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调查分析我国维吾尔族、汉族及哈萨克族成人不同腰围切点下的代谢综合征(MS)患病率,初步探讨不同民族采用适合本民族特点的腰围切点诊断MS的可行性.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新疆乌鲁木齐市、和田地区及阿勒泰地区维吾尔族、汉族、哈萨克族20~74岁人群进行MS横断面调查.MS诊断以国际糖尿病联盟(IDF)定义为基础,腰围切点根据不同民族区分.结果 当腰围切点均为男≥90 cm,女≥80cm时,维吾尔族、汉族、哈萨克族MS粗患病率分别为42.1%、16.7%和9.5%;年龄标化患病率分别为28.3%,10.5%和5.9%.调整腰围切点为维吾尔族男≥93cm,女≥89 cm;汉族男≥85 cm,女≥80 cm;哈萨克族男≥99 cm,女≥88cm,维吾尔族、汉族、哈萨克族MS粗患病率分别为25.6%、20.3%和6.9%;标化患病率分别为17.6%,13.4%和4.5%.结论 根据各民族自身特点调整腰围切点可减少维吾尔族和哈萨克族MS的误诊率,减少汉族MS的漏诊率,维吾尔族与汉族和哈萨克族之间的MS患病率差距缩小.应该根据民族异质性确定适合不同民族的MS腰围切点.对各民族MS进行客观、公正地评估,有针对性地开展健康教育活动及疾病预防控制会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新疆地区维、汉两民族≥50岁人群高血压的现患状况,为高血压的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多级整群抽样的方式,以现场问卷调查与入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于2004年9月至2007年6月随机抽取新疆南疆≥50岁维、汉常住居民(1年以上)进行高血压的普查。共调查8583例,其中维吾尔族4936例,汉族3647例。结果新疆地区维、汉两民族≥50岁抽样人群高血压粗患病率为50.55%(标化率49.57%),高血压患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上升(χ2=78.303,P<0.05);其中汉族的患病率高于维族(χ2=4.829,P<0.05);抽样人群女性高于男性(χ2=8.862,P<0.05);维族女性高于维族男性,汉族男性高于维族男性,维族男性患病率最低(均P<0.05)。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粗患病率为14.63%(标化率13.74%)。结论新疆维、汉两民族≥50岁人群高血压的患病率较高,女性高于男性,汉族高于维族;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的患病率较低。  相似文献   

3.
目的 调查并比较乌鲁木齐市汉族与维吾尔族健康体检人群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患病率,以期为深入研究本地区脂肪肝的病因及防治提供基础资料.方法 调查2008年1月~2009年8月期间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新疆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新疆雏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进行体检的健康人共2074人,调查内容主要包括一般资料、肝脏实时超声检查.结果 健康体检者2074人,共检出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患者704例,患病率为33.94%.其中男性患病率为49.65%,女性患病率为15.17%,男性显著高于女性(P<0.01);汉族NAFLD患病率为33.37%,维吾尔族NAFLD患病率为40..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50岁以前的体检人群中维吾尔族和汉族NAFLD患病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在50岁到60岁之间维吾尔族NAFLD患病率高于汉族(P<0.05),汉族和维吾尔族NAFLD患病率的高峰均位于50~60岁;结论乌鲁木齐市健康体检人群非酒精性脂肪肝患病率高,其中男性高于女性;维吾尔族高于汉族.  相似文献   

4.
