血液病患者,分析其中30例医院血流感染患者的临床袁现、血液中病原菌种类及药敏情况。同时,与同期随机抽取的90例非感染患者的资料进行卡方检验分析。结果:感染因素与住院时间、不合理使用抗生素、动静脉插管和中性粒细胞数有关。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占73.33%。结论:恶性血液病患者为医院血流感染的高危人群.应引起高度重视并积极处理。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外科危重患者抗生素相关性腹泻(AAD)的主要危险因素及其预防和治疗措施。方法调查我院SICU近3年来488例重症患者AAD的发病情况,分析抗生素使用方法、禁食、腹部手术、疾病严重程度与AAD的关系。结果70例患者发生AAD,发生AAD前均使用广谱抗生素:禁食超过72h、腹部手术后、APACHE-Ⅱ评分高者AAD发生率均相应高于进食、非腹部手术、APACHE-Ⅱ评分低的患者(P〈0.05),头孢菌素类、碳青酶烯类及联合使用抗生素诱发AAD几率明显高于其他类型的抗生素。结论禁食超过72h、腹部手术、APACHE-Ⅱ评分高、使用广谱抗生素是外科重症患者发生AAD的危险因素。积极使用胃肠道、合理使用抗生素是预防控制AAD发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高龄多器官功能(MODs)患者的危险因素和护理要点,为MODs的预防和护理提供参考。方法对12例高龄MODS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结果12例高龄MODS患者中,抢救成功率75%,肺部感染为主要诱因,基础疾病中心血管疾病占首位(91%),心衰在MODS中占100%,无因护理措施不当而导致患者抢救失败。结论高龄、基础疾病的严重程度、肺部感染是高龄MODs患者主要危险因素。预防与干预肺部感染,强化对器官功能的监护和保护,积极治疗原发病,增强患者的免疫功能,重视心理护理,有助于降低高龄MODS患者的死亡率,提高老年患者进入高龄期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医院内呼吸道真菌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探讨防止医院内呼吸道真菌感染的发生。方法:对我院2000年5月至2002年5月所有呼吸道真菌感染住院患者进行调查,对确诊为医院感染的65例患者即予填写调查表,追踪至出院后再选择条件符合者以1:1比例配对进行对照研究;把各相关危险因素作为独立危险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住院时间>30d OR=12;联合使用抗生素OR=3.82;基础疾病重OR=4.10;ICU患者OR=4.57;使用免疫抑制剂OR=6.33。结论:住院时间长,联合使用抗生素,基础疾病重,使用免疫抑制剂等是发生呼吸道医院内真菌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因此对存在此类危险因素的患者应加强监测,重视合理应用抗生素、激素等。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呼吸科医院感染的基本情况。确定多种危险因素与呼吸科病人发生的相关性,为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提供依据,为进一步前瞻性研究打下基础。方法 应用回顾性调查分析方法,对医院呼吸科1999年1月-2002年6月入住患者的病例进行全面调查,并采用1:1病例对照研究分析造成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 该院呼吸科医院感染发生率为17%,感染部位以上下呼吸道、胃肠道和气管切口多见,分别占总感染的43.96%、22.22%、16.91%和6.28%;感染的病原菌以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白色念珠菌为主,分别占总菌株数的24.16%、13.79%、13.79%、13.79%:呼吸科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有联用抗生素、气管切开、侵入性诊治和住院天数等七项,其中联用抗生素是首要危险冈素。结论 呼吸科医院感染发生率较高,危险因素复杂,应采用合理使用抗生素、严格无菌操作、加强环境监测等措施来减少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李红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10,16(1):I0001-I0002
目的评价精神分裂症患者危险行为预见性护理的临床效果及重要性。方法将12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60例,研究组实施预见性护理措施,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2个月。采用危险行为简易评定量表对两组患者病史中及实施预见性护理2个月末存在的危险行为进行评定分析。结果两组危险行为简易量表评定,研究组人组时危险行为发生率为86.67%,实施预见性护理2个月末为15.00%;对照组分别为90.00%、56.67%。研究组预见性护理2个月末危险行为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x^2=22.65,P〈0.01)。结论预见性护理是预防精神分裂症患者发生危险行为的重要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6.
