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腰椎侧隐窝狭窄症为临床引起腰腿痛常见原因之一,将其所压迫的神经根彻底减压松解是治疗的最终目的。随着脊柱生物力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如伺在保证手术效果的基础上尽可能减少创伤,保持腰椎的力学稳定性,减少术后并发症,是临床医生的共同目标。后路椎间盘镜微创手术(NED)的出现最初是针对腰椎间盘突出症而开发的新技术,随着手术技巧的不断提高和手术器械的反复更新,近年来,国内外同行将NED技术应用到侧隐窝狭窄症的治疗上,取得了显著的疗效。我院自2002年10月-2005年8月,经椎板间隙入路显微椎间盘镜下手术治疗腰椎侧隐窝狭窄症56例,效果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腰椎侧隐窝狭窄症是脊柱退行性疾患中的常见病,该病导致的腰痛、下肢痛、间歇性跛行等严重困扰着中老年患者,近年来发病呈明显增加趋势,其在腰腿痛的发病仅次于腰椎间盘突出而居第二位。笔者2011-01~2012-06先后采用四维腰椎牵扯引法收治腰椎侧隐窝狭窄症37例,收效显著,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病例资料共收治符合下列诊断标准的腰椎侧隐窝狭窄症患者74例,男47例,女27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调脊手法治疗腰椎侧隐窝狭窄症的疗效.方法:选择腰椎侧隐窝狭窄症患者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3例采用调脊手法治疗,对照组43例采用王氏推拿疗法.两组治疗时间与次数均相同,治疗结束后评定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次数少于对照组(x2=9.422,P<0.001),临床疗效观察组优于对照组(Z=-3.855,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调脊手法治疗腰椎侧隐窝狭窄症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以微创减压治疗20例腰椎侧隐窝狭窄症患者,优16例、良2例、尚可1例、差1例。  相似文献   

5.
中西医合治腰椎间盘突出症并侧隐窝狭窄42例杨六中江苏省徐州市中医院骨科(徐州221009)笔者自1993-02~1996-06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侧隐窝狭窄42例,取效较好,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42例中,均来源我科近年住院病...  相似文献   