目的 建立凝血因子V基因Leiden突变的检测方法,研究分析新疆哈萨克族冠心病人群中FV Liden突变的发生率.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PCR-RFLP),时新疆地区111例哈萨克族个体(54例冠心病,57例健康人)和82例汉族健康个体进行FV Liden基因突变研究分析.结果 新疆哈萨克族健康个体和汉族健康个体均未检出FV Leiden基因突变类型包括纯合子和杂合子.哈萨克族冠心病个体出现1例FV Leiden基因突变杂合子.结论 新疆地区哈萨克族健康人群和汉族健康人群中未见到FV Leiden基因突变,FV Leiden突变可能不是新疆地区哈萨克族和汉族健康人群静脉血栓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但哈萨克族冠心病人群不能除外,可能与其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乌鲁木齐市社区维吾尔族与汉族人群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患病情况,为开展该病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通过便利抽样法对沙依巴克区及水磨沟区40岁~65岁常住人口进行调查,内容包括问卷调查、体格检查、血液生化(包括肝功能、空腹血糖)检查以及肝脏B超检查。[结果]1 000名居民完成调查,资料完整且符合纳入标准的有830人,其中汉族558人,维吾尔族272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病率为54.0%;维吾尔族与汉族人群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病率分别为64.7%和4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乌鲁木齐市40岁~65岁社区人群非酒精性脂肪肝患病率较高,其中维吾尔族高于汉族,女性高于男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新疆地区汉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人群促酰化蛋白(acylation-stimulating protein,ASP)与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及其各组分的相关性。方法新疆地区体检者417例,其中汉族180例,维吾尔族132例,哈萨克族105例,测量其人体指标,检测血生化指标,统计不同民族MS发病情况,比较年龄、身高、体质量、体质量指数、收缩压、舒张压、三酰甘油、空腹血糖以及ASP水平。结果汉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MS检出率分别为16.1%、23.5%、22.9%,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汉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MS患者性别、年龄、身高、体质量、体质量指数、收缩压、舒张压、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空腹血糖、ASP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汉族MS患者ASP与年龄(r=0.200,P=0.019)、空腹血糖(r=0.143,P=0.009)呈正相关,维吾尔族MS患者ASP与年龄(r=0.215,P=0.021)、收缩压(r=0.215,P=0.022)、舒张压(r=0.238,P=0.011)、三酰甘油(r=0.197,P=0.036)呈正相关,而哈萨克族MS患者ASP与年龄、性别、体质量、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三酰甘油无相关性(P0.05);多元性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在校正年龄、身高、体质量等因素后,汉族MS患者ASP与体质量指数(OR=1.033,95%CI:1.011~1.056,P=0.004)相关,维吾尔族MS患者ASP与性别(OR=1.033,95%CI:1.011~1.056,P=0.004)相关,哈萨克族MS患者ASP与各项指标无相关性(P0.05)。结论新疆地区汉族及维吾尔族MS组分与ASP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王萍  咸亚静  林素兰 《护理研究》2017,(9):3177-3178
[目的]了解乌鲁木齐市社区维吾尔族与汉族人群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患病情况,为开展该病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通过便利抽样法对沙依巴克区及水磨沟区40岁~65岁常住人口进行调查,内容包括问卷调查、体格检查、血液生化(包括肝功能、空腹血糖)检查以及肝脏B超检查。[结果]1 000名居民完成调查,资料完整且符合纳入标准的有830人,其中汉族558人,维吾尔族272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病率为54.0%;维吾尔族与汉族人群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病率分别为64.7%和4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乌鲁木齐市40岁~65岁社区人群非酒精性脂肪肝患病率较高,其中维吾尔族高于汉族,女性高于男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价新疆地区不同民族女性腹型肥胖(腰臀比)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四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35岁新疆各地区成年人样本,对纳人人群进行问卷调查和血压、身高、体重、腰围、臀围等体格检查及实验室生化检查,同时行超声测量颈动脉内中膜厚度.根据腰臀比(WHR)测量值分为≥0.9组和<0.9组.结果 共调查城乡>35岁新疆汉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成年人群样本14 618例,其中成年女性7 294例,汉族女性2 793例,维吾尔族女性2 490例,哈族女性2 011例.在同一民族中,WHR≥0.9组收缩压、舒张压、尿素氮、空腹血糖、甘油三酯和总胆固醇高于WHR<0.9组,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但肌酐、高密度脂蛋白和低密度脂蛋白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总体人群中,WHR≥ 0.9组IMT略大于WHR<0.9组(P=0.17).