老年肿瘤患者医院真菌感染状况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老年肿瘤患者医院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防治措施。方法:对我院老年病科肿瘤患者193例和其中106例发生医院真菌感染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总结,分析其发生真菌感染的病原学、抗生素使用情况、住院时间等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1)老年肿瘤患者真菌感染率为54.92%,其中以下呼吸道感染最多,占66.04%;(2)高龄、住院时间长、使用广谱抗生素、激素、免疫抑制剂、进行放化疗及各种侵入性操作的患者并发真菌感染明显增多。结论:积极治疗原发病、重视病原学监测,合理使用抗生素、激素、免疫抑制剂,避免不必要的侵入性操作,认真做好基础护理,加强支持疗法,是减少老年肿瘤患者真菌感染发生的关键。一旦确诊,应早期、足量使用抗真菌药物。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对呼吸康复锻炼的认知调查,分析存在的问题,为临床进行护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2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150例COPD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采用自制的呼吸康复锻炼的认知调查表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48.0%患者没有听说过COPD,30.0%患者不了解该疾病.14.67%患者不知道疾病的临床症状,22.67%患者不知道疾病的相关危险因素,28.0%患者不知道吸烟是其危险因素,78.0%患者不知道燃料种类与疾病相关;30.0%患者不知道呼吸康复锻炼的作用,52.67%患者对呼吸康复锻炼有一定的了解,但没有进行过呼吸康复锻炼,17.33%患者完全了解呼吸康复锻炼对疾病的作用;能够正确的掌握并运用呼吸康复锻炼的患者仅有9.33%。结论:COPD患者对呼吸康复锻炼的认知行为较差,临床医护人员应定期开展健康教育,进行相关疾病的宣教,以提高患者的疾病意识,树立正确的就医行为防IP晡功能讲一彤下降.  相似文献   

18.
金黄色葡萄球菌医院感染危险因素的调查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目的:调查金黄色葡萄球菌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预防金黄色葡萄球菌医院感染。方法:调查了广州市三所综合性医院住院金黄色葡萄球菌医院感染患108例的临床资料。按1:1病例一对照配比原则对14个危险因素进行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金黄色葡萄球菌医院感染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所占的比例高于社区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医院感染死亡的危险性是对照组的6倍(OR=5.8913)。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部位,以呼吸道最为常见,占58.2%,其他依次为手术切口,占17.6%,血液感染占14.3%。医院感染多发生于呼吸内科、神经内科、神经外科及重症监护病房(ICU)。医院感染主要的危险因素包括使用呼吸机、感染前发生其他医院感染、使用多种抗生素及住入ICU.通过趋势X^2检验表明,随着抗生素使用种类的增多,感染的危险性增大,说明联合用药或频繁更换抗生素易导致耐药菌产生并发生医院感染,在侵袭性操作中,动静脉插管与血液感染,呼吸机使用与呼吸道感染显相关,而泌尿道插管与泌尿道感染不相关。结论:加强重点科室的监测,采取有效的消毒隔离措施,合理使用抗生素是控制金黄色葡萄球菌医院感染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287例念珠菌医院感染状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念珠菌医院感染的标本来源、感染科室分布、菌种分布及危险因素,为临床诊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对287例念珠菌医院感染进行调查分析并统计资料。结果287株念珠菌主要来自痰液,占57.49%。从感染科室分布看,以呼吸科和重症监护病房为主,分别占31.36%和29.97%。菌种分布以白色念珠菌为主,占59.23%,其次为热带念珠菌和光滑念珠菌,分别占17.77%和16.38%。感染危险因素以长期大量使用抗生素、免疫抑制剂、糖皮质激素和静脉高营养、使用侵入性诊疗措施等为主。结论临床医生应采用合理的诊疗措施,合理使用抗生素、免疫抑制剂和糖皮质激素,以及尽量改善患者的基础状况,有效地预防念珠菌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抗生素相关性腹泻(AAD)的临床特点、主要相关因素及防治措施.[方法]对2007年6月至2008年8月住院的435例老年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35例老年患者中发生AAD者49例,发生率11.2%,其中≥80岁者35例,占71.4%.AAD发生前使用频率较高的抗生素依次为第三代头孢菌素类(25.1%)、碳青酶烯类(19.6%)、克林霉素(14.2%)、第二代头孢菌素类(12.6%).AAD发生与使用抗生素种类、联合用药数量、疗程、疾病严重程度、采用医疗干预措施、高龄等因素相关.[结论]合理选择和使用抗生素是预防控制老年危重患者AAD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