6.
<正>引起腰椎管狭窄症原因较多,其中主要原因是侧隐窝狭窄,由于硬膜囊、神经根、脊髓被压迫,椎管径线缩短,引起腰痛或腰腿痛;主要症状:休息或静坐时无症状出现,行走、活动后下肢会出现麻木、疼痛等情况,病情严重者可能会无法行走~([1])。开放性的手术可以对侧隐窝进行减压治疗,但创面较大,形成瘢痕,造成对脊柱节段的不稳定性。小针刀经侧隐窝减压治疗腰椎狭窄症,形成的创面小,对患者的创伤小,疗效明显。本文观察了小针刀经侧隐窝减压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腰椎管狭窄症的针刀疗效。方法:采用针刀切割黄韧带、再配合侧隐窝阻滞综合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结果:临床治疗202例,优98例(48.51%),良59例(29.21%),好转38例(18.81%),无效7例(3.47%),优良率77.72%,总有效率96.53%。结论:针刀切割黄韧带、联合侧隐窝阻滞治疗腰椎管狭窄症,临床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包茂德 《中医正骨》2008,20(2):42-42
腰椎管狭窄症,常见于中央椎管狭窄、侧隐窝狭窄。临床上最常见的狭窄部位多发生在侧隐窝。本文通过对1990~2005年经手术证实的25例腰椎管侧隐窝狭窄症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手术方式进行回顾性总结,以探求该病的临床特点、诊断要点、治疗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9.
腰椎间盘突出合并侧隐窝狭窄症临床上较多见,而临床医师往往注重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而忽略对侧隐窝狭窄症的治疗,以至部分病人手术效果不佳。作者自1991年9月~2007年9月共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伴有侧隐窝狭窄112例,对其中有完整资料的102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龙利民 《中医药导报》2002,8(7):427-427
以微创减压治疗 2 0例腰椎侧隐窝狭窄症患者 ,优 16例、良 2例、尚可 1例、差 1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椎间盘镜(MED)下保留腰椎上关节突侧隐窝狭窄扩大术的方法和疗效。方法:选取56例患者,在腰椎间盘镜下先摘除突出髓核,再将狭窄节段上关节突内侧皮质隆起及增生骨赘咬除,扩大狭窄侧隐窝,松解该处神经根。结果:56例患者随访时间12~60个月,平均38个月。52例术后疗效良好,占92.8%。2例术后症状减轻,但留有麻木,占3.6%。2例症状减轻,不能重体力劳动,占3.6%。复查腰椎动力位片均未见明显不稳定迹象。结论:MED下行侧隐窝扩大保留了小关节突的完整,最大程度保留了腰椎后柱结构,避免了腰椎运动节段术后不稳定的发生,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螺旋CT对腰椎盘突出症并发椎管狭窄的诊断价值。方法:我院70例腰椎盘突出症并发椎管狭窄患者进行螺旋CT检查。结果:硬膜囊脂肪层消失6例,脂肪层不对称7例;腰椎间盘后缘突出10例;椎间盘侧突13例;黄韧带肥厚20例,其中伴钙化4例;侧隐窝狭窄14例。结论:螺旋CT诊断腰椎间盘突出并发椎管狭窄的成像清晰,速度快,病变部位明确,为手术及预后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经侧隐窝置管注入胶原酶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 随机将腰椎同突出症患者80例分成两组,I组(40例)采用经侧隐窝置入硬膜外导管,抵达椎管前外侧壁,注入胶原酶2400u的方法.Ⅱ组(40例)采用在电视X光机监视下,经椎间孔注入胶原酶2400u的方法.结果 两组经注射后随访,1个月至24个月,第一组近期优良率达87.5%,第二组近期优良率为77.5%.结论 经侧隐窝置管注入胶原酶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腰椎管狭窄症是骨科常见病,其手术治疗已有百年的历史。自从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以来,半椎板或全椎板切除减压术一直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LLS)的首选及标准术式,如果同时合并侧隐窝狭窄,还需切除部分或全部小关节突。该术式容易导致术后腰椎不稳、疤痕粘连及医源性椎管狭窄等。为了减少对脊柱结构的破坏,减少对脊柱稳定性的影响,减少术后疤痕粘连及硬脊膜粘连,我们以CT及MRI等影像学检查为辅助,明确狭窄部位,开展选择性多处扩大开窗潜行减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取得良好的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后路椎间盘镜单纯减压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并探讨CT在疗效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03例采用后路椎间盘镜下单纯减压治疗的腰椎椎管狭窄症患者的病例资料,男54例,女49例.年龄53~ 78岁,中位数69岁.术前腰背痛者101例,下肢痛者102例,下肢肌力减退、小腿痛觉减退麻木者47例.所有患者术前均拍摄腰椎正侧位、过伸过屈位X线片,并行腰椎CT和MRI检查,确定病变节段椎管狭窄合并椎间盘膨出或突出,未合并腰椎不稳.单节段病变57例,双节段病变46例,其中L3~4狭窄41例,L4~5狭窄59例,L5S1狭窄49例.中央型狭窄43例,侧隐窝型狭窄49例,混合型狭窄57例.病程6个月至10年.由3位影像科医生在影像工作站上调取患者术前1d、术后3个月、6个月和12个月的CT图像,测量病变节段椎管面积和侧隐窝外口矢状径;同时比较患者术前1d、术后3个月、6个月和12个月采用腰背痛JOA评分法评定的JOA评分.结果:①椎管面积.手术前后不同时点L3~4椎管面积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63.26±10.05) mm2,(407.56±16.98)mm2,(407.57 ± 15.42) mm2,(407.62±16.23)mm2,F=336.094,P=0.000];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L3~4椎管面积均大于术前1d的L3~4椎管面积(P=0.000,P=0.000,P=0.000).手术前后不同时点L4~5椎管面积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87.69±12.09) mm2,(426.37±15.62) mm2,(428.37±15.33)mm2,(428.24±16.11)mm2,F=623.528,P=0.000];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L4~5椎管面积均大于术前1d的L4~5椎管面积(P=0.000,P=0.000,P=0.000).手术前后不同时点L5S1椎管面积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93.18±16.45)mm2,(447.25±16.86)mm2,(447.25±16.69) mm2,(451.21±15.32) mm2,F=634.391,P=0.000];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L5S1椎管面积均大于术前1d的L5S1椎管面积(P=0.000,P=0.000,P=0.000).②侧隐窝外口矢状径.手术前后不同时点L3~4侧隐窝外口矢状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65±0.51)mm,(6.46±1.35)mm,(6.46±1.33)mm,(6.46±1.45) mm,F=106.042,P=0.001];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L3~4侧隐窝外口矢状径均大于术前1d的L3~4侧隐窝外口矢状径(P=0.000,P=0.000,P=0.000).手术前后不同时点L4~5侧隐窝外口矢状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14±0.49)mm,(6.87±1.29)mm,(6.87 ±1.13)mm,(6.87 ± 1.45)mm,F=114.826,P=0.000];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L4~5侧隐窝外口矢状径均大于术前1d的L4~5侧隐窝外口矢状径(P=0.000,P=0.000,P=0.000).手术前后不同时点L5S1侧隐窝外口矢状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89±0.37) mm,(5.74 ± 1.02) mm,(5.75±1.33) mm,(5.77 ±1.58) mm,F=122.337,P=0.000];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L5S1侧隐窝外口矢状径均大于术前1d的L5S1椎侧隐窝外口矢状径(P=0.000,P=0.000,P=0.000).③JOA评分.本组患者手术前后不同时点JOA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87±3.04)分,(23.64±2.13)分,(23.89±2.45)分,(24.22±2.38)分,F=156.428,P=0.001].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JOA评分均大于术前1d的JOA评分(P=0.000,P=0.000,P=0.000).结论:后路椎间盘镜单纯减压可有效解除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病变部位对脊髓、神经根的压迫,改善腰椎功能.CT测量椎管面积及侧隐窝外口矢状径能够很好地反映后路椎间盘镜手术的减压效果.  相似文献   