汉族人群WHR≥0.9组IMT与WHR<0.9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3),而维吾尔族人群和哈萨克族人群WHR≥0.9组IMT大于WHR<0.9组IMT,P值均为0.00.不同民族之间,在WHR≥0.9组中,维吾尔族人群IMT最小,哈萨克族人群IMT最大,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两比较P=0.00.比较WHR≥0.9组不同年龄段IMT分布情况,各年龄组中,哈萨克族人群IMT最大,除>75岁组外,其余各亚组人群与汉族人群和维吾尔族人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Logistic回归显示,在上述3个民族中,WHR≥0.9均是IMT增厚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在新疆地区汉、维、哈萨克3个民族的女性人群中,WHR升高和IMT厚度呈相关,且WHR是IMT增厚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新疆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锡伯族胆囊疾病的患病率及其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典型抽样后再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两个乡18岁以上居民进行调查。依据该地区人口学资料,计划按人口比例1/28随机调查800人,应用统一制定的新疆地区胆囊疾病危险因素调查表,对研究对象进行入户问卷调查,同时预约腹部B超检查肝脏和胆囊。结果:803名居民参加调查问卷填写,其中资料完整者609名成为调查研究对象,调查应答率为75.8%。新疆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锡伯族胆囊疾病的患病率为79.3%,其中单纯急或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胆囊息肉及胆固醇沉积或结晶的患病率分别为57.1%、13.8%、7.4%、1.0%。多项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锡伯族胆囊疾病的危险因素为BMI≥25 kg/m2、不吃或偶尔吃早餐、睡眠时间短及饮茶习惯(OR值分别为4.221,3.500,3.219,2.401,P值均<0.05)。结论:新疆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锡伯族人群中胆囊疾病的患病率高于全国水平,胆囊疾病的发生与肥胖、不吃或偶尔吃早餐、睡眠时间短和饮茶习惯有关,而与性别和年龄无关。  相似文献   

10.
背景: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T869C基因多态性可能与血管功能遗传易感性相关,并且具有民族差异性。目的:探讨新疆地区哈、维两民族TGF-β1T869C基因多态性的分布及中心动脉压反射波增强指数的差异。方法:纳入新疆地区健康人群1181人,其中维吾尔族589名、哈萨克族592名,应用PCR-RFLP检测受试者TGF-β1T869C多态性的分布情况,同时对其中心动脉压反射波增强指数进行检测,并应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中心动脉压反射波增强指数升高的主要危险因素。结果与结论:PCR-RFLP结果显示,新疆地区维吾尔族TGF-β1T869C位点基因型频率:TT型22.1%、TC型49.2%、TC型28.7%;等位基因频率:T等位基因46.7%,C等位基因53.3%。哈萨克族TGF-β1T869C位点基因型频率:TT型11.3%、TC型47.6%、CC型41.0%;等位基因频率:T等位基因35.1%,C等位基因64.9%。经比较,两民族TGF-β1T869C位点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间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对中心动脉压反射波增强指数检测发现其随年龄增长而递增,同时哈萨克族显著高于维吾尔族同年龄段并高于维族老年组(P〈0.01)。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哈萨克族人群C等位基因个体发生中心动脉压反射波增强指数升高的风险高于其他因素。说明在新疆地区,TGF-β1T869C多态性分布存在民族差异,其可能影响中心动脉压反射波增强指数,并与哈萨克族血管硬化及衰老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新疆地区维吾尔族(维族)及汉族中老年人群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ini mental-status examination,MMSE)结果,初步了解抽样人群认知功能状况。方法采用分层随机多级整群抽样的方式,抽取新疆地区年龄≥50岁的维、汉居民8 284名,应用现场与入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进行MMSE量表评估。结果抽样人群MMSE量表总阳性率为6.0%,其中汉族阳性率(6.6%)高于维族(5.5%)(P<0.05),女性阳性率(6.9%)高于男性(5.0%)(P<0.05);随年龄增高,维、汉族及男、女性MMSE阳性率均逐渐增高(P<0.05)。结论新疆中老年人群MMSE检查结果存在民族、性别及年龄间差异。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维吾尔族、汉族胆囊结石的患病率及其特点。方法收集我院体检中心资料齐全者共3 288例,统计胆囊结石总患病率、不同民族患病率、不同性别患病率、不同年龄段患病率;分析胆囊结石患者的特征及不同民族、不同年龄段、不同性别胆囊结石患者特征的差异性。结果胆囊结石患病率存在民族、年龄和性别差异:维吾尔族胆囊结石患病率明显高于汉族(30.66%vs.13.39%,P<0.001);>50岁人群胆囊结石患病率高于≤50岁人群(34.34%vs.11.51%,P<0.001);女性胆囊结石患病率明显高于男性(18.14%vs.14.61%,P=0.008)。胆囊结石组较非胆囊结石组有以下特征:年龄偏大,BMI偏高,合并脂肪肝、糖尿病、高血压的比例高,TG增高。不同年龄段、不同性别、不同民族胆囊结石组的一般特征较非胆囊结石组有差异。结论胆囊结石患病率存在民族、性别、年龄差异,维吾尔族胆囊结石患病率高于汉族,>50岁人群胆囊结石患病率显著增高,女性胆囊结石患病率明显高于男性。胆囊结石组与非胆囊结石组的一般特征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3.
背景:不同民族的肥胖病发生率及肥胖的相关因素可能存在差异,不同类型肥胖对心脑血管疾病的影响程度也不同。目的:调查延边农村社区朝鲜族和汉族人群肥胖特征及相关因素。设计:随机对比观察。单位:吉林省安图县医院。对象:于2004-08/2005-08在延边地区图们市和安图县选择4个镇,调查该地区30岁以上的朝鲜族和汉族常驻居民。采取单纯随机原则抽取≥30岁朝鲜族和汉族人群1786人,纳入对象的来源地区民族比例相近,均为农民,其中90%为初中以下文化程度。为了准确比较民族间肥胖的患病率,排除了混血家族成员;排除患有严重的心血管疾病和其他器质性疾病的人群;纳入该年龄段的初次接受类似本次调查的汉族和朝鲜族人群。纳入对象均对调查内容和检测项目知情同意。方法:①在被选社区及其卫生院,采用家访的方法和健康体验的形式收集本次调查的相关信息。调查前对所有调查人员严格培训,规范调查内容、操作流程和方法,并按统一的调查表进行家访询问调查。②全部受检者在清晨空腹安静状态下进行体格测量,由统一的仪器和检查者完成。体检内容包括身高、体质量、腰围、臀围、血压。采集空腹静脉血2mL,用全自动化分析仪测定血清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空腹血糖。上述生化指标均用全自动化分析仪测定。③计算粗患病率,并应用直接法以延边朝鲜族自治州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计算标准化患病率。④率的比较采用χ2验和u检验。主要观察指标:不同民族不同类型肥胖的患病率及其相关因素。结果:①朝、汉族男性整体型肥胖的标准化患病率分别为19.9%,24.7%,女性分别为26.3%,29.7%。汉族两性标化患病率均明显高于朝鲜族(P<0.01)。朝、汉族男性以腰臀围比值为诊断指标的腹型肥胖的标准化患病率分别为33.9%,31.6%,女性分别为53.4%,51.1%。朝鲜族男女标准化患病率均明显高于汉族(P<0.01)。以腰围身高比值为诊断指标的朝、汉族男性腹型肥胖的标准化患病率分别为48.8%,44.0%,女性分别为63.7%,60.3%。标化患病率朝鲜族男女均明显高于汉族(P<0.01)②朝鲜族男女高血压、高血糖、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及代谢综合征患病率均明显高于汉族(P<0.01);朝鲜族男性高三酰甘油血症患病率、吸烟及饮酒率明显高于汉族(P<0.01);汉族女性的吸烟率明显高于朝鲜族(P<0.01)③朝鲜族和汉族不同类型肥胖的发生均与高血压、高血糖、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高三酰甘油血症及代谢综合征等因素相关。结论:①延边农村社区朝鲜族和汉族人群不同类型肥胖水平及其影响因素的分布特征存在差异。②不同类型肥胖均与高血压、高血糖、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高三酰甘油血症及代谢综合征等因素相关。  相似文献   

14.