16.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常见病,典型症状是腰部疼痛,有向一侧或双侧下肢放射,严重者可伴下肢感觉障碍及腰腿功能障碍。而针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方法很多,本文就腰椎侧隐窝持续性消炎和腰椎侧隐窝单次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进行了比较,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中药离子导入法治疗腰椎椎管狭窄症44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笔者采用中药离子导入法治疗腰椎椎管狭窄症 4 4例 ,疗效较好 ,现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4 4例患者中 ,男性 36例 ,女性 8例 ;年龄最大者6 5岁 ,最小者 34岁 ;病程最长者 3年 ,最短者 4个月 ;4 4例患者均经CT检查 ,38例侧隐窝有明显之骨性狭窄 ,6例无明显骨性狭窄 (考虑为纤维性结构狭窄 )。全部病例符合《中医骨伤科学》腰椎椎管狭窄症的诊断标准 :缓发性、持续性下腰痛和腿痛 ,久立及久行加重 ,间歇性跛行 ,腰部过伸试验 (+) ,腰椎CT提示侧隐窝骨性狭窄。2 治疗方法采用中药煎剂离子导入治疗。处方 :熟地 30g ,补骨脂 15g ,仙灵脾…  相似文献   

18.
腰椎退变三联症系指腰椎间盘突出、腰椎管侧隐窝狭窄、主椎管狭窄三者并存的一个综合征。笔者试用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本症11例,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11例中,男性5例,女性6例;年龄41~67岁,平均55.3岁;病程2个月~5年。均表现为...  相似文献   

19.
骆阳春 《河北中医》2012,34(3):360-361
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侧隐窝狭窄在医学上较为常见,然而在CT椎管扫描技术没有应用到临床诊断以前,很难对该病症做出准确的诊断[1],很多时候被单纯地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在治疗时,也仅仅是针对突出腰椎间盘的摘除,往往忽略对患者侧隐窝的探查[2].2008 - 01-2011-01,笔者运用中药配合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侧隐窝狭窄41例,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经椎间孔入路脊柱内镜减压术治疗腰椎侧隐窝狭窄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19年10月至2022年2月,采用经椎间孔入路脊柱内镜减压术治疗腰椎侧隐窝狭窄症患者33例。男18例,女15例。年龄55~86岁,中位数69岁。腰椎侧隐窝狭窄部位,L4~L520例、L3~L410例、L2~L33例。左侧16例,右侧17例。所有患者均表现为单侧下肢疼痛,轻微腰痛或不伴腰痛,腰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评分≤3分;单侧坐骨神经支配区的痛觉敏感或减退,或伴坐骨神经支配肌肉的肌力减退。病程3~6个月,中位数4个月。记录手术前后患者腰部疼痛、坐骨神经疼痛VAS评分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 ODI),采用改良的MacNab疗效评定标准评价综合疗效,观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本组33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65~156 min,中位数123 min。所有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