背景不同民族的肥胖病发生率及肥胖的相关因素可能存在差异,不同类型肥胖对心脑血管疾病的影响程度也不同.目的调查延边农村社区朝鲜族和汉族人群肥胖特征及相关因素.设计随机对比观察.单位吉林省安图县医院.对象于2004-08/2005-08在延边地区图们市和安图县选择4个镇,调查该地区30岁以上的朝鲜族和汉族常驻居民.采取单纯随机原则抽取≥30岁朝鲜族和汉族人群1 786人,纳入对象的来源地区民族比例相近,均为农民,其中90%为初中以下文化程度.为了准确比较民族间肥胖的患病率,排除了混血家族成员;排除患有严重的心血管疾病和其他器质性疾病的人群;纳入该年龄段的初次接受类似本次调查的汉族和朝鲜族人群.纳入对象均对调查内容和检测项目知情同意.方法①在被选社区及其卫生院,采用家访的方法和健康体验的形式收集本次调查的相关信息.调查前对所有调查人员严格培训,规范调查内容、操作流程和方法,并按统一的调查表进行家访询问调查.②全部受检者在清晨空腹安静状态下进行体格测量,由统一的仪器和检查者完成.体检内容包括身高、体质量、腰围、臀围、血压.采集空腹静脉血2 mL,用全自动化分析仪测定血清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空腹血糖.上述生化指标均用全自动化分析仪测定.③计算粗患病率,并应用直接法以延边朝鲜族自治州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计算标准化患病率.④率的比较采用χ2验和u检验.主要观察指标不同民族不同类型肥胖的患病率及其相关因素.结果①朝、汉族男性整体型肥胖的标准化患病率分别为19.9%,24.7%,女性分别为26.3%,29.7%.汉族两性标化患病率均明显高于朝鲜族(P<0.01).朝、汉族男性以腰臀围比值为诊断指标的腹型肥胖的标准化患病率分别为33.9%,31.6%,女性分别为53.4%,51.1%.朝鲜族男女标准化患病率均明显高于汉族(P<0.01).以腰围身高比值为诊断指标的朝、汉族男性腹型肥胖的标准化患病率分别为48.8%,44.0%,女性分别为63.7%,60.3%.标化患病率朝鲜族男女均明显高于汉族(P<0.01)②朝鲜族男女高血压、高血糖、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及代谢综合征患病率均明显高于汉族(P<0.01);朝鲜族男性高三酰甘油血症患病率、吸烟及饮酒率明显高于汉族(P<0.01);汉族女性的吸烟率明显高于朝鲜族(P<0.01)③朝鲜族和汉族不同类型肥胖的发生均与高血压、高血糖、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高三酰甘油血症及代谢综合征等因素相关.结论①延边农村社区朝鲜族和汉族人群不同类型肥胖水平及其影响因素的分布特征存在差异.②不同类型肥胖均与高血压、高血糖、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高三酰甘油血症及代谢综合征等因素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新疆地区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和汉族疼痛敏感性与SLC6A4基因多态性间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2月在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就诊接受结直肠癌根治术的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汉族患者各50例,分别采集患者入院后空腹静脉血抽提DNA通过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检测技术(PCR-RFLP)对SLC6A4基因多态性位点进行检测;利用便携式压力测试仪对患者试验性疼痛压力痛阈(PPT)和耐痛阈(PTO)进行检测;术后6、12、24、48h记录患者VAS评分并统计48h内镇痛不全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维吾尔族高表达5-HTT基因型(18%)、中表达5-HTT基因型(70%)与低表达5-HTT基因型(12%)患者比例与哈萨克族(12%、60%、28%)、汉族(8%、58%、34%)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91,P=0.043);3组患者PP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317,P=0.633),维吾尔族患者PTO低于哈萨克族和汉族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514,P=0.047),同组患者低表达5-HTT基因型患者具有较高的PPT与PTO;术后6hVAS评分显示维吾尔族患者术后痛感高于哈萨克族和汉族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270,P=0.015),同组内VAS评分显示低表达5-HTT基因型的患者在术后6、12、24、48hVAS评分均低于同组其他基因型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术后48h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862,P=0.298)。结论 SLC6A4基因多态性与新疆地区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和汉族疼痛敏感性相关,低表达5-HTT的基因型可提高患者疼痛耐受。  相似文献   

16.
巴里坤县境内的居民主要以汉族和哈萨克两民族为主,汉族和哈萨克族在生活习俗、饮食文化方面差异较大,哈萨克族饮食习惯主要以动物的肉类以及奶产品为主,蔬菜及水果很少吃,有些人几乎从不食用,并且饮食无规律,晚上睡觉前有高热量饮食习惯,造成哈萨克族的高脂血症的患病率明显高于汉族。在调查中还发现,哈萨克族高脂血症的发病主要以V型高脂蛋白血症为主,也与汉族有很大差异,现将汉、哈两民族的发病情况、发病率统计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新疆地区维吾尔族与汉族强直性脊柱炎(AS)白细胞抗原B27[(HLA)-B27]阳性表达与年龄、性别的关系。方法回顾性调查839例维吾尔族与1689例汉族HLA-B27抗原阳性表达的疑似AS患者,并比较2个民族HLA-B27阳性表达在性别以及不同年龄段的分布特点。结果新疆地区ASHLA-B27阳性表达,男性群体高于女性,各年龄组男女比例为0.96∶1~5.03∶1不等,平均2.24∶1。2个民族男女组均以10~19岁、20~29岁、30~39岁为主要患者群,在整体人群中汉族平均HLA-B27阳性率为27.18%,维吾尔族为20.62%,汉族高于维吾尔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该组调查资料中维吾尔族和汉族AS HLA-B27阳性表达在发病年龄、性别上的特点是一致的,AS HLA-B27阳性表达在两民族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某院新疆地区的维吾尔族、哈萨克族人群Kell血型基因频率调查,并对输血和妊娠中产生输血不良反应风险进行评估。方法利用单克隆血清检测红细胞Kell血型系统中K和k抗原。筛选方法采用盐水介质直接离心和抗人球蛋白试验。结果在调查914人中,维吾尔族757人,哈萨克族157人。在维吾尔族人群中筛选到Kel(1-2+)742例,Kel(1+2+)15例,未检测到Kel(1+2-)表现型;在哈萨克族人群中筛选到Kel(1-2+)153例,Kel(1+2+)4例,未检测到Kel(1+2-)表现型。维吾尔族K基因频率为0.009 9,k基因频率为0.990 1;哈萨克族K基因频率为0.012 7,k基因频率为0.987 3。结论新疆维吾尔族和哈萨克族K基因频率有差异,并具有各自特点。  相似文献   

19.
新疆不同民族冠心病患者eNOS基因894G/T多态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忠伟  冯秀丽  吕继荣  肖白 《新医学》2010,41(1):21-22,24
目的:探讨新疆不同民族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人群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基因多态性及相关性。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PCR-RFLP)技术对新疆地区272例不同民族冠心病患者(汉族42例、维吾尔族71例、哈萨克族73例、蒙古族86例)进行eNOS基因894G/T多态性分析。结果:eNOS基因多态性在被检新疆不同民族人群中的分布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定律。新疆汉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蒙古族冠心病患者的eNOS基因894G/T多态性GG、GT、TT基因型频率分布分别为76%、14%、10%;75%、4%、21%;59%、21%、20%;81%、7%、12%,G和T等位基因分布频率分别为83%、17%;77%、23%;69%、31%;85%、15%。汉族、蒙古族与维吾尔族、哈萨克族的TT基因型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基因型频率、G和T等位基因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NOS基因894G/T位点的突变可能与新疆维吾尔族与哈萨克族冠心病有关,但目前还不能完全排除新疆汉族、蒙古族冠心病的发生与eNOS基因894G/T突变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凝血因子V基因突变(FV Leiden)在中国新疆地区健康献血员和血栓性疾病患者中的分布情况。方法:应用多聚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PCR-RFLP),对新疆地区187例健康献血员(汉族108例,维吾尔族45例,哈萨克族34例)和29例血栓性疾病患者进行FV Leiden基因突变分析。结果:新疆地区静脉血栓患者所有样本的PCR-RFLP均显示了同样的代表野生型基因型的电泳条带,未发现FV Leiden基因突变,187例健康献血员中检出1例哈萨克族FV Leiden 1691G→A突变杂合子,汉族和维吾尔族人群中均未发现该突变类型。结论:FV Leiden基因突变的发生存在着地区,种族差异,新疆地区健康献血员和血栓患者FVLeiden基因突变发生率低,FV Leiden突变可能不是新疆地区人群静脉血栓(VT)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